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云南怒江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全卷三个大题,共 30 个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u―64
Ag―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和多
选均不给分,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许多方面。在①材料研制 ②能源开发利用 ③药物合
成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B.维生素
C. 油脂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A.①②
2、下列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中,主要由米饭和面食提供的是
A.糖类
3、下列气体中会形成酸雨的是
A.O2
4、化学与环境、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D. 蛋白质
C. CO
D.N2
B. SO2
B. 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助于减少“白色
污染”
C.将熟石灰和硝酸铵混合施用,肥效更高
5、下列各图是部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废旧电池中含有的成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环境保护应从源头消除污染
废旧电池可以投入的垃圾收集箱上贴有的标志是
B. 用加碘食盐作调味品
D.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腌制食品
6、《食品安全法》从 2009 年 6 月 1 日开始执行。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是
A. 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以提高含氮量
C. 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并食用
7、下列事实能证明分子可分的是
A.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C.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变成氢气和氧气
8、元素周期表中氯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的原子序数是 17
C.氯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 17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实验安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加热试管中的药品时都应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B.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可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C.过滤时漏斗中的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
D.不慎将浓硫酸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 3%―5%的碳酸氢
B.冰块融化成水
D.一定量的蔗糖在水中完全溶解
B.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5.45
D.氯原子在反应中易失电子
)
钠溶液
10、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 2Fe2O3+3C
C. H2CO3==H2O+CO2↑
4 Fe+3CO2↑
高温
)
点燃
B. 3Fe+2O2
Fe3O4
D.K2CO3+CaCl2==CaCO3↓+2KCl
11、有关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在 t2℃时,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t3℃时,a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b 物质的溶解度
C.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将 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t3℃降温至 t1℃,a 有晶体析出,b 无晶体析出
12、纸火锅在一些地方悄然兴起,纸火锅的材料是普通的纸,使用时不会点燃的原因是
A. 纸火锅里的汤使纸与空气隔绝
B. 纸火锅被加热时纸的着火点升高了
C. 纸火锅的纸不是可燃物
D. 纸火锅里的汤汽化吸热,使温度达不到纸的着火点
13、下表中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
B
C
D
生活常识
用洗洁精去除油污
铁栅栏上刷漆可防止锈蚀
健康问题
人体缺钙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人体缺铁易患贫血症
安全问题
煤气泄漏时要严禁火种
溶洞探险须做灯火实验
环保与物质利用
防止水的污染---提倡使用无磷洗衣
14、为证明木炭粉中是否混有氧化铜,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A.在样品中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粉末是否会减少
B. 在样品中加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观察滤液是否呈蓝色
C.在空气中加热样品,恢复至原温度后,称量固体质量是否减少
D.在样品中加水,观察是否有蓝色沉淀
15、能用下图中纵坐标所对应的变化情况来表示的过程是
A. 向一定量的烧碱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时溶液 pH 的变化
B. 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稀盐酸时产生气体体积的变化
C.向一定量铜粉中加入硝酸银时固体质量的变化
D. 向质量分数为 20%的食盐水中加水时溶质质量的变化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 9 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40 分)
16.(6 分)(1)用化学符号填空:①三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②两个铵根离
;④碘酒中的溶剂
子
是
;③地売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2)写出符号中的“2”的含义:①2S
;
17、(5 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②Ca2+:
。
F.纯碱
B.氯化钠 C.盐酸
D.陶瓷 E.石灰石
A.烧碱
(1)人体胃液中含的酸是
(2)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
(3)医疗上用来配制生理盐水的物质是
(4)常用作建筑材料,又可用于炼铁的物质是
(5)我国古代闻名于世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
18、(4 分)人们使用的材料种类越来越多,用途越来越广。
(1)用作通信、信息处理的光导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其主要成分是 SiO2 ,硅原
子结构示意图
,图中 x=
,硅元素属于
。(填“金
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19、(2 分)硼烷的结构像鸟巢,故称为巢式硼烷。五硼烷是巢式硼烷
中的一种,结构如图所示,五硼烷的化学式为
,五硼烷是传
统的火箭燃料,燃烧产物 B2O3 对环境污染小, B2O3 中 B 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0、(4 分)(1)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生活中可
以通过
