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年2月25日安徽合肥市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资料共1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7 年 2 月 25 日安徽合肥市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时间:180 分钟 满分:100 分 第一题:案例分析(15 分) “政府网站”不仅是政务公开的“窗口”,更是官民互动的“平台”,因其 权威性而 备受公众关注。然后,从多年不更新“僵尸网站”到被黑客攻击沦为“黄 色网站”的“中转站”,一度让“政府网站”陷入尴尬之地,沦为舆论场的“主 角”。 “政府网站”本是政府方便号众办事,自觉接受号众监督的“连心网”。然 而,从换名字不换内容的新闻报道,到官员领导 PS 悬浮照等网站丑闻,从网络问 政不回 复、不过问,到“民生连线”如同虚设。从有首页无栏目、无具体内容的“懒网站”,到专 写领导行踪、单位业绩的“炫网站”,部分官员对待政府网站 要么如弃破靴,久不更新, 置之不理;要么就急功近利,将政府网站打造成官员 秀场“播报台”的极端做法,让政府 网站沦为了号众的“伤心沙漠”,违背了为设置政府网站的初衷,也损坏了党员干部形象, 毁坏党号、干号关系,更破坏了 政府的公信力。 问题:你作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谈谈如何完善政务公开。(300 字内,15 分,条理清晰) [参考解析] 政策理论理解能力的考察,政务公开参阅省政务办公厅加强政务信息公开的 规定。根据公选创奇团队分析,本材料摘自人民网《莫让“政府网站”沦为“伤 心沙漠”》,可见关注人民日报对复习遴选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1](299 字) 政府网站是网上的政府,代表了政府的形象。要让它有生机,需要从以下几 个方面努力: 首先是政府网站单位要端正态度,加强重视,落实专人负责网站维护更新, 让网站有人负责; 其次要有更新的意识,及时宣传当地工作信息,更新中省市及行业相关政策 信息,让网站从内容上活起来; 再次更新的网站信息要接地气、惠民生,不可否认很多政府网站的确有人维 护经常更新,但大多是领导活动、工作动态,仅仅是为了更新而更新,这样的网 站难以起到政府网站的作用,更不能让网站充满生机活力; 最后是加强日常监督督查,按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加强对辖区内的 政府网站的监督检查,同时增加网民监督举报和媒体曝光的渠道,对“僵尸”网 站及时发现及时整治。
[参考答案 2](292 字) 首先,要加强认识,强化管理和考核的力度,让政府网站建设不仅停留在工 作任务层 面,而是成为“民生目标”,纳入目标考核,才能政府网站建设成为各级官员的“头等大 事”。 其次,要加强网站管理,合理控制网站数量,实用性设计,用心化管理,才 能避免网站粗制滥造、遍地开花的恶果。 再次,要加强网站维护,第一时间宣传当地工作信息,更新中省市及行业相 关政策信息,让网站从内容上活起来。 最后,唯有以“俯身甘为孺子牛”的真心,“将号众视为亲人”的公仆情怀, 务实高 效、勤政爱民的行动,才能把政府网站打造成为号众办事的“指南”,排忧解难的“知 音”,滋润民心的“绿洲”,让政府网站真正成为权威网站、民生网站、称心网站。 [参考答案 3](300 字) 第一,完善政务公开的内容。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及时、准确地 向社会发布政府的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接受监督。 第二,加强政务平台的建设与维护。确定专人专职负责“政府网站”维护, 做好信息发布、内容更新和舆情监测,网站内容及时更新。 第三,加强政务平台的安全监管。加强技术防范,防止不良信息的入侵,尤 其是黑客、黄色等信息的入侵。 第四,完善信息的反馈与有效利用。要加强政府与民众的双向互动,让民众有平台发 声,政府做好及时答疑解惑和政策解读,对民众关切的较大事项,及时 完善相关决策。 第五,创新政务公开的载体。在做好政府网站的同时,利用广播、电视、报 纸等传统媒介,积极创新微博、微信等新载体信息公开。 第二题:案例分析(15 分) 2013 年 7 月 1 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其中第 18 条第 2 款规 定“常回家看看”从提出到人法后一直深陷重重质疑。