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 6 小题,每题 2 分,共 12 分)
1. 下列历史典故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火烧赤壁
B.司马光砸缸
C.刻舟求剑
D.铁杵磨成针
2.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加入铁钉
B.过滤
C.称取 NaCl
D.测溶液 pH
3.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混合物:空气、溶液
B.有机物:CO2, CO (NH2)2
C.复合肥料:硝酸钾、硫酸铵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
4. “84 消毒液”在抗击新冠病毒时可做环境的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
下列对
次氯酸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氧化物
C.由 3 个原子构成
B.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D.相对分子质量为 74.5
5.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B
C
D
除去 CO2 中的 CO
将混合物通过灼热的 CuO 固体
鉴别 CH4 和 H2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鉴别羊毛和涤纶
点燃,闻燃烧产物的气味
分离铁粉、铜粉
用磁铁吸引固体粉末
6.某同学为除去食盐水中的 Na2SO4 杂质,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 为
2ClBa 溶液
C.Z 为稀盐酸
B.Y 为 2
Na CO
3
D.步骤③与④可交换
二、填空题(本题 5 小题,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24 分)
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必备工具。用化学用语填空:
(1)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的氦气_____.
(2)氮元素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一种营养素,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铵态氮肥都含有铵
根离子____、与碱反应产生氨气__, 氨气可用湿润的 pH 试纸检验,因为氨气遇水产生了氨
水___,在上述三种含氮物质里氮元素化合价均为___。
8.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污会产生____现象。
(2)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有关。
(3)世界卫生组织于 1989 年把铝元素定位食品污染源之一。易拉罐表面的含有铝的氧化物
____(填化学式)。需要加以适当控制。
(4) “绿色环保,低碳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理念,结果引发了火灾
事故。由此可知,酒精具有_____性(答一条即可)
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
(1)40°C 时的溶解度曲线甲____乙(填“>”“=”或“<”)。
(2)40 C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
(3)将 40 C 时乙的饱和溶液 140g 冷却到 20
,C 析出固体乙____g。
(
CH O 。该反应过程的
)
10.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
2
微观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一种常见的营养物质,与 2CH O 的组成元素及分子中的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均相同,
该营养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11.高氯酸钾
(KClO ) 是一种性能稳定的物质,主要用作发烟剂、引火剂、氧化剂和化学分
4
析试剂,工业生产上生产的高氯酸钾的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加快氯酸钾的溶解,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
(2)流程中的分离操作相当于实验室中的____。
(3)反应釜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____的反应。
(4)电解 NaClO3 溶液时,除产生 NaClO4 外,还得到一种清洁的高能燃料,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 2 小题,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6 分)
1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口罩里熔喷布的元素组成,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制取氧气
可选用的装置及部分药品如下:
(1)若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 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
(填装置序号)。
(2)为收集干燥的 O2,装置连接顺序是:O2 发生装置→C→_____ (填装置序号) ,其中
发生装置的导管口应与装置 C 的____(填“a”或“b”)端连接。
【实验二】探究熔喷布的元素组成(3) 连接装置如右图,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相关试
剂后,先通入一段时间 O2,再点燃酒精灯,观察实验现象。
①装置 K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查阅资料得知产生了 H2O.
②装置 L 中澄清石灰水___,证明产生了 CO2。
根据①、②可判断:熔喷布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 ( 填元素符号)。是否含有其他元
素还需要进一步去判断。
(4)问题思考:实验二可能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条即可) 。
13.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发生下列变化而变质:
上述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NaHCO3 俗称______。
某校化学学习小组师生对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NaOH 是否变质?
