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宁夏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选出每题中唯一正确的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自 2013 年 6 月 18 日起,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集中解决“四风”问题,自
上而下在全党深入开展了
A.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C.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
B.“创先争优”活动
D.“三讲”教育活动
2.2013 年 11 月 2 日,宁夏投资规模最大、受益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建设最为紧迫的民
生水利工程开工建设。这项水利工程是
(
)
A.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
B.宁夏抗旱应急水源项目
C.宁夏平罗县陶乐集中供水工程
D.黄河宁夏段二期防洪工程
3.中国继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外汇储备国和最大出口国之后的又一突破是成为世界第
一
A.体育竞技大国
C.文化产业大国
(
)
B.货物贸易大国
D.人力资源强国
4.我国将以立法形式确定和设立中国人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
日。这
(
)
①会阻断中日两国人民的交往
②会使我们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③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意志
④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十二五”规划纲要顺应民意,对收入分配具体政策做了进一步调整: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
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这
(
)
A.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B.损害了高收入者的利益
C.能解决收入分配中的所有问题
D.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6.我国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
(
)
老保险制度
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②能在短期内消除城乡差距
③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④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7.我国落实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
)
A.表明计划生育已不适合我国国情
B.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C.会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D.不利于家庭的幸福
8.2014 年 2 月 24 日,全国妇联正式启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开展此项活动
(
)
①有利于挖掘优良家风,促进家庭和谐
②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有利于引导公民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④表明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的中心工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习近平主席在欧洲四国出访时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多边不要单边、要对话不要对抗”。
这表明
A.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已经改变
B.我国是维护世界稳定的重要力量
C.我国在世界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D.我国任何时候都不会与其他国家发生对抗
(
)
10.长期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保持着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这得益于宁
夏回族自治区
①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
②彻底解决了民族问题
③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
④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分析题(共 30 分)
11.阅读漫画《缺失》,运用法律知识回答:
漫画《缺失》中孩子的言行会有什么危害?分析这一言行产生的原因。(8 分)
12.2013 年 6 月 20 日上午 10 时,“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进行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全国 6 000
多万名师生收看。太空授课令同学们兴奋不已,纷纷发表感想:
感想一:太神奇了,茫茫太空,遥不可及,我们居然能亲历这样生动有趣的课堂,观看那些
难以想象的画面,还能与王亚平老师互动交流。这样的课堂,真是终生难忘!
感想二:太空授课的背后,蕴含着多少高科技的创新成果啊!我相信,加快创新步伐,不断
培养创新型人才,我国还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材料反映出我国实施怎样的战略?结合以上同学们的感想,说说创新的必要性。(10 分)
13.
“丝绸之路经济带”助宁夏外向型经济再上新台阶
2014 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构筑中阿合作宁夏渠道,把宁夏建成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争取把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建设的
整体之中,探索建立与沿线省区及欧亚国家交流合作新机制。抓住国家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
机遇,盯住发达地区,深化宁夏与福建、北京、天津、浙江等地合作;加强与中东、中亚地
区合作与联系,盯住国际市场,加快“走出去”“引进来”,选商选资,引才引智,推进外向
型经济再上新台阶。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哪一项基本国策?结合材料回答,宁夏是如何实施这一基本国策
的?(7 分)
(2)运用民族政策常识回答:宁夏作为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5 分)
三、应用与探究题(共 20 分)
14.近期,“舌尖上的安全”引发了许多网民的热议。
运用法律知识回答:
从网民的发帖可以看出,国家维护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消费者如何维护自己“舌尖上的安
全”?(6 分)
15.
防治大气污染 打响呼吸保卫战
国家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依据新的《环境
量标准》对 PM2.5 等六项污染物进行评价,74
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比例仅为 4.1%。严重的大
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
面对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国务院发布了
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并采取如图所示的防治
(1)“心肺之患”反映了我国什么样的国情?
