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7年江苏普通高中会考政治真题.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7 年江苏普通高中会考政治真题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注 意 事 项 1 本试卷包括判断题(第 1 题—第 10 题,10 小题,共 10 分)、单项选择题(第 11 题—第 40 题,30 小题,共 60 分)、简答题(第 41 题—第 42 题,2 题,共 16 分)、 探究题(第 43 题,14 分)共四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 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放 在桌面,等待监考员收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签字笔填 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右上角所粘贴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 本人的相符合。 4.答判断题和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 迹的 0.5 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判断题: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填涂(10 小题,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凡是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凡是商品都是劳动产品。 2.我国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生活水平降低。 5.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军事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6.中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7.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8.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主观存在的反映。 9.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10.我国现阶段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 认为正确的选项(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 2006 年 10 月 8 日至 11 日在北京召
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D.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2.2006 年 10 月 22 日,纪念 胜利 70 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 的重要基础。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红军长征 D.北伐战争 13.2006 年 12 月 15 日,第十五届亚运会在 闭幕。中国代表团共夺得 165 枚 金牌,列金牌榜第 位。 A.曼谷 二 B.釜山 一 C.东京 二 D.多哈 一 14.右图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 主席胡锦涛向获得 2006 年度 的中国 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 振声颁发奖励证书。 A.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B.中国物理学会奖 C.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 D.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15.2006 年 12 月 14 日, 在第 61 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上宣誓就职,并从 2007 年 l 月 1 日起行使联合国秘书长职权。 A.安南 D.塔鲁尔 C.扎伊德 D.潘基文 16.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 决定。 A.劳动时间 B.有效劳动时间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 17.作为企业特有的一种无形资产,渗透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个环节,最终能通过产品 和服务形成该企业竞争优势的是 A.绚丽的广告 C.雄厚的资本 B.先进的生产设备 D.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18.右边的漫画启示我们:要规范市场秩序,形成以道德为支 撑、法律为保障的 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 本之策。 A.社会保障 C.社会信用 B.分配 D.经济 19.“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启示我们
A.争当服务行业状元 B.树立高薪优先择业观 C.选择高科技行业就业 D.树立职业平等观 20.在我国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股份制经济 D.私营经济 21.2006 年 8 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粮油价格快速攀升,有的地方涨幅超过了 10%。国家 动用储备的粮油商品投放市场,稳定了市场价格,这是国家主要运用 手段进 行宏观调控。 A.经济 B.行政 C.法律 D.政治 22.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和最重要的源泉是 A.利润收入 C.债务收入 B.税收收入 D.公用事业收入 23.右图表明:洗衣机在市场中处于 的状况。 A.供求平衡 B.供不应求 C.供过于求 D.价格上涨 24.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风险, 正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A.储蓄存款 C.购买债券 B.购买股票 D.购买商业保险 25.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归根结底是由 决定的。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B.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C.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和地位 26.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最高人民法院 27.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 中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请专家学者进行分析论证。这一民主决策方式属 于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社会听证制度
28.坚持 原则,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A.民族区域自治 C.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平等 D.民族团结 29.建设和谐世界需要一个比较坚实的国际合作基础。当今世界,国家间合作的基础是 A.国家间科技发展水平相同 B.国家间有共同的利益 C.国家间消除了一切分歧 D,国家间有共同的经济制度 30.《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宗旨,简单地说就是 A.调节国际争端,消除国家间矛盾 B.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C.维护各国主权平等,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 D.发挥安理会的主导作用,实行人道主义援助 3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的关系问题。 A.思维和存在 C.世界观和方法论 B.物质和运动 D.对立和统一 32.人们按照元素有规则的变化进行推论,发现了一些“空位”上的元素,这表明 A.有的规律也是可以创造的 B.有些规律也是可以改变的 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D.自然规律是主观对客观的映象 3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A.否定 B.抛弃 C.扬弃 D.肯定 34.毛泽东同志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句名言的 寓意是强调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B.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5.右边这幅漫画蕴涵的哲理是 A.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
36.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37,“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哲理是 A.一分为二看问题 B.重视量的积累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重视质的变化 38.恩格斯说过,手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只是整个具有极其复杂的结构的机体的一个肢 体。这表明了哲学上 的关系。 A.人物质与意识 B.共性与个性 C.同一性与斗争性 D.整体与部分 39.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A.无条件性 B.客观性 C.具体性 D.主观性 40.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依据是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在答题卡上简要回答问题(2 题,每题 8 分, 共 16 分)。 41.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 念,领导和实施“富民优先”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1)江苏省政府在落实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中,应该担负哪些政府 职能? (2)江苏省委、省政府努力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了《政治生 活》中的哪些道理? 4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些 地区片面追求发展速度,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等问题。总结近几年的经验, 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国民经济要又好又快发 展的新要求。 (1)国民经济要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要求体现了什么样的发展观?其内涵是什么? (2)请结合《生活与哲学》中联系的观点,谈谈你对国民经济发展要“又好又陕” 的理解。 四、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和建议写在答 题卡上(本题 14 分)。
43.目前,高中生或多或少有些零花钱、压岁钱,将来走上社会,也必然要与金钱打交道。 如何正确认识和支配金钱对我们的一生都很重要。某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合 作学习小组,围绕“正确对待金钱”的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一小组的同学调查了本校同学对金钱的看法。 甲说:“有钱真好。日常生活中人人离不开钱,如有急事,打个的士,节省了时间, 就相当于用钱买到了时间。有钱才可以过健康、有品质的生活。” 乙说:“钱够花就好。金钱是魔鬼,追求更多的钱,人会活得很累,还会使人误入 歧途。” 丙说:“钱少也好。因为钱少,才能使人奋发向上,穷则思变……” (1)如果该班邀请你参加讨论,请针对上述一位同学的观点,并结合《经济生活》 中相关的货币理论知识,谈谈你对金钱的认识。 第二小组在社会调查中发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人们的金钱观各 不相同,引发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有人艰苦创业,成功后带动大家共同致富;有 人生活并不富裕,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受到人们赞扬;有人金钱至上,搞权钱交易, 受到法律的制裁。 (2)这组调查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什么? 第三小组对本班同学拥有和支配压岁钱、零花钱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班级有个 别同学迷恋网吧,花钱主要是玩游戏;有部分同学贪吃零食;有些同学相互攀比购买 高档电子产品等。针对这些问题,该组同学倡议制订“用好零花钱”的班级公约。 (3)请你针对该班同学存在的上述某一问题,对班级公约的内容提出两条建议,并 简要说明理由。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