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寝室报修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

第1页 / 共44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5页 / 共44页
第6页 / 共44页
第7页 / 共44页
第8页 / 共44页
资料共4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1 绪论
1.1背景
1.2系统开发目的与意义
2 系统需求分析
2.1 现有系统建设与应用现状
2.2 新系统需求说明
2.2.1> 新系统涉及的主要业务
2.2.1.1.确定与拟建系统有关的组织及其构成。
2.2.1.2.识别业务参与者
2.2.1.3.识别可能的事件请求
2.2.1.4.识别业务活动及其主要的信息载体
2.2.1.5.绘制高层业务流程图
2.2.1.6.绘制底层业务流程图
2.2.2> 对新系统的功能性需求
①学生
②后勤部
③维修工人
2.2.3> 对新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3 新系统的逻辑设计
3.1 系统目标
3.2 数据流程分析
3.2.1 顶层数据流图
3.2.2 分层数据流图
3.3 概念数据模型(E-R)
3.4 功能构成及说明
4 新系统的物理设计
4.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4.2 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4.3 软件程序模块结构设计
4.4 模块详细设计
4.5 数据结构设计
4.5.1 数据文件的结构设计
4.5.2 数据库表的结构设计
4.6人机界面设计
5 新系统的实现
5.1 关键程序模块的实现
5.1.1学生端
5.1.2后勤端
5.1.3维修工端(登录界面)
5.2 系统测试情况说明
5.2.1基础版块测试
5.2.2流程测试
6 总结
成果总结
问题反思
湖北中医药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 班 组 成 级: 长: 员: 课程设计 寝室维修系统 2015 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 王新强 柯龙 梅光景 张华 湖北中医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研室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
团队成员任务完成情况及实验成绩评分表 序号 姓名 学号 主要完成的任务 实验成绩 组长评分 总评成绩 组长 王新强 20150701028 整个项目的统筹与安排,整个文档的编写 及数据库的搭建。 —— 柯龙 梅光景 张华 20150701031 20150701029 20150701027 学生端的代码编写 维修工端的代码编写及各端的连接 后勤端的代码编写 1 2 3 4 5 6 注:成员总评成绩=组长评分×50%+指导老师评分×50%;组长总评成绩=指导老师评分。 声明:经过实践发现,由于每个人书写文档及编写代码的风格不同,若每个人同时兼顾文档部分与代码部分会造成最终的文档难以整合, 因而采取如下方式:将内容分为四个板块:①学生端代码的编写 ②后勤端代码的编写 ③维修工端代码的编写及三个端的连接 ④整个项目 的统筹与安排,整个文档的编写及数据库的链接与搭建。遇到代码调试问题及文档编写产生意见分歧时,采取共同讨论,一起寻找解决方 案的形式进行解决,从而间接实现每个成员代码部分与文档部分同时参与,而侧重不同。 指导老师评分:
宿舍维修系统研究报告 目录 1 绪论 ..................................................................................................................................................................... - 5 - 1.1 背景 ........................................................................................................................................................... - 5 - 1.2 系统开发目的与意义...............................................................................................................................- 6 - 2 系统需求分析 ..................................................................................................................................................... - 6 - 2.1 现有系统建设与应用现状 ......................................................................................................................- 6 - 2.2 新系统需求说明 ......................................................................................................................................- 6 - 2.2.1> 新系统涉及的主要业务 .............................................................................................................- 6 - 2.2.2> 对新系统的功能性需求 ...........................................................................................................- 12 - 2.2.3> 对新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 - 14 - 3 新系统的逻辑设计 ........................................................................................................................................... - 15 - 3.1 系统目标 ................................................................................................................................................ - 15 - 3.2 数据流程分析 ........................................................................................................................................ - 16 - 3.2.1 顶层数据流图 .............................................................................................................................- 16 - 3.2.2 分层数据流图 .............................................................................................................................- 17 - 3.3 概念数据模型(E-R)......................................................................................................................... - 18 - 3.4 功能构成及说明 ....................................................................................................................................- 19 - 4 新系统的物理设计 ........................................................................................................................................... - 19 - 4.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19 - 4.2 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 20 - 4.3 软件程序模块结构设计 ........................................................................................................................