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陕西商洛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8 页。全卷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
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贮蓄.(chǔ)
烟囱.(cōng)
擦.拭(chā)
勾当.(dàng)
鸠占鹊巢
矫揉造做
无精打彩
望眼欲穿
大庭广众
喜出望外
眼花缭乱
断章取意
辐射
泄气
狼藉
决别
门框.(kuàng)
翘.首(qiǎo)
矗.立(chù)
遒劲.(jìng)
屏.息凝神(bǐng)
潜.滋暗长(qiǎn)
强.聒不舍(qiǎng)
不屑.置辩(xiè)
一、积累和运用(共 5 小题,计 17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 分)
A.星宿.(sù)
B.确凿.(záo)
C.矩.形(jù)
D.殷.红(y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 分)
A.帐篷
B.照壁
C.独裁
D.取缔
3.经典诗文默写。[在(1)~(7)题中,任选五题;在(8)~(10)题中,任选一题]
(6 分)
(1)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2)_________________,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3)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
(4)_________________,采葵持作羹。(《十五从军征》)
(5)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6)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8)“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9)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_________________!(茅盾《白杨礼赞》)
(10)我是你簇新的理想,_________________。(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4.请根据圈点内容,对鲁达做点评。(3 分)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 分)
①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②生逢盛世,青年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
生际遇,也肩负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③青春是用来奋斗的。④对中国青年
来说,今天,以生逢这个伟大时代为荣,明天,应该通过奋斗让时代以自己为荣。⑤在奋斗
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
绽放绚丽之花,中国青年将以_________、________,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
砖加瓦。
(1)请提取第③句的宾语,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⑤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1 分)
A.青春之我
二、综合性学习(7 分)
6.陕西山川壮美,人文荟萃,涌现出许多文化巨人。他们被誉为“三秦大先生”。请你参加
“三秦大先生·文化大课堂”综合性学习活动。(7 分)
【活动一:做调查 寻足迹】请完成下面的调查提纲,开展“三秦大先生”调查活动。(2 分)
B.奋斗之我
调查提纲
调查对象:司马迁、张载、柳青、路遥。
调查目的:了解事迹成就,挖掘精神品格。
调查过程:
【活动二:抒胸臆 赞品格】请用一组排比句完成演讲稿的开头部分。(2 分)
同学们,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千秋太史公,精神永流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今天,他的精神依然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链接资料】《史记》在描绘三千年历史的同时,也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积极
进取,建功立业;勇于革新,敢于革命;忧国,爱国······司马迁曾写下自己身处逆境的
思索-“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若选择功业未竟而死,
则“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只有发愤图强,完成《史记》,才能不负太史令立言之
志!
(摘编自张新科《“千秋太史公”司马迁》)
【活动三:表心志 继精神】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作为你的座右铭。(2 分)
像牛一样劳作,像土地一样奉献。这句话深刻诠释了柳青、路遥两位先生的精神追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铭教诲 树丰碑】请从下面句子中,选择一个语句,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
田字格中。(1 分)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张载
三、阅读(共 14 小题,计 46 分)
【现代文阅读】(共 8 小题,计 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9 题。(12 分)
【材料一】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出征太空,让很多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燃起了强烈的兴趣
和好奇心。中国青年报社对 2047 名 14-35 岁青少年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图示如下:
(数据源自 2021.7.8《中国青年报》“青年调查”专栏)
【材料二】2 月 27 日 7 时 44 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点火
升空,成功发射陆地探测一号 01 组 B 星。11 时 06 分,在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西电
一号”卫星由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以“一箭 22 星”的方式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
