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辽宁锦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分)
二、选择题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
四、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分)
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分)
六、阅读(满分43分)
三、作文(满分52分)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2019 辽宁锦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 2 分) 1.请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汉字,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世纪圆梦 丝路华章 二、选择题 2.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尽.管(jǐn) 友谊.(yì) 奖惩.(chéng) 平.心而论(píng) B.而.且(ěr) 殷.红(yān) 肆虐.(nüè) 相辅相承.(chéng) C.仍.然(réng) 骨髓.(suǐ) 挑拔.(bō) 自怨自艾.(ài) D.因为.(wéi) 翘.首 (qiáo) 脉膊.(bó) 拾.级而上(shè)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A.他有点慌神了,摸遍了所有的口袋,除了那半包烟,一文不名....。 B.人们似乎从不厌倦去阅读经典名著,一会儿去读孔夫子的语录箴言一会儿去读司马迁的 鸿篇巨制....。 C.贾里头一次感觉到,爸爸像一棵老树,风吹雨打全都一一经历,所以泰然处之....。 D.有些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苦心孤诣....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 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 4.选出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 ) A.讲坛上,袁隆平操着流利的英语宣读了论文《中国杂交水稻育种》,并就大会提出的问题 进行答辩。 B.与这种孤独相比,杜小康退学后将自己关在红门里面产生的那点孤独,简直就算不得什 么了。 C.面对大自然,只要你善于观察和感悟,就会发现无论是春华秋实,还是风霜雨雪都充满 诗意。 D.2018 年底,我国的森林面积已达到 31.2 亿亩,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国人深知“独行快,众行远”的道理。 ②立己达人,兼善天下
③历史巳经诬明,并将继续证明,“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 带来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和世界”。 ④中国人历来重信践诺,与中国打交道,只会收获合作共赢的友谊与实实在在的利益⑤中国 愿意和其他国家分享发展机遇,也欢迎别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 A.③①④②⑤ B.②①⑤④③ C.③②①④⑤ D.②④①⑤③ 6.选出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 A.《红岩》中,“小萝卜头”在敌人监狱里长大,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六岁时,他在江姐 的帮助下开始刻苦学习,还经常帮助大人做秘密工作他遇害时还不满九岁。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自幼丧父,当过童工。12 岁那年他离开了学校, 因为补考的时候,他把沙子撒在了瓦西里神甫家做复活节蛋糕的面团上。 C.冰心是五四时期走上文坛的女作家。她的小说、散文、诗歌表现了“爱的哲学”。《繁星 •春水》是她受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而创作的诗集,是诗人平时记下的“随时 随地的感想和回忆”。 D.《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神话小说,有很多故事深受孩子们喜爱,如大闹天宫、哪吒 闹海、大战红孩儿、偷吃人参果、真假美猴王等。 三、解答题(共 1 小题,满分 6 分) 7.古诗文填空。 (1)春谷持作饭,______。(《十五从军征》) (2)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 古》) (4)______,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白居易《卖炭翁》中,“______,______”两句诗生动地刻画了卖炭翁的矛盾心理,写 出了卖炭翁的悲慘处境,流露出诗人深切的同情。 四、选择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2 分) 8.选出对杜甫《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 )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本诗开篇以设问提起,写出了诗人远望泰山雄奇壮阔生发的感慨。“青未了”突出了泰 山苍翠、连绵不断的特点。 B.“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大自然赋予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使大自然似乎有了感情; “阴阳割昏晓”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泰山巍峨高大的形象。 C.五、六句写出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心胸荡漾,归鸟进入视野,时已薄暮,诗人顿 觉眼界大开。 D.“凌”字表达了诗人登临泰山极顶,远望“众山小”时的豪迈之情,体现了他不怕困难、 勇于攀登的精神和成就伟业的远大抱负。 五、解答题(共 1 小题,满分 5 分) 9.综合性学习。 