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黑龙江绥化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资料共2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6 年黑龙江绥化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一、精心筛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 分,满分 40 分) 1.下列描述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防风固沙 B.滴水穿石 C.大雁南飞 D.潮涨潮落 【考点】生物的特征.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 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 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A、防风固沙,是保护环境的措施,不属于生命现象; B、滴水穿石,属于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 C、大雁南飞,是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的反应,属于生命现象; D、潮涨潮落属于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 故选:C. 2.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 ”的装片时,视野中看到的物象是( ) A.p B.d C.q D.b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倒立的像.要理解“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 180 度后 得到的像. 【解答】解: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 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 180 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 倒的图象了.字母“P”,旋转 180 度是“d”. 故选:B. 3.鱼不断地用口吞水,再从鳃盖后缘排水,这样做的意义是( ) A.使身体能运动 B.交换体内多余的水 C.散发体内的热量 D.完成呼吸和取食 【考点】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由于里 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 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
【解答】解: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观察活鱼,可以看到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 象,这是鱼在呼吸.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 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 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所以鱼类不停地吞水实际是在呼吸和取食. 故选:D. 4.鸟卵结构中,能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和水分的结构是( ) A.卵黄 B.卵黄膜 C.卵白 D.胚盘 【考点】鸟卵的结构. 【分析】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卵壳起保护作用; 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 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解答】解:A、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B、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 C、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有水分,C 正确; D、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故选:C 5.下列动物中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家蚕 B.狒狒 C.蜜蜂 D.蚂蚁 【考点】社会行为的特征. 【分析】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 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 【解答】解:狒狒、蜜蜂、蚂蚁的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 群体生活,因此都具有社会行为;家蚕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不具有社 会行为.
故选:A 6.在下列生物分类等级中,具有相同特征最少的是( ) A.门 B.纲 C.科 D.种 【考点】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 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解答】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 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 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在选项门、纲、科、种中,门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同门的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远,生物的共同 特征最少. 故选:A. 7.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 ) ①维持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能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 粉、传播种子.据此解答. 【解答】解:①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 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 正确. ②在生态系统中动物作为消费者,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 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正确. ③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 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 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③正确. 故选:D
8.我国从 2011 年 5 月 1 日起,在室内公共场所实行全面禁烟,下列对吸烟的认识中,错误 的是( ) A.吸烟会影响他人的建康 B.吸烟是交友的需要 C.吸烟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D.吸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考点】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分析】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 1987 年 11 月建议将 每年的 4 月 7 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 1988 年开始执行.自 1989 年起,世界无烟日改 为每年的 5 月 31 日.自 2011 年 5 月 1 日起,我国内地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 交通工具等完全禁止吸烟. 【解答】解:吸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首先危害呼吸系统,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行为危害因 素,吸烟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杀手.更为严重的是,吸烟造成的烟雾会造成严 重的环境污染,严重妨碍他人健康,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交友需要 的是以信交友,以诚待人. 故选:B 9.园林工人在移栽秧苗时,要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时常剪去部分枝叶,其目的是降低 (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考点】蒸腾作用的意义. 【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 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据此解答. 【解答】解: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 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 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在阴 天或傍晚进行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 故选:A. 10.下列对家兔身体结构层次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动物体→细胞→组织→器官 B.细胞→器官→系统→动物体 C.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考点】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 【分析】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解答】解:家兔属于高等的哺乳动物,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分化 形成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再由器官构成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相互配合构成一个 完整的动物体.因此,家兔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可见 D 正确. 故选:D 11.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 )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 体积的增大. A.根冠 B.分生区 C.根毛区 D.成熟区 【考点】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 长区、成熟区;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 生长使细胞体积不断增大,据此解答. 【解答】解:A、根冠具有保护作用; B、分生区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 CD、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 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故选:B 12.下列哪种是由于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 A.巨人症和糖尿病 B.呆小症和佝偻病 C.侏儒症和夜盲症 D.大脖子病和坏血病 【考点】生长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 异常时的症状. 【分析】(1)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 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 作用. (2)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 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
育,还会引起疾病. 【解答】解:A、巨人症是由于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胰岛素分泌过少会患糖尿 病.都是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A 正确; B、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 D 缺乏形成的,B 错误; C、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形成的,夜盲症是维生素 A 的缺乏症,C 错误; D、大脖子病是由于饮食中缺碘.导致甲状腺增生肿大形成的,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 C 形成的,D 错误. 故选:A. 13.下列哪项人类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 A.乱砍滥发 B.植树造林 C.乱捕滥杀 D.排放废气 【考点】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已威胁到生物圈,如人类的乱砍乱伐、过度放牧、 乱捕乱杀等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保护植被刻不容缓,治理环境污染迫在眉睫. 【解答】解:乱砍滥伐、乱捕滥杀、工厂排放大量废气都是人类活动,这些活动都对生态系 统带来一定的破坏,所以这些行为都是破坏生态环境的,与题意不符. 故选:B. 14.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 A.精囊腺 B.附睾 C.睾丸 D.阴囊 【考点】人体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睾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解答】解:A、精囊腺为长椭圆形的囊状器官,位于膀胱底的后方,输精管壶腹的外侧, 左右各一,由过曲的管道组成,其排泄管与输精管壶腹的末端合成射精管,糟囊分泌的液体 组成精液的一部分,不符合题意. B、附睾紧贴睾丸的上端和后缘,分泌附睾液,有助于精子的成熟,不符合题意. C、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符合题意. D、阴囊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温度,保持睾丸处于恒温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我国植被中占据主体的是( ) A.森林 B.草原 C.荒漠 D.热带雨林 【考点】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分析】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在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 主体. 【解答】解:全国林业用地面积为 26329.5 万公顷,森林面积 15894.1 万公顷,活立木蓄积 量 124.9 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 112.7 亿立方米,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仍居世界前列,我国 的森林资源虽然植物种类丰富,但是我国却是一个少林国家.就拿森林覆盖率来说,圭亚那 是 97%,芬兰是 69%,日本是 68%,美国是 33%,我国仅仅只有 16.55%,大大低于全世界 27% 的平均水平.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森林面积只有 0.128 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 1/5.故 A 正确. 故选:A. 16.下列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晨鸡报晓 B.孔雀开屏 C.蚯蚓走迷宫 D.蜘蛛结网 【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后天性行 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晨鸡报晓、孔雀开屏、蜘蛛结网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 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蚯蚓走迷宫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 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故选:C 17.下列选项中哪项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A.有机物和氧气 B.二氧化碳和水 C.有机物和水 D.二氧化碳和氧气 【考点】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 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解答】解:光合作用的定义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 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 氧气的过程.故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如图: 故选:B. 18.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 ) A.生物形态的多样性 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生物栖息环境的多样性 D.基因的多样性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三层含义,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 性. 【解答】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 态系统的多样性.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故选:D 19.近年来,疫苗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下列对疫苗叙述正确的是( ) A.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B.接种疫苗不能预防传染病 C.接种疫苗可以使人获得非特异性免疫 D.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计划免疫 及其意义. 【分析】(1)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 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 防某种传染病. 【解答】解:A、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A 错误. B、接种疫苗能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B 错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