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资料共1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5 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54 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中指定 位置填涂答案的序号,填涂在其它地方均为无效答案,不给分.每小题选对的得 3 分,错选或未选的得 0 分.) 1.正确估测物理量,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三男生小明同学与自己身体相关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下 列估测合理的是( ) A. 正常体温为 100℃ C. 跑步的速度约为 50m/s B. 自身质量约为 45kg D. 手指甲宽度约为 1nm 考点: 质量的估测;温度;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 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 解: 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 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不符合实际; B、成年人的质量在 60kg 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 45kg 左右.符合实际; C、中学生跑步的速度在 15km/h=15× m/s≈4m/s 左右.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手指甲的宽度在 1cm=107nm 左右.不符合实际. 故选 B. 点评: 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 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 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2.(3 分)(2015•常德)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对某同学说“回答问题时,请声音大一点”,这里的“大” 指的是声音的(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频率 考点: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一个特性.听声能辨人,是因为不同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解答: 解: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对某同学说“回答问题时,请 声音大一点”,这里的“大”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 AB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 此题考查了对声音特征的辨别,要会利用声音的特征解释生活现象. 3.(3 分)(2015•常德)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食是光的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大 C. 物体通过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 太阳光是白色的,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考点: 光的色散;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水、玻璃中的速度比空气中的速度小;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4)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解答: 解:A、月食是光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A 错误; B、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所以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故 B 错误; C、物体通过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而不是实像,故 C 错误; D、太阳光是白色的,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光的色散的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等,属 光学综合题,但难度不大. 4.(3 分)(2015•常德)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B. C. D. 考点: 杠杆的分类.. 专题: 简单机械. 分析: 结合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 类型的杠杆. 解答: 解:A、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图中的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故选 D.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5.(3 分)(2015•常德)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 铁块磨掉一个角 C. 铁块轧成薄铁片 考点: 质量及其特性.. 专题: 质量及其测量. B. 铁块熔化成铁水 D. 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 分析: 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以及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解答: 解:A、把铁块切割掉一部分,铁块的质量会变小,故 A 正确; B、铁块熔化成铁水是改变了铁的状态,铁块的质量不会变化,故 B 错误;
C、铁块轧成薄铁片是改变了铁的形状,铁块的质量不会变化,故 C 错误; D、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是改变了铁块的位置,铁块的质量不会变化,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要知道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质量的大小与外界条件无关,只取决于物体本身 所含物质的多少. 6.(3 分)(2015•常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B. 海洋比陆地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的缘故 C. 人在高山上呼吸困难是因为高山上气压比山下气压高 D. 并行的船不能靠得太近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考点: 连通器原理;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专题: 比热容、热机、热值;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1)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其应用有水壶、船闸等; (2)水的比热容大,是造成海洋比陆地温差小的原因; (3)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4)流体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据此判断. 解答: 解:A、船闸在工作时,闸室分别与上游和下游构成连通器,故 A 正确; B、海洋比陆地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同等情况下吸放热时,其温度变化较大,故 B 正确; C、人在高山上呼吸困难是因为高山上气压比山下气压低,而不是气压高,故 C 错误; D、并行的船不能靠得太近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中间压强小,两侧压强大, 会将船向中间挤压,从而造成事故,故 D 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所涉及的知识点都比较典型,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与实例,是我们必须了解的,值得我们 关注. 7.(3 分)(2015•常德)长方体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上放一木块,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木箱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考点: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1)二力平衡的条件是:①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②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④作用 在同一直线上. (2)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是:①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②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④作用 在同一直线上.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相互作用的条件进行判断. 解答: 解: A、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等于木箱与木块重力之和,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大小 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A 错误;
B、木箱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作 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 B 错误;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作 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 C 正确; D、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的受力分析和对二力平衡条件、相互作用力的准确掌握和理解. 8.(3 分)(2015•常德)“094 型”潜艇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潜艇当它从深海中上浮而未露出水面的过 程中,它受到的海水的( ) A. 压强减小,浮力不变 C. 压强减小,浮力减小 B. 压强减小,浮力增大 D. 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特点;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浮力. 分析: 上浮过程中,在水中的深度越来越小,根据公式 P=ρgh 可知受到的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 始终没有露出水面,排开水的体积大小不变,根据浮力公式可知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变化情况. 解答: 解: 由题知,潜艇在海水中上升,所处深度 h 变小,排开海水的体积 V 排不变, 根据 F 浮=ρ海水 V 排 g 可知, 潜艇受到海水的浮力不变; 根据 p=ρgh 可知, 潜艇受到海水的压强减小.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由题得出深度和排开海水的体 积变化是本题的关键. 9.(3 分)(2015•常德)有关下列图片,说法正确的是( ) A. B. 使用三孔插座是为了节能 三角插头内一根导线与用电器的金属外壳相连
