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
1.看拼音,写词语。
真题及答案
wán pí
yáng yì
yīn qiè
yán sù
guàn gài
hén jì
zhù wēi
kòng xì
děng dài
gǔ wǔ
2.形近字或多音字组词。
赔
培
系
钉
幕
暮
绕
饶
历
厉
xì
dīng
jì
dìng
3.补充下列词语,并按要求填空。
(
)无声息 耳欲聋( )
视死如 (
) 老态龙 (
)
精 (
)力竭 不动 (
)色 得心 (
)手 腾云(
) 雾
(1)面对敌人的纹架,李大钊
,毫无俱色。
(2)这道题很简单,小明做起来真是
。
(3)“老爷爷弯着腰,拄着拐杖,慢慢地从屋子里走出来”,这幅画面中老爷爷的样子可
以用“
”一词来形容。
(4)画横线的词让我想到了故事中的
(谁)。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出塞》中的诗句“
《夏日绝句》中的诗句“
,
,
。”表达了诗人对良将的期盼。
。”借古喻今,既歌颂了项羽,又痛
斥了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软弱行径。“
。”是少年周恩来的响亮回答,表
现了他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5.处处留心皆学问。
苏轼遍游庐山后写下《题西林壁》,诗句“
,
。”表达了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他的游山所感,道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
。《蟋蟀的住宅》中,法布尔通
过细致而持续的观察,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两个方面内容:
和
。
6.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我们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湖:“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
。”
7.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六一那天,我们唱着动听的歌曲和优美的舞蹈。
(2)看了舞蹈《千手观音》,我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8.按要求写句子。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仿写设问句)
(2)我们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改为反问句)
(3)用动作描写来表现自己的“自豪”。
9.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表示。
(1)“愉快、顽强、劈开、求绕”这几个词语里面没有错别字。
(2)“宁(nìng)可、家雀(qiǎo)儿、旋(xuàn)风”这几个词的字音全部正确。
(3)“明眸皓齿、慈眉善目、鹤发童颜、无可奈何”这几个词的结构完全一样。
(4)“这次比赛就由你来挑大梁吧,不要担心对手给你敲边鼓”,句中画横线的惯用语用
法全对。
10.下列词语中带点字注释正确的是(
)
A.横贯.江面(连贯)
B.无缘.无故(原因)
C.可怜.九月初三夜(怜悯)
D.梅雪争春未肯降.(下降)
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英勇无畏”“精忠报国”“视死如归”只能用来描写英雄人物。
B.《麻雀》一文中,作者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了下来,活灵活现地展现了麻
雀和猎狗相遇时的情形。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C.“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体现了作者因人生苦痛而值得人同情。
D.“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是王戎看到很多人已经将李树折断了。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图文结合和做表格都是观察记录的方法。
B.从“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可以
看出法布尔先生对爬山虎的观察很仔细。
C.《蟋蟀的住宅》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地描写了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蟋蟀,表达
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D.《女娲补天》中女娲的精神和《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斯的精神相近。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再按要求答题。
①我们山村的孩子吃饭都用一种粗瓷大碗,叫海碗。
②每当吃饭时,我们就盛一碗饭,夹一些菜放在饭上,一齐涌到村口的广场上吃。我们
有的坐在石板上,有的坐在木墩上,有的干脆蹲在那儿。大伙儿一边吃饭,一边说话,可热
闹呢!大家还可以你吃点我的菜,我吃点你的菜,结果一顿饭吃了好几种菜,比在家里吃强
多了。
针对全文内容,我想提个问题:
第③段哪个词用得好?在文中用波浪线标出来,说说理由:
③最有趣的是我们的传统“节目”——猜菜。大家把手里的碗举得高高的,要求对方来
猜,猜不着,就吃对方一口菜;猜着了,就让对方吃一口自己的菜。小小的手,要举起那么
大个碗,是要有一点技术的。弄不好,碗打破了,饭吃不成,还要挨一顿打。可尽管这样,
这个“节目”却从未中断过。
④有一次猜菜,我的碗打破了。我吓哭了。隔壁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小姐姐,忽然把自己
的碗给了我,自己捡起破碗回家去了。不一会儿,我们就听到她妈妈的骂声:“打破碗了?
