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FM调制与解调的课程设计.pptx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资料共2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Fighting four FM调制与解调的课程设计 信息工程学院 12电信1
课程设计目的 1)熟练掌握FM调制与解调的设计原理 2)熟悉MATLAB的基本功能 3)学会使用基于Simulink的设计与仿真 4)用Simulink设计出FM调制与解调模型 5)通过设计绘出调制与解调波形 6)通过在实验过程中改变调制信号频率、载波频率、调制 系数等参数,观察图像有什么变化
调制原理 调制在通信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 面,通过调制可以把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所希望的 位置上去,从而将调制信号转换成适合于信道传输的 已调信号,另一方面,通过调制可以提高信号通过信 道传输时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它还和传输效率有关. 可见,调制方法往往决定一个通信系统的性能.在本仿 真的过程中我们选择用调频调制方法进行调制.
调制原理 角度调制(非线性调制)是用调制信号 控制载波信号角度(频率或相位)变化的一 种信号变化方式,信号经过角度调制后,频 率结构将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比如在调频 信号中,载波信号的频率随基带调制信号的 幅度变化而变化。调制信号幅度变大时,载 波信号的频率也变大;调制信号幅度变小时, 载波信号的频率也变小;在角度调制中,载 波的幅度保持不变。 在模拟调制中,一个连续波有三个参数 (幅度、相位 、频率)可以用来携带信息而 构成已调信号。当幅度和相位保持不变时, 改变载波的频率使之随未调信号(调制信号) 的大小而改变,这就是调频
三 调频信号的产生  调频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调频和间 接调频.直接调频就是用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 振荡器的频率,使其按调制信号的规律线性 地变化 S(t) m(t) FM调制器 直接调频 m(t) 积分器 S(t) PM调制器 间接调频
直接调制的优缺点  在直接调频法中,振荡器与调制器合二 为一.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在实现线性调 频的要求下,可以获得较大的频偏;其主要缺 点是频率稳定度不高.  间接法的优点是频率稳定度好.缺点是需 要多次倍频和混频,因此电路较复杂 间接调制的优缺点
三、解调的原理 调制信号的解调分为相干解调和非相 干解调两种.相关解调仅适用于NBFM信号, 而非相关解调对NBFM信号和WBFM信号均 适用。在该仿真中,我们直接使用FM Demodulator Passband 进行解调,在Si -mulink文件中调用相关模块,连线后对信 号进行解调产生FM解调信号 LPF FM解调器 S(t) m(t)
四、仿真模型 仿真过程中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调制信号, 连接一个FM调制器进行调制,将已调信号 显示于示波器上。 在解调过程中,将已调信号经过FM解调器 进行解调,最终经过一个低通滤波器得到 我们所要的波形。 示波器 低通滤波器 信号发生器 FM调制器 FM解调器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