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年天津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8 年天津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注意事项: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48 分)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 上;同时将准考证号及考试科目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3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 1.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军备落后 C.闭关锁国 B.封建制度腐朽 D.屈服求和 2.我们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3.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魏源 B.林则徐 C.严复 D.康有为 4.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B.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C.改进军事装备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D.解决财政困难发展近代工业 5.1895 年,日本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6.19 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的原因有 ①帝国主义的贷款提供了大量资金 ②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③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④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7.洋务派与维新派的主张相同之处是 A.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B.都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都主张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8.旧三民主义的主要缺陷有 ①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②没有提出反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革命目标 ③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④没有明确的民权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清王朝统治结束的标志是 A.武昌起义 B.中华民国成立 C.宣统帝下诏退位 D.袁世凯称帝 10.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权力 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11.新文化运动产生的根本条件是 A.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中国 B.军阀割据混战愈演愈烈 C.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北洋军阀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12.新文化运动中最早倡导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文章是 A.《文学改良刍议》 C.《狂人日记》 B.《文学革命论》 D.《敬告青年》 13.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工人阶级在运动后期起了主力军的作用 C.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D.标志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1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主要体现在 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②以反帝反封建为党的最低革命纲领 ③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④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手段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 A. 制定了民主革命的纲领 B. 确立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C. 制定了土地革命路线 D. 制定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16.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起义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17.下列表述中不属于 1931 年土地革命路线内容的是 A.依靠贫农、雇农 B.限制中农、打击富农 C.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D.消灭地主阶级 18.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最主要的原因是 A.1927 年日本“东方会议”的决策 B.为摆脱本国经济危机的困境 C.国民党反动派正全力围剿红军 D.欧美列强无暇东顾 19.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的相同之处是 A.结束了“左”倾机会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B.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C.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D.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 20.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遵义会议的召开 B.红军渡过金沙江 C.中央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 D.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21.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D.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 22.中共洛川会议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是指 A.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 B.国共两党联合抗战 C.动员全民族的一切力量进行抗战 D.依靠工农大众抗战 23.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 A.井冈山 B.延安 C.重庆 D.上海 24.下面关于《论持久战》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 ②分析了中日战争双方的基本特点 ③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④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5.百团大战的作战地区是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中地区 D.华北地区 26.下列各项中,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是 ①抗日根据地政权中实行的“三三制”原则 ②整风运动 ③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 ④大生产运动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③ 27.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是 A.1946 年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1947 年上半年,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1947 年下半年,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D.1948~1949 年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决战 2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中,最根本的一条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走社会主义道路 B.开展武装斗争 D.建立统一战线 29.1959~1961 年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的原因是 ①“大跃进”运动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反右派斗争 ④反右倾斗争 ⑤自然灾害 ⑥苏联撕毁合作协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30.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是因为 ①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③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 ④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1.我国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布在下列哪些省份 ①广东 A.①② ②浙江 B.①③ 3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③福建 C.②③ ④江苏 D.②④ A.搞活大、中型企业 B.实行股份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52 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33 题 8 分,第 34 题 10 分、第 35 题 8 分,共 26 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得 分 评卷人 33.阅读下面材料(8 分)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回答:
材料中指出的“师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近代中国迈出“师夷长技” 第一步的是谁?举例说明他是怎 样做的? 得 分 评卷人 34.阅读下面材料(10 分)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回答: 材料认为变法最为重要的是什么?上述主张在戊戌变法法令中是怎样体现的? ——《变法通议》 得 分 评卷人 35.阅读下面材料(8 分)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它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 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回答:①这部宪法是何时、由什么机关制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这部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宪法的性质如何?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36、37 题各 8 分,第 38 题 10 分,共 26 分。 得 分 评卷人 36.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8 分) 得 分 评卷人 37.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8 分) 得 分 评卷人 3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10 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8 分) 题号 选项 题号 1 B 9 2 C 10 3 B 11 4 B 12 5 C 13 6 B 14 7 A 15 8 C 16
选项 C 题号 17 选项 B 题号 25 选项 D A 18 B 26 B C 19 D 27 C A 20 D 28 A D 21 B 29 C C 22 C 30 C A 23 B 31 B A 24 D 32 C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33 题 8 分,第 34 题 10 分、第 35 题 8 分,共 26 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52 分) 33.抵御外国侵略(2 分)。林则徐(2 分)。 编译外国资料(2 分);仿制西方战船、提出建设新式海军的主张(2 分)。 34. 变法最重要的在于变官制(2 分)。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2 分),裁撤重叠机构及冗员(2 分)。开办大中小学堂(2 分),废除八股,改 试策论(2 分)。 35.①1954 年(2 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 分)。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 分),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 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36、37 题各 8 分,第 38 题 10 分,共 26 分) 36. 历史意义: 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2 分); 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2 分); 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2 分); 社会主义思想得到传播(2 分)。 37. 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和红军被迫开始长征。长征 初期,因错误路线导致红军损失惨重。(2 分)1935 年 1 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 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2 分),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2 分)。这次 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 点(2 分)。 38.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2 分)。根本任务 就是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2 分)。 由于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所以要进行经济体制 改革(2 分)。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 和发展社会生产力(4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