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年云南昆明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资料共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3 年云南昆明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全卷两个大题,共 29 个小题,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解题作答必须在答题卷(答题卡)上。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答题卡) 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材料中的“神农”是 D.舜 A.炎帝 B.黄帝 C.尧 2.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 21 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于 2013 年 6 月 6 日在昆明启 幕。我国与南亚地区的交往源远流长,从图一可以看出,我国与南亚地区的交往开始于 图一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3.“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诗中所描写的盛世局面出现在 A.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4.以下对两宋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苏州、湖州是主要的稻米产区 B.景德镇是江南最大的瓷器制造中心 C.大城市中出现了娱乐场所“瓦子” D.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会子 5.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谋略。清朝为加 强西北边疆的管理,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①平定噶尔丹叛乱 ②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③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 ④进行雅克萨之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 期的农学著作 A.《本草纲目》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水经注》 7.“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 4.5 亿两,分 39 年还清,本息共计 9.8 亿两。”与这一规定相 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8.“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 奋斗。”唱着这首国民革命时期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革命歌曲,国共两党携手合作, 开展了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万里长征 9.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浴血奋战,歼敌一万余人。滇军尹国华(石林县人)营 500 多人,仅 1 人生还,滇军健儿用血肉之躯保卫了中华民族的神圣领土。这次战役中国军 队司令长官是 A.彭德怀 B.张学良 C.杨虎城 D.李宗仁 10.1945 年 8 月,蒋介石三次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 庆谈判。图二是中共和谈代表与美国驻华大使在延 安机场的合影。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A.争取和平民主 B.联合蒋介石抗日 C.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 D.结束长期内战局面 图二 11.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 站在南 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①中华民国的成立 ②侵华日军屠杀中国同胞的暴行 ③中共“七大”的召开 ④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危难关头舍己为人的英雄。六十年前,作家魏巍发表 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 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A.中国工农红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B.八路军 D.人民解放军 13.1992 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同年 10 月中共十四大召开,大会明确提出了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4.邓小平在 1984 年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 统一的中国。”邓小平的讲话,反映出我国在实现国家统一问题上采取的政策是
A.改革开放 C.八项主张 B.“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 15.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 年没有交往了呵!”从尼 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次握手”表明 A.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B.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16.我国于 2013 年 6 月 11 日成功发射神舟十号飞船,将三名宇航员送入太空。今年是我国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10 周年,我国历史上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是 A.“天宫”一号 C.“神舟”五号 B.“神舟”一号 D.“神舟”六号 17.世界古代史上,大和统治者通过派遣使臣和留学生,积极 学习中国隋唐封建制度,并 通 过大化改新,在日本建立了 A.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 B.民主政治 C.奴隶制共和国 D.资本主义制度 18.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热情歌颂人的伟大和高贵:“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 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文中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出现于 A.启蒙运动时期 期 C.宪章运动时期 B . 文 艺 复 兴 运 动 时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9.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揭开了近代欧洲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的序幕。在持续几个世纪的“三角贸易”中,大量黑人奴隶被贩卖到 A.美洲 B.亚洲 C.非洲 D.欧洲 20.我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翻译了多部西方名著,其中《天演论》 一书特别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这一观点源于 19 世纪英国的博物学家 A.牛顿 B.伏尔泰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21.1921 年 3 月,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以下对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行粮食税 B.实施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C.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商品买卖 D.允许私人企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22.“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 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这段话中的“我 们”成为受害者,是因为英法推行
A.绥靖政策 C.法西斯政策 B.侵略政策 D.不结盟政策 23.中东地区是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东战争及巴以冲突,不仅严 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而且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导致中 东地区局势复杂的主要原因是 ①大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争夺 ②印度与巴基斯坦的领土争端 ③宗教矛盾 A.①②③ ④民族矛盾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中国于 2001 年 12 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又被称为“经济联合国”, 它的目标是推动实现世界贸易的 A.专业化 B.自由化 C.区域化 D.集团化 25.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生活。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第三次科 技革命成果有关的是 A.乘坐火车回老家探亲 B.驾驶汽车外出旅游 C.利用网络相互交流 D.在电灯下读书学习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26 题 8 分,第 27 题 12 分,第 28 题 15 分,第 29 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15 分,共 50 分) 26.(8 分)仔细观察下列图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图三 《汉谟拉比法典》 图四 《权利法案》纪念币 图五 《人权宣言》封面 图六 人民代表进入会场 (1)下面是四幅图片的信息解读,请将错误的地方指出并改正过来。(4 分) 图三: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用象形文字刻写在石柱上的。
