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7 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古诗文(30 分) 1.(4 分)默写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一诗。 , , 。 。 2.(4 分)填写空缺的句子。 ①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②其间千二百里, ,不以疾以。(郦道元《三峡》) ③身无彩凤双习翼, 。(传统文化•李商隐《无题二首》) ④上善若水,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传统文化•《老子》) 3.(4 分)根据提示默写。 ①孟 浩然 的 《 临洞 庭 湖赠 张 丞 相》 中 用夸 张 和 对偶 手 法描 写 洞 庭湖 壮 观景 象 的 句子 是: , 。 ②晏殊的《浣溪沙》中蕴含“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 同时仍有美好事物的再现”这种哲理的句子是: , 。 4.(4 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各题。 牡丹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①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②朝霞。 [注]①占断:独占②破:超出,胜过。 (1)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爱牡丹的两个原因。(2 分) (2)诗人写牡丹为什么要联系洛川神女?(2 分) 5.(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 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悲者矣。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 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
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薄.暮冥冥 狐裘不暖锦衾薄. B.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 C.则有去.国怀乡 乃记之而去. D.把酒临.风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3)两段文字表现了迁客骚人的不同心境,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悲”和“喜”的原因。 6.(6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宋有兰子①者,以.技干②宋元③.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④其胫,并 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踢金帛。 又有兰子又能燕戏者,闻之,复以干元君。元君大怒曰:“昔有异技干寡人者,技无庸 ⑤,适值寡人有欢心,故赐金帛。彼必闻此而进,复望吾赏。”拘而.拟戮之,经月乃.放。 (选自《列子•说符》) 【注】①兰子:以杂耍技艺走江湖的人。②干:求见。③宋元:这里指宋元君。④属:连 接。⑤庸:用。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以.技干宋元 何以.战 B.弄七剑迭而跃之. 花之.君子者也 C.拘而.拟戮之 学而.不思则罔 D.经月乃.放 乃.不知有汉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彼必闻此而进,复望吾赏。 (3)你是否赞同宋元君的做法?为什么?(2 分) 二.现代文(40 分) 7.(1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 回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 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吃完茶走了,或者还 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 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 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 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 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也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 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 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 像夜里那样黑大了。