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七年级上册期末地理试卷及
答案
第Ⅰ卷
人们对地理事物的认识往往会经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人类对地球的了解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现在能准确观测出地球是个球体的观测工具是
( )
A.
C.
B.
D.
2. 下列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A. 四季更替
B. 昼夜交替
C. 昼夜长短变化
D. 太阳高
度的季节变化
3. 了解经纬度是地理学习的基础。以下是关于经纬度的自我介绍,其中谁在撒谎呢( )
A. A
B. B
C. C
D. D
【答案】1. B
2. B
3. C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四个小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B. 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C. 小兰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
D. 小明所在地方有“日不落”现象
5. 图中四位小朋友准确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 小红位于北纬 20°,东经 40°
B. 小明位于北纬 20°,经度 0°
C. 小刚位于南纬 20°,经度 0°
D. 小兰位于南纬 20°,东经 20°
【答案】4. B
5. D
读某校应急疏散线路图,回答下列小题。
6. 教室 1 和教室 2 学生的疏散方向是( )
A. 正东
B. 正西
C. 正北
D. 正南
7. 教室 1 距离最近的安全场所约( )
A. 5 米
B. 10 米
C. 50 米
D. 100 米
8. 厕所在学校大门的( )
A. 西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北方向
D. 东南方
向
【答案】6. D
7. C
8. A
地理课堂上,小明当起了小老师,他利用下图认真地为同学们讲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小明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是( )
A. 气候分布
B. 板块构造
C. 海陆分布
D. 地图绘
制
10. “印尼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智利大地震”“日本大地震”“尼泊尔大地震”……
人们戏言“地球进入了地震模式”。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 )
A. 板块的内部
B. 沿海地带
C. 板块交界的地带
D. 大陆内
部
11.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
A.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B. 巴西高原上有许多动植物
C. 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鱼龙”化石
D.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
河道
【答案】9. B
10. C
11. B
12. 下列诗句中,描写气候的是( )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昨夜雨疏风骤,今日绿肥红瘦
【答案】B
据滨海新区某一周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晴,最高气温 6℃、最低气温零下 1℃,西南风 1 级,空气质量中度污染”描述的是
以下哪天的天气( )
A. 7 日
B. 9 日
C. 10 日
D. 12 日
14. 下列哪些人类活动能够使空气质量变好( )
A. 汽车尾气排放
B. 工业废气排放
C. 保护森林草原
D. 冬季取
暖烧煤
【答案】13. C
14. C
下图为全球降水与气温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5. 关于全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全球年平均气温从南向北递减
B. 全球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
减
C. 南北纬 30°附近的年平均气温一样
D. 全球年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北
极地区
16. 关于全球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全球年降水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B. 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少
C. 中纬度地区,南半球比北半球降水量多
D.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降水量多
【答案】15. B
16. C
17.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其主峰基博峰山顶白雪皑皑,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高
B. 海拔高
C. 靠近海洋
D. 位于内
陆
【答案】B
读“人口密度”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人口稠密
B.
世界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北半
球
C. 干旱或过于湿热地区人口稠密
D. 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人口稀疏
19. “地球在呻吟”,这幅漫画揭示的是( )
①人口增长过快,淡水紧缺②人口增长过慢,劳动力短缺
③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④人口增长过慢,社会负担加重.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18. C
19. B
每年的 12 月 25 日是西方传统节日——圣诞节。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把圣诞节作为传统节日的人们,主要信奉的宗教是( )
A. 佛教
教
B. 道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
21. 以下哪些区域把圣诞节作为传统节日( )
A. 亚洲南部
B. 欧洲西部
C. 非洲中部
D. 亚洲东
部
【答案】20. C
21. B
下图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2. 图示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①“冰砖”盖屋—终年严寒
B. ②房屋高架—洪灾多发
C. ③墙厚窗小—炎热干燥
D. ④顶尖坡陡—森林丰富
23. 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主要原因是( )
A. 它们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B.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规定
C. 它们是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场所
D. 它们美观漂亮,是极好的旅游资源
【答案】22. D
23. A
24.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第Ⅱ卷
(1)写出图中不同地形部位的名称。乙____;丙____。
(2)甲、乙、丙三地中,可能会形成图示瀑布景观的是____地。
(3)A、B 两个山顶比较,海拔较高的是____。
(4)沿①线路和沿②线路登山顶 A,哪条路线更省力?为什么?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