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海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本人姓名和准考证号,在答题卡
上粘贴条形码。
2.选择题的答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所选项方框涂黑。如果修改答案,应使用橡皮将错
选项方框涂点擦干净,并将改选项的方框涂黑。
3.非选择题的答题,使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指定区域书写答案,在题号指定答题
区域以外及草稿纸、试题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60 分)
本卷有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意。
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百年来,这一诗句激励着多少中华几女。诗人
用整个生命熔铸的作品,闪耀着伟大人格的光辉和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每年农历五
月初五,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方式纪念他。他是
A.屈原
B.杜甫
C.苏轼
D.陆游
2.李白在《古风》中赞叹道:“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
始皇,这个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
A.建立了皇帝制度 B.实现了祖国统一 C.实行三公九卿制 D.修筑了万里长城
3.话说明朝有个叫陆二的商人,他从苏州贩了一船灯草运往南京,灯草总共只值八两银子,
但过了几个税关,商税就缴了四两,还没到南京,又遇上了税关,陆二无奈之下只好一
把火烧了灯草。这个故事的主题表明当时实行
A.重商政策
B.抑商政策
C.海禁政策
D.锁国政策
4.明清之际,有一位思想家,他发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呼唤,后
人将这句话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5.《十二铜表法》第 9 表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万民法》规
定,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这些规定
体现了
A.疑罪从轻
B.以礼入法
C.礼法并重
D.公平正义
6.牛顿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一行文字:“……自然与自然的定律,都隐藏在黑暗之中;上
帝说‘让牛顿来吧!’于是,一切变为光明。”牛顿之所以获得这样高的评价,是因为他
A.创立了经典力学
B.捍卫了“地心说”
C.挑战了“进化论”
D.发展了“相对论”
7.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著作中写道:“唯一的法律,就其性质而言,必须要有全体一
致的同意,那就是社会的公约。……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
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该著作是
A.《哲学通信》
B.《论法的精神》 C.《社会契约论》
D.《纯粹理性批判》
8.独立之初的美国,国家无权征税,也不掌握军队,各州权力很大,社会动荡加剧。为了
结束这种状态,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1787 年宪法确立了
A.联邦制
B.总统制
C.民主制
D.共和制
9.1917 年 11 月 7 日,晚上 9 点 45 分,伴随着“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大炮发出的一声怒吼,
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府诞生了。这一事件史称
A.法国大革命
B.巴黎公社
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
10.苏俄曾流行这样一首歌谣:“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
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针对广大人民对当时政策的不满,1921
年春,苏俄政府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全盘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11.1933 年,美国国会通过某法案,不仅规定了企业公平竞争的法则,还规定了工人的一
些基本权利。凡是接受该法案的企业,政府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
鹰标志。该法案体现了
A.重农抑商政策 B.重商主义政策 C.自由放任政策
D.国家干预政策
12.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真实地再现了 19 世纪中后期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画
面,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面。罗曼·罗兰赞誉此书是“我们时代里最伟大
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该作品的创作风格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13.读右图,该图反映了
A.多极化趋势
B.两极格局
C.全球化趋势
D.单极格局
14.西方列强的隆隆炮声,惊破了古老中国的天朝大梦,中国面临着“千古未有之变局”。
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中,中国开启了艰难的近代化探索历程,这一历程始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新文化运动
1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这是 1912 年的流行歌谣。当时,人们争先恐后剪辫
子,一天就有 20 余万人。从武汉三镇到农村小城镇,剪辫子成为当地的盛大节日。这
一社会现象源于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16.右图是民国二十年十一月六日的《上海画报》,内容有:东北民众致陈友仁书、上海救
国义勇军之大检阅、宋子文陈立夫谒汪记等。该报出版于公历
A.1929 年
B.1930 年
C.1931 年
D.1932 年
17.“……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哪怕敌人逞凶狂,咱们摆下了天罗地网,要把那些强盗豺狼
全都理葬”。电影《地道战》主题曲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它发
生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8.右图呈现的数据变化源于
A.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D.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这是一个不眠之夜,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灯火辉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隆重
举行。7 月 1 日零点整,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徐徐升起。
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瞬间,这是永载史册的时刻。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
A.10 周年
B.20 周年
C.30 周年
D.40 周年
20.2017 年 4 月 20 日的晚上,海南文昌,海风轻拂。天舟一号在长征七号遥二火箭的托举
下升空,奔向早已等待着的天宫二号,标志着我国空间站时代大幕正式开启,我国在
这一领域的探索居世界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第Ⅱ卷 非选择题(40 分)
本卷有 3 小题,其中 21 小题 14 分,22 小题 12 分,23 小题 14 分,共 40 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室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
获得他在世上所辞需要的一切”。l5 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
征收重税,使运抵西欧的货物不仅量少,而且比原价高 8—10 倍。当时,文艺复兴鼓
励人们勇于冒险,大胆迫求财富以实现个人价值。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通史》
材料三 公元 1500 年前后,世界各大洲结束了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
交融。最活跃的是欧洲的商人们,他们把中国的茶叶、丝调等物品运到欧洲、美洲和
非洲等地销售,然后把欧洲、美洲的物产运到世界各地。商人们赚取了利润,而物产
的流通则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从那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
上的世界史。
请回答:
——摘编自《历史地图册·必修Ⅱ》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2 分)
(2)据材料二,概括该事件产生的历史原因。(6 分)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理解。(6 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 年)
上卷:“西学”诸书 算学、电学、化学、光学、汽学、天学、地学、动植物学、医学
中卷:“西政”诸书 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
——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
材料二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
之治强,计日可待。……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知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
祸。
材料三 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
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面,要比千军
——康有为
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
请回答: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归纳维新派向西方学习的内容。(2 分)
(2)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4 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维新变法运动的意义。(6 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
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全部
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
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
立场不提出异议。……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
标。……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1972 年)
材料二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增长,
推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并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长期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朝鲜战争停战后,美
国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的焦点及美国的承诺。(4 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6 分)
(3)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4 分)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2017 年海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60 分)
本卷有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意。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A
11
D
2
B
12
C
3
B
13
C
4
C
14
A
5
D
15
B
6
A
16
C
7
C
17
C
8
A
18
B
9
D
19
B
10
B
20
C
第Ⅱ卷 非选择题(40 分)
本卷有 3 小题,其中 21 小题 14 分,22 小题 12 分,23 小题 14 分,共 40 分。
21.(14 分)
(1)事件: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2 分)
(2)原因:“寻金热”;传统商路受阻;文艺复兴影响(6 分)
(3)理解:各地文明的汇合交融;世界市场初具雏形(6 分)
22.(12 分)
(1)内容:西方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2 分)
(2)特点:托古改制;中西结合(4 分)
(3)意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意识;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6 分)
23.(14 分)
(1)焦点:台湾问题(2 分)
承诺:一个中国;从台湾撤军(2 分)
(2)原因: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美国霸权地位削弱;苏联威胁中国安全;中
国需要解决台湾问题;长期对抗使中国与西方外交基本隔绝(写出任意 3 点即
给 6 分)
(3)意义:有利于打破中国外交孤立的僵局;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4 分,言之有理,
酌情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