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北京城市学院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真题
北 京 城 市 学 院
2016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编号:
350
试题名称:
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适用专业:
中药学
说明:本试卷满分为 300 分,考试时间为 3 小时。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
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12 小题 60 分)
1. 水蒸气蒸馏法
2. 苷
3. 中药制剂
4. 中成药
5. 中药鉴定学
6. 园参
7. 方胜纹
8. 粉性
9. 解表药
10. 回阳救逆
11. 炮制
12. 归经
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12 小题 120 分)
1. 请简答中药有效成分分离的方法及其操作(至少回答 5 个方法)。
2. 请回答薄层色谱的概念、操作步骤与操作要点。
3. 请列举剂型为胶囊剂的中成药(至少 3 个),并回答胶囊剂的特点。
4. 藿香正气是夏天常用的中成药之一,请列举藿香正气常见的剂型,说明
各种剂型的特点。
5. 如何从性状特征比较鉴别红花与西红花?
6. 举例说明中药贮藏保管中常发生的变质现象。
7. 写出菊花的来源、功效,并写出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几种类型?
分别为什么类型?
8. 写出枸杞子的道地产地及性状鉴别要点。
9. 简述“十八反”的主要内容。
10. 三七的功效、应用及其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11. 试述何首乌生用和制用的功效与应用。
12. 临床应用活血化瘀药为何常配行气药?
三、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4 小题 80 分)
1. 北京时间 10 月 5 日下午 17 时 30 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
奖名单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做的
贡献。屠呦呦女士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
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她是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
青蒿素对恶性疟疾、脑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挽救了全球尤其是发展中
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饱受疟疾之苦的非洲人民称之为“中国神药”。“在人
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
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
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如此评价发现青蒿素的意义。
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成员首先筛选了 2000 余个中草药方,并整理出了
640 种抗疟药方集。他们以鼠疟原虫为模型检测了 200 多种中草药方和 380
多个中草药提取物。这其中,青蒿素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
青蒿素是来自一种菊科艾属植物的提取物,屠呦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
它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 68%。但这个抑制率十分不稳定,甚至在后续的
实验中,抑制率显示只有 12%-40%。对此屠呦呦猜测,低抑制率可能是提取
物中有效成份浓度过低的原因造成的。于是她着手改进提取方法。通过翻阅
古代文献,特别是东晋名医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
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意识到常用煎熬和高温提取的方法可能破
坏了青蒿有效成分。改用乙醚低温提取后,研究人员如愿获得了抗疟效果更
好的青蒿提取物,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 100%。
----材料引自《人物|是非·屠呦呦》,时政新闻科学家杂志,2015-10
请根据材料,论述青蒿素的作用、青蒿素的研制过程;结合当前中药研究的
情况,阐述在中药研究过程中,如何更有效的发挥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作用。
2. 请举例说明中药材性状鉴别的主要内容?
3. 生姜、干姜、炮姜同出一物,其功效、主治病证有何异同?
4. 结合北京城市学院在圣马力诺创办的中医药特色孔子学院,谈谈传统中
医药文化的传播与世界推广。
四、实验设计(每小题 20 分,共 1 小题 20 分)
挥发油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与水不相混
溶的油状液体。由于所含的基团不一样,会呈现出不用酸性与碱性,请采用
不同的酸、碱等试剂设计从挥发油的乙醚提取液中分离挥发油中的碱性成
分、强酸性成分、弱酸性成分。(用流程表示)
五、案例分析(每小题 20 分,共 1 小题 20 分)
【案例】
因为数量稀少,价格昂贵,冬虫夏草被冠以“软黄金”的头衔,即
便是现在黄金价格下跌,冬虫夏草的价格仍然一路攀升,最贵的竟然卖
到 80 多万元一公斤。就是在这样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各种各样的
掺假、造假手段层出不穷,其中包括用竹签穿的断草、胶粘的断草、灌
金属粉的虫草、面粉做的冬虫夏草、冒充冬虫夏草的虫草等等混乱现象。
【问题与思考】
1、你如何看待上述问题?
2、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冬虫夏草的真伪优劣做出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