2022-2023 学年北京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
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 20 题,每题 2.5 分,共 5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项。
1. 2022 年 10 月 16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大
会报告中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
件大事。这三件大事是( )
①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②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时政题,解析略。
2. “能和城里人一样领到养老金,这是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好事。”生活在京郊的农民老
宋谈到每月按时到账的养老金,高兴地说。十年来,北京市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制度,为百姓托起了稳稳的幸福。这份“稳稳的幸福”说明( )
①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②共享发展成果就要实现全体人民同等富裕
③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以人民为中心。
③④:十年来,北京市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百姓托起了稳稳的幸福,说
明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增进民生福祉,③④正
确;
①:“彻底解决”说法太绝对,①错误;
②:共享发展成果就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②错误;
故本题选 D。
3. 2022 年 11 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有来自 127 个国家和地区
的 2800 多家企业参展,其中包括 284 家世界 500 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
额 735.2 亿美元,比上届增长 3.9%。第五届“进博会”的成功举办说明( )
①我国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②我国成为主导世界的发达国家
③我国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④开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工作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经济的影响。
①③:材料中,第五届“进博会”的成功举办,这说明了我国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对
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故①③说法正确;
②:主导的说法过于绝对,故②说法错误;
④:经济建设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4. 海淀区政协委员工作站的成立打通了政协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让委
员履职“实”起来、联系群众“密”起来、民声民意“聚”起来、基层协商“顺”起来。这
表明( )
①人民政协是我国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政协委员工作站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③人民政协积极发挥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职能
④政治协商有利于反映民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人民政协的理解。
③④:材料表明了人民政协积极发挥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职能;政治协商有利于反映民意、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故③④说法正确;
①: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属于国家机构,①说法错误;
②:政协委员工作站不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D。
2022 年 10 月 31 日,“全国人大”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从即日起到 11 月 29 日,《中
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等 4 件法律草案在线公开征求意见,欢迎大家登录全国
人大官方网站积极参与。完成下面小题。
5. 全国人大此举旨在( )
①坚持公正司法,切实保障程序正义
②坚持科学立法,不断完善法律体系
③坚持严格执法,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④坚持民主立法,促进实现良法善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对上述消息,下列网民评论正确的是( )
网民
评论
甲
乙
丙
丁
在我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立法还是要听专家的意见,普通人不应该参与
还有一部“立法法”,看来制定法律也要依法
公民参与这项活动,是在监督政府依法行政
A. 甲和丙
B. 甲和丁
C. 乙和丙
D. 乙和丁
【答案】5. C
6. A
【解析】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依法治国。
②④: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题干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等 4
件法律草案在线公开征求意见,体现了坚持科学立法,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坚持民主立法,
促进实现良法善治,故②④正确;
①③:题干未涉及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故排除①③;
故本题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全国人大职权、科学立法。
甲:《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立法过程,体现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
家立法权,故甲正确;
乙:立法普通人也应该参与,故乙错误;
丙:题干内容说明还有一部“立法法”,看来制定法律也要依法,故丙正确;
丁:题干与监督政府依法行政无关,故丁错误;
故本题选 A。
7. 下列对公民享有权利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老李通过“个税 APP”进行纳税申报——公民享有依法纳税的权利
②张大妈到社区投票点选投区人大代表——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③小海表现突出,被授予校级“三好学生”称号——公民依法享有荣誉权
④爱心人士“顺其自然”多次向慈善总会匿名捐款——公民享有物质帮助权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A. 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公民权利。
①:依法纳税的义务,①说法错误;
②:张大妈到社区投票点选投区人大代表,这表明了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说法正
确;
③:小海被授予校级“三好学生”称号,这是公民依法享有荣誉权的表现,③说法正确;
④:爱心人士“顺其自然”多次向慈善总会匿名捐款,这是公民积极行使财产权的表现,与
公民享有物质帮助权无关,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丧失继承权;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
可以多分。这些规定表明( )
①权利与义务都是统一的,继承财产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权利义务完全对等,没有享受权利就可以不履行法定义务
④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都是平等的体现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A.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权利和义务、平等的相关知识。
②④:依据题文描述,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体现的是同等情况