轨道。
位于西安的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为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提供了一级、二级、三级发动机和
姿控发动机系统,为陆地探测一号 01 组 B 星提供了空间推进分系统,为长征八号遥二运载
火箭提供助推、一级、二级发动机及辅助动力系统。
“西电一号”卫星是“中星·丝路天图遥感卫星星座”的首发星,为高光谱遥感卫星,
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星电科集团和未来宇航共同打造,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
重点实验室总体设计,未来宇航研究院进行在轨交付,由陕西丝路天图卫星科技公司负责运
营。
(摘编自《西安动力助长征火箭刷新发射纪录》《“西电一号”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2022.2.28《西安晚报》)
【材料三】在 2 月 27 日的两次航天发射任务中,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大胆启用青年技术
人员,由“85 后”担当任务总体负责人,“95 后”任一线操作员,全程护送卫星顺利进入预
定轨道,圆满完成了本次多点并行测控任务。
据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建海介绍,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前,以青年技
术人员为主体的测控团队对卫星的分离过程和分离机理进行了多轮次研讨交流,形成了完备
的分离判断应急处置方案。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压缩这 22 颗卫星初始轨道计算时间,技术
人员优化了岗位交互流程,完善了箭遥数据提取分析软件功能,制定了多个方案预案,大大
提高了卫星进入太空后初始轨道确定效率,为卫星后续正常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今年我国航天发射任务数量和频次依旧保持高位运行,准备数次测控任务已经成
为常态。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将进一步落实好人才培养战略,不断突破关键技术,确保顺利完
成每一颗卫星测控任务。“陕西智慧”将继续助力中国航天事业发展。
(摘 编自《 西安卫 星测 控中心 青年技 术人员 圆满完 成多 点并行 发射测 控任务 》,
2022.2.28《陕西日报》)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材料四】3 月 23 日 15 时 40 分,“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
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
空抛物实验等,再次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实验课。
······
太空抛物实验: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压轴登场,迎来太空之旅的“高光时刻”。
王亚平水平向前抛出“冰墩墩”摆件,一向憨态可掬的“冰墩墩”姿态格外轻盈,接连几个
“空翻”画出了一条漂亮的直线,稳稳站在了叶光富手中。
为什么要开展在轨科学实验?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张璐介绍,目
前正在进行的实验项目,一是要揭示微重力环境下的特殊现象,属于从科学角度认识世界;
二是通过在轨实验助力地面科学研究,改进工艺水平;三是舱外有高真空环境、辐照、亚磁
场等,这些特殊环境因素对生物体、材料、元器件等影响也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四是进一
步探索未知领域,包括暗物质探测、行星起源探索等。问天、梦天实验舱发射升空后,还会
有一大批前沿科学实验陆续在中国空间站开展。
课堂有限,学习无限。“双减”政策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学习,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天宫课堂”为课堂教学注入了鲜活跳动的科学血液,激发了孩
子们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让“航天梦”成为激发青少年奋进的力量。
(摘编自《天宫课堂第 2 课圆满成功》,2022.3.24《西安日报》)
7.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概括“陕西智慧”为中国航天事业做了哪些“助力”。(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就目前正在进行的实验项目而言,为什么要开展在轨科学实验?请结合【材料四】分点
概括。(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青年报社对 2047 名青少年专项调查显示,近一半的青少年认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承
载了党、国家和人民的厚重期望,开启了空间站的新时代。
B.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技术人员努力压缩 22 颗卫星初始轨道计算时间,提高了卫星进入太空
后初始轨道确定效率,为卫星后续正常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C.我国航天发射任务数量和频次持续保持高位运行,领先世界发达国家,不仅增强了民族自
豪感和文化自信,也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了中国智慧。
D.精彩的“天宫课堂”为日常课堂教学注入了鲜活跳动的科学血液,激发了孩子们的科学精
神与创新意识,为有效落实“双减”政策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4 题。(18 分)
三秦思语
陈风波
1
“到壶口看瀑布去”,儿时就梦想着有一天能到壶口看瀑布。
前几日,从延安回西安的路上,几名同学不约而同地想绕道去壶口看瀑布,便欣然前往。
“黄河,梦中的壶口瀑布。”汽车还行驶在黄河岸边高高的山梁,远远的,就看见壶口
两岸黑压压的人群。下了车,一溜小跑奔向壶口,才算见识了什么是真正的人山人海:无论
是黄河对岸的山西,还是我们这边的陕西,把壶口围得水泄不通,只闻轰隆咆哮的瀑布声,
看不到飞流直下的瀑布影。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挤到瀑布边上的缆绳处,满眼都是争先恐后、吵吵嚷嚷的照相
人。看吧:有的举着双手大声高喊,有的做出卖萌模样,有的三五个一起合影,还有的恋人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拿着手机自拍杆秀恩爱。侧耳听:有的说,还有完没完,照顾一下别人行不行;有的说,能
不能快点,我们还去黄帝陵呢,太阳落山到那儿就照不了相了;还有的说,我们开车十几个
小时,就为能在壶口照张相,照顾一下行吗?.