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大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 吩咐他说: “轻一点儿走,轻一点儿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 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 上边睡着了。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 分) (2)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3)作者为什么写“保姆总是吩咐海婴轻一点儿走”这一细节?(4 分) 8.(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母亲的唠叨 宋向阳 春生三岁那年,父亲就出车祸走了。在他的记忆里,只要和母亲在一起,总会听到她 没完没了的唠叨。 母亲唠叨的时候,春生是不能走神的。否则,母亲会叉着腰,用手点着他的脑门喊道:你 拿我的话当耳旁风吗? 在母亲的唠叨声里,春生长成了大小伙子,毕业后被分配到镇上做教师。 去学校报到那天,母亲老早就起来了,把他的衣服熨得平平展展。过了一阵,母亲将 饭端上桌子,见他还没穿衣服,便开始唠叨:起来啦,捂在被窝里想孵鸡仔咋着?往后 你要带一群娃子上进呢,这样懒咋行?我说话呢,你明白没? 春生赶忙爬了起来,嘴里答应着:妈,我知道了。 母亲坐在他的跟前,瞪着眼睛问他:你知道啥?成天吊个啷当的,你知道啥?当老师 可是天大的事,误人子弟哪行?人家爹妈把孩子交给你,你就要像对自己孩子一样。春 生一边穿衣服,一边大声地答应:妈,您放心吧。 春生吃完饭刚要走,又被母亲叫住了。 她猫下身子,把儿子左脚运动鞋带重新系了一 遍,嘴里还说:看看你,鞋带系得松松垮垮,没一会儿就得开了,踩在脚下让人看了多 不好,头一天上班,要给人留下好印象啊。春生看着母亲头上又添了几缕白发,心里突 然酸酸的。 春生结婚后,搬进了学校的教师住宿楼。只要一有机会,母亲的唠叨依然 不折不扣地进行着。 这天,因为一件小事,春生和妻子发生了争吵。回到老家,他一声不响地坐在炕头, 脸上仿佛结了霜。 母亲皱了皱眉,盯着他的眼睛说:儿啊,跟你的媳妇闹意见了? 春生说:吵了几句,没啥大不了的。 母亲拿了把凳子坐在他的对面,喝道:好日子过够了?人家萍子哪儿对不起你呀?春 生道:妈,您别生气,我们没事儿。 母亲从他小时候一直说到结婚,语气慷慨激昂。吐沫星子飞到了春生脸上,他却没敢 去擦,时不时还要点点头。即使这样,母亲仍然提醒他:我的话你要不进脑子,纯粹找 打。说完便伸过手来。春生侧过脸,把耳朵对准了母亲。母亲叹了口气,手缩了回去。 儿啊,咱娶了媳妇是用来疼的,不使用来气的,明白吗?母亲说。
两个小时后,母亲的嗓子已经沙哑,才把他推出了门。 妈,我还没吃饭呢。春生委屈地说。 回你媳妇那里去吧,她也肯定饿着呢,给她做顿好吃的吧。 我在您这儿住不成吗? 你想让我唠叨一宿啊。 春生赶忙逃了。母亲在后面大声喊道:儿啊,慢点走。春生听着这话,眼里湿润了。 若 干年后,春生当上了镇中学的校长。他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挨唠叨的机会更多了。 一 天,有个家长因为孩子转学的事,到他家串了趟门,留下一件精装的白酒。客人走后, 母亲阴着脸站在了春生面前。春生拿起车钥匙想走,却被母亲拽住了。 妈,我还有事呢。春生满脸不自在地说。 母亲平静地望着他,不紧不慢地说:你涨本事了,不想听我唠叨了,是不?妈,我真 有事。春生的声音越来越低。 今天不是星期天吗?你糊弄谁呀?母亲的声音越来越大。 春生放下钥匙,让母亲坐在对面,还给她倒了一杯茶水。母亲指着那一件酒开始 A (数落 责骂)起来,从山南讲到海北,从古讲到今。春生耐心地听着,胸中潮起潮落。 两个小时后,母亲的唠叨结束了。 春生说:这是名牌酒,我还想让您尝尝呢。 母亲拉着他的手说:你要那样,妈喝了它心里也不舒服啊。春生点点头,把酒送回去 了。 很多年过去,春生顺顺利利地当上了教育局副局长。只要有空,春生就会坐在母亲的 对面,默默地望着她,眼神里充满期待。 妈,您能再唠叨我一回不?春生不住地呼唤着。 母亲被镶在镜框里,一言不发。 (1)从文中括号内选出最恰当的词语,填到 A 处,并简述理由。(2 分) (选自《漫•阅读》) 最恰当的词语是 ,理由: 。 (2)如何理解文中母亲的“唠叨”?(4 分) (3)文章最后两段有什么作用?(4 分) (4)梁晓声在《慈母情深》中通过“要回小人书”“给钱买书”两件事,也刻画了一位可