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民间有“石灰煮鸡蛋”的说法,即生石灰与水反应时,能将鸡蛋煮熟,其原因是
( 3 ) 硫 酸 铵 、 氯 化 钾 和 过 磷 酸 钙 等 常 用 化 肥 中 , 只 看 外 观 就 能 区 分 出 的 一 种
; 为 增 强 农 作 物 生 长 过 程 中 的 抗 倒 伏 能 力 , 可 选 用 上 述 化 肥 中
。
是
的
氯化钠溶液
21、(4 分)请用“﹥”、“=”或“﹤”填空:
(1)PH:氢氧化钠溶液
(2)氧元素的质量分数:Na2O
(3)相对分子质量:H2CO3
(4)一个分子中原子总数:NH3
22、(4 分)根据金属活动顺序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某金属 M 加入稀硫酸中,观察到金属 M 表面有气泡产生,据此,你能得到的确
Na2O3
HNO3
SO3
切信息是
。
(2)在相同的条件下,把金属 M 及另外三种金属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等量稀硫酸
中,观察反应产生气泡的剧烈程度,并记录如下(反应剧烈程度用“+”表示):
金属
金属 1
金属 2
金属 M
金属 3
反应剧烈程度
+ + + +
+ + +
+ +
+
如 果 上 述 四 种 金 属 分 别 是 Al , Mg , Fe , Zn , 你 认 为 金 属 M 最 有 可 能 的
是
。
(3)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若向滤渣中滴
,滤液中一
加稀盐酸后没有气泡冒出,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填符号)。
23、(6 分)O3(臭氧)、H2O2、漂白粉[有效成分是 Ca(ClO)2]、KMnO4 等物质是生活中
常用的消毒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漂白粉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KMnO4 属于
类(填
“酸”、“碱”或“盐”)。
(2)O2 和 O3 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3)用 H2O2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氯气通入水中也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已知氯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
;
。
能与 NaOH 溶液反应,则实验室收集氯气最好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
24、(5 分)A、B、C、X 是初中化学学习中认识的常见物质,他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
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其中 A、X 是单质,B、C 为化合物。
根据相关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 三种物质中都含有的一种元素是
素能组成多种物质,其中一种可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这种物质可能是
(填名称,下同),该元
。
,并写出体现 B 物质该用
。
(2)请例举出 B 物质的一种用途:
途的化学方程式: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 6 个小题,计算题 6 分,化学方程式每个 2 分,其余每空 1 分,
共 30 分)
25、( 3 分 ) 下 图 A 和 B 是 实 验 室 制 取 气 体 的 两 套 装 置 。 A 装 置 中 仪 器 a 的 名 称
是
(写一种即可);用 B 装置
制 取 气 体 时 , 对 应 反 应 物 的 状 态 和 反 应 条 件 的 要 求
是
;用 A 装置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
26、(4 分)规范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按下图所示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
验 时 , 若 事 先 未 在 瓶 底 铺 一 层 细 沙 或 装 入 少 量 的 水 , 可 能 出 现 的 后 果
; 铁 丝 在 氧 气 中 燃 烧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为
;若实验中铁丝未燃烧,造成实验失
败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条即可)。
27、(7 分)小明同学到博物馆参观,看到在一些古铜器表面有绿色物质。他查阅资料
后得知:铜在一定条件下会锈蚀生成一种绿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
化学式是 Cu2(OH)2CO3 。
(1)小明从碱式碳酸铜的组成分析,认为铜锈的生成过程中,参与反应的物质有 O2、
( 填 化 学 式 ) , 他 这 样 判 断 的 理 由
和
是
(2)小明和他的同学设计对比实验,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证实了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其
中一个实验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根据你的观察及思考,试管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主要作用
是
, 他 们 设 计 该 实 验 的 目 的
。
是
。
( 3 ) 请 你 写 出 铜 锈 蚀 生 成 碱 式 碳 酸 铜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28、(4 分)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一器多用”的实验探究(夹持装
置已略去)。
(1)用该装置可以完成气体的制取和收集以及气体的一些性质实验,还可以
用于
。
(2)该小组同学用此装置进行“H2 的制取及可燃性验证”的实验时,当观察
到 m 中有较多气体时,打开活塞 n 并点燃气体。此操作中有明显的错误,请写出错
误的原因
。
(3)用该装置制取并收集一定量 CO2 气体时,预先在装置 m 中添加了一些植物油,若
不使用植物油,其结果是
是
。
;若要检验产生的气体是否是 CO2,通常选用的试剂
29、(6 分)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试管和胶头滴管进行酸、碱、盐的性质实验。实验
用到的试剂: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硝
酸钡溶液等。多个实验后,在验证碱与盐的反应时,用滴管将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硝酸钡
溶液中,结果发现溶液中出现了白色沉淀。同学们应用所学化学知识,对沉淀的产生进行如
下探究:
[问
[猜
题] 产生沉淀的原因及沉淀的成分是什么?
想] (1)沉淀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
( 2 ) 白 色 沉 淀 的 成 分 : ① 只 有 碳 酸 钡 ; ② 只 有 硫 酸 钡 ;
而变质,也可能是
③
。
[实验验证] 为了验证沉淀成分的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取含有沉淀的混合液滴加稀盐酸,若观察到沉淀完全溶解,则证明沉淀的成
( 填 序 号 ), 其 沉 淀 溶 解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分 是 猜 想 是 中 的
是
(2)如果猜想沉淀成分③正确,向含有沉淀的混合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时,观察
能
的
现
。
象
可
到
是
。
30、(6 分)某工厂化验室用质量分数为 2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
余硫酸。
(1)配制质量分数为 20%的氢氧化钠溶液 50g,需要固体氢氧化钠
g 和水
ml。
(2)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共消耗该氢氧化钠溶液 40g,洗涤后溶液呈
中性,求:在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硫酸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