【做出猜想】
猜想 1:NaOH 全部变质。
猜想 2:
【制定计划】老师探究是否产生了 NaHCO3,学生在老师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
【进行试验】
试验操作
试验现象
试验分析
老师试验 略
略
没有产生 NaHCO3
a,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CaCl2 溶液
学生试验
b,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
酚酞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变红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原 待 测 液 中 含 有
______
【表达交流】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 a 中的 CaCl2 溶液可改为澄清石灰水,你是否同意这种看
法?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
【实验结论】上述猜想 2 成立。
【反思评价】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四、计算题(本题 1 小题,共 8 分)
14.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 30g 稀硫酸样品于烧杯中,将 15%
的 NaOH 溶液逐滴加入烧杯中,边加边搅拌,随着 NaOH 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 pH 的变化如
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a 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 (填化学式)。
(2)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 (6 分)
一、选择题,(本题 6 小题,每题 2 分,共 12 分)
1-5
ACADB
6
D
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本题 5 小题,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24 分)
7.【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
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
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的氮气化学式为:N2;
(2)氮原子核外有 7 个电子,第一层排 2 个,第二层排 5 个,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铵态氮肥都含有铵根离子,可表示为:NH4
+;与碱反应产生氨气,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氨
气可用湿润的 pH 试纸检验,因为氨气遇水产生了氨水,化学式可表示为:NH3•H2O;在上述
三种含氮物质里氮元素化合价均为-3 价。
故答案为:
(1)N2;
(2)
;NH4
+;NH3;NH3•H2O;-3 价。
8.【分析】(1)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解答;
(2)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3)根据铝与氧气反应分析。
【解答】解:(1)洗涤剂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2)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打开瓶塞的过程是瓶
内压强的改变过程,压强的改变导致气体溶解度的改变;瓶盖打开后气体喷出来,说明压强
减小后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3)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化学式为 Al2O3;
故答案为:(1)乳化;(2)压强;(3)Al2O3。
9.【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
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1)溶解度大小的比较;
(2)有关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的计算要正确;
(3)根据溶解度,求析出固体的质量。
【解答】解:(1)40℃时的溶解度,甲大于乙;故答案为:>;
(2)40℃时,甲的溶解度是 50g,因此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50g:100g=1:
2;故答案为:1:2;
(3)将 40℃时乙的饱和溶液 140g 冷却到 20℃,溶剂没有变化,还是 100g;析出固体乙
=40g-30g=10g;故答案为:10;
10.【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物质的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及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解答】解:(1)由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醛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和氧气反
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 2
CH O O
催化剂
2
CO H O
2
2
(2)一种常见的营养物质与 CH2O 的组成元素及分子中的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均相同,该营
养物质为葡萄糖,化学式是:C6H12O6。
故答案为:(1) 2
CH O O
催化剂
2
CO H O
2
2
(2)C6H12O6。
11.【分析】(1)根据常见加快溶解速率的方法分析回答;
(2)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回答;
(3)根据反应的流程分析反应釜中发生的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
反应的类型;
(4)根据电解 NaClO3 溶液时的反应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写出
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解:(1)为加快氯酸钾的溶解,可采取的措施为搅拌、加热等。
(2)流程中的分离操作能将固液分离,该操作相当于实验室中的过滤。
(3)由流程中物质的变化可知,反应釜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KClO3+NaClO4=NaClO3+KClO4↓,该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
(4)电解 NaClO3 溶液时,除产生 NaClO4 外,还得到一种清洁的高能燃料,由质量守恒定律
可知,该气体是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ClO H O NaClO H
4
电解
3
2
2
故答案为:(1)搅拌。
(2)过滤。
(3)KClO3+NaClO4=NaClO3+KClO4↓;复分解。
(4)
NaClO H O NaClO H
3
2
电解
4
2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 2 小题,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6 分)
12.【分析】(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据此书写方程式,
该反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
(2)根据制取干燥氧气选择合适装置进行制备;
(3)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蓝色固体五水硫酸铜;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反
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4)根据碳的不完全燃烧分析。
【解答】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方程式为
M
n
O
2
2H O
2
2
2
H
O+O
2
2
;该反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 B,
故填:
2H O
2
2
M
n
O
2
2
H
O+O
2
2
;B;
(2)为了制备干燥的氧气,需要采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所以选择收集装置为 F,而刚制备
的氧气含有水蒸气,需要经过浓硫酸干燥气体,气体只有进入浓硫酸中才能被干燥,所以氧
气要从 a 口进气,经过干燥从 b 排出;
故填:F;a。
(3)②装置 L 中出现变浑浊,说明熔喷布燃烧产物中有 CO2。
根据现象①②判断: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来自于样品,因此熔喷布中一定含
有 C、H 元素。
故填:变浑浊;C、H。
(4)装置中碳不完全燃烧可能生成的一氧化碳,使测定结果不准确,同时造成空气污染。
故填:碳不完全燃烧可能生成的一氧化碳,使测定结果不准确,同时造成空气污染。
13.【分析】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是显
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和氢氧
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解答】解:反应①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NaHCO3 俗称小苏打。
故填:2NaOH+CO2═Na2CO3+H2O;小苏打。
【做出猜想】
猜想 1:NaOH 全部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