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浙江省舟山市中考科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资料共1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9 浙江省舟山市中考科学真题及答案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Na-23 Mg-24 Ca-40 Fe-56 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 15 小题,第 1-10 小题,每小题 3 分,第 11-15 小题,每小题 4 分, 共 50 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我们身上的肚脐是妈妈分娩后脐带断离留下的疤痕。下列动物身上也有肚脐的是 A.蛙 B.鸡 C.鱼 D.狗 2.宇宙中的天体都历经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缓慢演化过程。如图 是今年人类首次拍摄到的黑洞照片,在演化的最后阶段可能变成黑洞的天体是 A.恒星 C.卫星 B.行星 D.彗星 3.从 2019 年 5 月 20 日起,用普朗克常数定义质量的单位--千克,以代替工作了 100 多 年的国际千克原器(如图)。下列有关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为 1 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 1 千克 B.实验室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C.千克原器因生锈而质量减小,故不宜作为标准 D.物体的质量不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4.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科学家一直在研究成本低、效率高的催化剂,使水发生反应获 得氢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发生改变 5.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小明用剪刀将图中静止的薄塑料片从中间剪断,他要 研究的是这两个力是否 A.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C.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方向相反 D.大小相等 6.目前,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由“有条件生育二孩”调整为“全面二孩”,这一调整主要
是因为我国的人口 A.数量太少 C.死亡率太高 B.性别比例失调 D.年龄结构不合理 7.20℃时,把 36 克氯化钠放入 64 克水中,使其充分溶解(20℃时氧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克)。对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B.溶液中的 Na+和 Cl-个数一定相等 C.溶液质量为 100 克 D.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9:25 8.小明在科学拓展课上制作了一个简易喇叭(原理如图)。接通信号源后,电流 的方向不断改变,导致线圈的磁极不断变化,通过吸引或排斥磁铁,带动纸盆振 动。为改变纸盆振动幅度以调节喇叭响度,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改变磁铁的磁极 B.改变电流的大小 C.改变磁铁磁性强弱 D.改变线圈的匝数 9.科学兴趣小组对金属 R 的活动性探究时发现:将 R 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同时生 成正二价的盐;将 R 放入 ZnSO4 溶液中无任何变化。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 的是 A.R+MgCl2=RCl2+Mg B.R+2AgCl=RCl2+2Ag C.R+2HCl=RCl2+H2↑ D.Al+RSO4= AlSO4+R 10.为便于研究,某健身器材中训练拉力部分的机械结构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若 不计摩擦,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两个滑轮在装置中起的作用相同 B.拉力移动的距离与配重上升的距离相同 C.沿方向 1 与 2 匀速拉动配重,所用的力大小相等 D.将配重提升相同高度,用该装置与直接提升所做的功相等 11.小明在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O、Fe2O3、Fe3O4、 B.钙的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由大到小:CaCl2、CaCO3、Ca(OH)2、 C.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HNO3、NH3、NO、
D. 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O2、N2、CO2 12. 如图是小明按设计连接的铅笔芯变阻器电路,将导线 a 固定在铅笔芯一端,闭合开关 后,把导 线 b 沿铅笔芯向右移动,灯泡变亮,则他设计的电路图是 13.建立结构与层次的观念,有利于我们认识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下列各项中, 依次与图中 a、b、c、d四圈所表示的结构志层次对应的是 A.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B.质子→原子核→原子→分子 C.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D.动能→势能→机械能→能量 14.小明在“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血液流动情 况。对于该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最好选择颜色深的部位观察 B.必须在高倍镜下才能看到血液流动情况 C.可根据血液颜色的深浅分辨动、静脉 D.图中的三种血管中,③为静脉 15.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观察和研究 无法穷尽所有事实,因此通过归纳得出的结论常会出错。下列归纳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结论 A B C D 植物由细胞构成;动物由细胞构成 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 碳酸盐都能与盐酸反应 海波有熔点;钨有熔点 固体都有熔点 火星上有大气;木星上有大气 行星上都有大气 卷Ⅱ
