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6年贵州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6 年贵州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 给定材料 资料: 各位网友,大家好!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一些突发性的公共事件也时 有发生,如 2003 年非典爆发、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004 年禽流感事件、北京密云虹桥踩踏 事故,2005 年江苏淮安氨气泄漏、安徽疫苗事件、四川猪链球菌事件,今年一次比一次强 劲的台风的侵袭,一次又一次的矿难,等等。这些问题的积累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 展。 [主持人] 有网友问:丁部长,现在自然灾害和疾病发生越来越频繁,各界政府有没有把建 立突发事件的机制列为考核指标。请嘉宾介绍一下,谢谢。 [丁宁宁] 首先,我们要理清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它不是一般的事故,有人把他混为一 般的事故,不是太准确。当然,如果由于政府本身的执政能力而发生问题,使一般事故扩大 为突发公共事件,就是政府的公共能力问题。一般情况下,政府对于一般情况下的各种自然、 人为的相关事故都有一套处理程序,比如交通事故,公安局有一整套的处理程序,一般情况 下不会变成突发公共事件。 另外,在工业化初期,火灾曾经是突发公共事件一个重要的隐患和诱因。但是在建立了消防 队和联防机制之后,火灾就不再成为一个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诱因了。实际上,在整个人类 和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原来没有遇到过,或者原来遇过但影响没有这么大的 事件,比如自然灾害,还有由于中国人多,在某些建筑物或者大型活动中产生的践踏事件等 等。 [主持人] 刚才您说的如何界定公共突发事件,是随着社会的推进和人数的增加,概念也在 发生变化。我们细化什么是公共突发事件,一般的交通事故每年的死亡率非常大,就个案来 讲,一个一个形成不了一个公共突发事件。比如火灾以前曾经是公共突发事件。 [丁宁宁] 17 世纪初伦敦发生的大火,是导致国际消防队建立的原因之一。 [主持人] 首先我们理解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网友“多多到天堂去了”:请问,建立 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的必要性,预案必须具备哪些内容? [丁宁宁] 从现在开始,建立国家的总体应急预案是有必要的。这种必要性主要来自于海啸、 地震,包括大的飓风,这类灾害以及灾害的严重影响是不可预料的。但是对这些灾害,一个 有组织的政府是有一整套的处理程序,比如有防灾委员会、防洪局、地震局等,这些都已经 常规化了。 最重要的是,由于我国处于工业化进程的特殊时期,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社会矛盾引发的 公共突发事件在增多,比如征地引起老百姓集体的诉讼、集体上访。上次由于新闻界的关注, 把一个大学生死亡变成了一个公共事件,最后导致我们把遣返站变成救助站,这恐怕是今后 应该更加注意的。由于西方敌对势力的影响,欧洲普遍发生橙色革命,这种情况在我国也有 可能发生。这种敌对势力的目的就是影响人们的生活,制造突发公共事件,使我国现代化建 设中断。 [主持人] 我们在访谈前沟通的时候曾经提到法律永远是滞后的,我们谈到大学生死亡的案 例,在某种程度上,一个新类型的事件出来以后,相应的应对机制也有可能最后形成解决问 题的新机制。 [主持人] 网友“七子之歌”:如何提高社会各界危机意识?我们还是应该从思想意识提高应 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意识。 [丁宁宁] 从这个角度讲,恐怕更多的是要引导公众,来关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 建设。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但是和西方市场经济其实也有很 1
多共同的地方,比如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方面,哪些应该是由政府承担的责任,哪些是市场 解决的问题,应该有一个责任界限。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出现不能正确应对突发事 件的问题,比如非典出现的时候,由于我国多年以来,国家防疫部门自己要挣钱、卖药,国 家的经费大量减少,他们以为非典可以通过市场解决。当时整个防疫系统本身就不起作用了, 以至于在广东发现病毒之后,不能够很快加以确诊,由于没有明确的居民协调机制,当时几 个部队的研究人员和地方研究人员为了样本,还不能取得一致的意见,以上情况都延缓了我 们对非典的应对。 但是,一旦国家动员启动了相关机制以后,由于国家动员体制很强,所以很快就在各个城市 实行了隔离,所以非典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我们想到,我国公共防疫体制还应该是国 家出钱,应当加强科研水平,才能够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等到流行病发展到相当规模的传染 程度,我们再应对。 [主持人] 从社会发展研究方面角度看,您判断在应对非典问题上,我国的快速反映机制在 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 [丁宁宁] 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实事求是的说,我国目前所谓党政统一的领导体制肯定 更有效。因为非典从中国过来,已经产生了小规模的传播,这种情况下很难抑制,但我们很 快把它抑制了。 [主持人] 网友:丁部长,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些危机?我们今天探讨的所有危机,这个问 题太大了。 [丁宁宁] 突发事件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法,一种是已知的,一种是未知的。非典属于未知传 染病,突发事件不一定成为公共事件,如果卫生防疫体制有效,就会及早发现这种病,及早 隔离,而不会成为公共事件。由于卫生防疫体制本身出现问题,一直到出现小规模流行的时 候,才引起了我们的警觉,这样一个突发事件就变成了公共事件。但是在变成突发公共事件 之后,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回应,就抑制住了,最后降低了公共事件的危害,但实际代价并 不小,很多医护人员也都感染了非典,相当多的非典患者还留下了很多后遗症。 [主持人] 网友“雪夜的情怀”:我国是否已经初步建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其积极作 用是什么? [丁宁宁] 7 月 26 号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今年人大开会的时候,各个代表 提出应当建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的总体应急预案,这个意见已被国务院认真执行,7 月 26 号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就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进行了讨论并通过。这个预案是由 25 件专项应急预案和 80 件部门应急预案组成,有相当省部级机构已编制了自己的应急预案。 全国应急预案的框架体系应当说已初步建立。 [主持人] 应对突发事件的解决思路大体是一个体系吗? [丁宁宁] 非典以后,相当多的境内外学者向国务院建议要成立国务院或者国家紧急状态委 员会,被国务院内部讨论否定了。原因是,既是突发事件,有很多原因我们是不知道的。最 重要的是不管发生什么样的突发事件,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时候,建立一整套工作原则、 组织体系和协调机制。 比如现在发生了一起非常大的交通事故,那么,医疗救护单位应当怎么救,交通部门怎么疏 散交通,广播系统怎么呼吁部门给予协助,群众不要围观以免造成拥堵,这需要各部门之间 的配合,一起完成社会救助行动。因此,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在制定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 案时,把握对应急预案的本质就是一个工作原则、组织分工、责任分工以及协调机制。比如 水灾、地震过后往往有大病,所以不是简单把水灾或者地震的事故处理了,事后还要有后续 的步骤。另外,大的自然灾害过后还要有重建工作,第一步要救人,第二步防疫,第三步恢 复建设,这需要国家投入和社会机制相结合。 [主持人] 如何界定突发公共事件的严重性,您认为,我国目前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时 2
期吗? [丁宁宁] 当前我国是处于突发公共事件的突发期,我主要是指社会根源的突发公共事件。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的速度很快,特别是入世后,相应的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服 务机制不够完善。比如社会保障系统,养老系统保障不到两亿人,参加医疗保险城里人还不 到一半,就更不用说农村了。有些情况下,城市化进程很快,包括一些大的建设、道路、水 库、征地等等。由于补偿机制不够完善,导致部分社会群体的利益受损害,因此引发了一些 社会根源的突发事件。我认为是高发期,并不是说现在自然灾害越来越多,自然灾害有它一 定的规律。 [主持人] 上帝要惩罚人类,并不是在人类有准备的时候,也不是集中在某一个阶段里。 [丁宁宁] 比如海啸,已经有很多年在中小学地理书中它都不是重点内容,但东南亚的海啸, 因为英国一位年仅 10 岁的小女孩凭借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地理知识,预测出即将发生的海 啸,从而挽救了 100 多名游客的生命,大家又认为应该纳入教材了。但是我认为这是偶然事 件。 [主持人] 网友“有遥远的地方吗”:灾害频发从哪几个方面考验民政、财政和卫生等方面的 救灾应急反应? [丁宁宁] 一个国家总是要有一定的富余财力,包括各物资储备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包括 经济的、政治的,这种能力是一个国家政府是否成熟的表现。我们不能动不动一遇到自然灾 害就到国际上呼吁救中国。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所以我国在这方面一直做了大量 的准备工作。在我们过去政府体制机构建设中就已经注意到,我国有粮食储备局、银行储备, 财政也留有余地,包括我们为民政部准备的救济款。 如果没有,就进入下一年的财政预算,如果不够,中国老百姓储蓄的积极性特别高,已经相 当于我国一年的 gdp,中国未雨绸缪的思想深入人心,所以不存在没有储备的问题。