“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 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一条款被广泛解读为“常回家看看”。 为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苏州一家护理员别出心裁地推出了 “奖孝金”管理制度。这项制度规定: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 30 次,就可获 200 元现金抵用券,“奖孝金”现金抵用券,可以在缴纳老人相关 费用时抵 用。 2013 年 9 月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和授奖仪式在北京举行,重庆忠县马 灌镇初级中学学生吴林香被授予第四届“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和“全国孝老爱亲 模范”。
问题:如何破解养老难题?(300 字内) [参考解析] 社会管理类考题,考察的是考生对政策理论的理解。 [参考答案 1](296 字) 第一,提高保障养老水准。根据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物价变动等因素,实 现养老金的合理稳定增长。 第二,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家庭不仅是身体的住处,也是心灵的港湾。加强 舆论引导,让孝文化深入人心,子女肩负起孝顺父母的重任。 第三,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在城市,将把社区养老设施纳入小区配套建设规 划,开展 社区照料服务;在乡镇,将增强敬老院的日间照料和短期托养。 第四,发展机构养老服务。加大投入力度,突出公益性特征,重点保障“三 无”、“五保”、“低保”等特殊困难老年号体的需求。 第五,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是应对人口 老龄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要求,这需要政府、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 [参考答案 2](237 字) 第一,加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养老保障政策制度,建立多层次保障体 系,鼓励有条件的人号购买商业养老保险。 第二,解决老年人病有所医问题。开展健康养老宣传,加大对慢性疾病、重 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第三,加强社会人文关怀。改革休假制度,创造条件让子女多看望关爱老年 人,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关爱和公益志愿服务活动。 第四,加强养老服务业发展,建立政府、家庭、社会、市场等多种养老服务 方式。 第五,大力弘扬孝道文化。营造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环境,让孝文化深 入人心,子女肩负起孝顺父母的重任。 第三题:案例分析(20 分) A 市正经历着最严的重污染天气管控措施。近日,记者跟随环保部督查组了解 到,2015 年 11 月 12 日开始,A 市启动了重污染天气应急特别管控措施,对水泥、 铸造、 砖瓦窑、钢铁、焦化等行业采取了停产、限产、轮产措施;工作日在主城区实行机动车单双 号限行„。 但在如此严厉的管控下,A 市市仍旧没能实现碧水蓝天的目标,距离 2016 年 结束还有 18 天,但年初 B 省省政府定下的优良天数要达 195 天以上的任务目前只实现了 179 天。短 期的“速效药”式的治理,能改变长期积累的“病症”吗? “猛药式”治理,百姓看法不一 109、233、237——从 12 月 9 日起,A 市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又连续三天 超标。“雾霾又来了。”这样的重污染天气 A 市高姓市民已经习以为常,“出门 戴上口罩就行了。” 高姓市民称这次启动的管控措施为“前所未有”,“从来没这样严过。”
