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年江苏泰州中考政治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7 年江苏泰州中考政治真题及答案 请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个部分。 2.答题卡正面为思想品德学科的答题范围,反面为历史学科的答题范围。所有试 题 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共 25 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 2016 年 7 月 1 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 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A. 80 B. 85 C. 90 D. 95 2. 2016 年 6 月 12 日,第八届海峡论坛在厦门隆重举行。俞正声强调,我们将继续坚持 “ ▲ ” 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台独”,坚定维护一个中国原则。 A. 九二共识 B. 国共合作 C. 一国两制 D. 平等协商 3. 2016 年 8 月 16 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 子科学实验卫星“ ▲ ”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A. 天宫二号 B. 神舟十一号 C. 墨子号 D. 神威·太湖之光 4. 2016 年 12 月 28 日,泰镇高速 ▲ 正式建成通车。泰镇高速公路是我省“五纵九横 五联”高速公路网规划中“联三”泰州至镇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A. 镇江段 B. 姜堰段 C. 泰州段 D. 海陵段 5. 2017 年 4 月 1 日,新华社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 ▲ 新区的通知。 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A. 雄县 B. 雄安 C. 容城 D. 安新 6. 弘扬中华文化,传承端午习俗。下列属于端午习俗的是 A. 赛龙舟,吃粽子 C. 贴春联,吃饺子 B. 猜灯谜,吃汤圆 D. 赏明月,吃月饼 7. 演讲比赛前,小华暗自对自己说:“我普通话标准,讲话有激情,又做 了充分准备,一定能获得好名次。”这表明小华具有 ▲ 的品质。 A. 自立 B. 自信 C. 自卑 D. 自负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从 ▲ 和 ▲ 来讲,受教育是公 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① 国家的繁荣发展 ② 公民的自身发展 ③ 对国家的要求 ④ 对公民的要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9. 下列关于公共秩序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 公共秩序就是公共场所秩序 ② 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③ 公共秩序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④ 维护公共秩序要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 思想品德课上,小红向同桌借笔,被老师误认为随便讲话而受到批评,他感到很委屈。 小红最恰当的做法是 A. 加强沟通,消除误会 C. 忍气吞声,委屈自己 B. 寻找机会,要求道歉 D. 当面顶撞,维护自尊
11.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跻身“人民的热点”,达康书记成了新晋网红,网民把他的剧照 做成了如下表情包。达康书记惟妙惟肖的表情告诉我们 w ① 每个人都有多种情绪,情绪是不可控制的 ② 要善于调节和控制情绪,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③ 情绪随着个人的境遇、兴趣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④ 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不同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后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 星期一早上,小波上学迟到了。他埋怨道:“都怪妈妈没按时叫醒我!”这句“埋怨”说 明小波缺乏 A. 坚强意志 B. 乐观心态 C. 自理能力 D. 诚信美德 13.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表现在 ① 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② 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 ③ 违反宪法必然要受到刑罚处罚 ④ 宪法是一切组织或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4. 2017 年 1 月 10 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说:“2016 年,我国科技进 步贡献率增至 56.2%,新动能成长速度和作用超过预期,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这说明 2 A.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实力的较量 B. 科技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唯一动力 C.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D. 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15.“全面二孩”政策一直是热议的话题。下列说法你赞同的是 A. 新新: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标志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终止执行 B. 荣荣: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将彻底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C. 云云: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定会增加家庭负担,破坏家庭和谐 D. 方方: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 16.“不经风雨,哪能见彩虹?”下列名句蕴含的道理与其一致的是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17. 归类整理是学生应具备的学习能力。下列是妮妮同学对“根本类”知识的梳理,其中搭 配错误..的是 A. 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艰苦奋斗 B.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
C.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8. 2016 年 12 月 9 日,泰州市委市政府专题部署以“助力发展解难题,聚焦富民补短板” 为主题的“百团千村万企大走访大落实”活动,要求用真心换来真 情,用“脚板”去丈量短板,摸清摸准基层情况,精准发力、精准 施策。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 ① 关注民情,心系人民 ② 文明执法,提升形象 ③ 聚焦富民,脚踏实地 ④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9. 2017 年 2 月 24 日,新疆昭苏县委举办了泰州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到岗送任会。泰州选 派援疆干部人才 ① 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和繁荣 ② 是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生动表现 ③ 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 ④ 有利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 2017 年 5 月 14—15 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习近平指出:“古丝 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 的丝路精神。”材料表明 ① 中国已经主导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③ 我国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④ 合作增进友谊,促进共同发展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二、判断题(判断以下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选 A,错误的选 B。每小题 1 分,共 5 分) 21.不改掉坏习惯,相应的好习惯也难以形成。 22.集体的力量源于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行动。 23.学会承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承诺之后量力而行。 24.犯罪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25.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三、简析题(要求对问题作简要的分析与说明。共 3 题,每题 5 分,共 15 分) 第Ⅱ卷 共 25 分 【生活在线】 26.体验情境,回答问题。 情境一: 201 7 年 3 月 26 日 星期日 书房