另外, 在中国的历史中,有唐山地震救灾的经验,武警部队和野战军如何协同。这回的公共突发事 件应急预案分了四个级别,在不同的级别上,不同的政治机构或者特殊部门、特殊力量会介 入进去,这是由中央统一指挥的。 [主持人] 网友“zz40”:应急并不等于浪费,我们在总结非典成功经验时,决不能忽略它的 巨大浪费。这次矿难事件中也充分说明这一点,浪费是何等的惊人,又是何等的冠冕堂皇。 [丁宁宁] “浪费”有两方面的含义,一个是不应该花的钱花了,是浪费。有一些情况,特 别是当突发公共事件原因不明的时候,有一些防御性成本产生的措施。前两天台风“麦莎” 在浙江沿海登录的时候,我就被困在杭州了。这时中央防灾救灾委员会下令,飞机停飞,要 求几十万人撤离,这要产生代价。事后可能风暴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我们不能认为这种代价 就是浪费。因为老天爷的事谁都说不准,在浙江的时候风力是 12 级,这样的风速肯定要造 成大量的损失,所以人员要很快撤离。不管由于什么原因,台风上岸以后风速减缓的很快, 这我们无法预料。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认为撤离就是浪费。当然,如果把建设防灾救灾的 款、国家物资用来大吃大喝,把钱装在腰包里这更是浪费。 [主持人] 网友“一言等于九鼎”:举几个例子表明应急预案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教训?网 友“英岗岭”:举几个例子表明同样的危机、不同的结果。 [丁宁宁] 国际、国内的例子都有。国内的例子,今年春天“流行性脑炎”又出现了,这种 病已经多年没有发生,不存在病毒未知的问题。我国由于非典以后,建立了比较严格的卫生 防疫报告机制,这和卫生领域的应急预案是吻合的。这次流脑在南京、江苏一带大概只四天 就解决了。美国的飓风这次很大,但是令人们惊讶的不是飓风的破坏力,而是一个政府、一 个最强国家的政府竟然在飓风发生三天以后,不采取任何行动。同样类似级别的飓风,在加 勒比经常发生,有一些人说古巴的体制不好,但古巴的每次飓风都没有造成大的影响,因为 国家采取动员体制,很容易形成大家迅速疏散。 3
[主持人] 网友“黄浦江边的徘徊”:危机预案对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大家 都会稳定的意义非常重大,请您指导一下。 [丁宁宁] 有一个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是为了保证我们经济发展的连续性,防止突发 的自然灾害或者社会事件导致整个经济发展中断。主要意义在这里,同时在遇到这种情况的 时候,减少我们人员财产的损失。 [主持人] 网友“池塘边的小草”:请问丁部长,中国人的危机意识如何?如何提高国人的危 机意识?这位网友可能更针对中国人的特点。 [丁宁宁] 我们国民的危机意识是世界各民族危机意识中最强的。表现在两方面,中国历史 传统中家庭的意识非常强,所以家庭本身作为社会保障单位,本身对家庭成员遇到不测事件 都是有准备的,只要各个家庭有能力。第二,中国文化 5000 年,遇到很多次水灾,中国人 的储蓄意识非常强,中国人的储蓄水平是国际上最高的。比较高的储蓄率反映出国人很强的 危机意识。在中国见到很多的老百姓,由于收入差距拉开,确实有很多要饭的。但一位以色 列的朋友跟我说,以色列和中国人很少在国外要饭。因为他们未雨绸缪,即使很穷也要面子。 [主持人] 网友“上海之夜”:当前我国社会领域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引发突发事件的诱因是 一个前提。 [丁宁宁] 今年国务院提出为十一五准备的社会保障材料,我国曾提出就业是当前面临最大 的社会问题。就业是人的一种基本手段,如果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就业是人不脱离社会的 重要媒介,如果没有就业,就很可能游离于社会之外。 实际上西方国家从 1760 年到 1960 年,从瓦特发明蒸汽机到贝尔提出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就没 解决就业问题。西方人口开始只有 1.4 亿,我们国家解放后 6 亿,改革开放 10 亿,巨大的 人口又不可能到国外移民。西方两次世界大战消灭了很多人口,我们不希望这样的事在中国 发生,所以就业问题更严重。所谓工业化、现代化,本质就是资本、技术替代劳动力,物质 领域中资本不断替代劳动力。 [主持人] 这个问题对巨大的劳动力市场又形成一种新的矛盾。 [丁宁宁] 由于现在产业结构调整非常的迅速,造成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矛盾并存,是我们当 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如果这些人的就业问题长期解决不了,就是最大的社会隐患。 [主持人] 还有其他的吗? [丁宁宁] 西方国家看,社会稳定不是靠消除就业问题解决的,而是靠建立社会保障和实行 国家福利政策解决。我们要给失业家庭以基本的生活保障,使他们的子女能够有继续受教育 的权利,使失业的家庭也同样对未来充满希望,而不是消灭失业。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写的是 失业率低于 4%就是充分就业。 问题: 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问题 1.概述 d 市长网谈的主要内容 2.有 6 个网友的发言,选择错误的说法并进行分析说明原因。选择错误要倒扣分 3.就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问题进行论述。1000-1200 字。 参考答案: 2006 年申论考试的资料是部长关于突发公共事件的一个谈话。字数大约在 5000—10000 之间。在此次考试过后不久,国务院于 2006 年 1 月 8 日向全体公民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 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我国的应急预案框架体系至此初步形成。由此亦可以看出申论同国家 大政方针、国计民生问题之间的密切联系。 第一道题,要求概括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文书数量为 500 字,这道题是考察考生的概 括能力。可以从材料当中提炼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突发公共事件的表现和这个问题 4
