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7下半年系统分析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上午卷.doc

第1页 / 共34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5页 / 共34页
第6页 / 共34页
第7页 / 共34页
第8页 / 共34页
资料共3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07 下半年系统分析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上午卷 图 1 中左边的 UML 类图描绘的是设计模式中的(1)模式。右边的 UML 类图描述了该模 式的一种应用,其中与左图中的“Creator”对应的类是(2)。 (1)A.Command B.Factory Method C.Composite D.Class Adapter (2)A.Bank B.Account C.Checking D.Savings 【答案】B A 【解析】 设计模式体现了类之间关联结构的设计经验。设计模式可以分为三种:生成模式 (Creational Patterns)、结构模式(Structural Patterns)和行为模式(Behavioral Patterns)。生成模式抽象了实例化过程,它们帮助一个系统独立于如何创建、组合和表示 它的那些对象。基于类的生成模式使用继承来改变被实例化的类;而基于对象的生成模式将 实例化委托给另外一个对象。 图 1 中左图所示的就是一种典型的、基于类的生成模式——工厂方法(Factory Method) 模式。它的意图是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Factory Method 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 了解了这个模式之后,只要在右图中找到负责创建实例的类,那么它就是与 Creator 类相对应的类。右图中,只有类 Bank 满足。 UML 采用 4+1 视图来描述软件和软件开发过程,其中(3)描绘了所设计的并发与同步 结构;(4)表示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及分布结构;UML 中的类图可以用来表示 4+1 视图中的(5)。 (3) A.逻辑视图(Logical View) B.实现视图(Implementation View) C.进程视图(Process View) D.部署视图(Deployment View) (4)A.逻辑视图 B.实现视图 C.进程视图 D.部署视图
(5)A.逻辑视图 B.实现视图 C.进程视图 D.部署视图 【答案】C D A 【解析】 UML 采用 4+1 视图来描述软件和软件开发过程。其中的 4 个视图分别为: 逻辑视图(Logical View),用来描述所设计的静态/动态对象模型; 进程视图(Process View),用来描述所设计的并发与同步结构; 实现视图(Impiementation View),用来描述软件在开发环境中的静态结构; 部署视图(Deployment View),表示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及分布结构。 UML 中的类图可以用来表示其中的逻辑视图。 某 Web 网站向 CA 申请了数字证书。用户登录该网站时,通过验证(6),来确认该数字 证书的有效性,从而(7)。 (6)A.CA 的签名 B.网站的签名 C.会话密钥 D.DES 密码 (7) A.向网站确认自己的身份 B.获取访问网站的权限 C.和网站进行双向认证 D.验证该网站的真伪 【答案】A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钥基础设施方面有关数字签名的基础知识。 数字证书能够验证一个实体身份,而这是在保证数字证书本身有效性这一前提下才能够 实现的。验证数字证书的有效性是通过验证颁发证书的 CA 的签名实现的。 实现 VPN 的关键技术主要有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8)和身份认证技术。如果需要在 传输层实现 VPN,可选的协议是(9)。 (8)A.入侵检测技术 B.病毒防治技术 C.安全审计技术 D.密钥管理技术 (9)A.L2TP B.PPTP C.TLS D.IPsec 【答案】D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VPN 方面的基础知识。 应该知道实现 VPN 的关键技术主要有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和身份认证 技术。L2TP、PPTP 是两种链路层的 VPN 协议,TLS 是传输层 VPN 协议,IPsec 是网络层 VPN 协议。
