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SONY索尼数码相机-DSC-S930(Cyber-shot 手册)说明书.pdf

第1页 / 共98页
第2页 / 共98页
第3页 / 共98页
第4页 / 共98页
第5页 / 共98页
第6页 / 共98页
第7页 / 共98页
第8页 / 共98页
资料共98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关于使用本相机的注意事项
目录
获得更佳影像的基本技巧
对焦
曝光
色彩
质量
闪光灯
认识部件
液晶屏指示
改变液晶屏显示
使用内部存储器
基本操作
拍摄影像
观看影像
删除影像
使用菜单项目
菜单项目
使用拍摄功能
切换拍摄模式
根据场景拍摄影像
拍摄菜单
相机:选择拍摄模式
SteadyShot:选择防模糊模式
人脸检测:检测主体的脸部
拍摄模式:选择连续拍摄方法
EV:调节光线强度
ISO:选择感光度
测光模式:选择测光模式
对焦:改变对焦方法
白平衡:调节色调
闪光灯亮度:调节闪光灯光线量
红眼减弱:设定红眼减弱功能
色彩模式:改变影像的逼真度或增加特效
设置:改变设置项目
使用观看功能
观看菜单
幻灯片播放:播放一系列影像
加工:加工静止影像
多个调整尺寸:根据用途改变影像尺寸
保护:防止意外删除
DPOF:添加打印命令标志
打印:用打印机打印影像
转动:转动静止影像
选择文件夹:选择观看影像的文件夹
设置:改变设置项目
使用设置画面
使用设置项目
主机设置
哔音
功能介绍
初始化
USB连接
拍摄设置
网格线
数字变焦
自动检视
存储器工具 — Memory Stick工具
格式化
建立记录文件夹
改变记录文件夹
复制
存储器工具 — 内部存储器工具
格式化
时钟设置
时钟设置
Language Setting
Language Setting
使用电脑
享用Windows电脑
安装软件(附送)
关于“PMB (Picture Motion Browser)”(附送)
使用“PMB”将影像复制到电脑
不使用“PMB”而将影像复制到电脑
将存储在电脑上的影像文件复制到“Memory Stick Duo”并用相机观看
使用Macintosh电脑
观看“Cyber-shot进阶指南”
打印静止影像
如何打印静止影像
使用PictBridge兼容的打印机直接打印影像
在冲印店打印
故障排除
故障排除
警告信息
其他
关于“Memory Stick Duo”
关于电池
索引
索引
数码照相机 Cyber-shot 手册 DSC-S930 在操作本机前,请结合 “使用说明书”和 “Cyber-shot 进阶指南”仔细阅读本手册,并 妥善保管以备将来参阅。 V 单击 ! 目录 基本操作 使用拍摄功能 使用观看功能 使用设置画面 使用电脑 打印静止影像 故障排除 其他 索引 © 2009 Sony Corporation 4-126-517-91(1) CS
关于使用本相机的注意事项 关于可以使用的 “Memory Stick” (另售)类型的注意事项 “Memory Stick Duo” 本相机可以使用“Memory Stick Duo”。 有关 LCD 液晶屏和镜头的注意事项 LCD液晶屏是采用极高的精密技术制造的,可 以有效使用的像素超过 99.99%。但是,LCD 液晶屏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微小的黑点和 / 或 亮点 (白、红、蓝或绿点)。这些点是制造 工艺的正常结果,不会影响拍摄。 黑、白、红、蓝或绿点 LCD 液晶屏或镜头长时间受到直射阳光照射 可能会造成故障。将相机放在窗户附近或室 外时应注意。 切勿按压 LCD 液晶屏。否则液晶屏可能会变 色并可能引起故障。 在寒冷的地方,LCD液晶屏上的影像可能会有 拖尾现象。这不是故障。 本相机配有电动变焦镜头。注意不要撞击镜 头,也不要对其施加外力。 本手册中使用的图像 在本手册中用作图例的图像都是复制的图像, 而不是用本相机拍摄的实际图像。 “Memory Stick” 本相机不可使用 “Memory Stick”。 不能使用其他存储卡。 • 有关 “Memory Stick Duo”的详细说明,请 参见第 93 页。 与 “Memory Stick”兼容的设备配合 使用 “Memory Stick Duo”时 可以通过将 “Memory Stick Duo”插入 “Memory Stick Duo”适配器(另售)来 使用它。 “Memory Stick Duo”适配器 2
目录 关于使用本相机的注意事项 ....................................... 2 获得更佳影像的基本技巧 ......................................... 6 对焦 – 对主体成功对焦................................................ 6 曝光 – 调节光线强度.................................................. 8 色彩 – 关于照明效果.................................................. 9 质量 – 关于 “影像质量”和 “影像尺寸”.............................. 10 闪光灯 – 关于使用闪光灯 ............................................. 11 认识部件 ...................................................... 12 液晶屏指示 .................................................... 14 改变液晶屏显示 ................................................ 18 使用内部存储器 ................................................ 19 基本操作 拍摄影像 ...................................................... 20 观看影像 ...................................................... 24 删除影像 ...................................................... 26 使用菜单项目 .................................................. 28 菜单项目 ...................................................... 29 使用拍摄功能 切换拍摄模式 .................................................. 30 根据场景拍摄影像 .............................................. 31 拍摄菜单 ...................................................... 33 相机:选择拍摄模式 SteadyShot:选择防模糊模式 人脸检测:检测主体的脸部 拍摄模式:选择连续拍摄方法 EV:调节光线强度 ISO:选择感光度 测光模式:选择测光模式 对焦:改变对焦方法 白平衡:调节色调 闪光灯亮度:调节闪光灯光线量 红眼减弱:设定红眼减弱功能 色彩模式:改变影像的逼真度或增加特效 (设置):改变设置项目 3
