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doc

第1页 / 共51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5页 / 共51页
第6页 / 共51页
第7页 / 共51页
第8页 / 共51页
资料共5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1.1 问题定义和内容简介
1.2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1 本系统研究背景
⑴国际发展现状
⑵国内发展现状
1.2.2 本系统研究意义
1.3 系统研究和可行性分析
1.3.1 系统研究
1.3.2 可行性分析
⑴经济可行性
⑵技术可行性
⑶操作可行性
⑷法律可行性
1.4 各章内容介绍
第2章 需求分析
2.1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2.1.1 数据负荷需求
2.1.2 适应性需求
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2.1 系统功能的划分
2.2.2 系统功能描述
⑴管理员登陆子系统
⑵毕业生登陆子系统
2.3 数据需求分析
2.3.1 数据流图
2.3.2 数据字典
⑴数据流
⑵数据流分量
⑶数据存储
第3章 系统设计
3.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⑴管理员登陆子系统
⑵毕业生登陆子系统
3.2 数据库模型设计
3.2.1 数据概念结构设计——E-R图
3.2.2 数据逻辑结构设计——关系模式
3.2.3 数据逻辑结构设计——关系表
3.3 系统开发工具和运行环境
3.3.1 系统开发工具
3.3.2 系统运行环境
第4章 详细设计
4.1 登陆的设计与实现
4.2 毕业生登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2.1 查看个人信息
4.2.2 查看招聘信息
4.2.3 查看企业信息
4.2.4 修改密码
4.3 管理员登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3.1 添加招聘信息
4.3.2 管理招聘信息
4.3.3 其他的功能模块
4.4 操作数据库的通用模块设计与实现
第5章 软件测试
5.1 登陆模块的数据测试
5.2 毕业生登陆子模块的数据测试
5.3 管理员登陆子模块的数据测试
5.4 整个系统的测试
第6章 用户手册
6.1 系统运行环境
6.2 功能简介
⑴管理员登陆子系统
⑵毕业生登陆子系统
6.3 系统运行与操作指南
第7章 系统评价
7.1 系统的特色
7.2 系统存在的不足和解决方案
7.2.1 系统存在的不足
7.2.2 解决方案
7.3 毕业设计的心得与收获
结 论
致 谢
参 考 文 献
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中文摘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 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基于 Web 的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正是针 对当前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式,为学校做好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提供了信息化的 解决方案。 本系统采用 Browser/Server 技术模式,在前台使用 ASP.NET 开发技术,后 台使用 MS 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开发技术。本系统主要是为了方便负责就业 管理工作的老师使用,向毕业生提供一些招聘信息、就业指导及相关的政策信息, 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就业。本系统分为管理员登陆子系统,包括毕业生信息管理 功能,企业信息管理功能,和招聘信息管理功能;毕业生登陆子系统,包括个人 信息查询,企业信息查询和招聘信息查询功能。 本系统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个便捷、可靠的信息平台,有利于学校更好的对大 学生进行就业管理和指导。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管理 Web ASP.NET
The Desig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Employment Management System Abstract The employment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closely relates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our national economy, stability of our society and people's basic benefit. On the basis of statistics surveyed by WEB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hey are facing harsh condition on their job hunting. This thesis dedicates to putting forward a proposal for some solutions to this problem. This system takes Browser/Server technique, ASP.NET for front end, and MS SQL Server 2000 for back end. This aims to bring teachers- in charge of students' employment- some conveniences for posting some job information, employment guidance and relative policies for students. The landing system is divided into sub-system administrators, including graduate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recruitment functions; graduates landing systems, includ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business information and recruitment information function. This system provides a platform, showing some efficient, reliable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help schools' better management and instruction for students. Keywords: Undergraduate Students; Employment Managements; Web; ASP.NET. - 1 -
目 录 1 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问题定义和内容简介....................................................................................................... - 5 - 1.2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5 - 1.2.1 本系统研究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本系统研究意义............................................................................................................ - 6 - 1.3 系统研究和可行性分析................................................................................................... - 7 - 1.3.1 系统研究........................................................................................................................ - 7 - 1.3.2 可行性分析.................................................................................................................... - 7 - 1.4 各章内容介绍................................................................................................................... - 9 - 2 需求分析............................................................................................................................ - 10 - 2.1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10 - 2.1.1 数据负荷需求.............................................................................................................. - 