苦等了近半个小时,我也没和壶口瀑布合上一张影。无奈中一扭头,见一个满头白发、
精神矍铄的老者,手扶揽绳全神贯注地盯着奔流远去的黄河,吵吵嚷嚷的“照相大战”与他
没有丝毫关系。
“没有和壶口瀑布照上相?”见我看他,老者微笑着向我打招呼。我礼貌地问:“您为
什么不去照相?”他说:“能留住美丽风景的,不是相机拍照,而是心灵感悟,把最美的风
景,留在灵魂深处。”
老者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顽强不息、勇往直前、战胜一切的
精神象征,美丽的风景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领悟民族精神。”
扭过脸,看看争先恐后、吵吵嚷嚷的照相者,回过头,再看看眼前凝望着黄河沉思的老者,
一瞬间,我的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
2
初中时,语文课本上学过的毛泽东那篇《为人民服务》,至今还能倒背如流。也正是从
那时起,脑海里刻下一个不朽的名字-张思德。
没想到 20 多年后,我来到毛主席当年给张思德开追悼会的革命圣地延安,站在庄严肃
穆的张思德墓碑前。那一刻,我突然发现自己是那样渺小······
凝望着墓碑上那张年轻乐观的脸庞和金光闪闪的“张思德”三个大字,万千思绪随风飘
远。沿着岁月的足迹,穿越时光的隧道,我仿佛看到了毛泽东挥舞着那双指点江山的大手,
听到他操着浓重而铿锵有力的湘音,讲述着一个不朽的名字-张思德。
墓碑后面的山梁上,漫山遍野的红花槐迎风怒放,红艳艳的花海就像这个年轻生命的热
血在燃烧;放眼远眺,宝塔山上那座曾指引中华民族前行的千年古塔,依然巍峨矗立,闪烁
着“为人民服务”的万丈光芒;俯首望去,滚滚奔流的延河水,承载着与张思德名字一样不
朽的精神,滔滔东去、一往无前······
有人说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我也想说:“有的人活着,是为了更多的人更好地活着;有的人活着,只是为了自己活
得更好。”
利已是人的本能,利人更是人的本性。我们不是圣人,皆是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的
普通人。一个年轻的逝者,用生命启迪我们活着的人: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为谁活着?怎
样活着?
3
朝阳从八百里秦川爬上来,吐出万丈金色的阳光,亲吻着古老而又年轻的长安城-西安。
周末的清晨,漫步在大雁塔广场,强烈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渗透着浓郁的
中华文明的气息,焕发着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
身后,那座饱经岁月洗礼而依然高大雄伟的千年古塔-大雁塔,向人们诉说着大唐盛世
的一个个故事;面前,唐代高僧玄奘法师手持禅杖,执佛礼,炯炯有神的目光遥望着远方,
仿佛在讲述着西天取经路上艰辛而美丽的传说。
驻足于玄奘法师雕像前,思绪万千,电视剧《西游记》中的画面在脑海里闪现。面对妖
魔鬼怪的威胁,他毫不畏惧;面对王权富贵的诱惑,他毫不动摇;面对儿女情长,他痴心不
改;面对艰难险阻,他一往无前。春秋冬夏,风雨兼程,披荆斩棘,两肩霜花,一路向西,
取得真经。
面对眼前的玄奘法师,一个大大的问号从内心深处跳出来,是什么给了他如此强大的前
行力量?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默默凝思,许久,我懂了:信仰和信念,是玄奘法师的精神支柱。有了它,才会朝着一
个方向,沿着一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才会有专之意-专心凝神,专心致志;才会有深
之意---沉浸其中,深钻细研;才会有勇之意-踏平坎坷,勇攀高峰。
行走在路上,心中有魂,坚定前进的方向;脚下有根,迈出坚实的步伐;头顶有光,照
亮前行的道路。
非此,而不能远行。
(节选自 2017.9《散文百家》,有改动)
【注释】张思德:(1915-1944)四川仪陇人。1933 年参加红军,193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长征到延安后,任中共中央警卫团战士。1944 年 9 月 5 日,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因炭窑
崩塌而牺牲。为了纪念他,毛泽东写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一文。
10.文段 1 中,老者所说的“美丽的风景”和“最美的风景”分别指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段 1 作者用大量笔墨叙写拍照的游客,有什么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 分)
(1)那一刻,我突然发现自己是那样渺小·····(作者这样写,有什么言外之意?)(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佛在讲述着西天取经路上艰辛而美丽的传说。(既然是“艰辛”的,为什么又说是“美
丽”的?)(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尾句中的“此”指什么?其中的“远行”寓意丰富,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已被校刊“精神的力量”专栏选用。请你再推荐一篇学过的课文给该专栏,并说明
理由。(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阅读】(共 6 小题,计 16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18 题。(12 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
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①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②。既而弥月不雨,