目录 使用观看功能 观看菜单 ...................................................... 45 (幻灯片播放):播放一系列影像 (加工):加工静止影像 (多个调整尺寸):根据用途改变影像尺寸 (保护):防止意外删除 :添加打印命令标志 (打印):用打印机打印影像 (转动):转动静止影像 (选择文件夹):选择观看影像的文件夹 (设置):改变设置项目 使用设置画面 使用设置项目 .................................................. 52 主机设置 ...................................................... 53 哔音 功能介绍 初始化 USB 连接 拍摄设置 ...................................................... 55 网格线 数字变焦 自动检视 存储器工具 — Memory Stick 工具 ............................... 57 格式化 建立记录文件夹 改变记录文件夹 复制 存储器工具 — 内部存储器工具 .................................. 59 格式化 时钟设置 ...................................................... 60 Language Setting .............................................. 61 4
目录 使用电脑 享用 Windows 电脑 .............................................. 62 安装软件 (附送).............................................. 64 关于 “PMB (Picture Motion Browser)” (附送)................. 65 使用 “PMB”将影像复制到电脑 ................................... 66 不使用 “PMB”而将影像复制到电脑............................... 70 将存储在电脑上的影像文件复制到 “Memory Stick Duo”并用相机观看 .............................................................. 72 使用 Macintosh 电脑 ............................................ 73 观看 “Cyber-shot 进阶指南”.................................... 75 打印静止影像 如何打印静止影像 .............................................. 76 使用 PictBridge 兼容的打印机直接打印影像 ....................... 77 在冲印店打印 .................................................. 80 故障排除 故障排除 ...................................................... 82 警告信息 ...................................................... 91 其他 关于 “Memory Stick Duo”...................................... 93 关于电池 ...................................................... 95 索引 索引 .......................................................... 96 5
获得更佳影像的基本技巧 对焦 曝光 色彩 质量 闪光灯 本节介绍用本相机享受拍摄乐趣所需的基 础知识。在此向您说明如何使用各种相机 功能,例如模式开关 (第 20 页)和菜单 (第 28 页)。 对焦 对主体成功对焦 当您半按快门按钮时,相机会自动调节对焦 (自动对焦)。注意是半按快门按钮。 请勿直接完全按下 快门按钮。 半按快门 按钮。 AE/AF 锁定指示 闪烁 , 亮起 / 哔音 然后完全按下快门 按钮。 当对焦困难时 t [ 对焦 ] (第 39 页) 如果对焦后影像仍然看起来模糊,则可能是由于相机抖动造成的。 t 请参见下一页的 “防模糊功能的提示”。 6
获得更佳影像的基本技巧 防模糊功能的提示 当您拍摄影像时,相机意外移动。这被称为 “相机抖动”。另一方面,如果在拍摄 影像时主体移动,称为 “主体模糊”。 相机抖动 原因 当您握住相机并且按下快门按钮时您的双手 或身体抖动,从而整个画面模糊。 减少模糊的措施 使用三脚架或将相机置于平坦表面,以保持 相机平稳。 使用 2 秒延迟自拍,然后在按下快门按钮后 通过将相机靠住您的身体牢牢握住来稳定相 机。 主体模糊 原因 即使相机平稳,当按下快门按钮时主体在曝 光期间移动造成主体看上去模糊。 减少模糊的措施 选择相机 (场景选择)中的 (高感光 度)。 选择一个更高的 ISO 感光度加快快门速度, 然后在主体移动之前按下快门按钮。 注意 当防模糊功能设定为 [ 自动 ] 时,可自动减少相机抖动。但是,这对于主体模糊无效。 此外,在光线昏暗或快门速度慢的情况下会频繁发生相机抖动和主体模糊,例如在 (夜 景)模式或 (夜景人像)模式中遇到的情况。此时,请参照上述提示进行拍摄。 7
获得更佳影像的基本技巧 曝光 调节光线强度 您可以通过调节曝光和 ISO 感光度创作各种影像。曝光是指当您释放快门时相机接收到 的光线量。 曝光: 快门速度 = 相机传感器接受光线的时间长度 光圈 = 允许光线通过的开口尺寸 ISO 感光度 (推荐曝光指数)= 拍摄感光度 曝光过度 =光线过多 影像偏白 正确曝光 曝光不足 =光线过少 影像偏暗 在自动调节模式中会自动设定恰当的曝 光值。不过您可以用以下功能手动调节 曝光。 调节 EV: 您可以调节相机决定的曝光 (第 36 页)。 测光模式: 您可以改变决定曝光时测量的主体部分 (第 38 页)。 调节 ISO 感光度 (推荐曝光指数) ISO 感光度是一种用于记录媒体的速级,这种媒体采用影像传感器接收光线。即使曝光 相同,ISO 感光度不同,影像也会有所差异。 若要调节 ISO 感光度,请参见第 37 页。 高 ISO 感光度 在增加快门速度以减少模糊的同时,即使在黑暗的场所也能拍摄明亮的影 像。 不过影像会产生噪点。 低 ISO 感光度 拍摄更加平滑的影像。 不过曝光不足时,影像可能较暗。 8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