11 月 12 日至今,全市共有 1036 家企业停产,133 家企业被限产,503 处施工 工地停工,209 处“黑加油站点”被取缔。政府对城区主次干道、周边干线公路进 行“以克论净”抽查考核;投资 3 亿元用于居民“电代煤”“气代煤”和洁净型 煤替代散 煤工作。 每天零点之后环保局和公安局联合行动,随机抽查工业企业,以防企业夜晚 偷生产;交警 24 小时在各主干道路口对大货车进行排查,禁止渣土车和物料运输 车在市区 行驶。此外,在 A 市市副市长戚绍斌的带领下,每天下午 17 点 30 分,中组部千人计划 PM2.5 专家组成员和气象、环保部门专家、各部门、各区县负责人一起开会,分析研判气象 条件和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下达管控指令。 但对于这样的措施,不少市民觉得“效果不大”。高姓市民说,每天晚饭过 后和同事在单位楼下散步,经常能闻到空气中的烧焦味;某家以钢铁为主的民营企业工作人 员也抱怨:“工厂限产,我的经销商也走了,工人工资还得照发,每 天都在赔钱。” 据气象局多次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 10 月,B 省省环保厅公布 9 月份城市环境空气 质量排名 A 市垫底;11 月 18 日数据监测显示,A 市空气质量为 B 省最差;12 月 5 日, A 市空气质量又一次成为 B 省省最后一名。“这些治霾措施到底作用 在哪?”高姓市民产生 了怀疑。 “这就是我们工作的难点,治霾工作已经下了最大的力度,但百姓看不到蓝 天就觉得没有效果。我们肩上的压力很大。”A 市市环保局某工作人员很无奈地说。 也并不是没有成绩,去年同期 A 市的优质天数是 161 天,今年增加了 18 天。 也有市民觉得“有效果”,在 A 钢集团公司家属区,一位买水果的商贩觉得说, “去年冬天,戴着口罩之后鼻孔处还是黑黑的,今年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一直以来,A 市都被称为是“老工业基地”。上世纪开始,A 钢、安彩、安化 等一大批工业企业陆续渐露头角,A 市逐渐形成了经济依赖工业,工业依赖钢铁、 煤化的发 展格局。 从地图上看,A 市北部的 A 市县集中了 B 省部分煤焦化企业;水冶镇、铜冶镇, 林州市陵阳镇集中了 A 市全市 70%的钢铁企业、近 100%的水泥熟料、80%的焦化和 碳素企业,以及超过 50%的铁合金企业;西边殷都区坐落着 A 市钢铁集团这一国企, 周边布满了各类小钢铁厂;南边龙安区分布着大大小小工业企业以及大唐电厂等 企业。A 市城区被工业企业紧紧包裹。 而如今,依赖重工业发展的 A 市遇到了环保的“难题”。 大量发展工业造成城区空气质量差,多次在 B 省省垫底,A 市成为近年来中央 环保督察组、B 省省环保督察组督察的重点城市。据了解,A 市市相关领导曾因大 气治理问题被环保部约谈。 今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在 B 省进行督察后再次指出,B 省处于工业化、城镇化 加速推进的历史阶段,发展方式粗放,“不作为”“慢作为”问题突出。省环保 督查组督察后也指出,A 市市大气环境质量形势仍十分严峻,部分地区产业结构问 题突出、污染排放基数较大。 “主要还是 A 市周边围绕着众多重工业企业,尤其 A 钢,每年排出的污染气 体太多了。”高姓市民说,小时候 A 市的空气就不好,他觉得 A 市空气污染主要 的源头是 A 钢。 这个 B 省省的第一大钢铁厂坐落于 A 市的中心城区殷都区,每年,A 钢向 B 省 省贡献数亿元税收。据资料显示,2015 年,A 钢粗钢产量达 10.74 万吨,而这个 数据已经是 A 市减产之后的数据。 几十米高的烟囱直冲天空,“之前每次路过 A 钢附近都能闻到刺鼻的气味。”
高姓市民对 A 钢周围的空气记忆很深,“有时候会冒黑烟,有时候是黄烟。” 为了啃下这个百姓严重污染制造大户的“骨头”,A 市政府今年也对 A 钢采取 了限产措施。从 9 月底开始要求 A 钢减排 50%,现有 1#、3#两台高炉正在使用,其中 1#高炉控制生产,3#正常生产,其余 2#、5#和 6#高炉已停用。从 A 钢的现场 检测数据显 示,目前 A 钢大气污染物排放未超标。 “其实我们已经花了大价钱进行了污染物处理,A 钢排出来的气体基本都是达 标的,但雾霾天气还是存在,抓环保抓得我头疼。”A 钢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郭宪 臻说。 治好慢性病需要组合拳 “大气污染就像一个慢性病,现在的措施就像是遏制态势的猛药,短时间控 制住恶化态势、警醒各界,要想从根本上治理 A 市的大气污染问题,需要长时间 的作战。 ”环保部参加督查的同志认为。 过去几十年,经济发展是各省市追求的主要目标。在这样的驱动下,焦化、钢铁等重工 业企业陆续出现。为了增加产量,企业加班加点生产,为了节约成本,产生的废气未经过任何 处理就被源源不断地排向天空。 “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普遍问题,先污染,再用几倍的力量去治理。”