10 - 2.1.2 适应性需求.................................................................................................................. - 10 - 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10 - 2.2.1 系统功能的划分.......................................................................................................... - 10 - 2.2.2 系统功能描述.............................................................................................................. - 10 - 2.3 数据需求分析................................................................................................................. - 11 - 2.3.1 数据流图...................................................................................................................... - 11 - 2.3.2 数据字典...................................................................................................................... - 13 - 3 系统设计............................................................................................................................ - 15 - 3.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17 - 3.2 数据库模型设计............................................................................................................. - 19 - 3.2.1 数据概念结构设计——E-R 图...................................................................................- 19 - 3.2.2 数据逻辑结构设计——关系模式.............................................................................. - 21 - 3.2.3 数据逻辑结构设计——关系表.................................................................................. - 21 - 3.3 系统开发工具和运行环境............................................................................................. - 24 - 3.3.1 系统开发工具.............................................................................................................. - 24 - - 2 -
3.3.2 系统运行环境.............................................................................................................. - 25 - 4 详细设计............................................................................................................................ - 26 - 4.1 登陆的设计与实现......................................................................................................... - 26 - 4.2 毕业生登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28 - 4.2.1 查看个人信息.............................................................................................................. - 29 - 4.2.2 查看招聘信息.............................................................................................................. - 30 - 4.2.3 查看企业信息............................................................................................................ 2- 32 - 4.2.4 修改密码...................................................................................................................... - 32 - 4.3 管理员登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3 - 4.3.1 添加招聘信息.............................................................................................................. - 34 - 4.3.2 管理招聘信息.............................................................................................................. - 36 - 4.3.3 其他的功能模块.......................................................................................................... - 37 - 4.4 操作数据库的通用模块设计与实现............................................................................. - 37 - 5 软件测试............................................................................................................................ - 40 - 5.1 登陆模块的数据测试..................................................................................................... - 40 - 5.2 毕业生登陆子模块的数据测试..................................................................................... - 40 - 5.3 管理员登陆子模块的数据测试..................................................................................... - 41 - 5.4 整个系统的测试............................................................................................................. - 42 - 6 用户手册............................................................................................................................ - 43 - 6.1 系统运行环境................................................................................................................. - 43 - 6.2 功能简介......................................................................................................................... - 43 - 6.3 系统运行与操作指南..................................................................................................... - 44 - 7 系统评价............................................................................................................................ - 46 - 7.1 系统的特色..................................................................................................................... - 46 - 7.2 系统存在的不足和解决方案......................................................................................... - 46 - 7.2.1 系统存在的不足.......................................................................................................... - 46 - 7.2.2 解决方案...................................................................................................................... - 46 - 7.3 毕业设计的心得与收获................................................................................................. - 46 - 结 论...................................................................................................................................... - 48 - - 3 -