李某购买了一张有注册商标应用软件的光盘,则李某享有(10)。 (10)A.注册商标专用权 C.该软件的著作权 B.该光盘的所有权 D.该软件的复制权 【答案】B 【解析】 软件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它具有非物质性,即权利对象(权利客体)具有非物质 性。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的非物质性确定了其是无形财产权,这是知识产权区别于财产所有 权的本质特性。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总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但是对该物质载体 的占有并不意味着对该知识产权权利的占有。李某买了一张有注册商标应用软件的光盘,他 拥有的是该应用软件光盘的所有权,而不是软件著作权、注册商标专用权等。也就是说,李 某拥有的只是该应用软件光盘的所有权,而不能享有知识产权。 (11)为推荐性地方标准的代号。 (11)A.SJ/T B.Q/T11 C.GB/T D.DB11/T 【答案】D 【解析】 汉语拼音字母 DB 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数再加斜线,组成强制 性地方标准代号。再加 T,组成推荐性地方标准代号。DB11/T 为推荐性地方标准的代号,SJ/T 为推荐性行业标准的代号,Q/T11 为企业标准的代号,GB/T 为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 (12)这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权利是不可以转让的。 (12)A.发行权 B.复制权 C.署名权 D.信息网络传播权 【答案】C 【解析】 著作权法规定,作者的人身权利,即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保护期不受限制。 所以,人身权利应是永存的,永远归作者享有,不能转让,不能因为作者的死亡或随着其他 权利转移而归他人所有,即使作品的保护期限届满,人身权利也不会因此而消亡。计算机软 件署名权即表明软件开发者身份的权利及在软件上署名的权利,它与软件的开发者密切相 关。署名彰显了开发者与软件之问存在关系的客观事实,这一事实是不因时间的推移、法律 的变迁而改变。在软件著作权中,保护开发者对软件的署名权是其重要的内容。
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所称的“发表”的含义是指将软件作品(13)。 (13)A.出版发行 B.公之于众 C.在版权局登记 D.以某种物质形式固定下来 【答案】B 【解析】 发表权是开发者依法决定软件是否公之于众和以何种方式公之于众的权利。我国《计算 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发表权,即决定软件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在流水线控制的计算机中,对于数据相关的处理,通常采用的方法是(14)。 (14)A.暂停指令的执行,等待前面的指令输出运算结果 B.设置相关专用通路,从相关专用通路直接读出操作数 C.让已经进入流水线的指令继续执行 D.出现数据相关时采用猜测法来加快执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流水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所谓数据相关是指后一条指令的操作数地址是前一条指令存储结果的地址,那么后一条 指令就必须等到前一条指令运算结束并存入结果后才能取得操作数。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用 相关专用通路的方法,即后一条指令直接从数据处理部件取得操作数,而不是等前一条指令 存入结果后再读取。对于遇到转移指令影响流水线连续流动的情况,可用猜测法来加快执行。 在计算机的浮点数表示中,主要影响数值表示范围的是(15),影响计算精度的是(16)。 (15)A.尾数的位数 B.阶码的位数 C.规格化的方法 D.尾数下溢的处理 (16)A.尾数的位数 B.阶码的位数 C.规格化的方法 D.尾数下溢的处理 【答案】B A 【解析】 在计算机中浮点数的表示形式是: N=M×2E 其中 M 是浮点数的尾数,E 为浮点数的阶码。所以影响数值表示范围的是阶码的位数, 尾数的位数影响计算的精度。
关于分页式虚拟存储器的论述,正确的是(17)。 (17)A.根据程序的模块性,确定页面大小 B.可以将程序放置在页面内的任意位置 C.可以从逻辑上极大地扩充内存容量,并且使内存分配方便、利用率高 D.将正在运行的程序全部装入内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 分页式虚拟存储器的页面大小与程序的模块性无关,程序必须从每个页面的开始处存 储,可以占满页或不占满一页。一般来说,正在运行的程序只有一部分可以调入内存,暂时 不活动的部分则放在外存中,并根据程序运行情况,进行页面的调入和调出。这样就从逻辑 上扩充了内存容量,并且使内存分配方便、利用率高。 在计算机的可靠性模型中,N 模冗余系统是由 N 个相同的模块和一个(18)组成。 (18)A.缓冲区 B.控制器 C.加速器 D.表决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N 模冗余是由 N 个相同的模块做同样的计算,然后用一个表决器来检查各个模块的输出 结果。如果计算结果不同,则认为多数一致的是正确的。 在软件过程模型中,不属于演化过程模型的是(19)模型。 (19)A.增量 B.螺旋 C.线性顺序 D.并发开发 【答案】C 【解析】 本质上线性顺序模型被设计成支持直线开发。瀑布方法是假设当线性序列完成之后就 能够交付一个完善的系统,并没有考虑软件的演化特征。演化模型是迭代的,其特征是使软 件工程师渐进地开发逐步完善的软件版本。 增量模型融合了线性顺序模型的基本成分(重复地应用)和原型实现的迭代特征,增量 模型采用随着日程时间的进展而交错的线性序列;螺旋模型是一个演化软件过程模型,将原 型实现的迭代与线性顺序模型中控制的和系统化的方面结合起来,使得软件的增量版本的快
