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5•常德)贝贝查阅资料发现某次台风中心不同时间的位置如下表,据此推测此次台风的移动方向是
(
)
时间
8 时
12 时
16 时
20 时
经纬度 21°N,118°E
22.5°N,117°E
23.5°N,116°E
24°N,115.5°E
A. 向东南 B. 向东北 C. 向西南 D. 向西北
考点: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
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 表示,
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 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
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 表示.
解答: 解: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由表中台风中
心不同时间段,不同的经纬度可知,此次台风的移动方向是向西北方向.依据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属于基础题,理解解答即可.
(2015•常德)如图是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 2﹣3 题.
2.(3 分)常德此时的季节和昼夜长短状况是(
①冬季 ②夏季 ③昼长夜短 ④昼短夜长.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考点: 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 12 月 22 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
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 6 月 22 日,北半球昼长夜短,
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
解答: 解:读图可得,图中所示北极圈以内是极昼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常德位于北半
球,处于夏季,昼长夜短.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3 分)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印度洪水泛滥
B. 常德的玲玲发现自己正午时的影子在一年中最长
C. 此季节为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
D. 非洲刚果河正值汛期
考点: 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 读图可得,图中北极圈内是极昼现象,图中所示的季节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即 6 月 22 日左右.
解答: 解:南亚 6﹣10 月为雨季,此时即 6 月 22 日左右,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印度洪水泛滥;冬至日,
太阳高度最小,对于北半球的常德来说,正午房屋的影子在一年中最长,北半球的冬季是南极科考的最佳
季节,非洲刚果河常年水量较大,选项 BC 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015•常德)读以下某地气候资料表,完成 4﹣5 题
月份
气温
(℃)
降水量
(mm)
1
23
2
16
3
14
4
9
5
8
6
7
7
5
8
10
9
15
10
19
11
21
12
22
4
7
35
69
89
71
110
71
53
21
11
8
4.(3 分)该地气温年较差是(
)
A. 18℃
B. 16℃
C. 15℃
D. 20℃
考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分析: 一年之内气温的高低变化,称为气温的年变化.气温在一年中,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北
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 7 月,最低气温出现在 1 月.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上最
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出现相比陆地要滞后 1 个月左右,分别出现在 8 月和 1 月.南半球情况与此相反.
解答: 解:一年内,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称为气温年较差.通过气温年较差,可以反映
出气温年变化的幅度.该地气温年较差=23°C﹣5°C=18°C.
故选:A.
点评: 考查气温年较差的计算,要理解记忆.
5.(3 分)该地的气候类型属于(
)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考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分析: 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
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解答: 解: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所以称为地
中海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相比,地中海气候全年的降水较少,而且高温季节雨量甚少.如表夏季炎热
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最显著的特征.同时表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1 月,说明该地位于地半球.
故选:B.
点评: 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气候特点,要理解记忆.
(2015•常德)如图为亚洲和欧洲地区传统民居的墙体厚度示意图,据图完成 6﹣7 题.
6.(3 分)图中所示传统民居墙体厚度变化的原因是(
)
A. 经济的差异 B. 宗教信仰的差异
C. 气温的差异 D. 生活习惯的差异
考点: 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分析: 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
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解答: 解:亚欧大陆自大西洋沿岸到内陆气候由海洋性过渡为大陆性,图中所示民居的墙壁厚度自西向
东越来越厚,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气温,墙壁厚实,有利于御寒.根据题意.
故选:C.
点评: 该题考查亚欧大陆民居的特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7.(3 分)图中四个城市,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 鹿特丹 B. 华沙
C. 赤塔
)
D. 呼玛
考点: 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分析: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地区的大陆西岸.由于这些地方常年受到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适宜于人类居住和生活,多为人口密集区.这种气候十分有利于 牧
草生长,利于发展畜牧业.
解答: 解:欧洲西部常年受大西洋温暖、湿润的西风影响;四地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由西向东递减,
因为由西向东距海渐远,海洋性越来越弱,大陆性越强,鹿特丹最靠西.
故选:A.
点评: 考查欧洲西部的气候特点,为基础题.
