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年贵州黔东南凯里市乡镇事业单位教师岗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理论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资料共1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4 年贵州黔东南凯里市乡镇事业单位教师岗招聘考试教 育基础理论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60 小题,每小题 0.5 分,共 30 分) 1.( )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 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B.学生 )。 D.受教育者 )对人的发展影响。 B.遗传 D.社会活动 A.家长 C.教育者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 A.环境 C.教育 3.“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B.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4.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 A.教育的领导权 c.教育目的的性质 5.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④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 )。 )。 B.受教育的权利 D.教育结构的变化 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法制化。这就是( )。 A.依法执教 c.热爱学生 7.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B.爱岗敬业 D.严谨治学 )素 养。 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科学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8.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 A.孔子 C.荀子 9.“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说明教学应当着重( A.传授给学生直接知识 B.突出重点,突出难点 B.孟子 D.老子 )。 )。
C.及时巩固复习所学知识 D.发展学生智能,教会学生学习 10.“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说明了人格具有( A.稳定性 C.复杂性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做事、 B.综合性 D.功能性 )特征。 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和( )。 B.学会写作 D.学会交往 A.学会看书 c.学会学习 1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 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c.不为金钱,自甘寂寞 D.自强不息,无私奉献 13.班主任张老师按照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调整座位,将考试成绩后 5 名的学生安排在 )。 教室的最后一排。张老师的做法( )。 A.是激发学生的重要手段 B.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C.是管理班级的有效手段 D.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14.《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制定本法”。 )。 D.6 月 26 日 )。 B.5 月 31 日 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15.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A.4 月 22 日 C.6 月 5 日 16.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A.把学生培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 B.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c.教学生“学会学习” D.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 17.身处教育实践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 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 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c.文献法 18.“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阶段我国大力倡导的道德规范。这说 B.读书法 D.行动研究法 )。 明道德具有( )。 A.社会性 C.民族性 19.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保护教师的( B.历史性 D.继承性 )的法律制度。
)。 B.权利 D.权力 A.权益 c.利益 20.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21.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 B.课程目标 A.课程内容 C.课程结构 D.课程理念 22.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 A.素质教育,全面 c.基础教育,全面 23.“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 A.印度 C.巴比伦 24.2013 年 3 月 17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要实 B.经济发展,优先 D.民族振兴,优先 )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 )教育的一大特征。 B.中国 D.埃及 )发展。 )。 )。 B.隐性课程 D.综合课程 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 A.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 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经济发展 C.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满意 D.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5.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看,校园文化属于( A.显性课程 C.技术课程 26.与“揠苗助长”“一曝十寒”相对立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7.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学记》 c.《教学论》 28.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是( A.教学组织形式 C.教学方法 29.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 A.在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学习提高 B.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 c.参加自学考试 D.脱产学习 30.世界上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A.美国 c.法国 B.英国 D.德国 D.《普通教育学》 B.教学模式 D.教学策略 B.《论语》 )。 )。 )。 )。 )。 )。
)。 )。 )。 B.育人意识 D.创新意识 )。 3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A.“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耻” B.“三个面向”和“八荣八耻” C.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D.“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 32.以下不属于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的是( A.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 B.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 C.升学就业指导教育 D.爱国主义教育 33.优秀班主任首先应立足于增强( A.教学意识 c.成就意识 34.培养劳动者是(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35.缺 36.教学的最基本的任务是( A.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B.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C.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D.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37.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 c.美国教育家杜威 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38.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及其代表作是( A.布鲁纳《教育过程》 B.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c.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D.凯洛夫《教育学》 39.启发式教学是( A.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c.教学的指导思想 40.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C.墨子 41.缺 42.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表现在( A.言行一致 c.举止端庄 B.衣着整洁 D.谈吐文雅 B.荀子 D.孔子 )。 B.一种教学形式 D.教学的组织形式 )。 )。 )。 )。 )。
