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3-2024学年天津市河东区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资料共1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3-2024 学年天津市河东区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 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48 分)本卷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小木耳成就大产业。某地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建立了木耳技术研发中心、木耳大数 据中心等创新平台,带动 30 个示范基地和 300 个专业合作社,实现木耳产业年产值近 3 亿 元。这说明( ) ①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②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 ③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 ④大国重器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A. 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的有关知识。 ②③:某地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建立了木耳技术研发中心、木耳大数据中心等创新平台, 带动 30 个示范基地和 300 个专业合作社,实现木耳产业年产值近 3 亿元,说明技术的创新 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②③正确; ①: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不是社会发展的基石,①错误; ④:题干没有体现大国重器要掌握在自己手里,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C。 2. 小强要写一篇题为《改革开放与今日中国》的小论文,他可以使用的小标题有( ) ①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特色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改革开放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 ①②:根据教材知识可知,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择,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①②正确; 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③错误; ④:强国富民是中华民族一百年来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④错误; 故本题选 A。 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当直线(L),下列选项最有可能是横坐标(X)的是( ) A. 科技创新 B. 环境变化 C. 人口增长 D. 资源消 耗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科技创新的正确认识。 ABCD:依据教材知识,分析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可知,当直线(L)的变化趋势体现高质量 发展的状况,高质量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故 A 说法正确; BCD 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 A。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A.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 B. 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要矛盾。 ABCD: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 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故 C 正确;ABD 错误; 故本题选 C。 5.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全国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这告诉我们( ) A. 人人皆能创新 C. 生活处处有创新 性因素 【答案】B 【解析】 B.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D. 制度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 【详解】本题考查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AC:材料没有体现出人人创新以及创新与生活的关系,故与题意不符; D:科技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故 D 说法错误; B:材料表明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说明了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故 B 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B。 6. 聚焦 2023 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市雅礼中学校长王旭提出:“优化教育资源 配置,向着新的春天出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王旭校长关心教育优化发展的原因是 (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④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教育的重要性。 ①③:题干中,王旭校长之所以关心教育优化发展,是因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 石,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①③正确;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②错误; ④: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④错误; 故本题选 B。 7. 《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 实现了最广大人民的广泛持续参与。这两种重要民主形式是( ) ①选举民主②协商民主③民主决策④民主监督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主形式。 ①②: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两种重要民主形式是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①②正确; ③④: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③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A。 8.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民法典草案编纂过程中,先后 10 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 102 万条意见和建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 会议审议通过民法典,中国的民事权利保障进入全新时代。这体现了( ) A. 法治选过善治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B.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C.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D.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统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建设法治国家。 C:编纂民法典属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发略;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 立法任务,体现坚持党的领导;编纂过程中,先后 10 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体 现出人民当家作主,综合所述,C 说法正确; A:错误,我国实行善治,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BD:说法与题干无关,应排除; 故本题选 C。 9.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 一 2025 年)》,对 2025 年、2035 年法治 中国建设作出战略部署。法治中国建设,公民应做到( ) A. 立法科学,体系完备 B. 执法严明,依法行政 C.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D. 司法公正,廉洁高效 【答案】C 【解析】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详解】本题考查对厉行法治的正确认识。 ABCD:厉行法治的要求是公民守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题文中要求公民如何 去建设法治中国,由此可知 C 说法正确,A、B、D 说法与题不符; 故本题选 C。 10. 下列情境能够直接反映现代政治文明核心的是( ) ①某居委会邀请居民代表对社区的事务提出建议 ②王某因入室抢劫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③天津市法律援助中心人员 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 ④高中生小文在区人大代表选举中投下自己庄严一票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法治的正确认识。 ②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王某因入室抢劫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天津市法律援助 中心人员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体现的都是法治的内容;②③说法正确; ①④:某居委会邀请居民代表对社区的事务提出建议、高中生小文在区人大代表选举中投下 自己庄严一票体现的是民主,①④说法与题不符; 故本题选 B。 11. 某社区创新“居民说事”制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这一制度的主要流程是“设立说事点 召开说事会→工作人员收集问题→社区居民共同协商→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公示结果接受 监督”。“居民说事”制度体现了( ) A. 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B. 我国公民能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C. 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D. 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权利在不断扩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知识。 C: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题干中,“居民说事”制度体现了坚持有事好商量,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故 C 符合题意;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故 A 说法错误; B:我国人民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故 B 说法错误; D:“居民说事”制度不能使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权利扩大,故 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12. 2023 年春节联欢晚会大量运用 4K/8K、AI、XR 等新技术,持续推动“思想+艺术+技术” 融合创新,为全球华人奉献一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科技感十足的脊晚“年夜饭”。 创新的目的是( ) A. 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B. 与时俱进、勇于实践 C. 增进民生福祉 D. 让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 AB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故 A 符合题意,BD 不符合题意; C: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目的,故 C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A。 13.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 ) B. 习近平法治思想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 人民当家作主 C. 中国式现代化 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依法治国。 B:根据所学知识,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故 B 说法正确; ACD:根据所学知识,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故 ACD 说法 错误; 故本题选 B。 14. 如图,①和②方框中应分别填入的是( )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 依法执政,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B. 依法行政,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C. 依法执政,规范政府的司法权 D. 依法行政,规范政府的司法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建设法治政府。 B:法治政府就是按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要求政府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 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其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故 B 说法符合题意; AC: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AC 说法错误; D:规范政府的行政权,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15.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下列现象或行为体现厉行法治的有的有( ) ①开展校园美德少年评选活动 ②按照交通标识通过道路斑马线 ③组织同学深入乡村宣传宪法 ④利用节假日到敬老院做志愿服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A. 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厉行法治。 ②③: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厉行法治要求全体社会成员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分析选项,按照交通标识 通过道路斑马线,组织同学深入乡村宣传宪法,符合厉行法治的要求。故②③正确; ①:开展校园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属于道德建设,不符合题意,故排除①; ④:利用节假日到敬老院做志愿服务是履行道德义务,不符合题意,故排除④; 故本题选 C。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根据人口变化趋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 ) ①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②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的矛盾 ③改变了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④根本改变了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正确认识。 ①②: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是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其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的发展,使 人口的增长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①②说法正确; ③: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没有改变,只是进行了调整,③说法错误; ④:根本改变说法太绝对,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17. 近年来,从全面展现民族文化瑰宝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到取材于《千里江山图》 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从文创产品、考古盲盒,再到“汉服潮”“诗词热”、国潮品牌 全面开花,激活了大众心里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从中可以看出( ) ①中华文化以独一无二的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国人文化自信 ②不同文化之间需要加强交流互鉴,才能促进彼此的创新与发展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与时俱进的创造力而历久弥新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具优势,能满足人民群众多种多样的需要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 ①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材料中“激活了大众心里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体现 了中华文化以与时俱进的创造力而历久弥新,中华文化以独一无二的智慧、气度、神韵,增 添了国人文化自信,故①③正确; ②:材料未涉及不同文化之间需要加强交流互鉴,故排除②; ④:最具优势,说法绝对,故排除④; 故本题选 B。 18. 2022 年 3 月出台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指出,到 2025 年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 2.6 平方米( ) ①有利于加快体育强国的建设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