速开发成为可能;并发开发模型不是将软件工程活动限定为一个顺序的事件序列,而是定义 了一个活动网络,网络上的每个活动均可并行发生,在一个给定的活动中或活动网络中其他 活动中产生的事件将触发一个活动中状态的变迁。 软件工程小组可以分为四个组织范型。历史上最早的软件小组(即主程序员小组)属于 (20)范型。 (20)A.封闭式 B.随机式 C.开放式 D.同步式 【答案】A 【解析】 Constantine 在 1993 年提出了软件工程小组的 4 个“组织范型”:封闭式范型,按照传 统的权力层次来组织小组;随机式范型,松散地组织小组,并依赖于小组成员个人的主动性; 开放式范型,试图以具有封闭式范型的控制性又包含随机式范型的创新性的方式来组织小 组;同步式范型,依赖于问题的自然划分,组织小组成员各自解决问题的片段,他们之间没 有什么主动的通信。 主程序员小组属于封闭式范型。 某公司决定采用某开源电子邮件系统作为公司内部使用的电子邮件系统,但该系统无法 完全满足公司需求,需要对该软件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充和修改。在项目正式启动前,需要对 该软件项目的规模进行估算,适合的软件规模估算方法是(21)。 (21)A.模糊逻辑法 B.功能点法 C.标准构件法 D.修改法 【答案】D 【解析】 模糊逻辑法使用了近似推理技术。计划者必须标识应用的类型,建立其定性的规模估算, 之后在使用的范围内精化该估算。功能点法使用软件所提供的功能的测量作为规范化值,功 能点是基于软件信息域的可计算的测试及软件复杂性的评估而导出的。标准构件法。软件由 不同的“标准构件”组成,这些构件对于一个特定的应用领域而言是通用的。因此根据相应 的历史数据,可以估算出单个构件的规模,从而估算出整个软件的规模。修改法主要用于这 种情况:一个项目中包含对已有软件的使用,但该软件必须进行某种程度的修改才能作为项 目的一部分。计划者要估算必须完成的修改的数目及类型,从而估算出软件的规模。 因此适合该公司此项目的估算方法是修改法。
软件项目中,商业风险威胁到要开发软件的生存能力,而(22)不属于商业风险。 (22)A.开发了一个没有人真正需要的优秀产品或系统 B.系统采用了过多的新技术以及技术的不确定性 C.开发的产品不再符合公司的整体商业策略 D.由于重点的转移或人员的变动而失去了高级管理层的支持 【答案】B 【解析】 软件风险一般分为项目风险、技术风险和商业风险。项目风险是指潜在的预算、进度、 人力、资源、客户及需求等方面的问题及它们对软件项目的影响。技术风险是指潜在的设计、 实现、接口、验证和维护等方面的问题。此外,规约的二义性、技术的不确定性、陈旧的技 术及领先的技术也是风险因素。 商业风险威胁到要开发软件的生存能力,5 个主要的商业风险是: (1)开发了一个没有人真正需要的优秀产品或系统。 (2)开发的产品不再符合公司的整体商业策略。 (3)建造了一个销售部门不知道如何去出售的产品。 (4)由于重点的转移或人员的变动而失去了高级管理层的支持。 (5)没有得到预算或人力上的保证。 系统可靠性的简单度量是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其计算公式是(23);软件可用性 是指在某个给定时间点上程序能够按照需求执行的概率,其定义为(24)。(MTTF:Mean Time To Failure;MTTR:Mean Time To Repair) (23)A.MTTF+MTTR B.MTTF-MTTR C.MTTR-MTTF D.MTTF×MTTR (24)A.可用性=MTTF/(MTTF+MTTR)×100% B.可用性=MTTR/(MTTF+MTTR)×100% C.可用性=MTTF/(MTTF-MTTR)×100% D.可用性=MTTR/(MTTF-MTTR)×100% 【答案】A A 【解析】 MTTF 和 MTTR 分别是平均故障时间和平均修复时间的首字母缩写。
系统可靠性的简单度量是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MTBF=MTTF+MTTR。软件可靠性是 指在某个给定时间点上程序能够按照需求执行的概率。其定义为: 可用性=MTTF/(MTTF+MTTR)×100%。 关于 Poka-yoke 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25)。 (25)A.Poka-yoke 是一种质量保证技术 B.用于软件工程中错误的预防或早期纠正 C.Poka-yoke 起初开发是用于制造硬件的“零质量控制” D.仅用于测试活动中,通过编写 Poka-yoke 脚本来探测程序的错误 【答案】D 【解析】 Poka-yoke(错误防范)是 20 世纪 60 年代日本人 Shigeo Shingo 开发的一种质量保证 技术,用于制造过程中错误的预防或早期纠正。Shingo 的概念使用 Poka-joke 设备,这是 一种导致潜在质量问题发生前的预防或质量问题的快速探测的机制。虽然 Poka-joke 起初是 开发用于制造硬件的“零质量控制”,但是,也可以经适应性修改后用于软件工程。Poka-joke 技术可被用于软件工程中设计、编码和测试阶段,并提供有效的质量保证过滤器。 关于 SQA 活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26)。 (26)A.评审各项软件工程活动,以验证其是否符合定义的软件过程 B.负责开发项目的软件过程描述 C.审核指定的软件工作产品,以验证是否符合定义的软件过程中的相应部分 D.记录所有不符合规范的部分,并报告给高层管理者 【答案】B 【解析】 软件质量保证(SQA)是一种应用于整个软件过程的活动,SQA 小组的职责是辅助软件 工程小组得到高质量的最终产品。SQA 包含: (1)一种质量管理方法。 (2)有效的软件工程技术(方法和工具)。 (3)在整个软件过程中采用的正式技术评审。 (4)一种多层次的测试策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