C. D. 熔丝(俗称保险丝)烧断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高压警示牌提醒我们的安全电压为 220V 考点: 安全用电原则..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AB、三孔插座有上孔接地线,与三脚插头的上脚相连,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防止因漏电 而触电; C、造成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有短路或总功率过大; 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 36V 的电压. 解答: 解:A、三孔插座是为了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不是为了节能,故 A 错误; B、三角插头内一根导线与用电器的金属外壳相连,可防止因电器漏电而触电,故 B 正确; C、熔丝烧断说明电流过大,造成电流过大的原因可能是短路,也可能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故 C 错误; D、高压警示牌提醒我们不要靠近,不是说明安全电压为 220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应该是不高于 36V,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了解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的结构与作用,知道造成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了解安全电压的 值,是顺利解答本题的关键. 10.(3 分)(2015•常德)在地震救灾中,我们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发生灾情的位置进行定位,卫 星导航传递信息主要依靠( ) A. 超声波 B. 次声波 C. 红外线 D. 电磁波 考点: 电磁波的传播.. 专题: 信息的传递. 分析: 解答本题应掌握:电磁波的传播及应用.北斗导航卫星的信息传递要在真空中进行,电磁波可 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 解:北斗导航卫星的信息传递要在真空中进行,电磁波可成真空中传播,超声波和次声波不能 在真空是传播,而红外线频率偏低,不适合卫星通信,所以卫星和地面的联系靠的是电磁波. 故选 D. 点评: 这是一道考查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题,比较容易. 11.(3 分)(2015•常德)我国研制的“神舟九号”实验飞船在返回地面通过大气层的飞行中,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A. 飞船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 飞船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飞船的势能越来越小 D. 飞船的外表温度会升高 考点: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1)分析实验飞船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变化,从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考虑.动能 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2)在返回过程中,飞船需要克服摩擦做功,消耗机械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飞船的外 表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解答: 解:“神舟九号”实验飞船进入大气层到着陆的过程中,为了让飞船安全着陆,飞船下落的速 度越来越慢,而质量不变,所以动能减小;飞船的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所以飞船的 机械能减小,故 A 错误,C 正确; 在返回过程中,需要克服摩擦做功,消耗机械能,将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飞船的外表 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 B 正确,D 正确. 由于该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动能、重力势能影响因素以及对能量转化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12.(3 分)(2015•常德)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重为 200N 的货物提到 9m 高的楼上,所用拉力为 80N,则 总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是( ) A. 1400J 80% C. 1800J 83.3% B. 1800J 80% D. 2160J 83.3% 考点: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专题: 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已知物体重和升高的高度,根据公式 W=Gh 可求有用功,已知拉力和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根据 公式 W=FS 可求总功,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就等于机械效率. 解答: 解:有用功 W 有用=Gh=200N×9m=1800J,动滑轮上有三段绳子,所以拉力移动的距离是物体升高 高度的 3 倍,s=3h=3×9m=27m 总功 W 总=Fs=80N×27m=2160J. 机械效率η= ×100%= ×100%≈83.3%,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关键是公式的应用,难点是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的
分析. 13.(3 分)(2015•常德)关于能量和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石能源、水能、风能均是可再生能源 B. 目前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 C. 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通过光导纤维来传递信息 D. 汽油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考点: 能源的分类;光纤通信;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核裂变..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1)可再生能源是指可以重复利用的能源. (2)核电站的原理是通过核裂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 (3)光纤又称光导纤维,它通过激光来传递信息. (4)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汽油机是热机的一种. 解答: 解: A、化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水能和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 A 错误. B、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释放能量的,不是利用核聚变.故 B 错误. C、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通过光导纤维来传递信息的.故 C 正确. D、汽油机是热机的一种,它们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种装置.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可再生能源、核裂变、信息传递知识和热机工作时能量的转化知识的掌握情况, 需要准确记忆. 14.(3 分)(2015•常德)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B. 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C. 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解答: 解:A、雾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是放热的,故 A 错误; B、冰是固态的,冰变成水后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物体熔化是吸热的,故 B 正确; C、冬天人呼出的高温气体遇到外面的冷空气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人们看到的“白气”,液 化是放热的,故 C 错误; D、樟脑球变小,是升华过程,是吸热的,故 D 正确. 故选 B. 点评: 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前后状态变化以及吸热和放热情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5.(3 分)(2015•常德)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演示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的是( )
A. B. C. D. 考点: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专题: 电动机、磁生电. 分析: 由实验的装置及现象可知实验的原理和目的,则可判断哪一个符合要求. 解答: 解:A、当闭合开关后,放在磁场中的导体 AB 中有电流通过,且导体会动起来,说明磁场对通 电导体有力的作用,故 A 符合题意. B、该实验装置中没有电源,当放在磁场中的导体 AB 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灵敏检流 计的指针就会偏转,即产生了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故 B 不符合题意. C、当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放在导体下方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故 C 不符合题意; D、电扇的内部有磁铁和线圈,当电扇的插头处接一只小灯泡,线圈转动时,做了切割磁感线的 运动,故能产生电流,使灯泡发光,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 演示电与磁的关系的实验较多,如电流的磁效应实验、电磁铁、电磁感应及通电导体在磁场中 受力的作用等,都应做到熟练应用. 16.(3 分)(2015•常德)甲、乙两个灯泡的铭牌分别是“PZ220﹣25”、“PZ220﹣100”,关于这两个灯泡 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灯的灯丝粗,电阻大 C. 乙灯的灯丝细,电阻小 B. 甲灯的灯丝细,电阻大 D. 乙灯的灯丝粗,电阻大 考点: 电功率的计算;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 电压和电阻;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解答: 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公式 R= 可知两灯泡的电阻大小关系;再根据影响电阻 大小的因素,即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分析两灯丝的粗细关系. 解:根据 R= 可知,电压相同时,甲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电阻大;乙灯泡的额定功率大,电阻 小; 根据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且材料、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 小可知,乙灯泡比甲灯泡粗.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阻的计算和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应用,关键是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 17.(3 分)(2015•常德)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时,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