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陕西铜川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B 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 8 页,总分 80 分。考试时间 80 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
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 或 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答作图题时,先用铅笔作图,再用规定的签字笔描黑。
5.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计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20 分)
1.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 50kg 的是(
)
A.一枚硬币 B.一个鸡蛋 C.一名中学生
D.一支铅笔
2.核能是原子核裂变或聚变释放出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原子核带负电
C.当前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原理工作的
D.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3.“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坚持“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用知识为滇西北山区女
孩创造美好未来。如图,张老师带领师生宣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师生宣誓的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
C.师生的声音音色相同
D.洪亮的宣誓声表明声音的速度很大
4.北京冬奥会上使用的氢燃料火炬、防刺防切割面料运动服、紫外线消毒机器人,智慧 AR 导航系统,体现了
科技冬奥、绿色环保的理念。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紫外线具有显著的热效应
)
B.防刺防切割面料具有超弹、超韧和超强等性能
C.氢燃料是绿色环保无污染能源
D.智慧 AR 导航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5.陕西秦岭以南具有“雨洗青山四季春”的宜茶环境。如图为一杯陕南富硒绿茶,茶叶翠绿,茶香袭人。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B.热茶暖手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C.绿色的茶叶吸收绿光
D.茶香袭人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6.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380V
B.用电器的开关要连接在零线和用电器之间
C.更换灯泡无需断开电源开关
D.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
7.如图,滑雪运动员正在比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雪地上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运动员在沿倾斜赛道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
C.滑雪板可以减小运动员对雪地的压强
D.运动员在沿倾斜赛道加下滑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8.如图,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等于电源电压。排除故障
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左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灯泡不亮是因为滑动变阻器阻值过大
B.灯泡不亮是因为灯泡短路
C.排除故障后,滑片 P向左移动,灯泡变暗
D.排除故障后,滑片 P向左移动,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变大
9.如图,这是一种塔式起重机。已知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在匀速起吊 330kg 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60%,
g取 10N/kg。下列分析和计算错误..的是(
)
A.起重机的吊臂 AOB可视为杠杆
B.增加起吊物体的质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减小
C.物体上升 2m,滑轮组所做有用功是
D.物体上升 2m,滑轮组所做总功是
3
6.6 10 J
4
1.1 10 J
10.物理科技小组在课外制作活动中,把一废旧电饭锅改造成一个由一根电热丝和两个开关组成的简易电饭锅。
接通电源,手动开关闭合,电热丝工作,当锅内温度达到 103℃时,手动开关自动断开,且无法自动闭合;接
通电源,温控开关在锅内温度低于 60℃时自动闭合,电热丝工作,锅内温度高于 85℃时,温控开关自动断开。
通过两个开关的通断,可实现加热和保温两种功能。根据以上描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接通电源,闭合手动开关,电热丝才能开始工作
B.当手动开关自动断开时,简易电饭锅马上进入保温状态
C.锅内温度由 103℃降至 60℃过程中,电热丝不工作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D.简易电饭锅加热时的功率大于保温时的功率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 60 分)
二、填空与作图题(共 7 小题,计 22 分)
11.(2 分)2021 年 11 月 30 日,世界首条跨海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合龙成功。如图是大桥与倒影形成的
一幅壮美画面,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______形成的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12.(3 分)2021 年 9 月,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举行,苏炳添以 9.95 秒的成绩夺得了男子 100 米冠军。
如图所示,比赛中以看台为参照物,苏炳添是______的,冲过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来,是由于他具有______,
他完成百米比赛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3.(2 分)位于陕西泾阳的郑国渠,是我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如图是郑国渠跨路面两侧的截面示意图,
两侧水渠和中间的涵洞可以看作是一个______。当水不流动时,水对 A点的压强______(选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水对 B点的压强。
14.(4 分)如图-1 是生活中常见的塑料瓶,瓶盖上的竖条纹是为了______摩擦;如图-2,往塑料瓶里倒入适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量热水并晃一晃,然后把热水倒出,迅速盖上瓶盖,过一会儿瓶子变瘪了,证明了______的存在;如图-3,把
塑料瓶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吸管在右侧沿平行于瓶身方向吹气,会看到瓶子向______运动;如图-4,与头发
摩擦过的塑料瓶能吸引碎纸屑,是因为瓶子带了______。
15.(3 分)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用吸管把乒乓球轻轻压入水中,取出吸管后,观察到乒乓球悬
停在水中,如图-1 所示,这是由于在中国空间站中,乒乓球不再受到重力和______力的原因而悬停不动。在
