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年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汉语基础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9 年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汉语基础考研真题 壹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共 60 分) 一、填空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在我国春秋时代,汉民族共同语被称为 。 2.语音四要素分成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音色成分,一个层次包括音高、音强和音长, 统称为 。 3.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一个辅音不作声母,只能作韵尾,这个辅音是 。 4.普通话有四个调位,其中 调位是 214、35、21 三个调值归纳而成。 5.《汉语拼音方案》采用国际上流行的 字 母 , 便 于 国 际 间 的 文 化 交 流 。 6. 是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 7.“儿童”拼作értónɡ,“花儿”拼作 。 8.语句的意义除了由词义的组合表现出来的意义外,还有一部分意义是由补充确定的。 9.语法的聚合是多种多样的,最普遍的是词类和 。 10. 具。 是指一种语言排挤和代替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 11. 是语用概念,是谈话的出发点、关注点,常指明一句话的已知信息。 12.“这样的好机会,你可别错过了。”是 主语句。 13.“爱干净”是述宾结构,而“扫干净”是 结构。 14.“把”字句是指在谓语中心词前用介词“把”或“将”组成介词短语作 的 一 种 主谓句。 15.“他坐下来看书”是连谓句;“他一坐下来就看书”是 。 16.“调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走马观花,一种是下马观花”是 复句。
17.语音演变的三个特点是 、时间性和地区性。 18.“菩萨”、“塔”、“刹那”、“胡同”、“站”、“蘑菇”等都是 词。 19.“戏子”现称“演员”,“俸禄”现称“薪水”“工资”,这属于词语的 。 20.从汉字形体演变的情况看,汉字的形体主要是朝着 的方向发展的。 二、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0 分) 1.基础方言 2.介音 3.区别特征 4.述补结构 5.语义角色 三、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举例说明《简化字总表》采用的简化方法。 2.简述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3.简述声调与语调的区别与关系。 4.义素与语素是一样的概念吗?为什么? 贰汉语应用能力(共 40 分) 四、语音能力题(共 10 分) 1.指出下列音节的四呼分类(5 分) (1)ɡenɡ(2)er (3)huei (4)xun (5)yun (6)shi (7)ye (8)honɡ (9)yɑnɡ (10)que 2.写出下面句子的拼音(5 分)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
热水,可以 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 这 是二十多年前 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 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若肯多花 一文,便可以 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 五、汉字能力题(共 10 分) 1.根据下面词语中的拼音写汉字(5 分) (1)怙恶不 quān (2)yǎn 旗息鼓 (3)阿 yú奉承 (4)纵横 bǎi 阖 (5)前 jù后恭 2.分析下列汉字的部件及其组合层次(5 分) (1)赢 (2)要 (3)动 (4)圄 (5)邀 六、文言文阅读题(共 20 分) 1.请用简化字抄写下列古文(5 分) 聖賢書辭,總稱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虛而淪漪結,木體實而花萼振,文附質也。 虎豹無文,則鞹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資丹漆,質待文也。若乃綜述性靈,敷寫器 鏤心鳥迹之中,織辭魚網之上,其爲彪炳縟采名矣。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 五色是也;二曰聲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雜而成黼黻,五音比而 象, 文, 成 韶夏,五性發而爲辭章,神理之數也。 2.根据这段古文填空(15 分) (1)“采”的意思是 (2)“質”的意思是 (3)“綜述”的意思是 (4)“魚網”的意思是
(5)“五色雜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性發而爲辭章,神理之數也”的意思是 叁汉语语言分析(共 50 分) 七、语音分析(共 10 分) 1.分析下表中例字的音节结构方式(分析结果填在表内)。(5 分) 结构方式 韵母 声调 例字 韵头 韵腹 韵尾 声母 月 yuè 决 jué 誓 shì 而ér 酒 jiǔ 2.下面是汉语某方言语流音变的五个代表性实例,请分析说明它们各自的音变特点。(5 分) 1)棉袍/mianphɔ/→/miamphɔ/ 2)榆钱儿/ytɕhianr/→/ytɕhyanr/ 3)慢慢儿/manmɐr/→/maimɐr/ 4)木头/muthou/→/mutho/ 5)豆腐/toufu/→/touf/ 八、词汇分析(共 10 分) 1.下边这段文字中的括号里列举的词,用哪个最合适?为什么?(5 分) 我们从实践中(理解、领会、体会、认识)到人们不能(违背、违反、反对)客观规 律去(期 望、希望、乞求、期求)工作的胜利,却可以(根据、依据、按照)对客观规律的(体 会、认识、 理会),充分(发挥、发展)主观能动性,(制造、创造)条件,(驱使、促使、促进)
事物向有利 于改革的方面转化。 2.在当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副+名”的组合,例如“很学生”、“很男人”、“很 青春”、“很雷锋”、“很中国”等。你对这些语法现象是怎样看待的?请说明理由。(5 分) 九、语法分析(共 30 分) 1.用变换的方法分析说明下列句子句法意义之间的细微差别。(15 分)(1)台上坐着主 席团。 (2)台上唱着戏。(3)台上摆着酒席。 2.分析下列复句的层次及关系(每个分句开头用①、②、③等标明,分句之间用竖线|、 ||、||| 等把层次分开,并在竖线上方写明前后分句间的关系)。(15 分) (1)不管是什么人,不管地位多高,官有多大,如果高高在上,对群众的呼声充耳不 闻,把自 己的意志和权威看得高于一切,甚至称王称霸,骑在人民头上拉屎拉尿,那是不行的。 (2)同自己谈话,既是一种能力和智慧,又是一种德行,一种高贵的人格境界。 (3)虽然彼此并不认识,然而他谈过鲁迅先生的文章,深信鲁迅先生对革命事业的忠 诚,决定把生命的最后时刻写成的信件和文稿,送到鲁迅先生手里。 (4)一篇好的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总要提出一个问题,接 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这样,就不是形式主义 的方法所能济事的。 (5)北京是美丽的,我知道,因为我不但是北京人,而且到过欧美,看见过许多西方 的名城。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