你干吗去了!……”这劈头盖脸的一通骂好像骂在我的心上。我端着碗默默地回家去,饭也
没吃完。妈妈以为我病了,泡了一碗红糖茶给我喝。我把茶端到屋后给正在屋檐下哽咽的小
姐姐喝。小姐姐喝了一口,笑了,一眨眼,两滴亮晶晶的泪珠落进了碗里。
⑤后来我读大学了,有一年回家看她。当我们说起这打破碗的故事时,她回忆说:“你
妈打骂起人来比我妈厉害,你又小,我怕你受不了……”她说得很平静,我心里却像翻江倒
海一般。
(1)根据语境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要求
(yāo yào)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2)按要求写 2 个批注,写在短文中的相应位置。
(3)这件事的起因是“我”猜菜打破了碗:请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简单的写
一写故事的主要内容。
短文先写了“我”猜菜打破了碗,
(4)第④段画“_____”的句子中,“小姐姐”转哭为笑是因为
。
把第⑤段画“____”的句子改为转述句:
(5)第⑤段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①表示省略了的话。
②表示断断续续的语气。
(6)第④段不写小姐姐换碗的原因是什么?
①怕我挨打
②为下文揭示原因做铺垫
③姐姐的碗不值钱
14.习作
大自然是令人敬佩的,她保护着绿草如茵的大地;大自然是单纯的,她像风一样
吹拂在人们的身边。请在你喜爱的自然景观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下来,表达你的喜爱之情。
(1)题目自拟。
(2)抓住特点来写,内容要真实、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习作中不能出现学校、班级姓名等需要保密的信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参考答案
1.【解答】故答案为:
顽皮 洋溢 殷切 严肃 灌溉
痕迹 助威 空隙 等待 鼓舞
2.【解答】例如:“赔”与“培”,音同,部首不同,义不同。赔:指补偿损失。可组词“赔
付”。培:培育;培养。可组词“培养”。“系”多音字。读“xì”系统。有连属关系的事
物组成的整体。可组词:系统。读“jì”扣;打结。可组词:系扣子。
故答案为:
赔付 夜幕 围绕 经历
培养 暮色 求饶 厉害
关系 系扣子
钉子 钉钉子
3.【解答】悄无声息 震耳欲聋 视死如归 老态龙钟
精疲力竭 不动声色 得心应手 腾云驾雾
(1)视死如归:把死看作像回家一样。形容对死无所畏惧。
(2)得心应手: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3)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4)腾云驾雾:古代神话小说中形容神仙的法术。由“腾云驾雾”想到《西游记》中的
孙悟空。
故答案为:
悄 震 归 钟
疲 声 应 驾
(1)视死如归;
(2)得心应手;
(3)老态龙钟;
(4)孙悟空。
4.【解答】“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全诗为:秦时
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全诗为:生当作人杰,死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通过描写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
的地方受欺凌却无处说理,他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分量,从而立志“为中华之崛
起而读书”的事,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故答案为: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为中华之
崛起而读书
5.【解答】苏轼遍游庐山后写下《题西林壁》,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表达了他的游山所感,道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蟋蟀的住宅》中,
法布尔通过细致而持续的观察,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两个方面内容:信心观察和善于思
考。
故答案为: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信心观察 善于思考
6.【解答】出自《观潮》,原文: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故答案为: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
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7.【解答】(1)搭配不当,“和”改为“,跳着”.
(2)逻辑错误,“我”改为“我们”。
故答案为:
(1)六一那天,我们唱着动听的歌曲,跳着优美的舞蹈。
(2)看了舞蹈《千手观音》,我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8.【解答】(1)仿写设问句,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的句子。
(2)改为反问句,把“不能”改为“怎能”,句末加“呢”,句号变问号。
(3)用动作描写来表现自己的“自豪”即可。例如:今天,我破天荒考了 100 分,回家
的路上,我仰着头,一会儿蹦,一会儿跳,嘴里不停哼着小曲。
答案:
(1)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2)我们怎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呢?