敬的母亲形象。请分析两位母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 分) 9.(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读什么书成什么人 陈众议 ①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行万里路易,读万卷书难。何也?人生苦短。去 掉稚童和老弱时期,加之各种各样的难违难却,“好日子”所剩无几。因此,无论对谁, 读什么书其实是最可究诘,也最为重要的。钱锺书说过,所谓学问,大抵是荒江野老屋 中二三素心之人商量培养之事。深长思之,学问乃教人如何读书、读什么书。二者一而 二,二而一,说穿了还是人生短暂,没有时间可供浪费。这是一层涵义。关乎读书的另 一层涵义是塞万提斯一言道破的:“读什么书,成什么人”。我辈从小大量阅读中外红色 经典,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的作品,以及《北宋杨家将》《说岳全 传》《隋唐演义》之类,也就形成了某些气度和家国情怀。反之,设若从小浏览的尽是 些哼哼唧唧和风花雪月,结果可想而知。 ②当然,凡事不能一概而论。在一些人看来,《红楼梦》是儿女情长,《三国演义》《水浒传》 是“权谋”与“暴力”;《西游记》是神话或童话,与志怪小说几无差别。换个角度看, 《红楼梦》被认为是封建主义的一曲挽歌,是一部宣扬出世的杰作。《三国演义》和《水 浒传》承载了中华文化释道儒之外的另一重要精神:侠义。至于权谋,西方文学没有权 谋吗?至于贬斥女性,西方(中世纪)不曾如此吗?况乎二乔、扈三娘等可谓这些作品 中最完美的形象。《西游记》则表面简单,实则不然,它对文化和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 关键是怎样历史地、理性地、多面地看问题。这就是经典的丰富,也是经典的魅力,是 为什么读经典的答案。 ③我在不同场合听到的一个大概率的问题:书这么多,孩子们该读什么?是啊,仅我国每 年就产出数十万种纸质图书,其中文学作品就有上万种,网络文学几乎不可计数。汪洋 大海中取哪一瓢哪一粟至关重要。我的做法是有所读,有所不读,把有限的时间用在经 典上。这又牵涉两个问题,什么叫经典,为什么读经典。首先,经典既是历史的,也是 现实的,但主要是现实的;其次,经典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但主要是民族的。经典 并非一成不变,它取决于时代社会和个人取舍,这也是为什么要读经典、为什么要重读。 举个例子,我们说鲁郭茅巴老曹是经典,但也有人说张爱玲、徐志摩、周作人、林语堂 是经典,但只要将他们置于民族存亡的历史背景,孰是孰非、孰重孰轻也就相对明了。
④关于为什么读经典,还需要补充以下几点:一、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常读 常新,这也是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反复强调的。这是由经典的丰富性所决定 的。它们不断被时代激活,同时激活我们的心性:对真善美的追求。二、经典对历史和 生活作出多重判断,可以成为借镜。三、经典是民族语言传承、发展的载体,同时民族 语言成就了经典。它们潜移默化地造就和丰富我们的生活,是我们的集体无意识,因此 也是我们思想、审美的基础,是价值观的基础,同时是民族认同感的重要纽带。 ⑤读书需要选择,需要披沙拣金、取精用弘,即在前人确定的经典谱系基础上筛选、增删 和确定时代的、民族的、个人的经典。这就需要精读,甚至不断重读经典。当然,有时 间泛读杂书也是必要的,但不能主次颠倒。泛读杂书的目的终究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经典、 守护经典。所谓“阳光下没有新鲜事物”是因为缺乏主见;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立场, 必定是“阳光下充满了新鲜事物”。 (1)下面是“取精用弘”的书法作品: (选自 2017 年 4 月 22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在书法五种基本字体中,该作品字体属于 ,其中“弘”的读音是 。(2 分) (2)第①段划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4 分) (3)结合④⑤两段内容,谈谈你对“阳光下充满了新鲜事物”这句话的理解。(4 分) (4)“读什么书”和“成什么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从下面经典中任选一部,谈谈 它给你的成长曾带来怎样的人生启迪。(4 分) 《论语》《水浒传》《鲁宾逊漂流记》 《孟子》《西游记》《格列佛游记》 三、写作(50 分) 10.(50 分)题目:我在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 600 字。
2017 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一.古诗文(30 分)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惟吾德馨; 虽乘奔御风;心有灵犀一点通;水利万物而不争;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无可 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 ; 5.C; 6.A; 二.现代文(40 分) 7. ; 8.数落;“数落”有列举过去的过失,去加以指责的意思,符合后文母亲“从 山南讲到海北,从古讲到今”的意思,同时语气不如“责骂”那样重,用在此处更合适。; 9.隶书;hóng; 三、写作(50 分) 10. ;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19/3/1 9:08:23;用户:qgjyuser10686;邮箱:qgjyuser10686.21957750;学号: 21985696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