北京 高能时代 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凌锦明认同环保部同志的观点,他认为过去高污染产业过 度集中于一个区域,造成区域内大面积受到污染,用速效药无法达到治污效果。同时,他还 认为一些产业在前期投入了大量资金生产,“一 刀切”的治理让投资者的投入继续增加, “也许存在民生的危险。” 这也是郭宪臻担心的地方。“从 9 月到现在,因为限产,A 钢已经损失了近 20 亿元的营业额,减少近 6 亿元的利润,我怎么给职工发工资。”他很担忧 3 万 名职工 的安置,他们的生活与 A 钢紧密联合在一起。 A 市市相关领导也意识到了问题,“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要科学治霾、精准治霾。” 政府计划组织专家团队,明年对 A 市雾霾的主要污染源进行全面分析, 从根本上寻找精准 施治的办法和措施,分行业帮助企业提标改造,大力度限源减排。 如何实现 A 市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 A 市面临的重大难题。“通过治理 环境倒逼产业结构转型,是今后 A 市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条路尽管艰辛,但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A 市相关领导说。 问题:猛药式治霾的内涵是什么,请简要评价猛药式治霾?(20 分,400 字, 条理清晰,分条解答) [参考解析] 环保类考题,考察的是考生对社会热点的看法。 [参考答案](399 字) “猛药式治霾”的内涵:一是打击力度大,采取停产、限产、论产、现行等 措施,全天候监督,重拳出击;二是求速治,希望在短期内使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三是一刀切,没有区分不同企业的不同情况,排放达标的企业也遭限产;四是治 表面,没有触及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核心问题。 加强环境治理是政府的职责。猛药治霾反映出政府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反 而成效不明显,百姓不满意,企业有怨言。 一是没有处理好治标与治本的关系。治霾的核心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 就要处理好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等长远措施与临时办法的区别; 二是没有处理好环保和民生、经济关系。要统筹三者关系,实现同向共赢。
三是没有处理好精准施策与全面发力的关系。应在全面治理的同时,精准分 析污染源,根据污染来源分类施策,对重化工企业、渣土场实施重点监管; 四是没有处理好部门协同与社会参与的关系。应加强部门协同,避免环保部 门唱“单口”,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 第四题:案例分析(10 分) 2016 年 4 月的第二个周末,湖北武汉、浙江金华、陕西杨凌、南京江宁、安 徽黄山等地举办了多场大大小小的马拉松赛事,今春的全民健身运动由此掀起高 潮。据中国田径协会的数据,2015 年全国共举办 134 场马拉松赛事,今年上升趋 势持续,预计将超 200 场。马拉松赛事在国内飞速发展,迈向广大普通民众,成 为老百姓眼中老少咸宜的全民健身运动。 为什么马拉松赛事能如此迅速地在全国各地掀起热潮? 成功举办马拉松是城市硬实力的展现。成功举办这样一场成千上万人参与的 体育赛事并 不是“选定日子划出一条道就成”的简单事项。它对城市交通、安保、环卫等基础配套的完 善,志愿者服务、医疗救助等服务功能的齐备,组织方赛程、赛道规划等细致的安排都有很高 要求。相反,赛事准备不充分或者风险防控能力 不够的结果将不仅仅是办砸了一场比赛这么 简单。 成功举办马拉松是城市软实力的展示。马拉松比赛以其独有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迎接国 内外各类人号参与其中。从表面上看,举办城市通过比赛向选手及观众 展示城市风貌、人 文景观和城市文明;往深了看,举办城市也在通过精心策划, 结合商业运营,再配以有计 划有组织的媒体传播来形成热点事件,继而提升城市形象和好感度。 以 10 日刚过去的武汉马拉松为例,汉马的赛道囊括汉口江滩、武汉关、晴川 桥、古琴 台、长江大桥、黄鹤楼、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昌江滩、沙湖、武汉大学、东湖、磨山等主要标 志性地点,集中展示了武汉“一城两江三镇四桥五湖”的城 市特色。