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光学考研真题A卷.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5 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光学考研真题 A 卷 一、选择题(单选,每题 5 分,共 60 分) 1、一束单色光射入三棱镜中,则出射光将 (A)分为多束。 (C)向棱镜变厚的一侧偏折。 (B)与入射光方向相同。 (D)向棱镜变薄的一侧偏折。 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费马原理解释的是 (A)光在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 (C)光在介质分界面处的折射。 (B)光在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 (D)光在晶体中的双折射。 3、显微镜的分辨率取决于 (A)物镜的数值孔径。 (C)目镜的倍率。 (B)物镜的倍率。 (D)目镜的分辨率。 4、关于望远镜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望远镜物镜与目镜组合后的总光焦度为零。 (B)望远镜只能采用一正一负的光焦度组合。 (C)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是正立的。 (D)望远镜能将远处的物体尺寸放大。 5、望远镜的分辨率由下面的哪一个参数决定 (A)物镜焦距 (B)目镜焦距 (C)入瞳直径 (D)目镜口径 6、实际光学系统不同于理想光学系统,就下列的叙述,你认为哪项是错误的 (A)实际光学系统将物空间的一个点成像为一个弥散斑。 (B)实际光学系统的成像总存在像差。 (C)实际光学系统的像差是可以完全消除的,从而使物像关系满足高斯公式。 (D)理想光学系统是实际光学系统的一个极有价值的近似。 7、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在下缝上用一薄均匀介质膜盖住,设其折射率为 n,厚度为 t, 则中央明纹什么方向平移?若已知所用波长为 5500Å,原中央明纹被第六级明纹取代,设 t=5.5µm, 问介质膜的折射率为多少? (A)向下,1.6 (B)向上,1.6 8、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狭缝 S 放置在双缝 S1 和 S2 的中垂线上,若现将狭缝 S 的宽度略 微增大,其余不变,则变化前后观察到的干涉条纹。 (A)位置和形状不变,但对比度降低。 (B)位置、形状和对比度均不变,仅亮度增加。 (C)位置、形状均改变,且亮度增大。 (D)形状不变,但条纹变窄。 (D)向上,1.4 (C)向下,1.4 S1 S2 S P 9、一束平行的自然光,以 60º角从空气中入射到平玻璃表面上,若反射光束是完全偏振光,
则透射光束的折射角和玻璃的折射率分别为 (A)30º, 3 (B)60º,1.5 (C)30º, 2 (D)无法确定 10、光束以布儒斯特角入射到介质分界面上,反射光是 (A)振动方向垂直于反射面的线偏振光。 (B)振动方向平行于反射面的线偏振光。 (C)左旋椭圆偏振光。 (D)右旋椭圆偏振光。 11、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宽度为 a=5 的单缝上,对应 于衍射角为 30的方向,单缝处波阵面可分成多少个半波带,应该看到衍射明纹还是暗纹。 (A)2.5 个,明纹 (B)2.5 个,暗纹 (D)5 个,明纹 (C)5 个,暗纹 12、在用波长为(真空中)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劈尖(折射率为 n)形成的等厚干涉中, 相邻两条明纹之间膜的厚度差为 (A) /2 (B)3 /(2 n) (D)/(2 n) (C)/n 二、几何光学简答题 (每题 5 分,共 20 分) 1、几何光学中所说的薄透镜是什么透镜?它有何特点? 2、望远镜的倍率指的是什么?它由什么决定? 3、显微镜的放大率指的是什么?它与物镜和目镜的倍率有何关系? 4、什么是显微镜的景深?它与显微镜的数值孔径和放大倍率是什么关系? 三、几何光学作图题 (注意:非实际光线请用虚线表示) (10 分) 作图求出下图中倾斜物体 AB 通过正透镜成像后的像 四、几何光学证明题 (10 分) 请利用作图法证明理想光学系统成像的牛顿公式: xx  ff  五、几何光学计算题 (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一物体经针孔相机在屏上成像的大小为 60mm,若将屏拉远 50mm,则像的大小变为 70mm, 求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 2、 紧贴着焦距为 f  的一块透镜后,垂直于光轴插入一块厚度为 L,折射率为 n的平板玻
璃,透镜的焦点将如何移动?移动多少? 六、波动光学计算题 (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波长范围为 400~760nm 的可见光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衍射光栅上,如果衍射光栅的光栅常 数为 0.002mm,且衍射屏上 1 级光谱的线宽度为 60mm,求: ( 1 ) 会聚透镜的焦距 f是多 少? ( 2 )可以观察到完整光谱的最高级次是多少? 2、如图,半径为 R1 的平凸透镜与半径为 R2 的平凹透镜叠放在一起(R1 > R2),其间形成一 个空气膜,假设两透镜中心处间距为 e0,试推导出当波长为λ的单色光从上方垂直照射时, 透射光干涉加强出现的位置(用半径 r表示)与干涉级次 k的关系式。 λ R1 R2 r e0 透射光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