- 22 - 4.4 模块详细设计 ........................................................................................................................................ - 22 - 4.5 数据结构设计 ........................................................................................................................................ - 23 - 4.5.1 数据文件的结构设计 .................................................................................................................- 23 - 4.5.2 数据库表的结构设计 .................................................................................................................- 23 - 4.6 人机界面设计 .........................................................................................................................................- 25 - 5 新系统的实现 ................................................................................................................................................... - 32 - 5.1 关键程序模块的实现 ............................................................................................................................- 32 - 5.1.1 学生端.......................................................................................................................................... - 32 - 5.1.2 后勤端.......................................................................................................................................... - 33 - 5.1.3 维修工端(登录界面) ..............................................................................................................- 34 - 5.2 系统测试情况说明 ................................................................................................................................- 35 - 5.2.1 基础版块测试 ..............................................................................................................................- 35 - 5.2.2 流程测试 ......................................................................................................................................- 37 - 6 总结 ................................................................................................................................................................... - 43 - 成果总结 ....................................................................................................................................................... - 43 - 问题反思 ....................................................................................................................................................... - 44 -
1 绪论 1.1 背景 高等院校是培养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阵地, 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时间可以 说大部分是在宿舍这块园地度过的。高校对学生宿舍的维修管理是一项不 可忽视的日常学生管理工作, 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经过小 组成员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寝室维修流程存在严重的缺陷。 一般大学的保修流程为: 发现寝室物品毁坏到宿管管理中心填报维修申请表宿管管理人 员在规定时间将多分申请表提交到后勤集团后勤集团在规定时间 联系并指派维修工到寝室维修。 该流程存在的缺陷为: 1 该流程为人工处理,存在严重的误差和遗漏。 2 提交申请表到后勤集团与后勤集团指派维修工进行维修存在严 重的时差,造成效率低下。 3 学生填报的维修申请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影响到寝室物品的正常 使用,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 4 维修工是否处理好,学生的问题是否得到充分的解决,后勤部难 以得到回馈信息。 因而本次课程设计,本团队经过详细的研究商讨决定,以寝室维修的整个 流程为背景进行系统的开发,力求解决寝室维修困难,不及时等问题。
1.2 系统开发目的与意义 ①解决学生,维修工以及后勤部三者之间信息交流难问题。 ②解决整个维修流程的时间差问题,提高维修的工作效率。 ③实现无纸化操作,解决维修信息遗漏,损坏等问题。 2 系统需求分析 2.1 现有系统建设与应用现状 经调查研究发现,现在普遍高校实行原始的人工维修流程,即:发现寝室物品 毁坏到宿管管理中心填报维修申请表宿管管理人员在规定时间将多分申请 表提交到后勤集团后勤集团在规定时间联系并指派维修工到寝室维修。 2.2 新系统需求说明 2.2.1> 新系统涉及的主要业务 2.2.1.1.确定与拟建系统有关的组织及其构成。 经详细调查,现了解到某高校寝室物品报修流程如下:(1)提交申请单。 学生按要求填写损毁物品的基本信息,并将申请单提交至维修工人端。(2)生 成维修单。维修工接收并处理申请单使之生成维修单,维修工与学生同过修改 维修单状态实现两者之间的交互(3)提交投诉单。学生根据维修工对寝室的维 修服务,对不满意的服务提交投诉单至后勤部。(4)回复投诉单。后勤部接受 并处理提交的投诉单,并向投诉学生给予回复。(5)发布公告。后勤部对近期 的维修情况及重要通知通过发布公告的形式分别向学生端及维修工人端进行信
息通知(后勤部可以对学生和维修工两种不同群体分别进行公告发布)。(6)基 本信息维护。后勤部对学生及维修工的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 。 (1)组织内部:学生,维修工,后勤人员 (2)组织外部:无。 (3)绘制组织结构图,并简要标明组织内部相关的岗位、职责及其信息联系。
2.2.1.2.识别业务参与者 业务的主要完成者:后勤维修工作室人员,学生,维修工人 业务的参与者:后勤员工信息管理人员,维修工信息管理人员,学生信息搜集,整理,录入 人员。 2.2.1.3.识别可能的事件请求 至少有六事件发生: “学生”发出“提交维修申请”; “学生”发出“投诉申请”; “维修工”发出“接受维修申请”; “后勤部”发出“处理投诉申请” “后勤部”发出“发布公告信息” “后勤部”发出“信息维护 2.2.1.4.识别业务活动及其主要的信息载体 识别业务活动 事件请求 业务参与者 输入 处理过程 输出 提交申请单 学生 维修商品基本 申请单 1 生成申请单基本 学生基本信息 信息 信息 2 将申请单提交至 维修工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