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年湖南怀化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资料共18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 年湖南怀化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量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我们从考古发掘出的一些遗址中,能够看出早期 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符合生活在黄河流域、居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等条件的远古遗址 是 A. 半坡遗址 B. 河姆渡遗址 C. 良渚古城遗址 D. 周口店 猿人遗址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符合生活在黄河流域、居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等条件的远古 遗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半坡遗址。距今约 6000 年,黄河流域生活的半坡居民,居 住在半地穴式房屋,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粟,A 项正确;河姆渡居民是长江流域,居住 在干栏式建筑,排除 B 项;良渚古城遗分布长江中下游地区,排除 C 项; 周口店猿人遗址 没出现农作物,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这段话可以看出商鞅 推行变法赏罚分明。商鞅在军事上的奖励措施是 A. 免除徭役 B. 授予爵位、赏赐土地 C. 赏赐金钱 D. 赐予奴 隶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的措施,获得军功可以被授予爵位和赏 赐土地,B 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是商鞅在军事上的奖励措施,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3. 西汉初年,湖南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国长沙国建立。长沙国建立初期,管辖面积相当于今 天湖南面积的 1.5 倍,到了汉平帝时,长沙国的面积不及它建国初期的五分之一。出现这种 局面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 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C. 刺史制度的建立 【答案】D D. “推恩令”的推行 【详解】据所学知识,西汉初年,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汉 武帝采纳主父偃“推恩令”,下诏规定诸侯王初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 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诸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分析题干,西汉初年,湖南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国长沙国建立。长沙国建立初期,管辖面积相 当于今天湖南面积的 1.5 倍,到了汉平帝时,长沙国的面积不及它建国初期的五分之一,可 以得出是“推恩令”的推行,D 项正确;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 养生息政策,排除 A 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确立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排除 B 项;刺史制度是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4. 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记录了战争给社会 带来的巨大灾难。东汉末年,曹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是 A. 赤壁之战 B. 淝水之战 C. 官渡之战 D. 郾城大 捷 【答案】C 【详解】根据 所学知识,200 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打下 基础,C 项正确;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排除 A 项;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 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排除 B 项;郾城大捷是指岳飞 指挥岳家军将士以少胜多,在平原旷野地区大败完颜 宗弼(兀术)所统率的金国女真军队主 力,取得郾城大捷,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5.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唐朝在书法艺术方面建树颇丰。下列书法家中都 属于唐代名家的一组是 A. 钟繇、胡昭 B. 颜真卿、柳公权 C. 王羲之、怀素 D. 赵孟 頰、欧阳询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唐代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诸遂良。继王羲之后, 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 大书法家是颜真卿,自创“颜体”,其楷书结构方正茂密,笔画 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滑,气势庄严雄浑;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心裁,自成“柳体”,他 的字方折俊丽、骨力劲力,后人把柳书和颜书并成为“颜筋柳骨”,B 项正确;钟繇、胡昭 是三国魏初时期,二人皆以工书擅名,世谓“胡肥钟瘦”,排除 A 项;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 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排除 C 项;赵孟頰是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 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6. 契丹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民族之一。契丹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行营到处即为 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下列哪一政权是由契丹人建立 的 A. 西夏 【答案】B B. 辽 C. 金 D. 元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契丹人曾建立了辽政权,B 项正确;党项人建立了西夏、女真 人建立了金、蒙古人建立了元朝,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7. 下列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对某-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 A 处应为 A. 发动雅克萨之战 B. 设置台湾府 C.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 设立军 机处 【答案】C 【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示意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新疆地区的管理,乾 隆时期,生活在新疆地区的回部大小和卓叛乱,乾隆皇帝下令调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 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这场分裂祖国的叛乱,C 项正确;沙俄侵占我国东北 地区,康熙帝发动雅克萨之战,排除 A 项;1684 年,清朝在台湾地区设置台湾府,排除 B 项;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8. 下图是我国 1949-1960 年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对 1952 年粮食产量上升的主要原因分析
正确的是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答案】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2 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 2000 多年的 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 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A 项正确;1958 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接着,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 B 项; 1978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 C 项;1956 年,时间与题干 不符,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9. 中国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 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国 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这些反映出中国外交 A. 出现了和各国建交的热潮 B. 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C.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 中美、中日等大国关系逐渐正常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继续分析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 外交布局。分析题干信息,中国中国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 议,加强国际合作,可以看出中国形成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B 项正确;20 世纪 70 年 代,中美、中日等大国关系逐渐正常,出现了和各国建交的热潮,与题意不符,排除 AD 项; 20 世纪 50 年代,在亚非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与亚非各国的团
