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第 I 卷(选择题 共 40 分)
注意事项
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其中 1 至 16 题为物理,17 至 30 题为化学,每小题 2.5 分,共 75 分。在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通高达到 71m
B.通常情况下,健康人的心率约为每分钟 25 次
C.峨眉山顶上水的沸点是 100℃
D.家用电冰箱的电流约为 5A
2.如图所示,先后将不同材料接在电路的 A、B 两点间,闭合开关,
能 使 小 灯 泡
发光的是
A.干木条
C.塑料棒
B.铜丝
D.陶瓷棒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B.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去空气,声音变大
C.医生用 B 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可以传播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挡板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开凿隧道时,利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方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向
B.用凸面镜扩大视野C.放大镜使光会聚 D.手影的形成
A.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帕斯卡
C.塑料吸盘能贴在光滑的墙面上,是因为吸盘对墙面有较大的吸引力
D.三峡船闸利用连通器的原理,让船只顺利通过大坝
6.2019 年 4 月 20 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载着第 44 颗北斗导航卫星顺利升空。“北斗”卫星是中国自行研
制的通信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地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导航等服务。该系
统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
B.电磁波
A.紫外线
D.超声波
C.次声波
7.下列现象产生的过程中要吸热的是
A.壶口附近的“白气”
B.北方的冬天,植物上的雾
C.夏天的清晨,蜻蜓身上的露
凇
珠
8.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
D.铁矿熔化成的铁水
知该物体
A.在 0~20s 时间内的速度比在 30~40s 时间内的速度大
B.在整个 40s 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整个 40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2m/s
D.在 20~30s 内物体的速度为 40m/s
9.下列设备,利用电磁继电器工作的是
10.小红穿上旱冰鞋向右用力推墙,会被墙向左推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先对墙施加了推力,然后墙再对人施加推力
B.墙对人的推力大于人对墙的推力
C.人对墙的推力与墙对人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对墙的推力与墙对人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1.如图所示的各种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鞋底上印有花
B.举重前,在手上涂
C.自行车的车闸用橡
D.气垫船底部跟水面之间有一
纹
防滑粉
胶制作
层空气垫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削平的铅块被紧压在一起不易分开,是因为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B.腌制咸鸭蛋,利用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有规则运动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D.常用水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13.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甲图中,风力发电将空气的动能转化为电能
B.乙图中,拉开的弹弓将石子弹出的过程,弹性势能增大
C.丙图中,“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返回舱在减速着陆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丁图中,水平路面上疾驰的汽车,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14.小华设计了一种输液提示器,能在护士站观察到药液量的变化。当袋中药液量减少时,为使电压表示
数随之减小,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15.在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先闭合开关 S1,让电炉正常工作,然后依次闭合灯泡开关,则
A.接入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B.火线和零线中的电流变大
C.通过各用电器的电流一定相等
D.电炉的功率比灯泡的功率大,所以它两端的电压更高
16.如图所示为探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 型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
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将容器中的电阻丝 R1、R2 串联在电路中,且 R1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 分)
35.如图所示,小翔站在滑板车上水平向左运动,不再蹬地后,最终会停止下来。将小翔和滑板车看作一
个物体,请画出此过程中该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 O 点上)。
36.如图所示,在螺线管上方用弹簧悬挂一根条形磁铁。闭合开关 S 后,弹簧的伸长量减小,请在图中括
号内分别标出螺线管 A 的 N、S 极和电源的+、-极。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14 分)
37.小秋为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
小车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
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为了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实验时
一斜面的 ▲ 滑下,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
量放大”、“模型”或“控制变量”)。
(2)比较甲、乙、丙三次实验,发现阻力越小,小车
实验。让同一
观察小车在水
应让小车从同
法(选填“微小
滑行的距离就
越 ▲ (选填“远”或“近”),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改变得越 ▲ (选填“快”或“慢”)。
(3)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则
小车将在水平面上 ▲ 。说明运动的物体 ▲ 力来维持(选填“需要”、“不需要”)。
(4)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 ▲
A.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B.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所以不能确定这个定律是否正确
C.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
38.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图来测量电源电压 U 和电阻 R1 的阻值
(1)请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实物连接。要求:闭合开关后,当
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2)小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当电流表如图丙所示时,其读数为 ▲ A;并将在移动滑片 P
的过程中得到的多组电压表、电流表读数,绘成图丁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得出电源的电压 U= ▲
V 和电阻 R1 的阻值 R1= ▲ Ω;
(3)小明继续探究,移动滑片 P 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最小示数为 0.25A,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
Ω。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39.小夏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量为 280N 的物体匀速提升了 2m。
重量为 500N,对绳子施加的拉力 F=200N,两脚与地面接触的总面
求此过程中:
(1)小夏对地面的压强;
(2)拉力 F 做的功;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已知他自身的
积 S=400cm2。
40.如图所示,L 为标有为“2.5V 0.625W”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 R2 的最大电阻为 15Ω,电源电压保持恒定。
读数 I=0.75A。
闭合开关 S1、S2,且 R2 阻值为 0 时,灯泡 L 正常发光,电流表
求:
(1)电源电压 U;
(2)电阻 R1 的阻值;
(3)电路接通时的最小功率。
乐山市 2019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第 I 卷(选择题 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 30 小题,其中 1 至 16 题为物理,每小题 2.5 分,共 40 分;17 至 30 题为化学,每小
题 2.5 分,共 35 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A
9
A
2
B
10
D
3
C
11
D
4
B
12
C
5
D
13
A
6
B
14
C
7
D
15
B
8
C
16
C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4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空 1 分,共 8 分)
31.
33.
近视眼
凹透镜
1.2
1.2×103
32.
34.
7.2
60
1.44×103
160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 分)
35
36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4 分)
37.(每空 1 分,共 7 分)
(1)同一位置(或“同一高度”) 控制变量
(2)远
(3)匀速直线运动
(4)C
38.(连线作图3分,其余每空1分,共7分)
(1)如图乙所示
(2)0.6
(3)10
慢
不需要
3
2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39.解:(1)人对地面的压力:
F
压
G F
500N 200N 300N
-------------- 1 分
压
p
人对地面的压强:
300N
400cm
(2)绳自由端向下移动的距离: 2
s
h
200N 4m=800J
拉力 F 做的功:
W Fs
F
S
=
2
总
2 2m 4m
=7.5 10 Pa
3
----------------------1 分
------------------------ 1 分
---------------------------- 1 分
(3)对重物做的有用功: =
W Gh
有
280N 2m=560J
------------------------1 分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W
W
有
总
560J
800J
70%
------------------------------- 1 分
40.解:(1)S1、S2 闭合,R2=0 时,L 与 R1 并联,L 正常发光---------------------- 1 分
电源电压 U=UL=2.5V-----------------------------------------------------------1 分
-------- 1 分
L=0.75A-0.25A=0.5A
(2)
I
, 1
I
I
L
L
I
P
L
U
UR
I
1
UR
=
I
L
L
1
L
0.625W =0.25A
2.5V
2.5V =5Ω
0.5A
2.5V
0.25A
=10Ω
-------------------------------------------------------------- 1 分
(3)
,RL>R1----------------------------------------------------------------------------- 1 分
当 R2=15Ω且与 L 串联时,电路中电阻最大,电功率最小
P
小
=
2
U
R
L
2
(2.5V)
10Ω+15Ω
R
2
=0.25W
----------------------------------------------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