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新疆教师资格考试结构化面试真题及答案
结构化面试题目:某中学通过考试选出 19 名优等生,可以享受和校长吃饭的殊荣,对此
“嘉奖”方式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该举措既是物质盛宴,更是精神盛宴,对激励优等生将起到促进作用,其初衷是好的。
但也不应忽视其消极影响,同时要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首先,“校长晚宴”是中国教育现状的一个真实的缩影,是对应试教育毫无挑剔的肯定,
对素质教育的无声反抗。
其次,此晚宴的准备不仅消耗了很多老师的精力和时间,例如晚宴地点的选取、晚宴食
物的选择等,而且进餐场所过于讲究,难免“仪式化”。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庞,夹杂在觥
筹交错的晚宴上,给人的第一感觉就不协调。而最近一段时间,对于教育功利化、教育歧视
的讨论也很多,人们不免用看待“绿领巾”、“红校服”的眼光来看此事。
最后,对于后进生来说,此举措无疑是在向大家宣告“唯分数论”的作用,“共享晚宴”
的方式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将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总之,“共进晚餐”这种方式,其本身还有需要完善之处,我认为只有在优等生与后进
生之间选取合适的交流方式才会获得更大程度的接受。
结构化面试题目:如果你在单位做了很多事情,但是你的领导不知道,同事也不认可。你
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
在工作中,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以平常心对待,一如既
往地认真工作,通过工作取得大家的认可。具体来说我会这样做:
第一,认真反思。虽自认为做了不少工作,但同事不认可,可能是由于自己业务不熟悉,
工作方式和方法不正确,也可能是自己不了解单位的办事流程和业务范围等,这都会使得自
己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却效率不高或者不适合单位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会不断地进行反
思并逐步做出改变。
第二,加强交流。我会加强和领导、同事之间的沟通交流,多请示,多倾听。就领导而
言,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多请示多汇报,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使自己的工作符合领导的要求,
符合单位发展的需要;就同事而言,我会努力加强和同事之间的互动交流,多向有经验的同
事学习,多倾听其建议,并努力做出改变。
第三,自我学习。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不断学习,认真查找自身的不足以
及和同事之间的差距,并努力做出改变。我相信,经过我的努力,领导和同事一定能看到我
的进步,从而认可我的工作方式。
总之,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向领导多请示、多汇报;与同事多交流、多沟通,并不断
反省和学习,争取能为单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结构化面试题目:幼儿园每天都安排了午睡时间,但有些孩子却怎么也不愿睡,作为值班
老师你会怎么做?
【参考答案】
午睡时间虽短,但对孩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保证孩子有充沛的精力去完成下
午的活动,还能增强孩子的机体防护功能,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当有小朋友不
愿睡午觉时,我不能盲目责备,要在了解孩子不睡午觉原因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
性地解决。
一般来说,宝宝不愿意睡午觉,无外乎这样几个原因:第一,孩子还没有适应新的环境,
或者寝室环境的布置过于花哨,幼儿的注意力被吸引,情绪处于兴奋状态中导致无法入睡。
第二,幼儿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个别幼儿精力比较充沛,孩子体能过剩,对午睡的需求不高。
第三,幼儿来自于各个家庭,有个别孩子在家一直没有养成午睡的习惯,到了幼儿园跟不上
集体生活的作息制度。
据此我会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
第一,睡前为孩子营造适宜的午睡氛围。幼儿午睡前,关掉强灯,放些催眠曲等,以帮
助孩子迅速进入梦乡。
第二,因材施教。对睡觉时需要有人在旁边陪的孩子,可以安排和他关系好的小朋友与
他一起入睡;对个别特别调皮的孩子,在不影响其他孩子休息的前提下,给予他有限度的自
由,如安排他去教室里画画或看书等;对于午睡表现好的孩子,给予表扬和鼓励。
第三,取得家长的配合。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中的情况,建议家长尽量保证孩子在
家的作息时间和幼儿园的一致,共同培养孩子健康的午睡习惯。
结构化面试试题:请你解释一下“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
【参考答案】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是指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后,学生是否能学好,还要
靠自身的努力。这句话原本是用来强调学生在学习时的能动因素在成功中的关键作用的,如
今却被一些教师拿来做推卸责任的挡箭牌,每当学生成绩滑坡或品德不良时,他们便认为这
与自己没有关系。首先,学生的“个人修行”也须有个前提条件——“师父领进门”。要想
把学生真正“领进门”,教师首先得“进门”。倘若当老师对于所教学科知识尚不能精通,自
己尚站在知识大门的外边,又怎么可能把学生“领进门”呢?不能“深入”,焉能“浅出”?