结与合作,排除 C 项。故选 B 项。 10. 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则以宗教,第三 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在罗马法学中成为 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的法典是 A. 《万民法》 B. 汉谟拉比法典》 C. 《十二铜表法》 D. 《民法 典》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迈出罗马法建设的第一步,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的法律是《十二铜表法》,公元前 450 前-449 年,罗马颁布了成文发,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 青铜板上,所以被成为《十二铜表法》。它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在使量 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C 项正确;《万民法》 罗马法中调整非罗马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法律,A 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 制 定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排除 B 项;拿破仑时期制定《民法典》,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1. 6 一 9 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据《日本书纪》记载,孝德天皇想把日本建成一 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所以他领导了一场革新运动。这场运动史称 A. 大化改新 B. 明治维新 C. 贞观之治 D. 伯利克 里改革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6 一 9 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据《日本书纪》记载,孝德天皇 想把日本建成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所以他领导了一场革新运动”可得出大化改 新是日本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向中国唐朝政治 和经济体制学习,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A 项正确; 明治维新是 19 世纪 60-90 年代日本的改革运动,排除 B 项;贞观之治是中国唐太宗时期的 治世,排除 C 项;公元前 5 世纪,伯里克利主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并达到古代世界 最高峰,被称为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2. “拿破仑的军队每到一处就宣扬解放农奴,取消封建特权,唤起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意 识……”材料中反映了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A. 损伤了资产阶级利益 B. 强化了欧洲封建君主专制
C. 损害了欧洲人民的利益 D. 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答案】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大军所向披靡,几乎横扫欧洲大陆,拿破仑的军队每到 一处就宣扬解放农奴,取消封建特权,唤起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意识,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D 项正确;拿破仑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有利于资产阶级利益,排除 A 项;拿破仑打击了欧 洲封建势力,排除 B 项;材料不能体现损害了欧洲人民的利益,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3. 导致下图中各职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殖民扩张 C. 资产阶级革命 D. 工业革命 【答案】D 【详解】分析“19 世纪英国各职业的比重”,可以看出 1811 年到 1841 年,其他职业的比 重增长很快;1841 到 1871 年,农业比重不断下降,工商业比重增长较快。18 世纪 60 年代 的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英国,1840 年前后,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标志着 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因此,导致“19 世纪英国各职业的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工 业革命。故 D 符合题意;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于 16 世纪,故 A 不符合题意;殖民扩张主要是 掠夺财富,不是导致“19 世纪英国各职业的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故 B 不符合题意;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 17 世纪,故 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14. 《供产党宣言》自发表以来已经有 200 多种文字译本,传遍世界各个国家。《共产党宣 言》既是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必读经典,也是全人类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下面关 于《供产党宣言》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所取代 C. 《共产党宣言》认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不曾起到革命作用,号召工人阶级推翻资 产阶级统治 D. 《共产党宣言》号召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党,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答案】C 【详解】据所学知识,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 宣言》指出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 日益分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共产 主义所取代;《共产党宣言》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作用;同时号召工人阶 级组织起来,建立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C 说法错误, 符合题意,C 项正确;ABD 说法正确,不符题意,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15. 19 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大比重,近 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农 奴。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这些影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由这段材料可以分析出俄国资产阶级革命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 A. 资金问题 B. 劳动力问题 C. 技术问题 D. 市场问 题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 世纪上半叶的俄国,大量农奴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为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可见俄国资产阶级革命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劳动力问 题,B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资金、技术和市场问题,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16. 他是一个天才的作曲家,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激情和想象力。由于受启蒙运动和法国大 革命的影响,他以英雄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表达了斗争胜利后的快乐和对自由、平等、博 爱的渴望。“他"是 A. 梵高 【答案】C B. 列夫托尔斯泰 C. 贝多芬 D. 肖邦. 【详解】根据材料关键词,“天才的作曲家”“受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以英雄
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渴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贝多芬。贝 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古典乐派的终结者和浪漫乐派的开拓者。《英雄交响曲》 是贝多芬代表作之一,是热情颂扬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的英雄业绩,气势磅礴,表达出贝 多芬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渴望,C 项正确;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有《星月夜》、 自画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排除 A 项;列夫托尔斯泰 19 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政治思想家 、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排除 B 项; 肖邦欧洲 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 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7.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 30 多个,约 15 亿人卷入战争,超过 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一半,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参战各国的死伤人数超过 3000 万。 这段话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A. 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B.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C. 导致中国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D. 一场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答案】A 【详解】依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 30 多个,约 15 亿人 卷入战争,超过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一半,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参战各国的死伤人数 超过 3000 万。 ”分析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A 项符合题意;材 料不能体现是“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排除 B 项;材料不能体现“导致中国五四 运动的直接原因 ”,排除 C 项;材料不能体现是“一场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8. 社会福利制度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 行福利制度的实质是 A. 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 B. 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C. 成为人民的社会权利 D. 彻底缩小贫富差距的措施 【答案】A 【详解】据所学知识,为了调节和缓和社会矛盾,保证社会次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 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西方资本主义实行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通 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的一套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群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