妈妈下班到家,打开书房,看见小明正坐在电脑前专注地看着视频。 妈妈说:“小明,有时间多看点书,别总是上网!” 小明说:“妈妈,我登录的是泰微课,正在预习、探讨老师明天要讲的内容呢!” 妈妈会心地笑了…… (1)小明的学习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情境二: 2017 年 4 月 19 日 星期三 教室 下课了,小强不小心踩脏了小明的运动鞋。 小强说:“鞋子脏了没关系,回家洗洗就行了。” 小明笑着说:“我该说的话都让你说了,我得说对不起了!” 顿时,同学们向小明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2)同学们投来赞许的目光,是因为小明身上彰显了___________的美德。(1 分) (3)与人相处,我们还应该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热点透视】 27.【据 2017 年 5 月 26 日央视报道】近日,公安部成功打掉了名为“慈善富民+数字”微 信群诈骗犯罪团伙。该团伙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谎称“凡参加‘鸟巢慈善活动’ 者,只需缴纳 10 元经费,到场后每人发放 5 万元现金”,致使大量网民上当受骗。他们 的行为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侵害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影响社 会安定,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1)结合材料,说说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3 分) (2)面对形形色色的不良诱惑,青少年应如何让违法犯罪分子无机可乘?(2 分) 【观点碰撞】 28.【据《扬子晚报》报道】2017 年 5 月 20 日,是南京市一中高中部举行艺术特长生招生
考试的日子。很有艺术天赋的初中部学生曹学诚因为营救一位落水女子,耽误了时间, 错过了这次对他来说意义重大的艺考。短时间内,“孩子是否应该获得补考机会”引发 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极大反响。 观点一:社会需要正能量,应该给孩子补考机会。 观点二:社会需要公平,不应该给孩子补考机会。 你支持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5 分) 四、实践探究题(要求紧密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探究问题。共 10 分) 29.法者,治之端也。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绘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蓝图,到十二届全 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法治的力量汇聚成“洪荒之力”, 标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新高度。 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加入 其中。 【赏析法治名言】 ◆ 第一小组通过上网搜索、查阅报刊等途径,搜集法治名言俗语。 序号 名 言 俗 语 基本要求 ①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 俗语 ② 法立,有犯而必施。 —— 唐·王勃 ③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 明·张居正 (1)上表各名言俗语直接..体现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哪一方面?(3 分) 【感受法治力量】
◆ 第二小组组织观看了微视频《法治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足音回响耳边。 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 13 亿人民。 ——习近平 (2)总书记这句话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力量源泉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2 分) 【坚持与法同行】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为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法治意识,教育部决 定从 2016 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 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 第三小组以“明德尚法”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 (3)请围绕征文主题....写出你的认识和行动与大家分享。(5 分,其中含综合评价 1 分) 要求:① 认识深刻,行动明确,富有逻辑性; ② 恰当运用思想品德学科的有关知识; ③ 内容简洁,要点式陈述,书写工整。 2017 年江苏泰州中考政治真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题号 答案 1 D 题号 11 答案 D 2 A 12 C 3 C 13 D 4 C 14 D 5 B 15 D 6 A 16 B 7 B 17 B 8 D 18 A 9 B 19 D 10 A 20 B 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5 分) 题号 答案 21 A 22 A 23 B 24 B 25 A 三、简析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26.(1)① 自主学习;② 探究学习。(一个 1 分,共 2 分) 第Ⅱ卷 (2)宽容或宽容友善。 (1 分) (3)① 有教养; ② 能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③ 尊重他人; ④ 善于合作; ⑤ 讲诚信……(任意两个,2 分)
27.(1)① 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② 有行为就有后果,某种后果一定是有某种或某些 行为引起的;③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负责的行为会受到谴责甚至法 律惩罚。(一点 1 分,共 3 分) (2)① 培养自己对真假、美丑、是非的分析和辨别能力,抵制不良诱惑。 ② 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不贪便宜,保护个人隐私,不轻信他人,不随 意加入不熟悉的微信群,不随意点击陌生的信息、链接。 ③ 当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依法维权。 ④ 发现不良社会现象,勇敢地加以制止,及时拨打举报电话……(共 2 分) 28.支持观点一: (1)从生命的角度回答。(2 分) ① 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珍爱生命; ②生命的价值在于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 ③生命健康权是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等。 (2)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回答。(2 分) ① 要克服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亲近社会、服务社会; ② 要弘扬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 ③ 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等。 (3)从行为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角度回答。(1 分) ① 有利于传承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② 有利于弘扬社会正能量,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等。 支持观点二: (1)从遵守社会规则的角度回答。(2 分) ① 社会需要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② 规则需要大家共同维护,我们要树立规则意识,努力遵守规则等。 (2)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角度回答。(2 分) ① 公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公平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 ② 维护正义要求不要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等。 (3)从补考可能带来的影响角度回答。(1 分) 补考违反考试规则,可能造成对其他考生不公,影响社会稳定等。 四、实践探究题(10 分) 29.(1)①有法可依;②违法必究;③有法必依(或执法必严,或违法必究)(一空 1 分, 共 3 分) (2 )① 人民(或人民群众)。(1 分) ② 保证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1 分)
(3)示例答案:(5 分) 认识: ① 道德和法律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都约束人们 的行为;都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等。 ②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法治和德治的 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 国相结合等。 行动: ① 加强品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遵守社会公德,弘扬传统美德;克服对社会的冷 漠情绪和“看客”现象,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善于明辨是非,维护公平正义, 敢于与不良行为作斗争;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② 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维权。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的 良好习惯;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树立法治观 念,面对不法侵害,敢于斗争;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 务等。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