的重要性。它的表现在开头当中就已经点出,包括自然界,也包括社会事件,它的重要性涉 及到安全、稳定、发展等方面。第二个方面,要提炼产生问题的原因。产生问题的原因分表 层原因和深层原因。表层原因有以下这样几点:一、预防机制不够得力。二、法制不够健全。 三、各种关系没有理顺。四、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深层原因也有四点:一、人与自然的关 系。二、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三、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四、安全、发展、 稳定之间的关系。这四个关系归结起来就是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问题,没有处理好这四种关系, 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理解和落实。可以参看 2004 年 2 月 21 日温家宝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讲话内 容。第三个方面,对策。对策包括根本对策和具体措施,根本对策就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 观,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不同利益群体间和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具体来 说,有以下几点具体措施:第一、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第二、建立全国性的预警机 制;第三、要协调各部门的关系;第四、法律法规;第五、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 建设是防止突发公共事件的根本措施。 第二道大题,给出了六个选项,要求指出哪些选项与部长讲话内容有矛盾,并说明理由。 根据初步得到的不十分确切的资料,我们判断有两个选项是应选选项。第一个选项是“人们 能够指明突发事件的原因,能够消除掉突发事件”,这个选项显然与部长的讲话有矛盾。因 为讲话中指出“自然界的突发事件可以预测,但人类社会的突发事件有的无法预测”。另一 个选项,是把突发事件完全归结为社会制度、意识形态,而部长的讲话认为应归结为机制方 面,应有全国性的预警机制。以上说的这两个选项显然与部长的讲话有矛盾。第二道大题的 答题思路应该是根据选项中对策的针对性、可行性、是否合理合法和模拟身份是否合适这四 点加以衡量,尤其是要优先考虑选项当中的针对性,是否是针对问题发生的原因。我们上面 举出的两个选项,之所以是错的,是因为它没有针对问题发生的原因。 第三道大题。也是难度最大的。就是要求以“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作为主要 内容。提出自己的意见。要求写出 1000 字到 1200 字的文章。这个问题的答题思路主要是分 析它的要求,要求你写的是一篇工作建议,这是首选,其次也可以写成一篇一般性的议论性 文章或者申论文童.首先谈一谈怎样来写工作建议,工作建议是机关里面常见的一种应用文, 它的写作套数是:第一提出问题,引出主题。这里面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是现实的状况, 即突发性事件增多和举典型事例。第二层,由此引出公共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解决此问题的 迫切性(意义)。第二大方面,就是挖掘产生突发性事件的根源。此问题可分为两层:第一层 找出发生问题的表面原因,有几条材料当中都有展现。第二层深入挖掘突发事件的深层原因, 即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安全、稳定、发展之间的关系。归 结到底是没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要求,这在温家宝的讲话和胡锦涛关于和谐 社会的讲话中都有充分的体现。第三大方面,对策。第一点是总对策,运用科学发展观处理 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安全、稳定、发展四个方面的关系。第二层, 具体措施,前面已经提到了七八个方面。这样的文章就是一个比较完美、比较标准的工作建 议。这是一种写法,也是最典型、最佳的写法。第二种写法也可以考虑,就是写成标准议论 文形式,这是写作的雏形。这样的文章共分为三块。第一块,论点,即从材料中突发事件提 起,引出公共安全的重要性。第二部分,论据,即原因。包括一般性的原因和深层原因。第 三部分,结论,即对策。可以写两层,第一层就是收拢全篇,强调主题,第二层写出几个对 策的题目。首先写总对策即科学发展观,及它所包含的四个方面的关系。第二层写几个具体 对策,只写标题,不详细展开。这种想法也是可以考虑的,但不如第一种想法更加规范,更 符合提出的要求。如果对两种写作题材评分,工作建议应该得更高的分数,议论文分数略低。 1.假设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丁部长的谈话,呈领导阅。字 数控制在 500 字以内。要求:概述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写作范本 5