不能“居高”,岂能“临下”?倘若一个教师仅仅是知道知识的皮毛,课堂上最多只能是照本
宣科,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这样的“师父”根本没有资格去教别人。
其次,教师要具备将学生领进门的本领。有的教师寒窗苦读、博览群书,可说是满腹经
纶。但在学生面前却口齿木讷,所学所想、所感所悟,难以言表。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技
能,掌握将学生领进知识大门的教学艺术和科学方法。
再次,“师父”将“徒弟”“领进门”后,还要授以“修行”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习的方
法即“授人以渔”,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师父领进门”其实是很不易的。倘使真正地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修行”便是水到渠
成、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结构化面试题目:现在的小学课本难度很大,很多孩子学起来很吃力。因此,有的家长认为
孩子应该在幼儿园多学一些知识,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阶段知识,这样就不用担心孩子到了
小学跟不上。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家长的这种想法折射出目前普遍存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从情感角度讲,家长想让
幼儿提前掌握小学课本知识的良苦用心可以理解。但是,从教育科学性角度看,这种做法违
背了幼儿生长规律,刻意地拔苗助长,反倒会适得其反。
产生这一问题最根本原因是目前应试教育制度造成的教育目标功利化。日益激烈的学习
竞争环境也造成了家长的教育功利心偏重,并由此产生了功利化的幼儿培养观。这种不顾幼
儿身心健康,片面追求课本知识的教育观念对幼儿的健康成长百害而无一利。一方面,幼儿
时期属于特殊的生长时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长时间的紧张学习容易让幼儿产生厌学、畏
惧、自卑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差异性很大。幼儿教育侧重能力和智
力的培养,不是字数和算数的提升。
因此,只有国家、教师、家长三方协力合作,转变观念,才能真正杜绝这种现象的蔓延:
首先,国家要努力扭转教育环境,转变教育制度,让孩子从“应试”的藩篱中解放出来。
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教育制度改革的步伐,从体制上杜绝以分数论成败的功利观。
其次,幼儿园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教师应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理念,以全
面提升幼儿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遵循幼儿自身成长发展规律,在学前教育阶段应主要以提
高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
最后,家长应转变教育培养观念。明确幼儿的智力标准和能力标准的设定,真正了解什
么样的孩子才是、出色的孩子,而不是以单一的分数或掌握多少字数论英雄。
结构化面试试题:你上课走进教室时,发现黑板上有一幅恶搞你的漫画。对此,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
这幅漫画,一方面可能是学生的调皮之作,另一方面可能是学生表达个人情感的一种方
式。虽然是恶搞之作,我也会怀着包容之心来解决此事。
首先,我会将计就计,冷静地走上讲台,和往常一样与学生问好。之后端详画作,托腮
思考,继而进行画评:“这幅画对老师的某些特点描绘的非常形象,说明作者有着非凡的观
察力。但是,一幅好的作品不仅形似,还要做到神似,这样才能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所
以,我希望这位同学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体会到这一点,酝酿成熟后再给老师作画一幅。”
以这种带有玩笑色彩的话与学生互动,拉近彼此的距离。
其次,建立起师生间的亲密关系后,我会尝试着询问:“这幅画是哪位潜力股的大作?”
作画的同学对我坦白承认后,我会对其进行鼓励,征求其意见后,擦掉黑板,开展本节课的
教学活动。
最后,下课后我会找作画的学生谈话,了解他作画的初衷。如果是为发泄心中的不满情
绪,我会对其做思想工作,同时对个人行为表达歉意。另外,也会明确地告诉学生,有事可
以及时与老师沟通,有问题我们共同解决,如果是开玩笑,也不建议是这种方式,可以直接
把漫画交给老师,我们还可以共同切磋。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会特别注意细节问题,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时,也要注
重树立教师。
结构化面试试题:教师应遵守哪些职业道德规范?
【参考答案】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
终身学习。
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来规范
自己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做出示范和榜样。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教师应有“鞠躬尽瘁”的决心和“蓬勃向上”的工作
热情,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善于发现其“闪
光点”,采取发展性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书育人是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这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人的要求,教师不仅应给予更
多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全人”。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学生的向师性与教师的示范性,要求教师时时严格要
求自己,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学习中博览群
书,厚积薄发,成为学生学习的“源头水”。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三爱两人一终身”方显教师本色,也会时刻用教师职业
道德规范来鞭策自己,精心培育桃李满园春。
现在常常提的“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你怎样理解?
【参考答案】
学生是一个民族传承的希望,是一个国家继续生存、发展的灵魂所在。老师担负着重大
的使命,
“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对于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
首先,“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是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教师的作用是
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
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
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
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诱导作用,实施启发教学,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地
完成学习任务。
再次,教师要通过自己引导作用的发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长进、有所创新,体
验到创新的乐趣。
最后,教师通过教与学、学与学、以及学生自我反思的多向反馈,来实现学生学习的目
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师生之
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通过与学生沟通情意,激发学生潜能,使其充分地发
挥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性,以便使学生得到最大程度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