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4 个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3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
A.米饭在人体中消化成葡萄糖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将矿石研磨成粉末
D.用醋酸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2.“我是碳族的大女儿,让大地充满生机,让地球因我而温暖;我调皮可爱,钻进石灰水,
搅得人家不安宁;我藏在汽水里,小朋友喝了直打嗝。”这里叙述中的“我”是指
(
)
A.二氧化碳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浑浊河水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B.番茄蛋汤
C.石蕊溶液
D.液态氢
4.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
A.活性炭除去房间中的异味
B.用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
C.干冰用于冷藏食品
D.用铜或铝制作导线
5.下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实验一
实验二
A.实验一:验证 2CO 的部分性质
B.实验二: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
C.实验三:验证 2O 是否收集满
D.实验四: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
实验三
实验四
6.2019 年 3 月 30 日,四川凉山木里县突发森林火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森林地表腐质层的可燃性气体在雷击作用下达到着火点而燃烧,引发森林火灾
B.森林大火不易扑灭是因为山势陡峭,树林茂密,难以通过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C.出动直升机开展吊桶投水扑灭山火,主要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消防人员灭火时要防止被森林大火灼烧,并戴好防护面罩避免吸入有害物质
7.“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工业上生产尿素
[
(
CO(NH ) ]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根据图示信息分析不正确的是
2 2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 CO
3
一定条件
2
CO NH(
)
2 2
H O
2
B.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
C.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
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有一种氧化物
8.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40 ℃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比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40 ℃ 时,100 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 63.9 克
D.
KNO 中混有少量的 NaCl 可以采用蒸发结晶得到
3
KNO 晶体
3
9.科学家研究得到一种物质,其分子结构像一只小狗(如图),于是取名叫狗烯,狗烯的化
学式为 26
C H ,下列关于狗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26
(
)
A.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38 g
B.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C.狗烯由 26 个碳原子和 26 个氢原子构成
D.狗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0.下列实验方案合理可行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操作方法
A 鉴别稀盐酸、 2
Na CO 溶液和蒸馏水
3
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颜
色
B 除去生石灰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
C 验证 Zn 、 Cu 、 Ag 的金属活动性
将铜片分别放入到
液、
3 2
AgNO 溶液中,观察现象
Zn(NO ) 溶
3
D 除去 2CO 中混有少量的 HCl 气体
将气体通入足量的 NaOH 溶液
11.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因此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都会放出热量,因此放热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因此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都相同
D.铜在空气中久置后表面生成铜绿[
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
Cu OH) CO
(
2
2
],说明铜的锈蚀可能与空气中的
3
12.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
C.
)
Fe O
2
2CO
FeCl
3
CO
2
B.
D.
KMnO
CuSO
4
MnO
4
2
Cu(OH)
2
13.甲、乙、丙、丁分别为 1~18 号元素中的一种,且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甲的单质是一
种最理想的燃料,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 3 倍,丙的离子带一个单位的
正电荷,丁与乙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甲和乙元素组成的物质分解能得到氧气
B.丙和丁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失去电子
C.甲、乙、丙三种元素能组成一种碱
D.丁的单质在乙的单质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14.将 10 g 氧化铜粉末加入到 100 g 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微热到氧化铜全部溶解,
再向溶液中加入 ag 铁粉,使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低温下烘干,
得到干燥固体质量仍然为 ag,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2.25%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C.加入铁粉后有红色固体产生,还有少量气泡产生
D.a 的取值范围: a 8≥
二、填空题(本大题 4 个小题,每空 1 份,共计 16 分)
15.(4 分)建设湿地公园,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请用所学的化学知
识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公园的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
(2)湿地公园的空气质量优良,空气中基本不含 2SO 、 2NO 、
(填化学式,下同);
等有害气体。
(3)湿地公园的湖中水波荡漾,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3 个水分子
(4)湿地公园的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从微观上解释是因为
。
。
16.(4 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是铁和铁的合金,图甲是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
关信息,图乙是铁原子结构示意图,仔细分析并回答:
(1) 地 壳 中 含 量 居 第 四 位 的 是 铁 , 人 体 缺 铁 容 易 患 贫 血 病 , 这 里 的 “ 铁 ” 是 指
甲
乙
(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
(2)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图乙中 X 的值为
;
(3) 工 业 炼 铁 的 原 理 是 : 2
Fe O 3CO
3
高温
2Fe 3CO
2
, 此 反 应 中 还 原 剂
是
。
17.(4 分)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碳排放,就是要尽量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下图是部分物质与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碳 酸 钠 在 高 温 下 与
2SiO 发 生 反 应 ,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Na CO SiO
2
3
高温
2
Na SiO CO
2
3
,
2
Na SiO 中 硅 元 素 的 化 合 价 为
2
3
价;
(2)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可转变为二氧化碳,其原理可以表示为:
C H O 6O
12
6
6
酶
2
6CO 6X
2
,其中 X 的化学式为
;
(3) 物 质 R 能 发 生 分 解 反 应 生 成 2CO , 写 出 一 个 符 合 要 求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4)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4CH )、乙烷( 2
6C H )、丙烷、丁烷( 4
C H )等
10
物 质 都 属 于 有 机 物 中 的 烷 烃 , 写 出 丙 烷 燃 烧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18.(4 分)盐化工是我市的一项重点产业,绿色应用是化工生产的发展方向!