在宣传上,本地媒体提 前一周开始集中预热,配以比赛当日的航拍、直播等手段,加上“范冰冰助阵”的热点事 件,武汉马拉松对城市形象宣传大有裨益。 成功举办马拉松能提升城市居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今的城市生活节奏快, 为了工作和生活,多数人不得不加快脚步赶路,好不容易到节假日出门度假,却 是国内外各个热门景点看人头,反而忽略了自己身边触手可及的风景。马拉松举 办过程中,部分人通过亲身参赛或现场观赛来感受城市,更多人则透过媒体来重 新认识城市,很多人突然发现,“原来我们每天生活的城市竟然如此之美”。 举办城市马拉松赛益处多多,也普遍受到了民众的积极响应与追捧。需要注 意的是,马拉松并不完全是“抬脚可跑”的简单运动,因其赛程长,比赛过程艰 苦,对参与者的身体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另外作为一项竞技比赛,有其相应的运 动技巧,普通民众盲目参赛,可能对自身健康甚至安全埋下隐患。 问题:领导叫你组织一个高素质志愿者队伍,你怎么做?(200 字,10 分) [参考解析] 组织管理类考题,考察的是考生组织计划安排能力。 [参考答案 1](200 字) 高分答案
一是组建领导小组,制定招募工作方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二是广泛宣传动员,通过多渠道将招募对象、条件、时间、报名方式及地点、 工作方式和内容、期限等告知公众。 三是展开人员筛选,秉持择优录取的工作原则,最终确定名单,并予以对外 公布。 四是开展技能培训,对岗位、专业、应急等方面培训,使志愿者能够胜任工 作的要求。 五是将本次招募的工作总结以及最终确定名单一并交给领导,请领导批示, 并根据领导的指示展开下步工作。 [参考答案 2](199 字) 1、制定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确定招募的工作分工。 2、宣传发动。增强招募的吸引力。 3、精心筛选。重点面向高校大学生、社会爱心人士,采取自愿报名与组织推 荐相结合的方式,层层遴选,注重政审,确保质量。 4、系统培训。做好市情、礼仪、安全、应急处置、路线安排及工作职责等培 训。 5、科学管理,将志愿者编组,明确职责分工和服务区域,加强日常演练,利 用微信及 QQ 动态管理。对不合格者予以淘汰,赛后表彰先进个人和团队。 第五题:大作文写作(40 分) 材料 1: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林州市政府在网上发文征求民意:如果“林州市” 改为“红 旗渠市”,是否也能像大庸改成张家界一样给当地人民带来不争的红利? 此事一出,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当地政府表示,此事目前尚处于初步阶 段,具体情况还要看市里部署。有观点称,一个地方名称的更改,是包括历史、 文化、经济 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城市管理者需谨慎对待。 近些年来,将地方知名度较高的自然景观、人文工程改作城市名称的城市的 确不在少数,比如,改名“香格里拉县”的云南中甸县、改名为“九寨沟县”的 四川南坪县等等。但这些地方的“出名”,很难说是改名带来的直接结果,而是 九寨沟等景 点本身已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不因为城市更名而产生更大的集聚效应。 某种程度上讲,城市 “改名”的冲动和前些年一些地方争夺“名人故里”“傍名人”的做法如出一辙,至少从目 前来看,真正从中得了实惠的并没有多少。 应当承认,希望借助“改名”带动城市发展,并就此事征求民意,当地政府 确实是动了脑筋、花了心思,也算是真诚与民众沟通。但城市改名不同于个人姓 名的更改,个人姓名的更改尚且牵涉到户籍、身份、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而 作为一级行政单位的城市更名,则不仅给当地数十万、上百万居民户籍身份信息 等带来影 响,更将对涉及该城市的所有公共管理、公共事务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光是地理标识的更换 就是一笔不菲的支出,而涉及上百万居民个人证件信息的更 改,又将由谁来买单?花心思 是应该的,但不能盲目,不能走歪路偏道。所以,对于这样一项“改一名而动全市”的设 想,不能不谨慎考量、权衡利弊。