【答卷】 9 月 20 日,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专家,××研究部 d 部长应新华网之邀,做 客“新华访谈”,就政府如何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d 部长理论与 事例结合,就四个层次的问题谈了他的看法。 第一个层次,d 部长讲了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的原因。他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突发性公共 事件的高发期,自然灾害频繁出现,社会利益冲突增多,那些处理不好的一般事件,就可能 演变为突发性公共事件。 第二个层次,d 部长讲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表现。他认为,突发性公共事件主要包括三 大类:一类是非人为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火灾等事件。一类是人为的社会事 件,如游行、静坐、上访、示威等事件。一类是两者兼而有之的,如重大传染性疾病、生产 安全事故等。 第三个层次,d 部长讲了建立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防御预案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建立 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防御预案,可以预防灾害,减少冲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 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第四个层次,d 部长讲了建立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防御预案的途径。他认为,要采取党 政统一的领导体制,采取国家为主的投资方式,采取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民间资 金、技术、人员参与公共事件防御。 2.在线交流结束后,网友发表的帖子。有的与 d 部长观点不一致。请在答题卡上的相 应位置上,对与 d 部长观点不一致的帖子,具体说明为什么不一致。每条说明字数在 300 字以内。对观点一致的帖子请勿作答。否则扣分。(30 分) 【答卷】 【网友甲】 要使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地发展,就要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执政水平,以消 除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来源,如:海啸、地震、火灾、大雪堵路等各种自然或人为的相关事 故,从而把社会损失降到最低。 【网友乙】 非典疾病虽然是由病毒引起的,但我国 2003 年春夏之交的非典事件却不 仅仅是自然灾害,而是由于各种社会因素引发的突发事件,是一次公共事件。这一事件说明 我国的卫生防疫体制有待完善。 【网友丙】 能否妥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与国家是否强大并没有关系,关键是社会制 度是否优越。比如前不久美国新奥尔良的飓风灾害,造成了惊人的损失,就说明不是国家强 大就一定能应付得好突发公共事件。 【网友丁】 “上帝”惩罚人类,并不是在人类有准备的时候。在情况不明的时候,采 取防御性措施,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即使灾难并没有降临,也得承认这些代价 是必要的,而不应认为是浪费。 【网友戊】政府必须完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机制,但并不是说有了这种管理机制, 一般事件就不会变成突发公共事件。预防突发公共事件,不能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靠经 济介入也不一定就能预防得了。 【网友己】成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关键,是在其爆发之后政府有能及时应对的专门机 构。因为未知的、社会原因不明的公共事件,不可预见度太高,如果政府没有能力做出反应, 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3.当前,如何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是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请你就如何提 高各级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鲜明,论述充分,论 证有理。字数控制在 1000~1200 之间。 如何提高各级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 提高各级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近 些年来处置金融危机、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抗击非典、歼灭禽流感等事件来看,提高各 6