8.(2015•常德)以下关于美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美国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B. 五大湖附近农业带为乳畜带
C. 西部大西洋沿岸的旧金山为全球著名的高薪技术产业区
D. 密西西部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
考点: 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
分析: 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南部,东、西、南三面分别濒临大西洋、太平洋和墨西哥湾,北与加拿大
接壤,西南与墨西哥毗邻.领土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
解答: 解:A、美国领土包括本州部分(北温带)、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寒带)和太平洋上的夏威
夷群岛(热带).故 A 不符合题意;
B、五大湖附近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农业带为乳畜带.故 B 不符合题意;
C、旧金山是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重要的金融、贸易和文化中心,也是著名的天然良港.以斯坦福大学等高
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硅谷”,是全球闻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故 C 符合题意;
D、密西西部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考查美国的概况,要理解记忆.
9.(2015•常德)贝贝准备暑假去日本旅游,为此查阅了大量资料,以下资料错误的是(
)
A. 海洋渔业发达,鱼是日本人喜爱的食品
B. 为了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建筑一般具有防震、抗震的功能
C. 富士山因纬度高、山顶常年积雪
D. 日本具有东西兼容的文化
考点: 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
分析: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个大岛以及附近一些小
岛组成,面积 37.8 万千米 2.日本的海岸线长约 3 万千米,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
解答: 解:A、日本是世界渔业大国,近海捕捞业、远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都很发达.鱼是日本人喜爱
的食品,丰富的海产品为加工制作生鱼片等美味佳肴提供了优质原料.故 A 不符合题意;
B、日本群岛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危害较大的地震平均每 3 年就要发生 1 次,
所以建筑一般具有防震、抗震的功能.故 B 不符合题意;
C、富士山是著名的活火山,海拔 3 776 米,为日本最高峰.受地形的影响,山顶白雪皑皑,山腰森林葱郁,
山麓瀑布、温泉和湖泊广布.故 C 符合题意;
D、在古代,日本的文化受我国影响很大.在近现代,欧美文化广泛影响到日本社会,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和
文学艺术等方面.当代日本文化既保留有民族的传统内容,又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色.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考查日本的概况,要理解记忆.
10.(2015•常德)以下关于巴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西部地形以安第斯山脉为主
B. 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属于发达国家
C. 以混血人种为主,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
D. 首都为巴西高原上的巴西利亚,圣保罗为全国第一大城市
考点: 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
分析: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属于发展中国家,其人口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以白色人种为主,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圣保罗是巴西第一大城市,首都为巴西高原上的巴西利亚,亚马
孙平原覆盖着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
解答: 解:巴西地形以地形高原、平原为主;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属于发展
中国家,其人口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以白色人种为主,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圣保罗是巴西第一大城
市,首都为巴西高原上的巴西利亚,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巴西的概况,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1.(2015•常德)《乔家大院》是一部反映晋商闯天下的电视剧,乔家大院的故事发生在如图中的省(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考点: 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分析: 我国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
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解答: 解:图中①是陕西省,②是黑龙江省,③是山西省,④是江西省.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
堡村,北距太原 54 公里,南距东观镇仅 2 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
致庸的宅第.
故选:C.
点评: 要熟悉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特征,可采用联想记忆的方法.
(2015•常德)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常德市户籍人口 6225905 人,常住人口 5717218 人,如表为常德
市和部分县人口统计表(细聊来源常德市政府网).结合科学知识回答 12﹣13 题.
安乡县
525619
渡县
827021
桃源县
854935
石门县
599475
全是合计
5717218
484
399
192
151
314
地区
人口数
(人)
人口密度
(人/平方
公里)
12.(3 分)常德市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少 508687 人,这些人最有可能(
)
A. 迁移到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
B. 到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
C. 自然死亡了
D. 白天上班或在田间劳作,没在家
考点: 湖南省.
分析: 导致常德市登记常住人口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出外务工人数增多.
解答: 解:常德市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少 508687 人,这些人最有可能到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如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湖南省的居民,理解解答即可.