地面课堂的同学们也做同样的实验;用吸管把乒乓球轻轻压入水中,取出吸管后,观察到乒乓球会迅速上浮直
至漂浮,如图-2 所示。乒乓球露出水面前,浮力______重力且浮力大小______。
16.(4 分)如图-1 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L 是额定电压为 2.5V 的小灯泡,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
滑片 P在某两点间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 A与电压表 V1 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2 所示。当电流表示数为 0.2A 时,
两电压表的示数相等,则电源电压为______V。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______A,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
的阻值为______Ω,电路的总功率为______W。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17.(4 分)(1)在图-1 中画出足球静止时对水平地面压力 F的示意图(作用点在 O点)。
(2)如图-2 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并在括号中标出小磁针静止时右端的磁极名称(要求:
闭合开关,移动滑片 P时,螺线管磁性强弱改变)。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 4 小题,计 22 分)
18.(4 分)请完成下列填空。
(1)如图-1,测量前,为使托盘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应向______调节平衡螺母。
(2)如图-2,用刻度尺测量一物块的长度,该物块长度为______cm。
(3)如图-3,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进入粗
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由实验现象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速度减小的越慢,小车运
动的路程越______。
19.(4 分)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小华设计了如图-1 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状态。
(2)实验中,在 A、B、C三处各接入一个电流表,并选择合适的量程。闭合开关,测得 A、B、C三处的电流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别为 AI 、 BI 、 CI 。更换多组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实验,部分实验数据
如图-2 所示。
(3)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________(写出关系式)。
(4)小华在某次实验时,测得 C处电流 CI 为 0.30 A,观察到 A处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3 所示,则 A处电流
大小为________A。
20.(7 分)物理学习小组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装置如图-1 所示。
(1)安装实验器材应按照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
(2)在水温升高到 85℃后,每隔 1 min 读取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所得数据记
录在如下表格中。由实验可知:水沸腾时需要_______,但温度________。
时间/min
温度/℃
0
85
1
86
2
88
3
90
4
92
5
94
6
96
7
98
8
98
9
98
10
98
11
98
12
98
(3)在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__℃,由此可知当地大气压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1 标准大气压。
(4)初步得出结论后,等水温降至 85℃以下后,另一位同学继续利用该装置再次进行实验,并在同一坐标系
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 所示,从两次实验的图像中可看出,水从 85℃加热至刚沸
腾时,所用______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不同。
21.(7 分)如图-1 所示,人眼的功能类似于照相机。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对人眼和照相机如何成
清晰的像,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1)人眼结构中,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不变,相当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_________到凸透镜
的距离不变,能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可能与晶状体的焦距有关;使用变焦照相机拍照,能否得到清晰的像,
可能同时与焦距和像距有关。于是他用图-2 装置进行探究。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2)实验前,调节“F”光源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是为了使像呈现在______。
(3)实验主要步骤:①保持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换上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调节“F”光源到凸透镜的距
离,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记录焦距、物距和像的高度。
②保持_______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换上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成清晰
的像,分别记录焦距、像距和像的高度。
(4)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物距 / cmu
17.1
像距 / cmv
15.0
30.0
60.0
25.0
25.0
25.0
15.0
15.0
11.8
16.7
23.1
焦距 / cmf
8.0
10.0
12.0
8.0
10.0
12.0
物体的高度
H
5.0cm
像的高度 / cmh
4.4
2.5
1.3
2.4
3.3
4.6
①分析_______三组数据可知:当像距不变时,物距变大,要成清晰的像,凸透镜焦距要变大。
②分析 4、5、6 三组数据可知:当物距不变时,凸透镜焦距越_________,像距越大,像也越大。
根据以上探究可知:人眼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焦距来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用变焦照相机在同一位置拍摄同一物
体时,是通过同时调节焦距和像距,使物体成大小不同的清晰的像。
(5)实验结束后,小明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交流:
①人长时间看近处物体,眼睛容易疲劳。学习较长时间后,建议同学们适当远眺,使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
________(选填“厚”或“薄”),焦距变大,舒缓眼疲劳,保护眼睛。
②用变焦相机拍完西安钟楼的全景后,要在原地把钟楼上的钟拍得更大一些,应该把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_
(选填“向前伸”或“往后缩”)同时增大焦距。
四、综合题(共 2 小题,计 16 分)
22.(7 分)如图是某家用电扇的铭牌。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