级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突发事件一般是指难以预料、突然发生、关系全局安危的重大事件,具有复杂性、破坏 性、危险性等特点。正确应对突发性事件,对各级政府的能力提出了综合性要求。 一要有敏锐的鉴别能力。突发事件并非是“空穴来风”,在其酝酿、发生、发展过程中, 必然会表现出一些不易被人察觉的迹象。作为一名政府公务人员,要善于捕捉那些初露端倪 的表面现象,掌握真实的信息,在此基础上作出准确分析判断,较好地把问题化解在基层、 化解在内部、化解在始发状态,从而主动有效地防范和避免事态的扩大。但从以往应对突发 事件的情况来看,很多时候,正是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在事发之初对苗头性信息掌握不准,漫 不经心,从而错失良机,酿成大祸。 二要有驾驭全局的能力。胸无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对突发事件的处置,事关大局, 来不得半点马虎,需要政府工作人员统观全局,周密思考。既要考虑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 又要考虑造成的经济损失;既要考虑国家政策法律的规定,又要考虑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 既要考虑采取措施的力度,又要考虑社会的承受程度;既要考虑事件本身的处置效果,叉要 考虑其后续影响以及周边因素的作用。总之,要把突发事件摆到发展的全局中通盘考虑谋划, 防止急于求成,一味地就事论事,采取强制手段粗暴处置。要坚决避免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贻误全局现象的发生。 三要有快速应变的能力。只有做到快速反应,多谋善断,速战速决,才能掌握处置突发 事件的主动权,将事件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控制在最小限度。突发事件来势猛,发展快,稍 有不慎,将造成失控局面。这就需要政府工作人员有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勇气,有处变不 惊、大胆果断的气魄,有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胆略,有令出法随、雷厉风行的作风。总之, 要快字当头,迅速果断采取行动,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局势,这是应对的关键环节。 四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应对突发事件,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有着更高的要 求。首先,能短时间内聚合各种要素,把包括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以及新闻媒体在内的社 会各界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在第一时间内集聚到位,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其次, 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高效有序运作,使各个环节丝丝相扣,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效能;再 次,能优化调控手段,以高超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尽力以理性的而非感性的,柔性的而 非暴力的,开放的而非隐蔽的方式,妥善有效地处理好突发事件,避免事件因组织拖延、调 控不当而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 五要有快速决策的能力。快速决策能力是建立在理性思维基础上的一种能力,也是政府 工作人员应急能力高低的最终体现。科学的决策需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要迅速查清事由。 对事件的起因、事态程度、发展趋势、社会影响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摸底,掌握实情,为事 件妥善处置做好基础性的保障工作。其次,要因情施策,区别对待。根据事件的不同起因和 性质,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尤其要时刻注意事件的动向,不断地应对调整。 第三,决策要有适度超前性。要充分考虑事件的发展变化,具有一定的预见能力,留有周旋 的余地,从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第四,要群策群力,寻求最佳方案。一个人的知识和经 验毕竟有限。这就需要政府工作人员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集聚各方智慧和意见的基础上 择善而从,迅速作出科学决断,并使之立即付诸实施。 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培养的过程。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要求政府工 作人员从多方面入手。 7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