城市的发展仅仅靠“名气”驱动是不够的。一些城市拥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和 人文景观资源,这当然是一笔很好的财富。但即便“名声在外”,城市发展也应 当多修 “内功”,才能相得益彰。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只有真正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民生改善 作为硬性指标和发展目的,才能为当地民众带来福祉。换句话 说,城市发展不在于面子多 么漂亮、名声多么响亮,而在于城市是否有高质量的发展,百姓能不能得实质上的幸福。在 原有的城市积累之上,更加合理的产业布 局、更加良性的就业机制、更加友好的居住环 境,才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重视城市品牌形象建设值得肯定,但城市品牌形象的 建设不会 是改两个字那么简单。名气再大,如果城市的公共设施硬件和发展环境软件跟不上,“名声 大噪”也可能“瞬间沉寂”。笔者相信,创造了“红旗渠”时代精神的城市和人们,一定能 有超越前人的勇气和智慧,在区域发展和转型升 级中找到适合自身特色资源的内生发展机 会。只要不把目光局限在“改名”上, 而是把劲头使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改革进取 上,使在“功成不必在我”的长远谋划上,就一定能把普通招牌做成金字招牌,也一定能从 中领悟到城市发展的真谛。 材料 2:在 2015 年人民论坛发起的问卷调查中,当问及“您与干部打交道办 事时是否有过‘为官不为’的切实体验时,71.7%的受访者选择了“经常感受到”, 26%的受访者选择了“偶尔”,仅有 2.3%的受访者选择了“没有感受过”。可见, “为官不为”的“懒政”现象仍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官场旧秩序的陋习依然存在。 在“什么样的干部行为称得上‘为官不为’”的调查中,“推卸责任,善于 ‘打太极’”、“欺上瞒下,遇事‘和稀泥’”、“求稳怕乱,忙于‘做样子’” 位列前三。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公众都遇到过这几类干部。一些掌握行政审批权 的职能部门的干部,借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之名,礼不敢收、饭不敢吃,但该 做的事也不认真做,对职责范围内之事推诿扯皮,变着法子找借口绕道走、“打 太极”,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事仍然难办成。此前曾有媒体报道某基层单位 和乡镇的纪委一年内查办案件的数量为零,对腐败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欺上 瞒下“和稀泥”,绞尽脑汁不办事、少办事。也有的干部习惯“一张报纸一包烟, 悠哉游哉过一天”,习惯听汇报、走过场,不爱下基层,忙于“做样子”,仅在 一些表面工作上下力气,领导看得到的就为,领导看不到的则不为。这些都是干 部不愿担当、不敢作为的典型表现,长此以往既有损干号关系,也将为改革发展 带来无穷后患。 材料 3:“屁股下面坐的不是豪车,而是一座活火山!”这样一句出自基层官 员的感慨,让我们不得不正视公车问题的凸显。长期以来,地方超标豪华公车泛 滥,公车私用现象屡禁不止,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态势。当前, 在党的号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之时,“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内广 泛盛行,领导干部要转作风,要回到号众中去,就应该回归一个常识,“整风运 动”也要瞄准“车轮腐败”。 汽车本就是一个简单的代步工具,而奢靡特权之风已经严重影响党风、政风、 作风,在官民中间隔起了一堵无形的墙。面对一个个牛气的官员干部,让我们的 国家和人民痛恨不已,面对“病入膏肓”的干部们,唯一可做的就是对“车轮腐 败”“痛下杀手”。 规章制度需“浮出”。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治理“车轮腐败”, 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就要求不断完善公车使用规范。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