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云直播编码器(乐视云+VGA|DVI|SDI|HDMI 编码器)
云直播编码器--视涛电子|VGA DVI SDI HDMI 编码器
从前几年提出“云”和“物联网”的概念之后,这两项技术已经飞速发展,仔细观察会发现我们
身边早已离不开这两项技术。从企业需求的云存储、云技术、私有云等云服务,到个人使用
的云盘、云安全等,我们的工作以及生活早已接入无所不在的云技术。而每天伴随我们的各
种手机、智能设备、甚至汽车都也实现了万物联网的物联网概念。因此,你会想,如果把云
和物联网合在一起,他们会创造出怎样的产品呢?
重点来了,上海视涛电子作为专业的视频采集与传输厂家,积攒了十年的研发经验,付出了
无数的汗水、讨论了无数个方案,当然也有无数次的加班。正式由于让人抓狂的日子,才能
让上海视涛电子成为视频采集以及编解码领域的专业领导者。因此,今天为各位带来的就是
视涛电子最新研发的云直播音视频编码器,VIS-DVI-E700。
揭开云概念的面纱,云技术其实是兼容了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
应用技术等的总称,可以组成资源池,按需所用,灵活便利。毫无疑问,云计算技术将变成
重要支撑。技术网络系统的后台服务需要大量的计算、存储资源,如视频网站、图片类网站
和更多的门户网站。伴随着物联网行业的高度发展和应用,将来每个物品都有可能存在自己
的识别标志,都需要传输到后台系统进行逻辑处理,不同程度级别的数据将会分开处理,各
类行业数据皆需要强大的系统后盾支撑,智能通过云计算来实现。而物联网概念其实有两层
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
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
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
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
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 2.0 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云直播编码器就是融合了这两
项之所长而诞生。
我们通过硬件设备用来采集 VGA、DVI、HDMI、SDI 等各种视频信号,然后使用高清编码
算法,将视频信号编码转化为网络数字视频信号。也许你要提问了,为什么要用硬件来采集,
而不是直接安装软件来采集呢?这里要给大家说明一下,软件采集的音视频画面收到各种因
数的限制和干扰,很难实现高清晰低码流的编码效果,简而言之就是极不稳定而且画面效果
很差;而通过硬件采集,首先保证了视频信号的稳定性,同时实现了高清晰低码流的效果,
还能将延迟控制在 250ms 以内,所以硬件采集是无可争议的优选方案。
既然视频信号已经采集好了,我们怎么将它传送到云上去呢?答案是使用 RTMP/RTSP/HLS
技术。视涛电子使用 RTMP/RTSP/HLS 的技术标准,可以将视频流稳定推送到云平台,而后
云平台服务器将接受的视频流进行加速以及其他优化。优化之后的视频流可以随时下方各个
直播客户端,甚至你只需要点击一个直播链接,就能够观看到高清晰的直播节目。好,你肯
定又有疑问了,为什么不直接将编码器采集到的视频信号发送给直播客户端呢?这是一个很
好的问题。如果观看直播的人数不多,那么直接推送给直播用户也是可行的,但是如果分布
在不同的城市的很多用户都希望能够看直播的话,编码器就应付不过来了。因为编码器受限
于物理器件的限制,不能实现同时很多路的稳定高清视频流数据传输,因此这个时候,云直
播就通过云技术完美解决这个难题。编码器只需要上传一次数据到云平台,云平台通过其核
心的云技术,将这一份数据能够并发到大量的直播客户端,这样既减轻了编码器的负荷,又
扩大了直接覆盖面,同时还能保证视频的稳定以及清晰度。
下面示例将展示一下视涛电子的编码器如何接入乐视云直播:
第一步,首先登陆乐视云视频网页,点击云直播。
第二步,点击直播活动管理,然后选择创建活动。
第三步,填写云直播活动的各项参数,然后点击完成。
第四步,点击开始,然后在编码器及其他设备的界面里,获得 RTMP 推流地址。
第五步,然后将该 RTMP 推流地址添加到视涛电子编码器的 RTMP 协议框内。
OK,已经完成了。然后需要做的事就是发布云直播,通过浏览器访问发布地址即可,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