二、填空题(本题有 9 小题,20 空格,每空格 2 分,共 40 分) 16.2019 年 1 月,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着落月球背面,它是人类首次着落月球背面的 探测器。 (1)为抵御漫长而寒冷的月夜,嫦娥四号携带了小型核电池提供能量,该电池利用放射 性核物质衰变产生的能量而发电,其能量转化的过程是 ▲ 。 (2)人类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正面的月相变化,但事实上,月球背面与正面有同等的 光照机会。 若月球正面的月相恰好是满月,此时月球背面呈现的“月相”应是 ▲ 。 17.春天来了,许多植物会开出鲜艳的花,花儿凋谢后结出果实。下图所示为某 种花的剖面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结构图能否用来表示桃花并说明理由 ▲ 。 (2)经传粉受精,子房发育成果实。该发育过程所需的大量营养物质来自于植 物的_ ▲ (填一种生理作用)。 18.非洲的尼奥斯湖是火山口湖,湖底溶有大量含二氧化碳的火山气体。1986 年 8 月 21 日,大量的降水使上层湖水变凉而下沉,下层湖水上涌,二氧化碳气体从水中逸出,并 沿着山谷向下扩散,导致山脚的大量居民窒息死亡。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非洲有大量的火山分布,火山是 ▲ 的表现之一。 (2)湖水上涌后,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从水中逸出,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减小而 ▲ ,导致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减小。 (3)逸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沿着山谷向下扩散,是由于二氧化碳具有 ▲ 的性质。 19.2019 年是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诞生 150 周年。某拓展小组模仿门捷列夫用扑克牌寻找 元素规律的方法,对部分元素进行排列,位置如图所示。 (1)根据规律,图中钠元素扑克牌应放入的 位置是 ▲ (填序号)。 (2)拓展小组用同样的方法将其他元素排入 相应的位置,并中表中选出几种元素,与 钠元素组成了一种能和稀硫酸反应的盐。 请写出该盐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0.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小组分别选取以下四种药品,通过称量比较各组物质 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B.生石灰和水 C.氯化钙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D.碘和酒精 (2)在一定的条件下,A 和 B 反应生成 C,微粒种类变化如图所示(“ ”,“ ”表示 不同原子)。则参加反应的 A、B 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 ▲ 。 A + B 一定条件下  C 21.如图,保持矿泉水瓶与白纸的位置不变,当向空瓶中倒入水 后,可观察到“黑白颠倒“的现象,这是由于倒入水后的矿泉 水瓶相当于形成了一块 ▲ 镜。此时,若要将”黑白颠倒“的 现象重新颠倒回来,白纸应 ▲ 矿泉水瓶(选填“靠近”或 “远离”)。 22.有一火山岛,分布着数目相近, 年份 200 200 200 200 200 201 毛色不 0 2 4 6 8 0 同的同种鼠,后来由于火山爆发, 灰鼠数(只) 198 202 199 357 382 392 火山灰 覆盖整个小岛。某生态学家自 2000 年起 红鼠数(只) 202 198 201 43 18 8 每隔两年对鼠的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表: (1)该岛火山爆发发生在表中哪两个年份之间? ▲ 。 (2)岛上红鼠和灰鼠数目变化的原因是 ▲ 。 23.学习摩擦力时,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牙刷放在木板上,向左拉动牙刷,观察 到刷毛向右弯曲;保持牙刷不动,向右拉动木板,观察到刷毛还是向右弯曲。 (1)无论是向左拉牙刷还是向右拉木板,刷毛均会向右 弯曲,表明刷毛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是向 ▲ 。 (2)当向右拉木板时,若以 ▲ 为参照物,也可把牙 刷看成向左运动,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 ▲ 相反。
