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广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及计算机网
络考研真题 A 卷
计算机组成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
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1.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
)。
① 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② 外部设备和主机
③ 主机和实用程序
④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2. 若机器字长为 32 位,在浮点数据表示时阶符占 1 位,阶码值占 7 位,数符占 1 位,尾
数值占 23 位,阶码用移码表示,尾数用原码表示,则该浮点数格式所能表示的最小负数为
(
)。
① -1
② -2-151
③ –(1-2-23)×2127 ④ –2127
3. 有关高速缓冲存储器 Cache 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只能在 CPU 以外
③ 只能在 CPU 以内
② CPU 内外都可设置 Cache
④ 若 Cache 存在,CPU 就不能再访问主存
4. 某指令系统中指令字长均为 16 位,每个操作数的地址码长 6 位,设系统有双操作数指
令 、单操作数指令和无操作数指令三类。若双操作数指令有 14 条,无操作数指令有 130
条,问单操作数指令最多可设计(
)条。
① 125
② 126
③ 127
④ 128
5.在 CPU 中,用来保存运算器的运算结果状态、程序运行时的工作状态及机器的状态信息
的寄存器是(
)。
① 程序计数器 PC ② 指令寄存器 IR
③ 地址寄存器 AR
④ 状态字寄存器 PSW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 计算机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大部件组成,运算器
的核心部件是 ① ,控制器的核心部件是 ② 。
2. 若 x=-0.1100010,则[x]原= ① ,[x]反= ② 。
3. 某计算机采用 4 体(M0,M1,M2,M3)交叉存储器,当 CPU 访问存储器的十六进制的地址
码是 72A5 时,选中的是
体存储器。
4. 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和执行的唯一计算机语言是
。
5. 水平型微指令格式由 ① 和 ② 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后者又由 P 字段和直接微地址
两部分组成。
三、用一台 40MHz 处理机执行标准测试程序,程序所含的混合指令数和每类指令的 CPI 如
下表所示,求有效 CPI、MIPS 速率和程序的执行时间。 (共 10 分)
指令类型
整数运算
数据传送
浮点操作
控制传送
指令数
45000
32000
15000
CPI
1
2
2
8000
2
四、设有一台计算机,其指令长度为 16 位,有一类 RS 型指令的格式如下:
15
10
9
8
7
6
5
0
OP
R
MOD
A
其中,OP 为操作码,占 6 位;R 为寄存器编号,占 2 位,可访问 4 个不同的通用寄存器;
MOD 为寻址方式,占 2 位,与形式地址 A 一起决定源操作数,规定如下:
MOD=00,为立即寻址,A 为立即数;
MOD=01,为相对寻址,A 为位移量;
MOD=10,为变址寻址,A 为位移量。
如下图所示,假定要执行的指令为加法指令,存放在 1000H 单元中,形式地址 A 的编
码为 02H,其中 H 表示十六进制数。该指令执行前存储器和寄存器的存储情况如下图所示,
假定此加法指令的两个源操作数中一个来自于形式地址 A 或者主存,另一个来自于目的寄
存器 R0,并且加法的结果一定存放在目的寄存器 R0 中。
地址
内容
1000H
指令代码
2000H
变址寄存器 Rx
0100H
R0
1001H
1002H
1003H
…
2001H
2002H
1000H
1100H
1200H
…
2000H
3000H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该指令执行后,R0 和 PC 的内容为多少?
(共 10 分)
(1)若 MOD=00,(R0)=
(2)若 MOD=01,(R0)=
;
;
(3)若 MOD=10,(R0)=
;(PC)=
。
五、设主存储器容量为 64M 字,字长为 64 位,模块数 m=8,分别用顺序方式和交叉方式进
行组织。主存储器的存储周期 T=100ns,数据总线宽度为 64 位,总线传送周期τ=50ns。若
按地址顺序连续读取 16 个字,问顺序存储器和交叉存储器的带宽各是多少?(共 10 分)
六、单总线结构机器的数据通路如下图所示。其中,IR 为指令寄存器,PC 为程序计数器,
MAR 为主存地址寄存器,MDR 为主存数据缓冲寄存器,R0~Rn-1 为 n 个通用寄存器,Y 为 ALU
的输入数据暂存寄存器,Z 为 ALU 的结果暂存寄存器,SR 为状态寄存器。
画出加法指令“ADD Rd,(mem)”的指令周期流程图,其含义是将 Rd 中的数据与以 mem
为地址的主存单元的内容相加,结果传送至目的寄存器 Rd。(共 10 分)
七、CPU 的地址总线为 16 根(A15~A0,A0 为低位),双向数据总线为 8 根(D7~D0),控制总线
中与主存有关的信号有 MREQ (允许访存,低电平有效)、 WR/ (高电平为读命令,低
电平为写命令)。主存地址空间分配如下:0~8191 为系统程序区,由只读存储芯片组成;
8192~32767 为用户程序区;最后(最大地址)2K 地址空间为系统程序工作区。上述地址为
十进制,按字节编址。现有如下存储器芯片:(共 15 分)
EPROM:8K×8 位(控制端仅有CS);
SRAM:16K×1 位,2K×8 位,4K×8 位,8K×8 位。
(1)请从上述芯片中选择适当的芯片及个数设计该计算机的主存储器;
(2)若选片逻辑采用门电路和 3∶8 译码器 74LS138 实现,请写出地址译码方案;
(3)画出主存储器与 CPU 的连接图。
计算机网络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1. 在 OSI 参考模型中,(
)负责原始位流的传输。
A. 传输层
B. 网络层
C. 数据链路层
D. 物理层
2. 有 8 路信号采用频分复用的方式进行传输,每路信号需要 5000Hz,每路信号之间需
要 500Hz 的带宽用作隔离。总共需要(
)带宽来传输这 8 路信号。
A. 44,000 Hz
B. 43,500 Hz
C.