图四:《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成为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制的国家。 图五:《人权宣言》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图六: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 (2)以上图片反映的主题是什么?(1 分)从以上资料中可以知道学习历史知识的途径 有哪些?(至少说出三种)(3 分) 27.(12 分)“中国梦”无疑是时下中国热词,它凝聚着各方共识,砥砺国人前行。“中国梦” 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近代以来 中华民族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工业化强国之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 摘自《海国图志·序》 (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1 分)根据材料概括作者的思想主张。(1 分) 材料二 19 世纪 60 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 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帝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摘自《复兴之路》 (2)材料一的 思想变成材料二的实践是由哪个派别来实施的?(1 分)材料二提到的“军事 工业”中规模最大的是哪一个?(1 分) 材料三 “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 摘自《张季子九录·政闻录》 材料四 19 世纪末,“状元办厂”的故事流传一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 生纱厂,由于经营有方,纱厂的规模逐渐扩大,一战期间,纱厂得到了较大发展。然而好景 不长,20 世纪 20 年代以后,纱厂就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张謇创办实业的经历恰恰是中 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 摘自中华书局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三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1 分)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张 謇创办实业的经历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3 分) 材料五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 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 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 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 摘自 1953 年 1 月 1 日《人民日报》社论 (4)60 年前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梦想,党和政府编制的建设规划是什么?(1 分) 在这个规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什么?(1 分) (5)一百多年来,中国“工业化强国之梦”历经 艰辛与坎坷,今天正在逐渐变为现实, 你对此有何认识?(2 分) 28.(15 分)世界近现代史上,国际关系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项 目 英 法 德 美
1860 年工业产量位次 1890 年工业产量位次 1910 年工业产量位次 1913 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3 1 2 4 4 2 3 3 2 4 4 1 1 5 (1)从以上图表中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 分) —— 摘自华东师大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世界的命运掌握在他们手中,但他们却没有担当此重任的胸怀。他们出于狭隘 的私利,互相勾心斗角,大搞秘密交易。和会签署的凡尔赛条约非但没有如它的制定者宣称 的那样保证了世界的和平,反而加深了各国间的矛盾和仇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 20 世纪一系列灾难的根源。 — 戴维·辛克莱 (2)材料二中提到的条约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2 分) (3)这次会议在中国问题上如何“大搞秘密交易”?(2 分)戴维·辛克莱为什么认为 条约的签订“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 20 世纪一系列灾难的根源”?(2 分) 材料三 图七 1947 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 图八 “马歇尔计划”宣传海报 图九 《北约和华约对峙图》
(4)材料三反映的主题是什么?(1 分)根据材料概括这一主题的具体表现。(3 分) 材料四 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西欧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与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 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在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 和 50 年代那样,在西欧阵营里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5)材料四反映了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1 分)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的发 —摘自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展有何积极影响?(2 分) 29.(15 分)古今中外,安定社会、保障民生、和谐发展是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阅读 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分工),女有归(婚配成家)。 —摘自孔子《礼记·大道之行也》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孔子的主要思想。(2 分) 材料二 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社会革命其将 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 分了。 —摘自《孙中山全集》 (2)从材料二中看出孙中山认为社会革命成功的关键是什么?(1 分)孙中山领导辛亥 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 分) 材料三 1935 年:《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 会,其中劳资代表各占一半;同年颁布了《社会保障法》:“第 1 节是每州在条件许可的范围 内,对孤寡老人提供财政资金,……为资助各州实施失业补助法,特批准拨款。”1938 年: 颁布了《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长工时,禁止雇佣 16 岁以下的童工。 —摘自《世界史资料丛刊(1917—1939 年的美国)》 (3)根据材料三判断这是历史上哪一次重要改革?(1 分)从材料中归纳出此次改革涉 及到的几个主要方面。(3 分) 材料四 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 权 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 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 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摘自《习近平阐述中国梦: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4)20 世纪 80 年代党和政府体现“学有所教”的重大举措是什么?(1 分)根据材料 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是由哪几方面为主构成的?(3 分) (5)通过上述材料的分析,你对民生问题有何认识?(2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A 11 C 21 B B 12 C 22 A D 13 D 23 D 6 B 16 C 7 D 17 A 8 B 18 B 9 D 19 A 10 A 20 C 4 D 14 B 24 B 5 C 15 A 25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26 题 8 分,第 27 题 12 分,第 28 题 15 分,第 29 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15 分,共 50 分) 26.(8 分) (1) 图三:错误 象形文字 图四:错误 资产阶级共和制 图五:错误 美国 图六:错误 《共同纲领》 ; ; ; ; 改正 楔形文字 改正 君主立宪制 改正 法国 改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 分) 。(1 分) 。(1 分) 。(1 分) (2)法律建设或法制建设(1 分)。文物、历史照片(图片)、文献(文件、书籍)、纪念 币。(任意三种 3 分) 27.(12 分) (1)魏源。 (1 分) “师夷长技以制夷”或“师夷长技”。(1 分) (2)洋务派。(1 分) 江南制造总局。(1 分) (3)主张:“实业救国”或发展实业。(1 分) ①19 世纪末(或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 ;②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 了短暂的繁荣;③20 世纪 20 年代以后(或一战后),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答出三个阶段 3 分。符合题意,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4)第一个五年计划。(1 分) 重工业。(1 分) (5)认识:国家要强盛,必须发展工业;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之路艰难曲折;民族独立是实 现工业化的前提;从国情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 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的工业化强国之梦一定能够实现。(答出两点 2 分。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8.(15 分) (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 分) (2)巴黎和会。(2 分) (3)和约把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2 分) 和约损害弱小民族的利益;没有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播下了仇恨和战争的种 子,导致二战爆发。(答出两点 2 分。 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4)“冷战”(两极格局或美苏争霸)。(1 分) “杜鲁门主义” 出台;推行“马歇尔计划”(或帮助欧洲复兴的计划);形成北约和 华 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长期对峙的局面。(答出三个方面 3 分) (5)多极化。(1 分) 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答出两点 2 分。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