为了除去 NaCl 溶液中含有少量的
2MgCl 、
CaCl 和 2
Na SO 等杂质,某小组同学选
2
4
用 2
Na CO 溶液、稀盐酸、
3
Ba(OH) 溶液三种试剂,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
2
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中加入试剂 A 除去的杂质是
;
(2)实验Ⅱ中加入的试剂 B 是
溶液;
(3)滤液②中除 +Na 和 Cl 外,还含有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4)实验Ⅲ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 2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计 11 分)
19.(5 分)实验室采用下列三种方法制取气体制取 2O :
2KClO
3
MnO
2
△
2KCl
3O
2
制取 2CO :____________
制取 2Cl :
MnO 4HCl
2
△
(
浓
)
MnCl
2
Cl
2
2H
O
2
已知: 2Cl 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
(1)写出实验室制取 2CO 的化学方程式
。
(2)下列有 A、B、C 三种发生装置和 D、E 两种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①写出图中仪器Ⅱ的名称是
②用 D 装置收集 2Cl 时,
2Cl 应从
C
;
D
E
管口(填导气管接口处的字母)进入瓶中。
③用 A 装置制取氧气后,从剩余固体中分离出
2MnO 的实验步骤有溶解、过滤和洗
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3)下列对制取三种气体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制取 2CO 和 2Cl 的发生装置相同
B. 2O 、 2CO 和 2Cl 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制取 2Cl 的反应中
2MnO 是催化剂
D.用 E 装置收集 2O 时, 2O 应从 d 管导入
20.(6 分)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
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蚁酸化学名称叫甲酸,化学式为 HCOOH
(2)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3)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
【提出问题】蚁酸的酸碱性及分解产物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蚁酸的分解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猜想②:蚁酸的分解产物是水和一氧化碳;
猜想③:蚁酸的分解产物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经讨论,小组同学认为猜想③是错误的,理由是
。
【实验探究】
1.探究蚁酸的酸碱性。
用 pH 试纸测得蚁酸溶液的 pH 值
7(填“> 、<或 ”),证明蚁酸溶液呈
酸性。
2.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为了确认蚁酸分解的所有产物,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将蚁酸分解的产物通入下图所示
的实验装置,并观察现象。
【现象与结论】
实验中观察到 A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B 中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D 中黑色粉末逐渐变
红,E 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写出 E 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上述猜想
正确。
【实验反思】
(3)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实验装置设计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
【拓展应用】
(4)人们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会选择的
物质是
。
A. NaOH 溶液
B.食醋
C.食盐水
D.肥皂水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1 个小题,共 8 分)
21.(8 分)生铁和钢都是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生铁中碳的含量为 2% 4.3%~
,钢中碳的
含量为 0.03% 2%~ ,为测定某种铁合金中碳的含量,小王同学取一定质量的合金样
品盛放在烧杯中,并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烧杯质量 样品的质量 稀盐酸的质量 烧杯 剩余物的总质量
50 g
5.8 g
94.6 g
150.2 g
注:碳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列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2)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 0.1%);
(3)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 0.1%)。
四川省乐山市 2019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A、米饭在人体中消化成葡萄糖是由淀粉变为葡萄糖,属于化学变化,故 A 错;B、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氢氧化钙与酸发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 B 错;C、将矿石
研磨成粉末,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 C 正确;D、用醋酸清洗水壶中的水
垢,是醋酸与碳酸钙发生反应,将其除去,属于化学变化,故 D 错。故选:C。
【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2.【答案】A
【解析】汽水中含有或溶有 2CO ,进入体内,温度升高,气体或 2CO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
高而减小,气体或 2CO 从体内逸出,因此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故选:A。
3.【答案】D
【解析】A、浑浊河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不溶于水的物质,是混合物;B、番茄蛋汤中
含有水和溶于水、不溶于水的物质,是混合物;C、石蕊溶液中含有石蕊和水,是混
合物;D、液态氢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故选:D。
【考点】物质的组成种类。
4.【答案】B
【解析】A、活性炭能够吸附异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B、可以
用作燃料,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C、干冰升华吸热,不需要通过
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D、铜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是物理性质。故选:B。
【考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5.【答案】B
【解析】A、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
不支持燃烧,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导致水不能进入
集气瓶或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说明氧气收集满,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两种物质相互刻划,痕迹明显的硬
度小,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
【考点】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
6.【答案】C
【解析】A、森林地表腐质层的可燃性气体在雷击作用下达到着火点而燃烧,引发森林火
灾,故选项说法正确。B、森林大火不易扑灭是因为山势陡峭,树林茂密,难以通过砍
伐树木形成隔离带,故选项说法正确。C、出动直升机开展吊桶投水扑灭山火,主要
目的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选项说法错误。D、消防人员灭火时要防止被森林
大火灼烧,并戴好防护面罩避免吸入有害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考点】灭火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