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年辽宁锦州市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资料共1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7 年辽宁锦州市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 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的人 是() A.卢梭 B.洛克 C.培根 D.冯特 【答案】D 【解析】1879 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 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 2.位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称为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司令部的是() A.大脑两半球 B.脊髓 C.脑垂体 D.小脑 【答案】A 【解析】略。 3.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如自然科学中各种定律、定理的学习称为() A.辨别学习 B.概念学习 C.原理学习
D.解决问题学习 【答案】C 【解析】规则或原理学习是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4.当练习达到一定程度是动作技能成绩会出现暂时停顿现象,称放() A.练习曲线 B.高原现象 C.学习曲线 D.遗忘 【答案】B 【解析】通常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 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5.人们看电影,电影拷贝上的一幅幅画面是不动的,而人们看到的却是连贯的动作、活 动的景物。这运用的心理学原理是() A.感觉后像 B.感觉对比 C.感觉适应 D.联觉 【答案】A 【解析】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即感觉后像。在各种感 觉中,视觉的后效很显著,又称视觉后像。正是由于视觉后像的存在,人们才能把一幅幅不 连贯的画面,看成连贯的动作、景物。 6.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 的记忆称为() A.逻辑记忆 B.运动记忆
C.外显记忆 D.内隐记忆 【答案】D 【解析】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参与或不需要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 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7.注意的稳定性属于() A.时间特性 B.注意广度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答案】A 【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持续 时间愈长,注意就愈稳定。它体现的是时间特性。 8.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A.华生 B.斯金纳 C.马斯洛 D.班杜拉 【答案】C 【解析】略。 9.俗语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属于() A.双重趋避式冲突 B.趋避式冲突
C.双避冲突 D.双趋冲突 【答案】D 【解析】双趋冲突是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 10.“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中的“禀性”是指()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才能 【答案】B 【解析】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 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 11.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是() 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中庸》 【答案】B 【解析】《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 约在战国末期。 12.当代教学观从重视知识传授转变为重视() A.学科知识 B.特长培养
C.通识知识 D.能力培养 【答案】D 【解析】当代教学观的变革趋势之一就是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13.指导各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 A.教材指南 B.课程标准 C.课程指南 D.教学大纲 【答案】B 【解析】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 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学科展开。题干所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内涵。 14.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易错) A.包含关系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D.等同关系 【答案】C 【解析】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即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15.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已由课程的接受者转化为课程的() A.开发者 B.传承者
C.传递者 D.记录者 【答案】A 【解析】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再只是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 发者。 16.学生可以从政治的、经济的、地理的和历史的角度探讨世界饥饿问题的成因,这样 的课程属于() A.核心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经验课程 【答案】A 【解析】核心课程要求围绕一个核心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社会问题课程是核心课 程的重要表现形式当代社会问题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它主要针对某个社会问题,从不同的学 科角度组织教学内容。题干所述为社会问题课程,属于核心课程。 17.我国教育的性质是() A.集体主义 B.民族主义 C.社会主义 D.爱国主义 【答案】C 【解析】略。 18.《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指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要求是() A.为人师表
B.关爱学生 C.爱国守法 D.终身学习 【答案】D 【解析】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19.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教师提出的议题相互交流,发表自己 的见解,最终弄清问题的教学方法是() A.谈话法 B.讨论法 C.讲授法 D.演示法 【答案】B 【解析】讨论法是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和见解,从而进行的一种方法。题干所述属于讨论法。 20.夸美纽斯曾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应该尽可 能地把事物本身或是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 这句话对应的当代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C 【解析】题干所述内容体现了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内涵。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品德的心理结构一般包括()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判断 E.道德行为 【答案】ABCE 【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相辅相成的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 德意志和知、情、意、行。 2.知觉的特性包括()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连续性 D.知觉的理解性 E.知觉的恒常性 【答案】ABDE 【解析】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和知觉的 恒常性。 3.解释遗忘产生的原因的理论有() A.衰退说 B.干扰说 C.压抑说 D.提取失败说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