空气质
个城市
气污染
《大气
措施。
(4 分)
(2)根据图表,谈谈防治大气污染具体措施的作用。(至少针对其中的两项措施)(6 分)
(3)面对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公民应当做些什么?(4 分)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在全党深入开展了群众路线教
育实践活动,选项 C 符合题意,A、B、D 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 C。
【提示】解决四风问题,自上而下在全党深入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考点】时事政治
2.【答案】A
【解析】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民生举措维护
了公平正义,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故选 A。
【提示】本题是时政题,涉及民生问题。
【考点】时事政治
3.【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第二大经济体、最大外汇储备国、最大出口国,
这些关键词与对外贸易有关,故 B 项符合题意,当选;A、C、D 三项均与贸易无关,故排除。
故选 B。
【提示】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有利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成为继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外汇
储备国和最大出口国之后的又一突破,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
【考点】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4.【答案】D
【解析】我国确定和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有利于人民牢记历
史教训,勇担历史责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记历史,不是记住仇恨,而是以史为鉴,促进
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①错误;公祭日纪念日的设立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珍视维护和平的意志
和反对侵略捍卫人类尊严的决心,②③④正确。故选 D。
【提示】抗战精神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考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5.【答案】D
【解析】我国对收入分配具体政策作进一步调整,提低扩中调高,目的是避免两极分化,更好
的实现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提低扩中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A 错;调高
的目的是收入再分配,促使先富带后富,B 错;C 能解决收入分配中的所有问题,夸大了政策的
作用,错误。故选 D。
【提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则,坚持共同富裕,要努力缩小贫富差距,
避免两极分化。
【考点】共同富裕
6.【答案】C
【解析】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现了我党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落实科学
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构建和谐社会,①③④正确;但这一举措不
可能在短期内消除城乡差距,②项的表述夸大了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作用,错误。
故选 C。
【提示】社保制度建设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要明确认识其重大意义,不夸大,不
缩小。
【考点】社会保障制度
7.【答案】B
【解析】A 错误,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长期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C 错误,
我国的就业问题,并不能依靠多生孩子来解决,而是要不断完善我国经济体制,靠政策来解决;
D 错误,每个家庭生育两个孩子,是有益于家庭幸福的。制定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使人口的增长
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更是为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选 B。
【提示】随着社会发展,必须认清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发展性,从我国现阶段来看,老龄化已
经成为突出问题,并且开始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制定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
政策。
【考点】计划生育
8.【答案】A
【解析】全国妇联启动“最美家庭”活动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传承中华民
族的传统美德,促进家庭和谐,①②③分析正确;经济建设是我国的中心工作,④项说法有误。
故选 A。
【提示】作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
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考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9.【答案】B
【解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性大国,我国是一个正在和
平发展的大国,我国是维护世界稳定的重要力量,所以 B 是正确的。而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
与发展,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所以
A 错误;我国在世界的发展中起主导作以及我国任何时候都不会与其他国家发生对抗,这些观
点都是错误的,所以排除 ACD。故选 B。
【提示】本题属于“维护世界和平”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等相关知
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考点】维护世界和平
10.【答案】C
【解析】该题是组合式选择题,可运用排除法作答;分析四个选项,②是错误的;实行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不能彻底解决了民族问题,故该说法太绝对,排除;排除含有②的选项;故选 C。
【提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
二、分析题
11.【答案】对个人的危害:影响学业、受到不法侵害、身心受到伤害、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结交不良朋友、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等;对家庭的危害:给家人造成身心伤害、财产受到
损失等。
分析这一言行产生的原因:
个人原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或未成年人社会经验欠缺,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
不能严格自律,盲目从众,不能抵制不良诱惑,违反法律相关规定等;家庭原因:家庭保护缺
失,或父母和监护人没有尽到家庭保护的责任,或父母和监护人对未成年人溺爱、放任、教育
不当等。
【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言行危害,对其危害,要从个人与家庭两方面考虑作答。第二问分析
言行原因,也要从个人与家庭角度组织答案。
【提示】本题属于言行评析题,常见的答题步骤主要是:第一步:对言行进行判断。一般是这
种行为(说法、观点等)是正确的或错误的;第二步:阐述理由。针对言行的正确或错误,运
用教材知识进行论证,指出其正确或错误的原因,并进一步阐述其作用或危害;第三步:归纳
总结。正确的要阐明“我们应该进一步…或我们应继续…”,错误的要阐明“正确的做法应该
是…”。
【考点】家庭保护
12.【答案】科教兴国战略或人才强国战略;
面向广大师生的太空授课,不但实现了与王亚平老师的互动交流,而且蕴含了许多高科技的创
新成果,神奇而难忘,体现了创新是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和活力源泉,教育的创新,才能
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科技创新,才能使中国创造出更多的奇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教育创新是科
