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图综述报告
-----------李洋
目录
1. 眼图的形成 ...................................................................................................................................... 2
1.1 传统的眼图生成方法 ...................................................................................................... 2
1.2 实时眼图生成方法 .......................................................................................................... 3
1.3 两种方法比较 ................................................................................................................... 4
2. 眼图的结构与参数介绍 .................................................................................................................... 4
2.1 眼图的结构图 ........................................................................................................................... 4
2.2 眼图的主要参数 ....................................................................................................................... 5
2.2.1 消光比 ............................................................................................................................ 5
2.2.2 交叉点 ............................................................................................................................ 5
2.2.3 Q 因子.............................................................................................................................. 6
2.2.4 信号的上升时间、下降时间....................................................................................... 6
2.2.5 峰—峰值抖动和均方根值抖动 .................................................................................. 6
2.2.6 信噪比 ............................................................................................................................ 6
3. 眼图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 7
4. 眼图与 BER 的关系 ......................................................................................................................... 7
4. 如何获得张开的眼图 ..................................................................................................................... 8
5. 阻抗匹配的相关知识 ..................................................................................................................... 9
5.1 串联终端匹配 ........................................................................................................................... 9
5.2 并联终端匹配 .........................................................................................................................10
6. 眼图常见问题分析 ....................................................................................................................... 10
7. 总结 ................................................................................................................................................ 17
1. 眼图的形成
眼图是一系列数字信号在示波器上累积而显示的图形,其形状类似于眼睛,
故叫眼图。
在用余辉示波器观察传输的数据信号时,使用被测系统的定时信号,通过示
波器外触发或外同步对示波器的扫描进行控制,由于扫描周期此时恰为被测信号
周期的整数倍,因此在示波器荧光屏上观察到的就是一个由多个随机符号波形共
同形成的稳定图形。这种图形看起来象眼睛,称为数字信号的眼图。
示波器测量的一般信号是一些位或某一段时间的波形,更多的反映的是细节
信息。而眼图则反映的是链路上传输的所有数字信号的整体特性。如下图:
1.1 传统的眼图生成方法
采样示波器的 CLK 通常可能是用户提供的时钟,恢复时钟,或者与数据信号本身
同步的码同步信号.
图:采样示波器眼图形成原理
1.2 实时眼图生成方法
实时示波器通过一次触发完成所有数据的采样,不需附加的同步信号和触发信
号.通常通过软件 PLL 方法恢复时钟。
图:实时示波器眼图形成原理
另一种示意图:
图:实时示波器眼图形成原理
1.3 两种方法比较
1. 传统的方法比实时眼图生产方法测量的速度要慢 100 至 1000 倍。
2. 传统的眼图生成方法测量精度没有实时眼图生成方法高。
3. 传统的方法会引入触发电路噪声,时钟恢复电路噪声。
4. 传统的方法眼图的分析功能有限。
2. 眼图的结构与参数介绍
2.1 眼图的结构图
图:眼图的结构框架
注:二进制信号传输时的眼图只有一只“眼睛”,当传输三元码时,会显示两只“眼睛”。
如下图所示:
图: 二元码数据信号眼图 图: 三眼码数据信号眼图
2.2 眼图的主要参数
眼图主要的参数有如下:消光比;交叉点;Q 因子;信号的上升时间、下降
时间;峰—峰值抖动;均方根值抖动;信噪比等。
2.2.1 消光比
消光比定义为眼图中“1”电平比“ 0 ”电平的值。根据不同的速率、不同
的传输距离、不同的激光器类型,消光比要求不一样。一般的对于 FP/DFB 直调激
光器要求消光比不小于 8.2dB 。EML 电吸收激光器消光比不小于 10dB 。ITU-T 中
对于消光比没有规定一个最大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消光比可以无限大,消光比
太高了,将导致激光器的啁啾系数太大,导致通道代价超标,不利于长距离传输。
一般建议实际消光比与最低要求消光比大 0.5~1.5dB。这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值,
之所以给出这么一个数值是害怕消光比太高了,传输以后信号劣化太厉害,导致
误码产生或通道代价超标。
2.2.2 交叉点
交叉点就是两只眼睛交叉的地方,它的比例反映了信号的占空比大小。由于
传输过程中,光信号的脉冲宽度将会展宽,导致接收侧的交叉点相对于发送侧上
-2-1.5-1-0.500.511.5-0.500.511.5TimeAmplitudeEye Diagram -1.5-1-0.500.511.52-1.5-1-0.500.511.522.533.5TimeAmplitudeEye Diagram
移。为了有利于长距离传输,保证接收侧的交叉点比例在大约 50%左右,使得接
收侧的灵敏度最佳,我们一般建议在发送侧把交叉点的位置稍微下移一些 ,一般
发送侧交叉点比例建议控制在 40%~45%。
2.2.3 Q 因子
Q 因子可以通过示波器测得,它综合反映出眼图的质量问题。Q 因子越高越
好,表明眼图的质量越好。Q 因子一般受噪声、光功率、电信号是否从始端到终
端阻抗匹配(有关阻抗匹配,后文会详细说明)等因素影响。一般来说,眼图中
“1”电平的这条线越细、越平滑,Q 因子越高。在不加光衰减的情况下,发送
侧光眼图的 Q 因子不应该小于 12 ,越高越好。接收测的 Q 因子不应该小于 6 ,
越高越好。
2.2.4 信号的上升时间、下降时间
信号的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反映了信号的上升、下降的快慢,一般指整个信
号幅度的 20%~80%的变化的时间。一般要求其上升、下降时间不能大于信号的周
期的 40%。如 9.95G 信号要求其上升、下降时间不大于 40ps。
2.2.5 峰—峰值抖动和均方根值抖动
峰—峰值抖动和均方根值抖动,可以定性反映信号的抖动大小,做为比较参
考,这两个测量值是越小越好。定量地测量输出抖动还是要专门的测试抖动的仪
表,如 Agilint 的 37718、ACTERNA 的 ANT20-SE 在测量抖动的时候 仪表一般需
要预热 30 分钟以上,才能保证测量值相对准确。
2.2.6 信噪比
信噪比同样可以定性反映信号的质量好坏,做为一个比较参考。这个测量值
是越大越好,一般在发送侧的测量值都大于 30dB。定量地测量需要使用光谱分析
仪。
3. 眼图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经过研究和实验可以从眼图中得出整体系统的性能情况,这里我们结合眼图
框架给出下面的结论。
图:眼图的结构图
1. 最佳抽样时刻应是“眼睛”张开最大的时刻;
2. 眼图斜边的斜率决定了系统对抽样定时误差的灵敏程度;斜率越大,对定
时误差越灵敏;
3. 眼图的阴影区的垂直高度表示信号的畸变范围;
4. 眼图中央的横轴位置对应于判决门限电平;
5. 过零点失真为压在横轴上的阴影长度,有些接收机的定时标准是由经过判
决门限点的平均位置决定的,所以过零点失真越大,对定时标准的提取越不利。
6. 抽样时刻上、下两阴影区的间隔距离之半为噪声容限,噪声瞬时值超过它
就可能发生错误判决。
4. 眼图与 BER 的关系
经过研究分析,可以得出眼图与误码率关系如下图所示:
利用眼图分析抖动得到浴盆曲线(Bath Tub),从而进行误码率的估算,结果如下
图所示:
图:眼图的浴盆曲线与误码率分析图
4. 如何获得张开的眼图
1) PCB 走线长度
短走线并非始终能够满足,但是短走线意味低损耗。
2) 走线宽度
宽走线可以降低趋肤效应。
3) 减小板材的介电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