同等对待,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体现
的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丧失继承权体
现的是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故②④正确;
①: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继承财产是权利,不是义务,①错误;
③:权利义务完全对等太绝对,③错误;
故本题选 D。
在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听取并审议有关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是其中的重要
议程。完成下面小题。
9. 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都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接受全国
人大代表的审议。这是因为(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大代表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监督权
④国家机关的权力都是人大代表赋予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 “全年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 868445 人,提起公诉 1748962 人” “强化精准监督
理念,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裁判提出抗诉 5319 件”……小海同学在网上看到的一份工作
报告中,有以上内容。他看到的报告应该是( )
A. 政府工作报告
B.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C.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D.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答案】9. B
10. C
【解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全国人大的相关知识。
①③:“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都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这体
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监督权,故①③正
确;
②: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故②错误;
④:国家机关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 B。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民检察院的职权。
C:分析题干中“批准逮捕”“公诉”等字眼,可以得知,这些都是人民检察院的职权,是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故 C 正确;
ABD: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ABD;
故本题选 C。
11. 中央电视台近期推出的系列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从最基本的汉字入手,故事化
讲述汉字的造型来源及文化发展,挖掘汉字背后的文化密码,呈现汉字之美,将汉字的形象
性、哲理性和艺术性统一表现。节目推出以来,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这一节目的热播( )
①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满足了文化需要
②有利于传播汉字文化,让人们领略到汉字之美
③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④得益于全面吸收外来文化,体现出文化的包容力
A. ①②
【答案】A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弘扬中华文化。
①②:中央电视台近期推出的系列纪录片《“字”从遇见你》的相关内容,这一节目的热播,
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满足了文化需要;有利于传播汉字文化,让人们领略到汉字之
美,故①②说法正确;
③:文化不分优劣,故②说法错误;
④:我们要吸收外来的先进文明成果,而不是一切外来文化,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12. 香山革命纪念馆联合海淀区中小学开展“讲好红色故事 感悟使命担当”系列巡讲活
动。纪念馆讲师团走进中小学课堂,讲述香山革命故事、传播革命历史知识,受到了同学们
的广泛好评。开展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A. 开展素质教育,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创新活动
B.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保障青少年受教育的权利
C. 传播历史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实践能力
D. 传承革命文化,培养青少年学生爱党爱国的积极情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D:纪念馆讲师团走进中小学课堂,讲述香山革命故事、传播革命历史知识,说明开展这一
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传承革命文化,培养青少年学生爱党爱国的积极情感,D 正确;
ABC:都不是开展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排除 ABC;
故本题选 D。
13. 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2021
年提供的导航与位置服务总体产值达到 4700 亿元人民币。中国北斗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
( )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③我国在科技领域全面取得世界领先地位
④我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的相关知识。
①④:国家高度重视创新。题干中,中国北斗取得的成就说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我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故①④正确;
②:我国经济发展正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故②错误;
③:我国在科技领域还未全面取得世界领先地位,不符合实际,故③错误;
故本题选 B。
14. 2022 年 10 月 30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黄河保护法》。该法的制定,将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提供
有力法律保障。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弘扬黄河文化是因为她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B. 制定黄河保护法可以根本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
C. 处理好文化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绿色发展的根本
D. 保护黄河具有修复生态环境、守护精神家园双重意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发展。
D: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题干中,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这对保护黄河具有修复生态环境、守护精神家园双重意义,D 正确;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A 错误;
B:根本,说法绝对,B 错误;
C:生态文明建设是绿色发展的根本要求,C 错误;
故本题选 D。
15. 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 2022》报告显示,世界人口在 2022 年 11 月 15 日达到 80 亿。
世界人口从 70 亿增长到 80 亿经历了大约 12 年时间;预计大约需要 15 年时间,到 2037 年
将达到 90 亿;到 2050 年,全球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从现在的 10%增长至 16%。这组数据
告诉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