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浙江杭州中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第一部分(30 分)
1. 请简要阐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评价目的、
评价体系和评价实施”等应具备的基本理念。(15 分)
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解决问题”的总体目标是:●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
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
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请选择其中的一条目标,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教学中的落实策略。
(15 分)
第二部分(30 分)
3.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解答。(30 分)
(1)右面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
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
数乘一位数》中“笔算乘法”例 2 的
内容,阅读后请按要求完成问题。
① 对教材作出简要分析(学生已具有的
知识基础、教材的知识能力要求等);
② 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作教学设计。
(2)左面是省编义务教育六
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
册第三单元《分数的意
义和性质》中“分数的
意义”例 2、例 3 的内
容,阅读后请按要求完
成问题。
① 对 教 材 作 出 简 要 分 析
(学生已具有的知识基
础、教材的知识能力要
求等);
② 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
作教学设计。
4. 选择题(请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唯一正确一项的序号填在横线上)。(15
第三部分(40 分)
分)
4
5
24(
4
25
B
(1)算式
A
4
5
4
23
25
)
16
25
C
24
25
。
D
0
(2)甲、乙两人各行一段路,路程的比是 4:3,行完后两人所用时间的比
是 3:4。那么,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
。
A
1:1
B
4:3
C
9:16
D
16:9
(3)下左上图中,虚线方框内是一幢房子,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这幢
房子,看到的形状如左下图所示。那么,在落山太阳的照射下,房子影
子的形状是
。
北
侧面
正面
A
C
B
D
正面
侧面
上面
(4)下面是两个骰子的表面展开图,将这两个骰子同时往上抛,落地后朝
上的两个面上的数字的乘积是 12 的可能性是
。
3
6
3
4
3
4
2
1
1
36
5
36
A
C
3
5
B
D
2
1
1
12
1
9
(5)在右面的方格图中选一个交叉点(用 C 表示),
连接 ABC 使它成为一个等腰三角形。则一共可
以连出
个等腰三角形。
A
A
3
B
4
C
5
D
6
B
5. 以下两题,申报小学高级教师
......职称的老师解答第(1)题,申报中学高级....
教师(小中高)
.......职称的老师解答第(2)题,否则解答无效。(6 分)
(1)右图中,直角梯形的上底 6 厘米,高 9 厘米,一个底角是
m
45°,它以 m 为轴旋转一周,求梯形扫过的空间的体积。
6
9
3
45°
(2)左图中,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 30 厘米和
25 厘米,一个直径为 4 厘米的圆沿长方形内壁
无滑动地滚动一周,求圆滚过的部分的面积。
6. 马路同一边的门牌号码一般是连续的奇数或连续的偶数,某条马路同一
边连续 10 户人家的门牌号码之和是 540。那么,号码最小的那家是几号?
(5 分)
7. 请解答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折竹》问题:今有竹高一
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这道题目的意思是:有一棵
竹子,
高 1 丈(10 尺),腰间折断,竹梢着地,着地处离竹子根部有
3 尺。问折断处离地有多高?(7 分)
10-x)^2-x^2=3^2
100-20x+x^2-x^2=9
20x=91
x=4.55
3 尺
8. A、B 两城相距 580 千米,两城间有一个 C 城。快车从 A 城开往 C 城,慢
车从 B 城开往 C 城,快车行驶了 90 千米,慢车行驶了它的路程的
3
5
,
这时,快、慢车剩下的路程恰好相等。求 A、C 两城间的距离。(7 分)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