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9 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前三个题每小题 4 分,第 4 题 3 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 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4 分)“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乱丢垃圾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所以我们要将 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废弃的草稿纸应放入下列四个垃圾桶中的( ) A. 厨余垃圾 B. 可回收物 C. 有害垃圾 D. 其他垃圾 2.(4 分)某废旧干电池内有二氧化锰、炭黑、氯化锌、氯化铵等物质。某实验小组回收并 利用其中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氧气,下列实验操作和装置中,错误的是( ) A. 溶解 B. 过滤 C. 装药品 D. 制氧气 3.(4 分)科学家研究发现,某地区重霾污染期间,颗粒物中硫酸盐含量迅速升高。硫酸盐
形成的过程中,有一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甲是氧化物 C.乙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D.丙遇到空气中的水会生成硫酸 4.(3 分)将一定量的铜锌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 过滤。向得到的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均无现象,则滤渣中( ) A.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锌 B.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锌 C.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锌 D.一定有银和铜,一定没有锌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 5.(6 分)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 BaCl2、NaOH,Na2CO3、Na2SO4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 确定其成分,实验小组进行试验。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足量,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 示。 (1)白色沉淀 A 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白色沉淀 C 的化学式为 。 (3)这包白色固体是由 (填化学式)组成的。 6.(6 分)某气体可能由 CO、H2、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小科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其 成分,与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色。
(1)甲装置中盛放的物体是 。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无水硫酸铜不变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气体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同时乙装置中黑色固体变 色。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1 小题,每空 3 分) 7.(12 分)常温下,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产物主要为 Fe2O3•nH2O;铁丝在氧气中燃 烧,产物为黑色 Fe3O4. 【提出问题】铁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时,是否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常见的铁的氧化物有三种:FeO、Fe2O3、Fe3O4,其中 Fe3O4 是磁性物质。 ②FeCl3 溶液呈黄色,FeCl2 溶液呈浅绿色。 【探究】①按图连接实验装置,检查★。向试管内加入铁粉,针筒活塞停在 A 刻度。 ②加热铁粉的过程中,活塞发生移动。停止加热后,活塞逐渐向左移动,最终停在 B 刻 度。 ③用细线吊着洁净铁钉靠近加热后的固体粉末,发现没有粉末被铁钉吸上来。 ④向试管内加入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溶液立即出现黄色。 ⑤另取一些未加热过的铁粉加入到盛有盐酸的试管内,发现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 色。经检验,步骤④、⑤产生的气体相同。 【实验结论与反思】 (1)步骤①中“★”处应填: 。 (2)步骤④、⑤中产生的气体是 。
(3)本实验探究的结论是:铁粉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时,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 产物是 。 (4)结合已学知识和本次探究分析可得,铁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受反应温度,氧气的 等因素影响。 四、解答题(共 2 小题,第 8 题 6 分,第 9 题 9 分) 8.(6 分)氯霉素属于广谱抗生素,能杀灭细菌,但摄入过多容易导致血液疾病,所以国家 严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今年,广州市有关部门在抽检中发现,有些不法商向黄金贝、 花蛤等海产品中添加氯霉素,来延长海鲜的存活期。这种滥用氯霉素的现象引起了市民 的警觉。 (1)氯霉素性质稳定,不易分解,这种性质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性 质。 (2)氯霉素(化学式为 C11H12Cl2N2O5)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9.(9 分)实验室有一份在空气中潮解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质量为 1.5g 某实验小组将这 份样品完全溶解,配成 50g 溶液,然后缓慢滴入 7.3%的稀盐酸,同时进行搅拌,使二氧 化碳全部逸出。滴加过程中,多次测得溶液 pH 和溶液总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量次数 第 1 次 第 6 次 第 16 次 第 21 次 第 26 次 滴加的盐酸总质量/g 溶液总质量/g 0 50 5 55 15 m 20 25 69.78 74.78 溶液 pH 12.4 12.1 7.0 2.2 2.1 请分析计算: (1)第 次测量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2)表中 m= 。 (3)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4)1.5g 样品中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2019 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前三个题每小题 4 分,第 4 题 3 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 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4 分)“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乱丢垃圾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所以我们要将 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废弃的草稿纸应放入下列四个垃圾桶中的( ) A. 厨余垃圾 B. 可回收物 C. 有害垃圾 D. 其他垃圾 【分析】密切结合生活常识,根据各种废弃物的可利用程度来分类。 【解答】解:废弃的草稿纸属于可回收垃圾,应该放入可回收物垃圾桶中。 故选:B。 【点评】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通过综合处理回 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 2.(4 分)某废旧干电池内有二氧化锰、炭黑、氯化锌、氯化铵等物质。某实验小组回收并 利用其中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氧气,下列实验操作和装置中,错误的是( ) A. 溶解 B. 过滤
C. 装药品 D. 制氧气 【分析】A、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 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 确。 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 3.(4 分)科学家研究发现,某地区重霾污染期间,颗粒物中硫酸盐含量迅速升高。硫酸盐 形成的过程中,有一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甲是氧化物 C.乙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D.丙遇到空气中的水会生成硫酸 【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组成性质等,根据反
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解答】解: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物、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 特点,故 A 说法错误; 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甲是二氧化硫,属于氧化物,故 B 正确; 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乙是二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故 C 正确; D、丙是三氧化硫,遇到空气中的水会生成硫酸,故 D 正确。 故选:A。 【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不同的分子属于不同种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 分子属于单质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的分子。 4.(3 分)将一定量的铜锌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 过滤。向得到的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均无现象,则滤渣中( ) A.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锌 B.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锌 C.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锌 D.一定有银和铜,一定没有锌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铜>银,将一定量的铜锌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 银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银,当锌反应完后,铜 再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银。向滤渣和滤液中分别滴加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产 生,说明不含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不含硝酸银溶液;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铜>银,将一定量的铜锌混合粉末放入盛 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银,当锌反应完 后,铜再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银。向滤渣和滤液中分别滴加稀盐酸均无明显现 象产生,说明不含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不含硝酸银溶液。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银, 可能含有铜,一定没有锌。观察选择项 B 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 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 5.(6 分)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 BaCl2、NaOH,Na2CO3、Na2SO4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
确定其成分,实验小组进行试验。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足量,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 示。 (1)白色沉淀 A 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BaCO3+2HCl=BaCl2+H2O+CO2↑ 。 (2)白色沉淀 C 的化学式为 CaCO3 。 (3)这包白色固体是由 BaCl2、Na2CO3 (填化学式)组成的。 【分析】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 不溶于酸的硫酸钠钡沉淀,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酚酞遇碱变红色等知 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 不溶于酸的硫酸钠钡沉淀,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酚酞遇碱变红色,所 以 白色固体加水得到白色沉淀 A,白色沉淀 A 溶于盐酸,所以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钡 和碳酸钠,一定不含硫酸钠,无色滤液 B 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溶于 D 不能是酚 酞变红色,所以样品中一定不含氢氧化钠,所以 (1)白色沉淀 A 与稀盐酸的反应是碳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Cl=BaCl2+H2O+CO2↑; (2)白色沉淀 C 的化学式为 CaCO3; (3)这包白色固体是由 BaCl2、Na2CO3 组成的。 故答案为:(1)BaCO3+2HCl=BaCl2+H2O+CO2↑; (2)CaCO3; (3)BaCl2、Na2CO3。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 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