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早在三千年以前,我国人民就开始饲养家蚕,生产蚕丝。家蚕吐丝的时期是(
)
A.卵
B.蛹
C.幼虫
D.成虫
2.青少年的健康与其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沉迷于玩手机
B.每天学习到深夜
C.以方便面代替正餐
D.不吸烟和不喝酒
3.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
A.巴斯德-创建细胞学说
B.林奈-发现 ABO 血型
C.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
D.列文虎克-提出巴氏消毒法
4.运动的产生依赖于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关节活动,牵动骨骼肌和骨活动
B.骨骼肌舒张,牵动关节绕骨活动
C.骨骼肌收缩,牵动关节绕骨活动
D.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5.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培育中国克隆猴
B.鸵鸟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C.在黑枣树上嫁接甜柿
D.马铃薯块茎长成新植株
6.与“阅读文学作品潸然泪下”属于同一反射类型的是(
)
A.缩手反射
B.谈虎色变
C.膝跳反射
D.眨眼反射
7.下列选项中与呼吸道黏膜同属于人体免疫第一道防线的是(
)
A.皮肤
B.胸腺
C.吞噬细胞
D.淋巴细胞
8.下列各组动物中,均用肺呼吸的是(
)
A.家兔、蛇
B.缢蛏、鯽鱼
C.蚯蚓、青蛙
D.蜜蜂、带鱼
9.下图是五种动物的分类图解,该图可以说明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动物是(
)
A.蜈蚣和虾
B.蜻蜒和蜈蚣
C.蝗虫和蜻蜓
D.蝗虫和蜈蚣
10.人体左心房中的血液是(
)
A.动脉血,流向肺静脉
B.动脉血,流向左心室
C.静脉血,流向肺静脉
D.静脉血,流向左心室
11.2010 年国际复苏联合会和美国心脏协会联合制定了心肺复苏指南,提出心肺复苏的操
作顺序是(
)
A.30 次胸外心脏按压→保持气道通畅→2 次人工呼吸
B.30 次胸外心脏按压→2 次人工呼吸→保持气道通畅
C.保持气道通畅→30 次胸外心脏按压→2 次人工呼吸
D.保持气道通畅→2 次人工呼吸→30 次胸外心脏按压
12.下图是淀粉、蛋白质在人的口腔、胃、小肠中的消化和吸收过程示意图,其中表示氨基
酸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下列眼球结构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是(
)
A.瞳孔
B.巩膜
C.晶状体
D.视网膜
14.学习植物分类时,某同学将桃和油松归为一类,将肾蕨和海带归为另一类。他分类的依
据是(
)
A.有无种子
B.有无果皮
C.有无根、茎、叶
D.有无输导组织
1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阳光→草→免→鹰”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二、填空题
16.金丝猴和水杉是我国的珍稀动植物,金丝猴具有而水杉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______。
17.若用“肺泡
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其中
①代表的气体是______
18.健康人肾小囊中的液体里有葡萄糖,而尿液中没有,这说明肾小管具有______作用。
19.人喝生水或直接食用未清洗的瓜果蔬菜,都可能感染虫病。蛔虫病是常见的传染病,其
病原体是______。
20.5 月 22 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我们的生物多样性,我们的食物我们
的健康”。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
三、连线题
21.请将下图中人体部分器官的字母代号与其特征用直线连接起来。
四、综合题
22.脐橙因富含维生素 C、口感可人而深受大家喜爱。下图示意了脐橙从种子萌发到植株生
长及开花结果的过程。图中的①、②、③分别示意绿色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三种生理活动。请
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脐橙种子萌发时,胚根发育成根,______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2)脐橙幼苗由小长大需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营养物质。根向下生长,从土壤中吸收
水分和无机盐,[] ______作用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向上运输;茎向上生长,
并长出绿叶,通过[] ______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生理活动
是[] ______作用。
(3)脐橙植株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结果,脐橙花中的______发育成果实。脐橙果实
酸甜可口,果肉内的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______内。
(4)脐橙和大多数植物一样,根毛都具有______的特点,有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这体
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3.小刚同学对自己的家人脸上有无酒窝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
答下列问题:
(1)人的有酒窝与无酒窝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
(2)控制酒窝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主要是由______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
(3)爷爷和奶奶都有酒窝,爸爸却没有酒窝。这种亲子代之间的差异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__。
(4)小刚是男孩,体细胞中的 Y 染色体来自于______(填“爷爷”或“外公”)。
(5)根据下述婚配方式及其后代的性状,可以推断出无酒窝为隐性性状的是______。
A.爷爷(有酒窝)×奶奶(有酒窝)→姑姑(有酒窝)
B.爷爷(有酒窝)X 奶奶(有酒窝)→爸爸(无酒窝)
C.外公(有活窝)X 外婆(无酒窝)→舅舅(无酒窝)
D.爸爸(无酒窝)×妈妈(有酒窝)→小刚(有酒窝)
(6)我国实行“二孩政策”以后,小刚的父母计划再生一个孩子。若控制酒窝这一性状的
基因用 D、d 表示,则这个孩子控制酒窝这一性状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
