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
真题及答案
一、填空。(21 分,每空 1 分。)
1. 2021 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1)全国人口共 1411780000 人,横线上的数读作(
),“4”在(
)位上,
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人。
(2)其中,女性人口为六亿八千八百四十四万人,横线上的数写作(
),用“四舍
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近似数是(
)亿。
【答案】(1)
①. 十四亿一千一百七十八万
②. 亿
③. 141178
(2)
①. 688440000
②. 7
【解析】
【分析】(1)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出来,
其余数位一个 0 或连续几个 0 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此数;
根据整数的数位顺序表可知,从右边起依次为: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
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第六位是十万位、第七位是百万位、第八位是千万位、
第九位是亿位、第十位是十亿位……据此解答;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 0 去掉,
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
(2)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
在那个数位上写 0,即可写出此数;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就是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
【小问 1 详解】
1411780000 读作:十四亿一千一百七十八万,“4”在亿位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
位的数是 141178 万;
【小问 2 详解】
六亿八千八百四十四万写作:688440000,688440000≈7 亿。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写法、改写和求近似数,分级读、写或借助数位表读、
写数能较好的避免读、写错数的情况,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注意带计数单位。
2. 一个教室的面积约 60(
);长沙县的总面积约是 1756(
)。
【答案】
①. 平方米##m2 ②. 平方千米##km2
【解析】
【分析】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根据生活经验以及
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解答。
【详解】一个教室的面积约 60 平方米;长沙县的总面积约是 1756 平方千米。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
大小,灵活地选择。
3. □56÷44,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
可以填(
)。
【答案】
①. 3
②. 4
【解析】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大或相等时,商是两位数,当被除
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时,商是一位数,据此解答。
【详解】□56÷44 因被除数是三位数,所以要使商是一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就要比除数
小;
□5 要小于 44,□里可填 1、2、3,最大要填 3。
□56÷44 因被除数是三位数,所以要使商是两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就要大于或等于除数;
□5 要大于 44,□里可填 4、5、6、7、8、9,最小要填 4。
所以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3;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依据除法的计算方法解答问题的能力。
4. 如图,已知∠1=40°,∠3=90°,∠2=(
)°,∠5=(
)°。
【答案】
①. 50
②. 140
【解析】
【分析】用直角的度数减去∠1 的度数,即可求出∠2 的度数,用平角的度数减去∠1 的度
数,即可求出∠5 的度数。
【详解】90°-40°=50°
180°-40°=140°
所以∠2=50°,∠5=140°。
【点睛】本题考查角度的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5. 由 36 个万和 7606 个一组成的数是(
)。
【答案】367606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
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0,即可写出此数。
【详解】由 36 个万和 7606 个一组成的数是 367606。
【点睛】本题是考查整数的写法,分级写或借助数位表写数能较好的避免写错数的情况。
6. 450÷18=(450÷□)÷(18÷9)=25,□里填________。
【答案】9
【解析】
【分析】根据商的变化规律可知,要使商不变,除数除以 9,被除数也应同时除以 9。
【详解】450÷18=(450÷□)÷(18÷9)=25,□里填 9。
【点睛】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倍数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几,商不变。
7. 如图,由一大一小的两个正方形组成,阴影部分的形状是____。
【答案】梯形
【解析】
【分析】正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据此可知,阴影部分的一组对边分别是两个正方形
的边,则这组对边平行,但不相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据此可知,这个
阴影部分的形状应是梯形。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阴影部分的形状是梯形。
【点睛】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而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8. 在括号里填上“>”“<”或“=”。
80000 万(
)8 亿
9306048(
)9306480
86×22(
)43×44
300÷25(
)300÷24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大小比较的法,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位数相同的,从高位起进行比较,
相同数位上大的数就大,由此可知,80000 万=8 亿;9306048<9306480;根据因数与积的
变化规律可知,86×22=43×44;再根据商的变化规律可知,300÷25<300÷24,据此解答。
【详解】80000 万=8 亿
9306048<9306480
86×22=43×44
300÷25<300÷24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及应用,积的变化规律、商的变化
规律及应用。
9. 根据“37037×3=111111”填空。
37037×(
)=555555
37037×9=(
)
【答案】
①. 15
②. 333333
【解析】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 除外),积也乘几或
除以几(0 除外);如果两个因数都乘同一个数(0 除外),积就乘两次这个数;两个因数都
除以几(0 除外),积就除以两次这个数。
【详解】(1)因为 37037×3=111111,积乘 5 得 555555,所以左边的算式也要乘 5,得:
37037×3×5=555555
即 37037×15=555555
(2)因为 37037×3=111111,左边的算式乘 3 即 37037×9,积也要乘 3 得 333333,得:
37037×9=333333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10. 玲玲每天早晨 7:20 起床,要完成下面这些事:穿衣服 2 分钟,刷牙 3 分钟,洗脸 3
分钟,整理床铺 2 分钟,吃早餐 8 分钟,听英语录音 10 分钟。完成这些事后,玲玲最早能
在(
)出门去上学。
【答案】7:38
【解析】
【分析】穿衣服→刷牙→洗脸→开始听英语录音(同时整理床铺,然后吃早餐)。据此计算
时间即可。
【详解】2+3+3+10=18(分钟)
7 时 20 分+18 分钟=7 时 38 分
玲玲最早能在 7:38 出门去上学。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事件的安排顺序和时间的推算,要熟练掌握。
二、选择。(12 分)
11. 下面各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
A. 2903000
B. 500604008
C. 1003009700
D.