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
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③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①雨麦:下麦雨。②有年:丰年。③忭(biàn):喜乐,欢欣。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是.进亦忧,退亦忧
(2)先.天下之忧而忧
(3)始治.官舍
(4)引流.种树
)
)
)
)
(
(
(
(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以为休息之.所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
是( )(2 分)
A.或异二者之.为
C.予至扶风之.明年
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亭以雨名,志喜也。(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两位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忧乐观”,有何不同?(2 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9~20 题。(4 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9.首联“风烟望五津”的“望”改成“看”,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人们常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作为临别赠言。毕业在即,请另外选用一两句古
诗词,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同学的祝愿。(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 分)
21.作文(50 分)
生活中,总有一些问题需要面对。
······
一句话,一本书,一次独处,一番欢聚,一个物件,一曲音乐,一个眼神,一处风景.....
往往能带来令人欣喜的改变。
请以“____________挺管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
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⑤不少于 600 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共 5 小题,计 17 分)
1.(2 分)D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 2 分。共 2 分。
2.(2 分)A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 2 分。共 2 分。
3.(6 分)
(1)窈窕淑女(2)小大之狱(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4)春谷持作饭(5)感时花溅泪(6)
何事长向别时圆(7)化作春泥更护花(8)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9)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10)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评分标准:每空 1 分,如有错字、别字、加字、漏字,该空不得分。第(1)~(7)题,如
果多做或全做,以所做前五题为准赋分;第(8)~(10)题,如果多做或全做,以所做顺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B
序排列在最前面的小题为准赋分。共 6 分。
4.(3 分)
①直爽,热心。
②爽快,仗义疏财。
③耐心,做事周全。
评分标准:准确点评一处,得 1 分。共 3 分。
5.(4 分)
(1)用来奋斗的
(2)对中国青年来说,今天,以生逢这个伟大时代为荣;明天,应该通过奋斗让时代以自
己为荣。
(3)A
评分标准:(1)宾语提取正确,得 2 分;(2)标点符号修改正确,得 1 分;(3)序号填写正
确,得 1 分。共 4 分。
二、综合性学习(7 分)
6.(7 分)
【活动一:做调查 寻足迹】(2 分)
[示例](1)搜集资料(2)起草调查报告
评分标准:答对一处,得 1 分。填写内容须与同一步骤的方式或任务相关联。共 2 分。
【活动二:抒胸臆 赞品格】(2 分)
[示例]司马迁,他秉笔直书,记载历史人物;他不负使命,成就史家绝唱;他坚忍不拔,
彰显生命价值。
评分标准:能围绕演讲主题,所写排比句恰当,得 2 分。共 2 分。
【活动三:表心志 继精神】(2 分)
[示例一]像蜜蜂一样酝酿,像鲜花一样绽放。
[示例二]像山一样巍峨,像海一样宽广。
评分标准:内容积极向上,得 1 分;形式与画线句子相同或相似,得 1 分。共 2 分。
【活动四:铭教诲 树丰碑】(1 分)
评分标准:书写正确、规范、工整,得 1 分。共 1 分。
三、阅读(共 14 小题,计 46 分)
【现代文阅读】(共 8 小题,计 30 分)
(一)(12 分)
7.(5 分)①为 2 月 27 日成功发射的两个型号火箭及一相关卫星提供动力支持;②参与打
造并负责运营“西电一号”卫星;③圆满完成了多点并行发射测控任务;④培养了一批青年
技术人才。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 1 分;答对两点,得 2 分;答对三点,得 4 分;答对四点,得 5
分。共 5 分。
8.(4 分)一是揭示微重力环境下的特殊现象;二是助力地面科学研究,改进工艺水平;三
是研究特殊环境因素对生物体、材料、元器件等的影响;四是进一步探索未知领域。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 1 分。共 4 分。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