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上半年天津教师资格考试中小学教育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
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
1.“一俊遮百丑”体现的心理效应类型是(
)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刻板印象
2.义务教育接收受教育儿童入学的年龄是(
)
A.小于 6 周岁
B.年满 6 周岁
C.大于 6 周岁
D.年满 6 周岁,条件不具备的可推迟到 7 周岁
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是(
)
A.团结协作
B.依法执教
C.热爱学生
D.为人师表
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A.发展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以人为本
D.统筹兼顾
5.教好一节课的前提是(
)
A.备好课
B.充分了解学生
C.认真钻研教材
D.设计好教学方法
6.持久性心境低落为(
)
A.焦虑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恐惧症
7.学习中学习者采用在主要内容下划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元认知策略
8.新课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置是(
)
A.综合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为主
C.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
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
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教书育人
B.教学
C.班级管理
D.道德教育
10.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是(
)
A.讨论法
B.头脑风暴法
C.启发法
D.用途扩散法
11.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其他大学专科学历的公民不得申请教师资格的类型是(
)
A.幼儿园
B.小学
C.初级中学
D.高级中学
1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尊重个人价值
B.实现共产主义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综合技术教育 13.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复式教学
B.个别化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授课制
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应由(
)来认定。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
B.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
C.省级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
D.授权的高等教育师范院校
15.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
A.比纳一西蒙量表
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
C.比纳一推孟量表
D.韦克斯勒量表
16.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强调教师的(
)
A.合作精神
B.友爱精神
C.奉献精神
D.自律精神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主体机构是(
)
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
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
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
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
1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具有(
)
A.创造性
B.广延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19.少年期的年龄阶段是指(
)
A.3 岁~6、7 岁
B.6、7 岁~11、12 岁
C.11、12 岁~l4、l5 岁
D.14、15 岁~17、l8 岁
20.与别人骑单车竞赛,时速会更快,这是(
)
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利他行为
D.责任集中
21.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老师给予一定的表扬,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22.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
)
A.变式
B.反例
C.正例
D.比较
23.小学课程设置应以(
)课程为主。
A.分科
B.综合
C.地方
D.理论
24.“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
法权利中的(
)
A.受教育权
B.受尊重的权利
C.安全的权利
D.生存的权利
25.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
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
26.集中体现孔子思想的作品是(
)
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大学》
27.遗忘曲线中遗忘的进程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前后一样快
D.忽快忽慢
28.(
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
)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
A.叙事研究
B.行动研究
C.实验研究
D.个案研究
29.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
A.教学模式
B.教学组织形式
C.教学原则
D.教学过程
30.中学阶段影响学生人格的主要因素是(
)
A.教师
B.家长
C.自我
D.同伴
二、双项选择题(在下列每.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
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 5 小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31.人的发展主要包括(
)
A.身体的发展
B.认知能力的发展
C.心理的发展
D.劳动能力的发展
32.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
)
A.分析
B.综合
C.比较
D.分类
33.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
)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
A.八荣八耻
B.以人为本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4.人的道德行为包括(
)
A.道德行为认知
B.道德行为技能
C.道德行为体验
D.道德行为习惯
35.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