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5 月 9 日四川宜宾市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上午
一、公文写作题
1、请针对如何预防舆情危机,写出工作方案。
【参考答案】
舆情危机防控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舆情危机防控,掌握舆论主动权,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
为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现结合实际,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强舆情危机防控,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坚决封堵、删除各种有害信息,及
时掌握舆情动态,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
二、工作内容
1、舆情危机防控的基本程序为:收集信息―核实信息―报送信息―处置舆情。
2、建立舆情危机防控处置机制。按照组建处置小组、核查事实、分析研判、
评估影响、制定应对方案到主动发布信息等一整套应对程序。
三、实施措施
1、明确舆情防控对象及内容。
2、加强舆情研判。
3、主动应对负面舆情。
4、强化法律和技术监管。
四、奖惩机制
对在舆情防范处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
五、组织领导
成立舆情危机防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宣传部。
2、林业局召开总结会和工作安排会,请你写一份会议方案。
【参考答案】
1、确定会议内容。回顾总结近期全市林业工作,分析研究林业工作面临的新
形势新任务,交流工作经验,安排部署下一步林业工作。
2、确定会议时间和地点。
3、确定具体参会人员。
4、确定会议议程。
5、确定会议形式及经费保障。
3、农业局要给农民发信息,要先了解哪些讯息农民更感兴趣,如果领导让你
去了解,你怎么开展这项工作?
【参考答案】
1、与领导充分沟通,掌握领导的意图,明确工作的目标。
2、深入农村调研,了解农民心声,获得农民的基本情况,如生产生活困难,
农民的真实想法及愿望。
3、汇总调研情况,筛选有用信息,形成调研报告,及时反馈给领导。
4、认真听取领导指示,草拟信息稿件,交领导审阅,形成最终信息稿件。
5、将讯息通过有效途径发送给农民朋友,并密切关注农民的反映,把相关信
息及时上报给领导。
二、作文题(25 分)
请你谈谈公务员如何树立正确的名利观,600-800 字。
【参考范文】(793 字)
公务员要树立正确名利观
很多人认为,公务员是全市的工作人员。因此,公务员的工作就应当为了人
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对待名利上,要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的
利益第一,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人民事业的需要,为全市为民族奋不顾身地工 作。当
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仅需要具备高尚的“人品”,还要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
还要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而所有这一切的基础,是树立 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
要使公务员做到不攀比、不计较、不失衡、不堕落、不变质的群体,必须从
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以不自满、不懈怠、不停滞的态度正确对待学习。胜任本职、成就事业
离不开学习,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离不开学习。要树立“本领恐慌”意识, 立足岗位
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着力增强处理复杂问题、实践科学
发展的能力。
二是以不敷衍、不塞责、不畏难的态度正确对待工作。要爱岗敬业,恪尽职 守,对工作
高度负责,对事业不懈追求,树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敬业精神,涵养干事创业、事争
一流的务实作风,形成大胆开拓、锐意进取的创新思维, 切实干出成绩、干出水平。
三是以不攀比、不计较、不失衡的态度正确对待名利。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
业放在首位,看淡名利,看轻得失,对职务进退、荣誉评定、报酬多少抱以满足 感和平常
心,以豁达的精神和超然的态度对待名利,用高尚的品德和境界约束自己的名利之心,把全
部的心思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四是以不抱怨、不苛求、不辜负的态度正确对待组织。真正认识到自己是组
织中的一员,个人成长进步离不开组织的教育培养,对组织始终抱有感恩之心,
自觉服从组织的决定和安排,接受组织的管理和监督。
总之,在名利面前,公务员要在思想上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在行动上始终恪
守一份理智,以和平之心对待“名”,以淡泊之心对待“位”,以知足之心对待
“利”,以敬畏之心对待“权”,以精进之心对待“事”。
下午加试内容
发展新常态下科技创新战略,请你以科技局的口吻,站在全市高度,谈谈如何
在人才,科技等方面提供支持。
【参考范文】(1498 字)
以全面创新促转型发展
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创业的制胜法宝,创新是追求卓越的精神境
界。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谋划“十三五”发展蓝图,必须把
创新摆在全市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全市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
风。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我们正面临全国把四川列为系统推进全面创
新改革试验区域、依托我市开展先行先试的重大历史机遇,省委要求我市三大发
展战略”与中央“十三五”总体部署相衔接,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
以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
以全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新常态
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党的十八大
以来,“创新驱动发展”呈现出“五个更多依靠”新特征,即更多依靠内需特别
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
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
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我市当前正在实施的“三大发展战略”与十八届五
中全会精神是一致的,体现了以全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思路。
以全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科技创新是根本途径。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
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进一步深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
识,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关键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基础是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水平。为此,“十三五”规划建议特别强调,发挥科技创新在
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
收再创新。就我市而言,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关键是
要加快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创新平台与创新发展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
地位和主导作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大力支持科技型
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具有强大带动力的
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
以全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制度创新是根本保障。改革开放是推动转型发展
的最大动力,实质是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障碍,推动社会主义制
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突出表现在以渐进的方式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市场创新为基础,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全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充分发挥市场在
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
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新一轮改
革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全面深化,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
对我市而言,我们要紧紧抓住全国把我市列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的
重大历史机遇,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效的市场体系,
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体制。
以全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理论创新是根本指导。理论创新引领观念创新,
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发展是第一要务”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理论 创新为改
革、开放、发展鸣锣开道,功在拨乱反正,功在凝心聚力,功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
布局!
以全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还需要文化创新、大众创新、管理创新、产业创 新等各方面
创新形成强大合力。我们要特别强调的是,用全面创新引领未来发展,不同领域、不同环节、
不同主体、不同环境需要不同的创新条件,应该有不同的 创新路径和创新目标。最重要的是
以人为本,教育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