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北荆州市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下面题目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内括号内,每题1分,共30分)
1.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的时间是(
D
)年。
A.2001
B.2002
C.2003
D.2004年
2.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
B
)。
A.夺取政权
B.解放生产力
C.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D.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3.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采取的形式是(
A
)。
A.国家所有制
B.国营经济
C.股份制合作
D.社会所有制
4.中国改革第一突破口是(
A
)。
A.农村改革
B.城市改革
C.国企改革
D.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5.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的基础前提是(
A
)。
A.一个国家
B.两岸三通
C.两岸关系互动
D.一国两制
6.我思故我在属于(
C
)。
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7.政治体制是指(
B
)。
A.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B.政治制度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
C.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
D.政治的组织形式
8.党的十九大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
B
)。
A.重要内容
B.重要标志
C.重要基础
D.重要支持
9.我国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是(
C
)。
A.侯方域
B.蒲松龄
C.曹雪芹
D.顾炎武
10.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决定在台湾正式设立行省,(
A
)为台湾
省第一任巡抚。
A.刘铭传
B.左宗棠
C.关天培
D.冯子材
11.李某系A市银行某支行记账员,某日下班时,李某发现本行出纳员陈某将2万元营业款遗忘在办公桌
抽屉(未锁)。当日下班后李某趁银行内无人返回银行将该2万元取出,用报纸包好后藏到自己办公桌下
面的垃圾桶中,并用纸箱遮住,次日上午案发,赃款被找出,对李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属于贪污既遂
B.属于贪污未遂
C.属于盗窃既遂
D.属于盗窃未遂
12.某公司经理甲与员工在聚餐中饮酒,饭后甲表示醉驾已列入刑不能开车,但由于公司离酒店不远,
遂决定尤其在车内掌握方向盘,让员工将车推回公司。路遇交警乙,了解情况后,乙认为甲只操作了方
向盘,机动车并未发动,不属于酒后驾车,责令其将车靠边停靠,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甲拒绝酒后驾车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
B.乙使用了归纳推理
C.乙使用了类比推理
D.乙对酒后推车不属于酒驾的解释属于行政解释
13.岳某大学毕业后到大城市找工作,不幸被人贩子卖到一贫困山村给间歇性精神病人蓝某当媳妇。怕
岳某逃跑,蓝某把岳某关了一年,期间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生下女儿后,岳某发现这个乡村的贫穷部
分是因为村民受教育程度低造成分。于是,岳某不再寻思逃跑,还自告奋勇当起了小学教师,媒体报道
后,很多人为岳某点赞。关于这个事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蓝某构成收买被拐卖妇女罪
B.蓝某是精神病人所以不构成犯罪
C.蓝某构成非法拘禁罪
D.岳某的谅解不能使蓝某免于刑事追诉
14.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B
)
A. 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 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 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D. 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15.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B
)
A. 它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B. 它的内容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主体和不依赖人类
C. 它是自然界规律
D. 它是社会规律。
16.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C
)
A. 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 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 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 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17.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
C
)
A. 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 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 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 是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18.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因为感性认识.(
C
)
A. 是不可靠的
B. 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C. 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
D. 是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的
19.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因为它.(
A
)
A.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B. 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C. 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
D. 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0.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的区别在于.(
B
)
A. 是否承认必然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B. 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C. 是否承认偶然性
D. 是否承认因果联系的复杂性
21.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分歧在于.(
D
)
A.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B. 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 是否承认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 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22.发展的实质是.(
D
)
A. 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
B. 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C.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3.唯物辩证法认为(
D
)
A.事物发展是必然性作用的结果,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事物发展是偶然性的堆积,没有必然性
C.必然性可以认识,偶然性无法认识
D.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24.发明地动仪的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是.(
A
)
A.张衡
B.沈括
C.郭守敬
D.庄子
25.我国古代着名的医学家是.(
B
)
A. 郭守敬
B. 孙思邈
C. 沈括
D. 朱世杰
26.第一次从理论上初步说明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中国共产党的会议是. (
D
)
A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共中央杭州西湖会议
C .中共中央北京特别会议
D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27.中共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D
)
A.中共一大
B.中共杭州西湖会议
C.中共北京特别会议
D.中共二大
28.最早创造数字的是.(
D
)
A. 阿拉伯人
B. 欧洲人
C. 中国人
D. 印度人
29.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A
)
A. 光是直线传播的
B. 光的折射原理
C.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D. 以上均不对
30.能够形成酸雨的污染物是.(
C
)
A. 二氧化碳
B. 氟里昂
C. 二氧化硫
D. 一氧化碳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题目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内括号内,每题2
分,共50分。本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我党的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
ABC
)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
A.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2.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
AB
)作为主线。
A.执政能力建设
B.先进性建设
C.为人民服务
D.与时俱进
3.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BCD
)。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
C.两者分属不同的层次
D.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4.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理论命题的涵义是
(
ABCDE
)。
A.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B.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D.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E.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
5.知识经济是(
ABCDE
)。
A.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B.直接依赖于知识与信息的市场.传播和使用
C.以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
D.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
E.以高技术产品和通过信息产生的新知识为主要消费对象
6.所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ABE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C.互不侵犯.互帮互助
D.互相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
E.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7.下列组织属于非党组织的是(
BCDE
)。
A.九三学社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共青团
D.全国妇联
E.中华全国总工会
8.在加强对权利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方面,《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对领导
干部要依法实行( BCD )
A.惩办制
B.质询制
C.问责制
D.罢免制
9.凡是符合两岸同胞利益,符合两岸发展需要,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事情,终会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
下得以实现。这是因为和平发展( ACD )
A.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有利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
D.有利于两岸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10.犯罪未遂,预备,中止的相同点有( ABCD )
A.存在故意犯罪的过程中
B.存在以危害结果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直接故意犯罪中
C.具有一定的程度的社会危害性
D.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11.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社会公德问题,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ACD )
A.国家工作人员要以良好的社会公德形象严格要求自己,做大众的表率
B.我国国家法律并未对公务员遵守社会公德问题作出规定
C.国家工作人员在公共场合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应该做社会公德的模范
D.国家工作人员的公德风貌,会对社会公众产生示范作用,直接影响社会的公德状况
12.按照集体主义原则,国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做到的( ABD )
A.顾全大局
B.尊重上级
C.互相监督
D.关心下级
1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走和平发展得道路,符合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这是因为( ABCD )
A.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
B.和平与发展是时代发展得潮流
C.中国人民对外交流始终强调亲仁善邻,和而不同
D.中国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14.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BCD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维护国家的统一
C.反对民族分裂