48,500 Hz
D. 55,000 Hz
3.在 Internet 中,某 WWW 服务器提供的网页地址为 http://www.baidu.com,其中的
“http”指的是 (
)
A.WWW 服务器主机名
B.访问类型为超文本传输协议
C.访问类型为文件传输协议
D.WWW 服务器域名为 baidu.com
4.在使用 TCP 协议传送数据的过程中,使用(
)机制提供从源端到目的端的流
量控制。
A.序列号
B.三次握手
C.窗口大小
D.确认
5. 数据链路层的差错控制技术 CRC 主要是(
)。
A、对帧进行封装,产生和识别帧边界
B、防止高速的发送方的数据把低速的接受方淹没
C、处理如何控制对共享信道访问的问题
D、解决由于帧的破坏、数据位丢失等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6. IP 地址 10000001 00110100 00000100 00001110 的点分十进制是(
)
A、129.43.8.15
B、129.52.4.14
C、128.10.8.32
D、
90.3.4.14
7. 以下对端口(PORT)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端口是网络层向上提供服务的接口
B、 端口是一个能供多个应用共享一个网络连接的应用程序接口
C、 只有 TCP 协议可以使用端口
D、 端口就是上层进程访问传输层的位置
8. 以太网的核心技术是它共享信道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即(
)
A、TCP/IP
B、Token Bus
C、ARP
D、CSMA/CD
9. 在如图所示的 TCP 连接建立过程中,SYN 中的“Z”的值应该是(
)
A.
a
B.
b
C.
a+1
D.
b+1
10. 关于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电路交换延迟小,传输实时性强
B. 电路交换不能用于文本数据传输
C. 分组交换延迟小,传输实时性好
D. 分组交换不能用于文本数据传输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 计算机网络系统由(
)和资源子网两层构成,前者负责通信控制和通信
处理,后者包括用户主机和请求资源的用户终端。
2. 通常的,有两种常用的传输技术,一种是点到点传输,另外一种是(
3. 采用偶校验的方式,如果原始数据是 1101101,则增加的校验位为(
)。
)。
4. 在分层的网络模型中,将网络各层向其相邻上层提供的一组功能集合称为
(
)。
5. (
)层负责将不可靠的物理线路现在转变为可靠的逻辑链路,实现相
邻节点之间可靠的数据传输。
6. 在 802.3 以太网中,如果从上层(网络层)获取的总数据为 40 字节,则需要填
充(
)字节的数据。
7. 在常用的网络设备中,(
)工作在 OSI 参考模型的网络层。
8. 透明网桥通过了解帧中的(
)来构造其转发表。
9. PPP 协议使用位填充法对信息字段进行填充,如果原始的信息字段为
0110111111,则实际发送的信息字段为(
)。
10. TCP 采用(
)的方式来建立一个连接。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5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 因特网中存在三种地址和两种地址转换机制,请问是哪三种地址、哪两种机制?
(5 分)
2. 简述 CSMA/CD 的工作原理(8 分)
3. 简要说明 OSI 参考模型各层的基本功能。(7 分)
4. 简述路由器路由选择过程。(5 分)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 下图是通过抓包工具获取到的由主机A向主机B发送TCP报文的首部信息(阴影所示)。
TCP首部的数据格式下图所示:
请结合以上信息分析:(可以用十六进制表示)
[1] 主机A选择的端口号是多少?该端口是否属于知名端口?(3分)
[2] 由主机A发送给主机B的TCP报文中,TCP首部是多少字节?(2分)
[3] 分析该报文首部中的6个标志字段,哪些位置1?(2分)
[4] 由主机A发送给主机B的TCP报文中是否包含紧急数据?紧急指针值是多少?(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