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32 分,每小题 2 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考生必须把所选答案
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1.(2 分)下列学习文具,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铅笔芯 B.塑料三角尺 C.橡皮 D.透明塑料笔袋
2.(2 分)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0kg
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 37℃
C.初中生跑完 100m 用时约为 8s
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 18dm
3.(2 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水中倒影
B.
日食形成
C.
小孔成像
D.
铅笔“折断”
4.(2 分)我市的水资丰富,在潇湘河道上建造了多座水力发电厂,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水资发电。电能
属于(
)
A.化石能 B.一次能 C.二次能 D.不可再生能
5.(2 分)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B.烧开水时,看到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都要放热
D.打开香水瓶后远远地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6.(2 分)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7.(2 分)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增大压强的是(
)
A.骆驼的脚掌长得很宽大 B.菜刀刃磨得很锋利
C.坦克装有两条宽大的履带 D.减少汽车的载重量
8.(2 分)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
A.
B.
C.
D.
9.(2 分)安装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时,常常要用冲击钻在墙上打孔。关于冲击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冲击钻的电动机通电转动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打完孔后钻头很烫是通过热传递增大了钻头的内能
C.向上提起冲击钻同时感到冲击钻向下拉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手柄处刻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10.(2 分)2013 年 4 月 20 日在四川省雅安发生了 7.0 级地震,灾害发生后,救护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灾区
抢救伤员,所采取的措施和用到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听诊器可以改变伤员的心跳声和呼吸声的音调
B.生命探测仪利用了红外线可以灭菌的特点
C.夹取消毒棉擦伤口的镊子是费力杠杆,虽然费了力,但省了距离
D.用针筒抽取药液时,药液因受到针筒的吸引力作用而进入针筒
11.(2 分)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徒手从输电线上取风筝
B.
电灯的开关必须接在零线上
C.
家庭电路中导线绝缘层破损
D.
三脚插头的“长脚”与用电器的金属外壳相连
12.(2 分)汽车里面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机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正确使用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的危害
C.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较小
D.零陵大道限制最高车速 80km/h,合 8m/s
13.(2 分)我国自主研制的歼﹣15 舰载机在辽宁号航母上起、降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舰载机降落在航母甲板后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B.航母甲板上官兵佩戴耳罩是在声处减弱噪声
C.舰载机静止在航母上时,舰载机对航母的压力与航母对舰载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数十架舰载机从航母上飞离后,航母的排水量减小,所受浮力减小
14.(2 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装置中不能完成探究内容的是(
)
A.
探究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B.
探究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C.
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D.
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5.(2 分)2010 年,两名俄裔科学家发现纳米材料石墨烯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家。最近,研究人员利用
石墨烯解决了半导体材料散热的问题,解决散热问题是利用石墨烯的(
)
A.导热性好 B.熔点高 C.硬度大 D.密度小
16.(2 分)如图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
侧各去掉一个钩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本题共 22 分,每小题 2 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解答过程)
17.(2 分)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气味主要自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这
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这说明甲醛分子在
运动,这种运动会随气温的升高而
(选填:
“加剧”或“减缓”)。
18.(2 分)(1)如图 1 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2)如图 2 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19.(2 分)我国是手机使用人数最多的国家,手机之间通过
进行通讯;在真空中它的传播速度是
m/s。
20.(2 分)用吸管吸密闭的塑料杯中的豆浆时,塑料杯变瘪了,此现象证明了
的存在,同时也说明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1.(2 分)如图所示,2013 年 4 月 26 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反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高
分一号”卫星反射升空。这是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第一颗卫星。在卫星和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火
箭的重力势能将
,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
的。
22.(2 分)天平实质是一个
杠杆。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如图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
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
23.(2 分)小刘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由表中
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该地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24.(2 分)一个质量是 50g 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不动时,它受到的浮力是
N,如果往盐水中不断注
入清水,鸡蛋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不动”,g=10N/kg)。
25.(2 分)闭合开关 S 后,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如图所示,则螺线管左端是
极(选填“N”或
“S”),电左端是
极(选填“正”或“负”)。
26.(2 分)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电热水壶,它的壶嘴与壶身构成了一个
。若电热水壶中装
有 2kg 的水,它将这些水从 20℃加热到 70℃时,水吸收的热量是
J【c=4.2×103J/kg•℃】
27.(2 分)小明自制了一种测定风速的装置,如图所示,探头和金属杆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相连,可上、
下移动。当风吹过探头时,由于探头上、下表面空气流速不同,探头将滑动变阻器 R2 的滑片 P 向
移
动;当风速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及探究实验题(本大题共 31 分;第 28、29 小题,每小题 3 分,第 30 小题 9 分,第 31 小题 6 分,
第 32 小题 10 分。按第 28-32 小题中的要求,将图和答案作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8.(3 分)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O 是它的重心,请在图中作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9.(3 分)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 AB 在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0.(9 分)小英同学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查中做“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图 1 是该实验是电路图。
(1)请依据图 1 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 2 所示的实物图补充连接成完整电路。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置于
(选填“A”或“B”)。
(3)闭合开关后若发现电压表指针向刻度盘左边没有刻度的一侧偏转,如图 3 所示,其原因是
。
A.小灯泡 L 两端电压太低
B.电压表所选量程太小
C.电压表所选量程太大
D.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利用如图 1 所示电路还可以完成的电学实验有(写出一个即可):
。
31.(6 分)如图 1 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大小相同且互不相通的 A,B 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
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相等时,会向压强小的一侧凸起。小芸同学用该装置做“探究液体压强是
否跟液体密度、液体深度有关”的实验。
(1)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保持容器中 A,B 两侧液体的
相同。
(2)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小芸同学在 A,B 两侧倒入深度不同的水后,实验现象如图 2
所示。由该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深度
,液体压强越大。
(3)请从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实验过程的可操作性、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等方面写出一条评估意见:
。
32.(10 分)快速骑自行车,我们会感到空气阻力,而且骑车速度越快,感觉空气阻力越大。由此小华同学
猜想: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在一个无风的周末,小华和爸爸开汽车到郊外一段人车稀少的平直公路上。小华打开汽车天窗,将如
图所示装置固定在汽车车顶。爸爸依次以 5m/s、10m/s、15m/s、20m/s 的不同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各匀速行
驶一段距离,小华依次将汽车不同行驶速度时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根据二力平衡。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大小近似等于小车及挡板受到的空气阻力。
汽车速度 v/(m•s﹣1)
弹簧测力计示数 F/N
5
0.1
10
0.5
15
1.1
20
1.9
(1)实验装置中用小车而不是木块,并将其放在表面平滑的木板上,目的是为了减小
对实验结果
的影响。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所受空气阻力越
。
(3)实验完毕后,小华又进行了新的思考:空中下落的物体速度会增大,那么从足够高的高空下落的雨滴
速度会不会一直增大,其所受的空气阻力会不会也一直增大?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知道了:若雨滴所受空气阻力小于重力,则雨滴下落速度继续增大;若下落雨
滴所受空气阻力大于重力,则雨滴下落速度减小。
请你根据老师的上述指导和本实验结论并结合所学物理知识分析:一滴质量为 5g 的雨滴从高空下落时(假
设在无风天气,雨滴下落高度足够大),所受到的最大阻力 f=
N,此后雨滴做
运动(g=10N/kg)。
(4)你认为运动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还与
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