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资料共1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9 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8 小题,共 18.0 分) 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2. 最适合作清洁燃料的是( ) A. 氢气 B. 汽油 C. 柴油 D. 煤 3. 大力倡导垃圾分类处理,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属于厨余垃圾的是( A. 废电池 B. 瓜果皮 C. 塑料瓶 ) D. 旧报纸 4. 下列人体内的一些液体和排泄物的正常 pH 范围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血浆 C. 唾液 B. 胃液 D. 胆汁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倾倒液体 取用块状固体 稀释浓硫酸 闻气味 6. 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在行动。下列做法不属于防治大气污染措施的是( ) A. 大力削减燃煤污染 C. 精准管控扬尘污染 B. 深化治理工业污染 D. 严格控制噪音污染 7. 保“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A. 亚硝酸钠作调味剂 C. 工业酒精勾兑白酒 B. 碳酸钙用作补钙剂 D. 地沟油提炼食用油 8.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纯碱 B. 蔗糖 C. 酒精 D. 面粉 9. 如图是碳铵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信息。关于该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属于复合肥料 C. 不宜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B. 主要含有四种元素 D. 储存和运输时,不宜受潮或曝晒 10. 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 I、Ⅳ中 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 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 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 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1. 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常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 ) 是( A. 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C. 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B. 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D. 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12. 如图是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 B. 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 C.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 该元素原子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13. 下列宏观现象和微观解释不一致的是( ) A. 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分子体积变大 B. 6000L 氧气通过加压能装入 40L 的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 C. 一滴水中大约有 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 14. 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 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 D.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 15. 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X+H2 3HCl+Si(高纯)是工业制硅流程中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则 X 为 ( ) A. SiCl B. C. D.
16. 下列实验方法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B C D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浓硫酸 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 加足量水,过滤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炭层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加入足量碳酸钠溶液,过滤 A. A B. B C. C D. D 17. 对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C. B. D. 18. 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燃烧的条件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 100℃ C.化学之最 ①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②碳-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③金刚石-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 B.有机合成材料 ①合金 ②合成纤维 ③合成橡胶 D.元素与健康 ①缺氟-龋齿 ②缺钙--佝偻病 ③缺碘-甲状腺肿大 A. A B. B C. C D.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0 分) 19. 用化学符号表示: (1)磷元素______。 (2)锌离子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 20. 一氧化碳在工业上有重要作用。 (1)作燃料: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作还原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1. 下列图中“ ”“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1)表示混合物的有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2)表示单质的有______,可以表示氧化物的有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0 分) 22.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现取 25g 含碳酸钙的大理石于烧杯中,缓慢加入稀盐酸(大 理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求: (1)25g 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推断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2.0 分) 23.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 别的物质与 CO2 的知识网络图,“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一步 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未标出)。 请回答: (1)A 的化学式是______,E 的化学式是______; (2)C-D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0.0 分) 24. 下表是通过实验测得两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图是市售果味型汽 水配料表。请据图回答问题:
温度/℃ 0 溶解度 /g 氯化钠 35.7 氯化钾 27.6 20 36.0 34.0 40 36.6 40.0 60 37.3 45.5 80 38.4 51.1 (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______g。 (2)40℃时,将 50g 氯化钾放入 100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3)60℃时,将 45g 氯化钠和 45g 氯化钾分别放入 100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 分数______氯化钾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填“<”或“>”或“=”); (4)打开如图所示果味型汽水瓶盖时,观察到汽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结合配料成分可知,此时汽水 是______的饱和溶液(填配料表中的具体物质)。 25. 金属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1)图 1 所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2)家用电线常用铜制,但在高压远距离输电中,常用铝代替铜,请根据图 2 的信息分析,其原因是 ______; (3)在空气中,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4)为探究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分别将铁丝、铜丝插入稀硫酸中(图 3 所示),说明铁比铜的金属 活动性更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将一定量铝、铜粉末混合物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 有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滤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______或______。 26. 爱护水资源,落实长江大保护。 B.工业用水重复利用 (1)树立保护水体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有______; A.节约用水 (2)掌握水的净化方法。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使用活性炭制作净水器滤芯,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 为降低水的硬度,我们常选择的方法是______; (3)学习净水材料制备。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非氯高效水处理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 理,制备高铁酸钾的一种模拟流程如图(部分反应条件未标出): C.洗衣污水集中处理
①K2FeO4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②反应 A、B、C、D 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 ③反应 A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六、探究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1.0 分) 27. 下列是实验室常用仪器,据图回答问题: (1)认识仪器: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_; (2)量取液体:量取 5mL 水,需要选择的仪器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3)制取气体: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用该原理制取氧气时,除上述仪 器外,还缺少一种仪器的名称是______,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 (4)分离物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充分反应后,分 离剩余的物质需进行过滤,过滤需选择的仪器是______。 28. 利用物质的性质能帮助我们开展科学探究。 判断化学变化 如图,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能使无色 酚酞变红的物质是______。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呢?智慧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将横线部分填写 完整。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 象 实验分析 实验 一 取一定量稀盐酸于小烧杯中,加入氢氧 化钠溶液 无明显 现象 实验 取实验一所得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入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后有新物质生成
二 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无明显 现象 实验 三 取实验一所得溶液少量, ______ ______ 实验结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9. 探究溶液成分 有一瓶无色溶液,可能含有硝酸镁、硫酸钾、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溶质,奋进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 实验方案: (1)若 X 为氢氧化钠,当步骤一和步骤二均无明显现象、步骤三有白色不溶物生成时,则原无色溶液 中一定不含______(填溶质化学式,下同); (2)若 X 为氯化钡,当步骤一和步骤三有白色不溶物生成、步骤二无明显现象时,则原无色溶液中一 定含有 ______,步骤三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任写一个): (3)若 X 为氢氧化钡,且无色溶液中存在上述三种溶质时,则: ①步骤一的现象是______; ②步骤二证明原无色溶液中含有硝酸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③混合物 C 的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最多有______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解: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 0.03%, 杂质 0.03%。 故选:A。 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 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 点基础性比较强。 2.【答案】A 【解析】 解:A、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最适合作清洁燃料,故选项正确。 B、汽油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故选项错误。 C、柴油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故选项错误。 D、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根据常见燃烧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燃烧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 解:A、废电池必须集中处理防止污染土壤,不属于厨余垃圾,故 A 错; B、果皮垃圾属于厨余垃圾,故 B 正确; C、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故 C 错; D、旧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故 D 错。 故选:B。 厨余垃圾是不可回收的垃圾。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常见垃圾的分类。 4.【答案】B 【解析】 解:A、血浆的 pH 为 7.35~7.45,大于 7,呈碱性; B、胃液的 pH 为 0.9~1.5,小于 7,呈酸性; C、唾液的 pH 为 6.6~7.1,显酸性、中性或碱性; D、胆汁的 pH 为 7.1~7.3,大于 7,呈碱性; 当溶液的 pH<7 时,随着 pH 的减小酸性增强,因此胃液酸性最强。 故选:B。 当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当溶液 的 pH<7 时,随着 pH 的减小酸性增强。 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 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 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答案】C 【解析】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