2018 年 9 月 18 日,发布了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 【材料一】 【材料二】 2015 年 2018 年 增幅 全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众比例 6.20% 8.47% 2.27% 城镇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 9.72% 11.55% 1.83% 农村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 2.43% 4.93% 2.50% 据统计,2016 年,全国共有科普人员超过 185 万,比 2006 年增加近 23 万。更突出的 是,2016 年,全国中级职称以上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科普人员接近 100 万名,比 2006 年 增长近五成。 2016 年,我国有科技类博物馆 920 座,展厅面积超过 280 万平方米,10 年增长 3 倍。我国 还积极推动科技资源对社会开放共享。2017 年全国 138 家科技馆免费开放,平均每馆免费 开放 242 天,超过 4000 万人次参观。 【材料三】 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还存在先进的科技知识仅被少数人掌握,大多数人 的科学素质水平提升较慢的现象。要全面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就要转变工作思路,改
变过去政府居高临下布道式科普,让互联网公司投身进来,在传播内容、方式、主题上,思 考公众需要。同时也要根据公众的自我选择意识,化公众被动接受为主动需要,利用云计算、 云平台等分析工具,分析公众搜索习惯,精准推送内容,做到因人而异,按“茱单”“点菜”。 另外,也要完善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机制。 (1)请你根据材料一的图表提炼出主要信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国家近年来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加大了投入。请你从材料二中提炼出相关信息。 (3)结合材料三,归纳怎样做才能让我国科普工作更好地发展。 六、阅读(满分 43 分) 10.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递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 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 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仆①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之”字、“无”字示仆者,仆虽口不能 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则知仆宿昔②之缘,已在文字中 矣。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③声韵④.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 昼课⑤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⑥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⑦.既壮而肤革不 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然⑧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所致, 自悲矣。 居易《与元九书》) (选自白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宿昔:以前。③谙识:熟识。④声韵:赋诗的声韵格律。⑤
课:按照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⑥遑(huáng):闲暇,空闲。⑦胝(zhī):老茧。⑧瞀(mào) 然:眼睛昏花的样子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援.疑质理 援 ______ ②腰.白玉之环 腰 ______ ③及.五六岁 及 ______ ④间.又课诗 间 ______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皆以美于徐公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咨臣以当世之.事 C.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欲有求于.我也 D 未老而齿发早衰白/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仆虽口不能言,心已默识。 (4)①甲文中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豪华生活? ②乙文中“口舌成疮,手肘成胝”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5)甲、乙两文都写了作者的求学经历,体现了他们哪种共同品质?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 启示。 1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喜鹊的歌 吴昌勇 ①在草木蒇蕤①、群山绵延的陕南乡村,枝头的喜鹊如花中牡丹、林中翠柏,足以登上 鸟类的封面。 ②喜鹊天生就是一个吉祥的样子,从一棵树跃到另一棵树,比叶子上的风跑得还要快,
尽管没有大长腿,却习惯凌空扎一个猛子,乌黑油亮的羽毛乡村上空画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听见喜鵲喳喳叫,心中陡然生出一份美好 ③喜鹊一叫,就连树木叶子都跟着叫声跑,这叫声很快变成一阵山风,整个村庄都在 喜鹊的叫声里热闹起来。喜鵲叫,好事到。忽远忽近的喜鵲叫,如一朵朵云彩,从内心最深 处飘过,亦如春风吹开心门,心际一下就亮堂起来。喜鹊唱响生活中最美好的那部分,也唱 响寻常日子里最明媚的部分花开的声音,水流的声音,泥土消融的声音,以及风吹过瓦棱的 声音,都成为喜鹊乐库里火苗般跃动的音律。 ④喜鵲比乡间的唢呐手更容易找到喜庆,音浪汹涌的双腮,盈满风调雨顺,盈满五谷 丰登,也盈满国泰民安。在我小的时候,每每听到竹林传来喜鵲的叫声,奶奶总是碎步生风, 从屋里跑出来,站在院子里,双手反剪一动不动地听这从枝头落下的鸟鸣。就像是一对故交, 她在低处望着喜鹊,喜鹊在高处望着她,空气中似乎有丝丝缕缕的甜,奶奶的满头银发被风 轻轻拂起, 叶缝透出的阳光洒满她的面庞,难得一见奶奶那份专注而神往的表情。 ⑤一只喜鹊和一位老人就这样彼此凝望,我站在奶奶身边,喜鹊站在那棵杏树上,杏 花开得灿烂,雪白的杏花映着喜鹊的乌黑的羽毛,喜鵲乌黑的羽毛映着更高远的蓝天,喳喳 的叫声伴着逐风飘落的杏花,和煦的春光里奶奶动情地听着,望着。尽管我不知道她在想什 么,但是我知道这一刻很美好,能让奶奶丢下手上的针线活,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晌午,在鸟 语花香里打开心门,将喜鹊的叫声热情地迎进来。 ⑥多少年之后,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场景,记得杏树枝头的那只喜鹊如何拨动银发 奶奶少女般的情思,让她忘记日子里的琐碎,让她从这再平常不过的叫声里捕捉到一份莫名 的感动与美好。 ⑦喜鹊在叫,好日子一天接着一天。二十多年前的盛夏,我早早出门,步行几十里去 镇上的中学,那是中考之后发榜的日子。那一天和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出门的时候,母亲 站在门前送我,我能感受到她目光灼热,比盛夏早展的阳光更滚烫。待我午后回到家时,母 亲依然站在屋外的院场里,我们目光重逢的那一刻,我看见微风拂过她清瘦的面庞,两鬓白 发在太阳下闪着银光。我笑着扑进午后的胆光黑发然听见废头红樁树上的熹鹊噫噫叫个不侵 那声賁渍脆而洪亮。倏然间,我好像被喜鹊的羽毛挠得内心痒痒眼泪也跟着喜鵲的叫声涌出 来。我看见在喜鹊的叫声里,母亲双眼噙满和我一样的泪水。她浅声道,喜鹊叫个不停呢, 今天喜鹊叫个不停呢!声音声高过一声,渐渐盖住了喜鹊的叫声。就在母亲焦急的等待中, 红棒树上的这只喜鹊或许也在远远地望着我,它看见乡村小道上我欢快的步态,看见我满脸
的喜悦,看见我握在手里的成绩单已经被汗水浸湿。于是,这只喜鹊赶在我之前回到家里, 将这个喜讯叽叽喳喳捎给站在门前的母亲。 ⑧多少年之后,我问起母亲,那一天,你真的听见喜鹊的叫声了吗?母亲笑着说,我 是在心里听见的。 ⑨直到现在,房头的那棵红椿树依然枝繁叶茂,奶奶屋外竹林里的那棵杏树年年早春繁 花盛开。喜鹊依然从一个枝头飞向另一个枝头,像乡间的信使,用悠扬的叫声,为奶奶和已 经跟奶奶一样生出满头银发的母亲,带回一个又一个好消息,为这个村庄带回一个又一个惊 喜,为村庄里的每一个人带回一份又一份感动。喜鹊成了村庄里一切美好的象征,在春暖花 开的时候,在麦浪翻滚的时候,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总是站在枝头喳噎叫。这声音比锣鼓动 听,比唢呐动听,比山歌动听,这声音将一切美好和不美好都化作高挂在心空的一道彩虹。 ⑩只要心中住着一只喜鹊,每天都艳阳高照,每天都是好日子,每天都看见村庄的上 空铺满鲜花和云彩。日子就应该这样过,在喜鵲喳喳不停的叫声里,我们抬起头,看见山花 烂漫,看见天空高远,看见一只喜鹊从村庄上空飞过,看见每个人的脸上都洒满阳光和笑意 【注】①蒇蕤( wēi ruí):形容枝叶繁盛。 (1)选文第④~⑨段,写了关于喜鹊叫声的哪几件事? ①奶奶丢下针线活跑到屋外动情地听喜鹊的叫声。 ②______③______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句的妙处。 喜鵲天生就是一个吉祥的样子,从一棵树跃到另一棵树,比叶子上的风跑得还要快,尽 管没有大长腿,却习惯凌空扎一个猛子,乌黑油亮的羽毛在乡村上空画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3)结合语境,品味第⑦段画波浪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笑着扑.进午后的阳光里,突然听见房头红椿树上的喜鹊喳喳叫个不停,那声音 清脆而洪亮。 (4)文题“喜鹊的歌”有什么含义? (5)第⑦段画横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喜鹊在叫,好日子一天接着一天。
(6)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⑩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只要心中住着一只喜鹊,每天都艳阳高照,每天都是好日子每天都看见村庄的上空铺 满鲜花和云彩。 1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善用语言的力量 何冠军 ①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 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維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 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 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 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 ③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样的效果。纵观 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 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 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④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 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 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 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 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⑤反过来看,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 造成误解、触发矛盾。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摇头,原因何在?问題就在于 这些讲话内容干瘪、细咂无味,要么是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要么是违背情理的废话假话。 譬如,有的乡村动员植树,长篇累牍都是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 只字不提。再如,发生安全事故,人们最关切的是伤亡情况和救援进展动态,个别地方的新 闻发布却大篇幅着墨于“地方领导重视”,缺少事件本身的信息。凡此种种,消解的都是群 众的信任。 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