40055040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出来,其
余数位一个 0 或连续几个 0 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此数,再进行判断,据此解答。
【详解】A.2903000 读作:二百九十万三千,一个零也不读;
B.500604008 读作:五亿零六十万四千零八,读两个零;
C.1003009700 读作:十亿零三百万九千七百,读一个零;
D.40055040 读作:四千零五万五千零四十,读两个零。
所以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1003009700。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要注意 0 的读法:每一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出来,其余数
位连续几个 0 都只读一个零。
12. 145 12 的结果比146 12 的结果少(
)。
A. 一个 1
B. 一个 12
C. 一个 145
D. 一个
146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145 12 表示 145 个 12,146 12 表示 146 个 12,145 个
12 比 146 个 12 少一个 12,据此解答。
【详解】145 12 1740
146 12 1752
1752 1740 12
由分析可知:145 12 的结果比146 12 的结果少一个 12。
故答案为:B
【点睛】考查了整数乘法的意义的运用,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13. 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锐角+锐角>直角
C. 直角+锐角=钝角
【答案】C
【解析】
B. 钝角-锐角=直角
D. 钝角+锐角=平角
【分析】直角是 90°的角,平角是 180°的角,锐角是小于 90°的角,钝角是大于 90°小
于 180°的角,可以举例子判断后再选择。
【详解】A.锐角+锐角>直角,例如 30°+20°=50°,和是锐角。此选项错误;
B.钝角-锐角=直角,例如 100°-30°=70°,差是锐角。此选项错误;
C.直角+锐角=钝角,例如 90°+80°=170°,和是钝角。此选项正确;
D.钝角+锐角=平角,例如 100°+30°=130°,和是钝角,不一定是平角。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熟悉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 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乘 5,另一个因数也乘 5,那么积(
)。
B. 乘 5
C. 乘 10
D. 乘 25
A. 不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 除外),积也乘几或
除以几(0 除外);如果两个因数都乘同一个数(0 除外),积就乘两次这个数;两个因数都
除以几(0 除外),积就除以两次这个数。
【详解】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乘 5,另一个因数也乘 5,那么积乘 25。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15. 一个正方形花园的周长是 400 米,它的面积是(
)。
A. 1 公顷
C. 10000 公顷
【答案】A
【解析】
B. 100 平方米
D. 10000 平方千米
【分析】先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用周长除以 4,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正方
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据此代入数据即可求出正方形的面积,注意最后的单位,公顷和平
方米之间的进率是 10000,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据此解答。
【详解】 400 4 100
100 100 10000
(米)
(平方米)
10000 平方米=1 公顷
由计算可知:一个正方形花园的周长是 400 米,它的面积是 1 公顷。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熟记公式并注意单位换算是解答本题的
关键。
16. 如图,最短的一条线段是(
)。
B. AC
C. AE
D. AD
A. AB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
可得,最短的一条线段是 AD;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注意是垂线段最短。
三、计算。(26 分)
17. 直接写出得数。
21×40=
30=
630÷90=
52×0=
190×5=
620+78=
140×
72-48=
0÷32=
860×
325-111=
4200÷600=
122÷30≈
723
÷81≈
【答案】840;950;698;4200
7;24;0;0
214;7;4;9
【解析】
【详解】略
18. 笔算。(带*的要验算)
182×47=
920÷23=
408×65=
762÷38=
*390×13=
*784÷54=
【答案】8554;26520;5070;
40;20……2;14……28;(竖式见详解)
【解析】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是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相乘,所得的积
末尾与个位对齐;接着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最
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当乘数末尾有 0 时,可先不让 0 参与计算,最后将 0 的个数补在积
的末尾处即可。验算时,可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算一次即可。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数不够除,看被除数的前三位数,除到
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有余数除
法的验算方法是: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详解】182×47=8554
408×65=26520
*390×13=5070
验算:
920÷23=40
762÷38=20……2
*784÷54=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