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程序设计要求
(1) 水位控制[高水位
25s
[中水位进水
[低水位进水
15s
10s
(2) 程序选择 [全程序
[简易程序
(3) 全程序过程
进水洗涤(正转 3s,反转 2s,停 1s,200 次)排水(20s)脱水(10s)停止
|
循环三次
︳
|<----------------------------------------------------------------------︳
(4) 简易过程
进水洗涤(正转 3s,反转 2s,停 1s,200 次)排水(20s)脱水(10s)停止
|
循环二次
︳
|<----------------------------------------------------------------------︳
① I/O 分配
② 梯形图
③ 软盘
进水阀(Y0)
排水阀(Y1)
电机正反转(Y1,Y2)
脱水(Y4)
二 I/O 分配图
起动
水位(高)
水位(中)
水位(低)
全程序
简易程序
二 状态转换图
(见附录一)
三 梯形图
(见附录二)
分析如下
进水
排水
电机正转
电机反转
脱水
1,
初始脉冲 M8002 使初始状态 S0 置为 1,当按驱动按钮 X0.
先选择了水位,程序类型后再按 X0 起动的.
2,
按 X04,选择的是全程序.
按 X05,选择的是简单程序.
本来是以 X04 为全程序, X04 非作为简单程序,但在程序结束的时候,不能令 M0 置零.所以增
加了 X05 作为简单程序的选择按钮.
3,
X01 控制高水位,按 X01,起动 M1,并自锁.
X02 控制中水位,按 X02,起动 M2,并自锁.
X03 控制低水位,按 X03,起动 M3,并自锁.
4,
状态转入 S0 后,对 C2,C3 清零.
并且,由 M1+M2+M3 与 X0 作为对 S20 的转移条件.
5,
状态转移到 S20,驱动 Y0(进水).
当 X2 闭合,即 M1 置 1,状态转移 S21;
当 X3 闭合,即 M2 置 1,状态转移 S31
当 X4 闭合,即 M3 置 1,状态转移 S41
6,
状态转移到 S21 时,T0 计时 25 秒(进水 25 秒),然后 T0 置 1,状态转移到 S22.
状态转移到 S31 时,T1 计时 15 秒(进水 15 秒),然后 T1 置 1,状态转移到 S22.
状态转移到 S41 时,T2 计时 10 秒(进水 10 秒),然后 T2 置 1,状态转移到 S22.
7,
状态转移到 S22,对 Y0 清除指令,即停止进水.当 Y0 停止时,即 Y0 非置 1,状态转移到 S23.
8,
状态转移到 S23,如果选择的是全程序 (按 X04),那么对 C0 清零.
如果选择的是简单程序(按 X05),那么对 C1 清零.
CO 非,C1 非置 1,状态转移到 S24.
9.
状态转移到 S24,起动 Y02(电机正转),T3 计时 3 秒.计时完毕状态转移到 S25.正转完毕.
10,
状态转移到 S25,起动 Y03(电机反转),T4 计时 2 秒.
计时完毕后,无论选择的是全程序还是简单程序(无论按 X04 还是 X05)状态都转移到 S26.
11,
状态转移到 S26,T5 计时 1 秒,然后 T5 置 1.
如果选择的是全程序 (按 X04),那么 C0 计数,当计数不够 200 次时,状态转移到 S24.计数满
200 次时,状态转移到 S27.
如果选择的是简单程序(按 X05),那么 C1 计数,当计数不够 100 次时,状态转移到 S24.计数满
100 次时,状态转移到 S27.
12,
状态转移到 S27,起动 Y01(排水).T7 计时 20 秒,然后 T7 置 1,状态转移到 S28.
13,
状态转移到 S28,起动 Y04(脱水),T8 计时 10 秒.
如果选择的是全程序 (按 X04),那么 C2 计数,当计数不够 3 次时,状态转移到 S20.计数满 3 次
时,状态转移到 S0.
如果选择的是简单程序(按 X05),那么 C3 计数,当计数不够 2 次时,状态转移到 S20.计数满 2
次时,状态转移到 S0.
步进阶梯结束.
程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