致 谢...................................................................................................................................... - 49 - 参 考 文 献............................................................................................................................ - 50 - - 4 -
第 1 章 前 言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 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针对当前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式,要做好 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就必须找寻一个新的模式。本文论述的基于 Web 的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正是对此的一种尝试。 1.1 问题定义和内容简介 本课题是基于 WEB 的大学生就业管理系统,即为大学生就业管理提供信息 化解决方案。本系统主要是为了方便负责就业管理工作的老师使用,提高工作效 率。同时,向毕业生提供一些招聘信息、就业指导及相关的政策信息,以帮助同 学们更好的就业。 1.2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1 本系统研究背景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分配实施统包统分制度,具有强制性的特 征,尽管大学生没有很大的自主选择余地,但也无需担心毕业后的就业问题。随 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及市场经济的实行,这种统一分配制度在与社会需要格格 不入的现实下逐步被取消,除特殊领域(如军事院校、部分尖端学科等)外,绝大 多数的高校毕业生均自行择业。这使对大学生的就业管理和择业指导随之成为新 时期高校工作的一项新的内容。 ⑴国际发展现状 俄罗斯教育部于 2002 年 6 月又颁布了《 关于在教育部下属高校建立高校 毕业生工作安置和就业信息系统的法令》 ,决定创建跨部门的支持青年专家就 业的信息分配系统(РИС)。到 2003 年 9 月,在教育部所属的 332 所高校中, 已有 251 所决定在本校设立支持青年专家就业的信息分配系统。 从技术角度来看,信息分配系统是由一系列分布于各个职业教育机构之中的 青年学生就业促进中心的地方电信服务端组成的信息网络,该系统分为三个环 节:职业教育机构(高校)服务端、地区服务端、中央服务端。其中央服务端设于 俄罗斯教育部,而其镜像站点位于俄罗斯鲍曼国立工业大学,两者共同实现对毕 业生就业的信息服务工作。 - 5 -
信息分配系统的工作流程一般分为三部分:客人、用户及管理员。客人有权 阅读和查询信息。用户除拥有这一权利外,还可以进行与其相关的信息填写、修 改和删除等操作。有意在网上发布求职简历的毕业生,只要在互联网上注册并获 取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成为正式用户。而有意招聘专家的企业组织,也能在注 册并提供基本的身份识别信息之后,将其职位空缺的信息在网上发布。每一个地 区服务端都能为下列相互联系的信息系统提供支持: ①就业信息系统:可提供毕业生信息库和职位空缺信息库的信息,各企业通 过专业、年龄、职业教育机构、工资、外语水平等参数就可查找所需要的专家, 而通过使用专业、工资和职务等参数就可以查找到相应的企业机构。 ②信息支持的法律—法规系统: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例措施来协调 劳动与教育领域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指导—咨询服务系统:可以为使用者提供职业服务中心、互联网资源信息、 信息指南及就业、进修和人才再培训方面的基本信息。 ④劳动力市场分析和教育服务分析系统:可以针对教育服务和劳动力市场上 反映供需情况的统计指标,从时间和地缘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并提出参考性建议。 显然,这样一个信息分配网络系统对高校、大学生和企业机构三方都十分有 用,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有助于他们获取信息、指导他们进行自我定位,可以 帮助他们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 对于教育机构来讲,这个系统可以广泛宣传高 校所能提供的教育服务; 对企业机构来说,用人市场的雇主能从这个系统获得 必要的需求信息。 ⑵国内发展现状 当前,国内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已经逐渐出现很多很好的平台,但 是没有通过法律措施强制应用到高校的就业管理中去。在一些高校内部,在毕业 生就业的工作中,并没有一个运用到实际中去的平台,信息的发布,主要是通过 传统的方式。 1.2.2 本系统研究意义 随着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办公的逐步普及,信息交流的便捷已被越来越多 的人们所利用。如何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就业的工作效率,是高校提高管 理水平的重要方面。现代就业管理所面临的问题是:信息量大,管理内容繁多, - 6 -
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有一套科学、高效 、严 密、实用的管理系统。采用现代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此目标的主要途径。 这样不仅可以简化、规范学校的日常操作,而且可以使信息交流更加简单、快捷, 从而减轻工作人员及相关部门的工作压力,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因此,就业信息 化平台系统应运而生,为就业的双向选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1.3 系统研究和可行性分析 1.3.1 系统研究 大学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属于采用 B/S 架构的信息管理系统。这样的系统 能够很好的在校园网中架设和实现。对于学校来说,系统管理人员如果需要在几 百甚至上千部电脑之间来回奔跑,效率和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但 B/S 架构的系 统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所有的客户端只是浏览器,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维 护。无论用户的规模有多大,有多少分支机构都不会增加任何维护升级的工作量, 所有的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如果是异地,只需要把服务器连接专网即可, 实现远程维护、升级和共享。 1.3.2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 够解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分析几种主要的可能解法的利弊,从而判断原定 的系统规模和目标是否现实,系统完成后所能带来的效益是否大到值得投资开发 这个系统的程度。因此,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对进行了一次较大压缩简化后的系 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也就是在较高层次上以较抽象的方式进行的系统分析 和设计的过程。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经济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操作上的可 行性和法律上的可行性。 ⑴经济可行性 目标系统开发经济需求的比较低,加上具有成熟的软硬件环境,所以在软硬 件的支出上十分有限。而且,目标系统并是十分的复杂,开发的周期较短,人员 经济支出有限。当系统开发成后,通过测试和、试运行和实际应用后,将很大程 度上提高的大学生就业管理科学性和高效性,在为学校、企业带来便利的同时, - 7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