13.(3 分)石门县、桃源县和安乡县相比,人口密度较小,原因最可能是(
)
A. 气候条件较差
B. 死亡率较高
C. 县城面积较小
D. 山区面积较广,地形起伏较大
考点: 计算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分析: 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
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
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
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解答: 解:石门县地形呈现弯把葫芦状,地势自西向东南倾斜,西北部,群山叠翠,东南部,平岗交错,
桃源县也是低丘岗地占的比重大,因此石门县、桃源县和安乡县相比,人口密度较小,原因是山区面积较
广,地形起伏较大.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石门县、桃源县和安乡县相比,人口密度较小的原因.
14.(2015•常德)如图中数码①②③④多代表的山脉名称依次是(
)
A. 昆仑山、大别山、太行山、南岭
B. 祁连山、六盘山、大兴安岭、巫山
C. 祁连山、秦岭、太行山、巫山
D. 天山、巫山、阴山、秦岭
考点: 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分析: 我国西北﹣东南走向的 山脉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小兴安岭等.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
三列: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脉为:最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
山、巫山、雪峰山;中间的一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的一列是台湾山脉;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是横断
山脉.
解答: 解:读图可得,图中①是指祁连山,是青海省与甘肃省的分界线,②是秦岭,③是太行山,是黄
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④是巫山.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山脉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15.(2015•常德)根据如图 1、图 2 两图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即位于暖温带,又位于半湿润地区,且冬
小麦产量大的地形区是(
)
A. 塔里木盆地 B. 准噶尔盆地 C. 四川盆地
D. 华北平原
考点: 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分析: 科学家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
四种干湿地区类型.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指标是活动积温,自北向南习惯上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亚热带、热带五个温度带,青藏高原属于以高寒为特征的高原气候区.
解答: 解:读图分析可知,华北平原位于暖温带,属于半湿润地区,其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谷
子、甘薯等,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依据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各地形的干湿情况、所处的温度带及粮食作物,理解解答即可.
16.(2015•常德)在生活中我们应节约资源,尽量循环使用资源,保护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尽我们一
份责任和义务,在对垃圾分类处理时,下列标志表示可回收利用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考点: 爱护环境与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分析: 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能细
心观察我们的生活,静心研究我们的生活可以获得不少的知识.
解答: 解:①图中所示是其他垃圾标志;②图中所示是可回收利用标志; ③图中所示是中国银河绿十字
公众应急服务系统标志;④图中所示是中国环保标志.
故选:B.
点评: 本题矿产的是一些常见的标志,了解其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015•常德)读下列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完成 17﹣18
题.
17.(3 分)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写的是我国
四地地理区域中的(
)
A. ①区域 B. ②区域 C. ③区域 D. ④区域
考点: 我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分析: 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
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 解:读图可得,①所示的是西北地区,②所示的是北方地区,③所示的是南方地区,④所示的是
青藏地区.通过对题目文字的分析,此描写应该属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因为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
带季风气候,可以出现二月草长莺飞,杨柳醉春烟的自然景观.根据题意.
故选:C.
点评: 该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轮廓,读图解答即可.
18.(3 分)下面对我国②③两区域地理界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此线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 此线与我国 1 月 0℃等温线分布大体一致
C. 此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 此线与我国 800mm 等降水量分布大体一致
考点: 我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
线、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
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②北方地区、③南方地区、①西北地区和④青藏地区.
解答: 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③南方地区与②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 0℃等温线通
过的地方;800mm 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
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
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
故选:C.
点评: 记忆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可以采用比较法,提高记忆效率.
19.(2015•常德)关于如图所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地区是我国冬小麦重要产区
B. ②河流是我国与朝鲜的界河鸭绿江
C. ③河流的源头在大兴安岭
D. ④河流源头与火山口积水形成的湖泊
考点: 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分析: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
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解答: 解:由题干中提供的图示可知,①处是松嫩平原,是我国春小麦产区,故 A 叙述错误.②河流是
乌苏里江,是黑龙江和俄罗斯的分界线,故 B 叙述错误.③河流是松花江,发源于小兴安岭,故 C 叙述错
误.④河流源头与长白山天池(火山口)积水形成了松花湖,故 D 叙述正确.根据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东北地区的河流概况,属于基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