24.2018 年 11 月 26 日,某科学家宣布,人类首次对生殖细胞进行基因编辑的双胞胎婴儿 诞生,这对婴儿的 CCR5 基因经过修改而失效,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消息付 出,国内外科学界一片哗然,并纷纷提出质疑。 (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毒主要破坏免疫系统中的 T 淋巴 细胞,从而破坏人体第 ▲ 道防线,使人体易患各种传染病和恶性肿瘤。 (2)下列各项中,支持“应严禁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这一主张的有 ▲ 。 A.由于存在错误编辑等技术问题,被编辑婴儿存在健康风险 B.北欧人群中的 10%的个体天然存在 CCR5 基因缺失 C.被编辑者的基因会通过生殖扩散到后代个体 D.该技术的应用,可能出现大规模的人类基因改造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5 小题,25、26 小题每空格 2 分,27-29 小题每空格 3 分,共 40 分) 25.在学校组织的科学实验考查中,小明抽到的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 (1)他看到实验桌上有上图所示的器材,要完成本实验,除选取①②③④⑤器材外,还需 ▲ (填序号) (2)小明组装装置后,开始制取并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出现了水槽中的水倒流入试管的 现象,他在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 。 26.墨水沾到衣服上,很快就会渗入衣服,这种液体主动流进狭窄空间的现象称作“毛细 现象”。毛细 现象中液面升高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小组进行了如下研究: 【建立假设】液面上升的高度与细管的粗细有关。 【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假设,他们将半径分别为 r、1/2r和 1/3r的细玻 璃管立于水中,观察水位上升的情况(如图为示意图)。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 【交流与表达】 1 发生毛细现象范围内,如果用足够长的半径为 1/5r的细管,请预测水位上升的高
度为 ▲ 。 2 该小组还想研究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液体种类的关系,请帮他们完成方案设计。 建立假设 细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液体的种类有 关 实验方案 ▲ 27.某科学小组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研究。装置如图,2 只烧瓶内装满煤油,瓶塞上各插 1 根玻璃管,瓶内各装 1 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 R甲和 R乙。 猜想一:电热跟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流越大电热越多。 猜想二:电热跟导体的电阻大小有关,电阻越大电热越多。 为验证猜想一,设计以下方案: ①将电阻丝 R甲和 R乙串联在电路中,标出 2 根玻璃管内液面的 位置,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读数 I1,经过一段时间后标出 2 根玻璃管内液面的位置; ②当 2 根玻璃管中的液面降到原来的高度后,减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闭合开关记下电 流表的读数 I2,经过相同时间后标出 2 根玻璃管内液面的位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使实验现象明显,经常会采用转换或放大的思想。为比较电热丝产生热量的多少, 实验中体现这些思想的设计有 ▲ (写出一条即可)。 (2)为验证猜想一,必须比较同一个烧瓶中前后两次实验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原 因是 ▲ 。 (3)科学研究倡导有依据的猜想,请说出生活中支持猜想二的一个实例: ▲ 。 28.小明发现某食品包装袋中有一个小袋,上面标有“成分:生石灰、铁粉;作用:防潮、 防氧化”等字样。他想了解袋内粉末是否已失效,取少量粉末在水中充分溶解,滴入无 色酚酞发现不变色。通过查阅资料获知,常温下铁在空气中不能反应生成 Fe3O4 和 FeO。 于是对粉末成分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 CaCO3 和 Fe。 猜想二:可能是 CaCO3 和 Fe2O3。
猜想三:可能是 ▲ 。 【实验设计】小明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与分析】 (1)向 A 装置中加入稀盐酸,B 装置中出现浑浊现象,证明样品中含有 CaCO3。 (2)若粉末中含有 Fe,装置 E 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 。 【实验与分析】 上述实验中,如果将 E 装置去掉,是否还能验证粉末中含有 Fe,请说明理由 ▲ 。 29.甲状腺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动物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Ⅰ.现以某品种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健康同龄成年小鼠随机分成数量相同的甲、乙两组: ②待实验鼠安静后,测实验鼠体长,计算平均值; ③实验处理:甲组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制剂,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④在相同并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甲、乙两组每只实验鼠的体长,并分别 计算两组实验鼠的体长平均值: ⑤分析实验前后体长数据,计算各组平均体长的增加量,进而得出结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a.根据上述实验设计,他们研究的问题是: ▲ 。 b.纠正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一个错误: ▲ 。 Ⅱ.协同作用是指多种物质同时作用于生物体所产生的作用超 过各自单独作用的总和。若要探究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的 个对小鼠生长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在上述已纠正的实验设计 基础上,还需要补充两组实验:丙组每天注射生长激素,丁 组 ▲ (注:由于激素作用的特殊性,实验设计中对各试 剂的量和浓度不作具体要求)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