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宁夏固原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学习中国现代史应形成的整体认识是
(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③中国现代史是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历史
④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C.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3.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涌现出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一批先进人物,他们所体现的时
代精神是
A.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
B.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浪漫主义
(
)
4.人民公社体制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同点是
(
)
①土地所有制
②生产自主权
③管理方式
④分配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史实是
(
)
A.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我国的国民收入损失约 5 000 亿元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同虚设
6.能够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迈上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
台阶”。这一论断的数据有
(
)
①2014 年粮食产量 377.9 万吨
②1978 年全区粮食产量 116.98 万吨
③2014 年宁夏清真食品认证机构获国家批准,与 12 个国家和地区签署清真食品标准
互认合作协议
④1984 年,宁夏开始引进外资,签订利用外资项目 3 个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二、材料题(共 8 分)
7.(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即使没有苏联的威胁,我们也有必要在世界上两个最强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之
间架起新的友谊桥梁。原因之一是,这种友好关系将会给双方带来明显的经济和文化利
益。原因之二在于原子时代这一严峻的现实。……但无论我们还是中国,都再也承受不
起为意识形态所付的昂贵代价了。
——尼克松
材料三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材料四 (人民网
北京 2012 年 2 月 16 日电)上午 10 时,商务部召开例行发布会,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会上表示,中美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2011 年双边贸易额
达到 4 467 亿美元,是两国刚建交时的 180 倍。
(1)阅读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发生的变化。(2 分)
(2)依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2 分)
(3)阅读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建交时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和处理两国之
间关系的基本准则。(2 分)
(4)阅读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概括中美建交的影响。(2 分)
三、简答题(共 10 分)
8. (10 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实行
________________制。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在大中型企业推行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改革,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 分)
(2)对外开放逐步形成________________—沿海开放城市—________________内地,全方
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 分)
(3)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法制建设、外交事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3 分)
(4)分层次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是如何逐步推进的。(2 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历史应该是中国近代史,
而不是中国现代史,故③不符合题意。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 B。
【提示】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现代史的认识。
【考点】中国现代史综合题
2.【答案】C
【解析】到 1956 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
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地位,这表明,中国几千年以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
础的经济制度已被消灭,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被组织起来,为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
社会主义现代农业创造了条件。所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就成为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
立的标志。此外,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以法律形式明确
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故选 C。
【提示】根据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的相关知识解题即可。
【考点】三大改造完成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答案】A
【解析】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等人体现出的是艰苦奋斗、
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指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体现出的
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浪漫主义也和本题无
关。故选 A。
【提示】解题关键在于熟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人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考点】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
4.【答案】D
【解析】①改革前后,土地所有制并没有发生变化,土地为国家所有。故①项错误;②生产
经营的权利由集体下放到农民手中,使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故②项正确;③土地经营管理办法由原来的集体生产改为包产到组、包产到户,故③
项正确;④产品的分配由传统的“大锅饭”改为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即所说的“交足国家
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使农民有了生产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
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④项正确。综上所述,①错误,②③
④正确。故选 D。
【提示】根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解题即可。
【考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答案】C
【解析】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史实”,分析四个选项,不难发现 A、
D 属于政治范畴,不符合题干要求应排除。B 属于经济,但是属于叙述,不符合题干“史实”
要求,应排除。C 属于经济,且具体详实。故选 C。
【提示】根据“文化大革命”及造成的危害的相关知识解题即可。
【考点】文化大革命
6.【答案】C
【解析】注意题干中限制性词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改革开放是从 1978 年开始的,故排
除②。故选 C。
【提示】根据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发展的相关知识解题即可。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二、材料题
7.【答案】(1)对抗(敌对,对立,对抗);合作(正常化)
(2)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维护国家利益(经济和
文化利益),(或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
(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打开(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许多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
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合作,共赢
【解析】(1)1950 年 6 月 25 日,朝鲜战争爆发,10 月 25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
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进行了抗美援朝及对抗。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
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 年,中美正式建
立外交关系。
(2)①美国地位的衰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②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国际舞台上
地位越来越重要,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已经失败。③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严重威胁中国的国
家安全。因此,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两国都有主动修复关系,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建交有利于两国的利益启示,利益是影响国家关系的重要因素;
(3)既然由对抗逐步走向缓和,进而走向合作,必然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
中国的祖国统一大业,因为统一大业的主要问题是台湾问题,关键是美国的态度;对世界而
言,因为中美两国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大国,而且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有很大不同,
他们由对抗走向缓和,自然是缓和了世界的紧张局势;而且,当时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
势,美国与中国建交,就无形中孤立了苏联,也就起到了抑制美苏争霸的作用;抑制了美苏
争霸,那么深受美苏影响的国家也就等于减轻了矛盾;
(4)中美建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西方关系突破的标志性大事。30 年来,在两国几代领导
人和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取得了历史性发展,双方在广泛领域的交流合作
卓有成效,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与日俱增,中美关系的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更加突出。
【提示】(1)根据中美关系变化的相关知识解答即可;
(2)根据中美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的相关知识解答即可;
(3)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知识解答即可;
(4)根据中美建交影响的相关知识解答即可。
【考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史开放性问题
三、简答题
8.【答案】(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公司制
股份制
(2)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3)民主法制建设成就:1982 年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一批重要法律,初步
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对外交往成就:1991 年中国加入亚太
经合组织(APEC)或 2001 年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会议;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4)改革:农村——城市(国有企业)
开放:沿海经济特区——内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法制建设: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重要法律,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
外交关系: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地区性国际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主动
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为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赢得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解析】(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在大中型企业推行、改革,逐步建
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股份制;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 5 个经济特区;确定
了上海、天津、北海、湛江、广州、福州、宁波、南通、连云港、青岛、威海、烟台、大连、
秦皇岛等 14 个城市为沿海开放城市;开辟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等沿
海经济开放区;
(3)法制建设成就:1982 年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一批重要法律,初步建立
起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外交事业:1991 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或 2001 年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
组织(第九次);领导人会议;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4)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开放:沿海经济特区——
内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外交关系: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地区性国际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主动
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为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赢得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提示】(1)根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解答即可;
(2)根据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解答即可;
(3)根据法制建设成就的相关知识解答即可;
(4)根据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解答即可。
【考点】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社会主义民
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新中国的外交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