技创新的基础,只有教育创新,才能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
持,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教育落后的局面,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解析】联系材料,围绕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或人才强国战略均可;学生应先结合两则感想,
然后从教育创新的意义或科技创新的意义任意一个角度作答即可;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
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等。
【提示】该题考查我国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
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只有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
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
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考点】创新的重要性,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13.【答案】(1)对外开放;宁夏紧紧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建设及区域协调发展的机遇,“走
出去、引进来”,通过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加强同国内发达地区及中东、中亚地
区的交流与合作,选商选资,引才引智,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力地推动
宁夏外向型经济再上新台阶。
(2)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发展
少数民族经济,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上的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径;发展少
数民族经济,有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建设边
疆、巩固国防的基本保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和归宿。因此,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政治问题。
【解析】(1)该题围绕我国的对外开放或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作答即可;学生结合材料从“走
出去、引进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任意一个角度作答即可;
(2)运用民族政策常识、从政治、经济各个角度回答。
【提示】我国各民族之间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对外开放是我国的
一项基本国策。
【考点】对外开放,民族关系
三、应用与探究题
14.【答案】①安全权 ;知情权 ;公平交易权 。②炼就一双“慧眼”,增强消费者权利意识和
自我保护意识;受到侵害后,要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来维护舌尖上的安全:如与经营者协商
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
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
【解析】①消费者享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权利,从网民的发帖来看,
国家重拳出击,维护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②为了避免消费者的权益受
到非法侵害,消费者要炼就一双“慧眼”,增强消费者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当消费者的合
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消费者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体措施有:与经营者
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
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
【提示】①本题主要考查消费者的权利,属于课本原题,依据课本知识作答即可。②本题主要
考查用法律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属于课本原题,依据课本知识作答即可。
【考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权利
15.【答案】(1)①环境国情:从总体上看,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
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②资源国情: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
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2)①控车措施有利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净化空气,节约能源;②淘汰落后产能有利于企业
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③控煤有利于节约煤炭资源,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④PM2.5 监测
有利于监督政府履行节能降耗的职责,落实监管责任;⑤天气预警有利于及时掌握空气质量状
况,为防治大气污染提供参考。
(3)①公民要增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②在日常生活中落实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动,如节水、节电、绿色购物、低碳出行等。
【解析】(1)我国 74 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比例仅为 4.1%。严重的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人民
群众的“心肺之患”,体现了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我国环境方面的国情表现为:从总
体上看,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
我国资源方面的国情表现为: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
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2)根据图表谈防治大气污染的具体措施,针对控车、淘汰落后产能、控煤、PM2.5 监测、天
气预警这五项措施中的任意两项谈作用即可。如:图表中的控车措施有利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净化空气,节约能源;淘汰落后产能有利于企业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控煤有利于节约煤
炭资源,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PM2.5 监测有利于监督政府履行节能降耗的职责,落实监管责
任;天气预警有利于及时掌握空气质量状况,为防治大气污染提供参考。
(3)面对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公民,要从增强意识、具体行动
两方面做起:公民要增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要落实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动,如节水、节电、绿色购物、低碳出
行等。
【提示】(1)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属于课本原题,依据课本知识作答即可。
(2)要结合图表,具体谈谈防治大气污染具体措施的作用,要注意从不同角度作答。
(3)本题主要考查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要注意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做法作答。
【考点】保护环境的义务,我国资源现状,我国环境现状,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