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 43.孟子说的“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在强调教师的( A.道德素养 C.教学技能 44,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 B.专业知识 D.教育机智 )。 )。 B.注意能力不健全 D.思维能力有欠缺 )。 B.培养勤奋感 D.培养自我同一性 A.感知能力不成熟 C.记忆能力不深刻 45-46.缺 47.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为( A.培养自主性 c.培养主动性 48.目前我国教育很多方面不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 A.相对独立性 c.阶级性 49.“—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名言是( A.夸美纽斯 C.第斯多惠 50.以下不属于学生文化特征的是( A.过渡性 c.互补性 51.中学阶段为培养学生独立地研究问题、获得知识、发展各种能力,教学中应多选用 B.赫尔巴特 D.乌申斯基 B.逆反性 D.非正式性 B.历史性 D.永恒性 )。 )说的。 ( ( )。 )。 )。 B.献身教育 D.公而忘私 B.活动的方法 D.讲授的方法 A.探究的方法 C.直观的方法 52.反映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本质特征是( A.为人师表 C.教书育人 53.实施义务教育( ①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 ②是学生对家庭的义务 ③是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 ④是公民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 A.①②③ c.①②④ 54.“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反映出师生关系应具备的特点是( A.尊师爱生 c.民主平等 55.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 A.亚洲 B.欧洲 56.学校建立合理的( B.教学相长 D.密切融洽 B.②③④ D.①③④ c.中国 D.英国 )。 )。 )是使教育工作顺利进行、学生有规律地进行学习和身体健康成 长的重要条件。 A.教育制度 c.课程表 B.作息制度 D.时间表
)。 )。 D.人文教育 B.发展教育 B.教育影响 D.教育环境 57.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的是( A.教育目的 C.教育制度 58.下列选项中属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点是( A.全面和谐教育 C.素质教育 59.教学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激励和( A.选拔 C.决定 60.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以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61.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指出,着重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四风”问题。“四 B.评价 D.主导 )作用。 )。 风”是指( )。 )。 )。 )。 )。 )。 B.家长会 D.校外指导 D.面向世界 B.面向未来 B.业务水平 D.工作业绩 B.享乐主义 D.奢靡之风 A.形式主义 C.官僚主义 6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考核的内容有( A.政治思想 c.工作态度 63.教育的“三个面向”是指教育要( A.面向学生 C.面向现代化 64.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A.互访 C.家长委员会 65.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包括( A.关爱学生 C.爱国守法 66.说课的基本环节包括( A.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B.说教学方法 c.说教学过程 D.说教学重点、难点 67.缺 68.教学活动包括了学生配合老师上课而进行的( A.复习 c.独立作业 69.缺 7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 A.有合格的教师 B.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B.爱岗敬业 D.依法执教 D.社会实践 )等活动。 B.预习 )。
)。 )。 B.教师良心 D.教师荣誉 C.有必要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D.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71.教育民主化具体表现在( A.教育法制化的形成 B.教育普及化的形成 C.“教育机会均等” D.教育精英化的实现 72.教师职业道德主要范畴包括( A.教师义务 C.教师公正 73~74.缺 75.下列哪些政策文献作了教师在职培训的法律制度化的规定?( A.《教师资格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76.新型的师生关系是( )。 A.以教师为中心 B.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 c.在社会道德上,师生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D.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77.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是( A.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B.班集体的设计者和教育者 c.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D.班级制度的贯彻者 78.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 A.教育观念和内容现代化 B.教育管理现代化 C.教育方法现代化 D.教育设备现代化 79.下列选择属于学生注意听课的描述有( A.双目凝视 C.若有所思 80.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否实现预期效应,应取决于( A.教师自身的因素 B.学生原有认识水平 c.学生的人格特征 D.学生的自我意识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81.教师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 B.屏息静气 D.侧耳倾听 )。 )。 ) )。 )。 成绩的评定。 ( ) 82.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 83.素质教育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 ( )
84.教师法从公民地位、思想品德、教师职业素养、教师专业素养四个方面规定了教师 资格,这是国家对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 ( ) 85.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在同一社会制度状态下, 学制一样。 ( ) ( ( ) ( ) ) ) 86.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民事责任。 ( 87.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就是榜样教育法。 88.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原则。 ( 89.只有在民主、互动和相互关爱的氛围中,才能形成真正的合作学习。 ) 90.现代班级管理的实质是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91.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92.作为一名教师,如何理解终身学习的理念? 93.简述教师如何树立威信。 94.在一般情况下,教师上课的教学设计应该具备哪些内容? 95.作为一名教师,当你在校园内遇到突发事件时,应该如何处理?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96.你认为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97.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有哪些? 98.上课是教师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向学生系统地传播科学文化 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有计划、 有组织、系统的活动过程。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课有哪些基本要求?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99.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意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食其力, 非所谓教师滔滔讲话,学生默默聆听。” 问题: (1)叶圣陶先生提出了什么样的教师观?(2 分) (2)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落实这一先进的教师观?(3 分) 100.李老师是一位青年男班主任,工作热情高,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经常要求学生 不讲脏话,不乱扔废纸,要有良好的习惯等。然而在课堂上情急时,李老师经常用“笨猪” “死脑筋”之类的词。吸烟后,他随手将烟头抛在地上。虽然李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 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连篇,地上垃圾随处可见。李老师很是郁闷。 问:李老师的班级管理存在什么问题?你认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有 哪些?(5 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 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者包括直接和间接的个体教育者和群体教 育者。 2.【答案】A。解析: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赖以生存并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 的总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是靠近朱砂变红,靠近墨变黑,比喻环境对人的影 响。 3.【答案】B。解析:“乐”的意思是以……为乐趣,强调的是学生的情感体验。 4.【答案】D。解析: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包括:决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决定教 育的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和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