24.生物圈中生活着许多由单细胞构成的生物。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单细胞生物,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由于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于观察,所以在制作草履虫临时
装片时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为了追踪观察一只草履虫的运动状态,应一边通过目镜观察,
一边移动______通过观察发现,草履虫靠______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2)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时,为了观察到酵母菌里的淀粉粒和细胞核,需对酵母菌进行染
色,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______,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
(3)下列关于图中 4 种单细胞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草履虫具有细胞壁
B.酵母菌可用于制作馒头
C.大肠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D.衣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有的同学认为病毒也是单细胞生物,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其原因是病毒的结构简单,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______结构。
五、实验探究题
25.为了研究动物的行为,生物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是如何
形成的”这一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下面同学们的部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①根据仓鼠大小制作迷宫。
②实验前让仓鼠饥饿 1 天,仅提供水给仓鼠饮用。
③先在迷宫的出口处放适量鼠粮,再从迷宫的入口处放进仓鼠,同时用秒表计时。记录仓鼠
从人口到达出口的时间。
④______,直到仓鼠每次走迷宫所需的时间变化不大为止。
⑤将每次仓鼠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进行统计,绘制成柱形图,如图 2 所示。
⑥分析图 2 数据,得出结论:仓鼠走迷宫的次数越多,走迷宫所用的时间______。可见仓鼠
的______
行为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
(2)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变量唯一,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每次投放不同口味的鼠粮
B.每次都减少投放鼠粮的量
C.每次更换不同结构的迷宫
D.每次在同一安静环境进行
(3)生物老师认为本小组还需要再选取几只大小、年龄和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仓鼠重复本
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昆虫的生殖发育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
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
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
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详解】
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由受精卵发
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 4 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
法延长家蚕发育的幼虫期,增加其体内的营养物质。C 正确。
【点睛】
掌握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是本题解题关键。
2.D
【解析】
【分析】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青少年要注
意健康的生活方式,据此解答。
【详解】
A、沉迷于玩手机会使得大脑没有充分的休息时间,造成大脑疲劳,从而影响学习和工作效
率,A 错误;
B、每天学习到深夜,不利于大脑的休息,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B 错误;
C、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不吃早饭,以方便面代替正餐不利于身体健康,C 错误;
D、不吸烟和不喝酒有利于身体健康,是健康的生活方式,D 正确;
故选:D。
【点睛】
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人体的影响是本题解题关键。
3.C
【解析】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析】
此题考查了最早发现细胞、发明双名法、创立自然选择学说等科学成就的发明创建科学家。
【详解】
A、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施莱
登和施旺共同创建“细胞学说”,A 错误。
B、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名制命名法,被称为“分类
学之父”,B 错误。
C、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自然选择的规律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提出自然选择学说,
C 正确。
D、巴斯德提出巴氏消毒法,列文虎克是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他把磨制的
透镜装配成了显微镜,对许多物体进行了观察,还发现了微生物,D 错误。
故选:C。
【点睛】
掌握生物学史中的名人以及成就是本题解题关键。
4.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
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详解】
A、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A
错误;
B、骨骼肌舒张,牵动骨绕关节活动,而不是关节绕骨活动,B 错误;
C、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而不是关
节绕骨活动,C 错误;
D、人体的所有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产生的”,
D 正确。
故选 D。
【点睛】
掌握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是本题解题关键。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