(3)今天,我破天荒考了 100 分,回家的路上,我仰着头,一会儿蹦,一会儿跳,嘴里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不停哼着小曲。
9.【解答】(1)有误,求饶:请求饶过。故“求绕”的“绕”错误。
(2)正确。
(3)有误,“明眸皓齿、慈眉善目、鹤发童颜”属于并列结构。“无可奈何”动宾结构。
(4)有误,“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从旁助势,帮讲话的人向听者传达思想。用在这
个句子不合适。
故答案为:
(1)×;
(2)√;
(3)×;
(4)×。
10.【解答】A.有误。横贯江面:从一条江河的水面上横着穿过去。贯:穿过。
B.正确。
C.有误。可怜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可怜:可爱。
D.有误。梅雪争春未肯降: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降:服
输。
故选:B。
11.【解答】A.有误。“精忠报国”不一定是描写英雄人物的。
B.正确。
C.有误。“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是可爱的意思。
D.有误。“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是王戎看到李子树长在路边,却有很多李子,说明李
子是苦的。
故选 B。
12.【解答】A、C、D 正确。
B.《爬山虎的脚》的作者是叶圣陶,故说法错误。
故选:B。
13.【解答】(1)考查了汉字读音。“要”多音字,读“yào”时的意思是:重要、请求等。
读“yāo”时的意思是求、胁迫。可组词“要求”。
(2)考查了写批注。针对全文内容,提个问题是:文中的小姐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第
③段哪个词用得好?我认为是:节目 把小孩子之间这么一个简单的玩耍,说成高大上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的“节目”,让读者感到眼前一亮。
(3)考查了内容理解。通读全文,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简单的写一写
故事的主要内容。
(4)考查了内容理解、改写句子。“小姐姐”转哭为笑是因为:都是小孩子,虽然她替
我挨了打,但是我想着把红糖水端给她喝,她心里很高兴。句子转述时,把冒号改为逗
号,去掉双引号。把引号中的“你”改为“我”,“我”改为“她”。
(5)考查对文中省略号的理解。通读短文,结合题目中的选项可知,文中“你又小,我
怕你受不了……”这句话中的省略号表示的意思是:省略了话。故选①。
(6)考查了内容理解。文章的第④段没有写小姐姐换碗的原因,是为下文揭示原因做铺
垫。
故答案为:
(1)yāo;
(2)文中的小姐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节目 把小孩子之间这么一个简单的玩耍,说成高大上的“节目”,让读者感到眼前一亮。
(3)隔壁一个小姐姐,把自己的碗给了我,她捡起我的破碗拿回家去,挨了妈妈的打。
后来我读大学了,回家看她说起这件事,我心里依然很难受。
(4)都是小孩子,虽然她替我挨了打,但是我想着把红糖水端给她喝,她心里很高兴。
她回忆说,我妈打骂起人来比她妈厉害,我又小,她怕我受不了……
(5)①;
(6)②。
14.【解答】范文:
这儿真美
ㅤㅤ我的家乡很美,我喜欢家乡的每一个地方,但我最喜欢的是家乡的大山。
ㅤ 家乡的山上布满了茂密的树林,林中树木笔直地站立着,像一排排士兵守着自己的
家园。从远处看,山上像盖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ㅤㅤ春天,树木发出了嫩绿的新芽,山野变得郁郁葱葱。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有
红的、黄的、白的……远远望去,山野又换上了彩色的衣裳。而这时的我喜欢和姐姐到
山上玩耍。
ㅤㅤ夏天,山上的树变得更加枝繁叶茂,像一把把大伞,我们可以躲到树下乘凉。山上
的小花也都躲在树的下面偷偷开放。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